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红外光谱与原子力显微技术揭示纳米级大豆肽结构及其与溶解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杨 郭庆启 +4 位作者 张娜 刘丽洁 杨晓婉 王冰 石彦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5,共5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进行胃蛋酶水解,得到大豆肽。通过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对大豆蛋白和大豆肽的二级结构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揭示结构与溶解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大豆分离蛋白相比,大豆肽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其α-...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进行胃蛋酶水解,得到大豆肽。通过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对大豆蛋白和大豆肽的二级结构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揭示结构与溶解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大豆分离蛋白相比,大豆肽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其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含量低16.38%,而无序结构的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含量高15.37%。大豆肽表面较平滑颗粒较分散,以单个分子状态存在,粒径为大豆分离蛋白的50%,在pH为4.0时,其溶解性为大豆分离蛋白的4.4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大豆肽 红外光谱 原子力显微技术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lus型非接触原子力显微技术进展及前沿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梦溪 李世超 +1 位作者 查泽奇 裘晓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3-197,共15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过探测针尖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获得样品表面的结构信息。基于qPlus传感器的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NC-AFM)在传统AFM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空间分辨率,为研究表面物理和化学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像和谱学研究技术。...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过探测针尖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获得样品表面的结构信息。基于qPlus传感器的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NC-AFM)在传统AFM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空间分辨率,为研究表面物理和化学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像和谱学研究技术。本文首先介绍NC-AFM的基本构造、高分辨成像机制和力谱测量等工作原理,总结了近年来NC-AFM在表面在位化学反应、低维材料表征和表面电荷分布测量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NC-AFM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展望了NC-AFM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原子力显微技术 qPlus传感器 高分辨成像 力谱测量 开尔文探针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胆碱酯酶分子的原子力显微成像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英鸽 王琛 +4 位作者 赵德禄 白春礼 林樟 田芳 苏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4-98,共5页
本文研究了用原子力显微技术对乙酰胆碱酯酶进行成像的方法。在新鲜裂解的云母表面镀一层金膜,金膜与疏基丙酸(MPA)的疏基形成S-Au键。使MPA的游离羧基再通过碳二亚胺反应与AChE的碱性氨基酸的氨基形成肽键连接,AC... 本文研究了用原子力显微技术对乙酰胆碱酯酶进行成像的方法。在新鲜裂解的云母表面镀一层金膜,金膜与疏基丙酸(MPA)的疏基形成S-Au键。使MPA的游离羧基再通过碳二亚胺反应与AChE的碱性氨基酸的氨基形成肽键连接,AChE因而被固定于支持物表面。这样固定的AChE可获得清晰成像而不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技术 乙酰胆碱酯酶 蛋白质 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对生理溶液中活细胞成像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莉娟 张英鸽 +1 位作者 张飒 张德添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9-84,共6页
本文研究用原子力显微技术(AFM)在生理条件下对活细胞成像的基本方法,并对各种影响成像因素如针尖与细胞表面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AFM悬臂弹性系数及细胞表面柔性等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AFM在成像的基础上对活细胞其它性质的... 本文研究用原子力显微技术(AFM)在生理条件下对活细胞成像的基本方法,并对各种影响成像因素如针尖与细胞表面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AFM悬臂弹性系数及细胞表面柔性等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AFM在成像的基础上对活细胞其它性质的研究提供基础。用本文方法清晰地显示了固定细胞与活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明显差别:活细胞膜完整平滑,固定细胞表面粗糙,边缘不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面 活细胞 成像条件 固定 非特异性 生理 平滑 原子力显微技术 AFM 原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在沥青微观力学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牛芊 《交通科技》 2016年第1期125-128,共4页
考虑到沥青性质受原油、沥青成分及组分等因素的影响,文中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对AAB,AAD和ABD等不同种类沥青的微观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沥青内部微观流变性与微观结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沥青老化会导致微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考虑到沥青性质受原油、沥青成分及组分等因素的影响,文中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对AAB,AAD和ABD等不同种类沥青的微观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沥青内部微观流变性与微观结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沥青老化会导致微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形式与程度与沥青的种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观力学特性 观结构 原子力显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分辨显微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袁秉凯 陈鹏程 +3 位作者 仉君 程志海 裘晓辉 王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70-1384,共15页
非接触原子力显微技术(NC-AFM)近年来发展迅速.NC-AFM对单个分子的成像和谱学实现了原子分辨和单个化学键分辨.NC-AFM自身功能的拓展及其与不同探针技术的联用将为材料、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有关的研究提供崭新的思路.本文首先介绍NC-... 非接触原子力显微技术(NC-AFM)近年来发展迅速.NC-AFM对单个分子的成像和谱学实现了原子分辨和单个化学键分辨.NC-AFM自身功能的拓展及其与不同探针技术的联用将为材料、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有关的研究提供崭新的思路.本文首先介绍NC-AFM和qPlus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然后讨论原子尺度的相互作用力和短程力的精确测量,总结近年来NC-AFM在原子尺度的化学结构成像、化学识别、电子结构性质分析以及原子操纵技术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开尔文探针力显微技术(KPFM)在局域接触势差(LCPD)测量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NC-AFM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探针技术 非接触原子力显微技术 qPlus传感器 化学识别 原子操纵 电子结构 开尔文探针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O3/PS复合材料亚表面微观结构的分辨分析
7
作者 明文杰 慈杰 潘锴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22-29,共8页
增强相的随机分布使得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复杂微观结构,极大地影响其物理力学性能,然而复合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的纳米尺寸无损检测分析仍然存在极大挑战.该文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原子力显微技术(AFM)非接触模式下,带电探针与BaTiO3... 增强相的随机分布使得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复杂微观结构,极大地影响其物理力学性能,然而复合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的纳米尺寸无损检测分析仍然存在极大挑战.该文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原子力显微技术(AFM)非接触模式下,带电探针与BaTiO3/PS复合材料间的力电耦合交互作用,分析复合材料内的电弹性场分布,探究增强相掩埋深度与极化取向对AFM响应信号和静电力的影响.该研究为复合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的AFM无损检测实验分析提供了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原子力显微技术 力电耦合 亚表面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发展新颖纳米级化学鉴定技术
8
作者 高国龙 《红外》 CAS 2013年第7期46-47,共2页
提http://engineering.illinois.edu网站报道,20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是利用原子力显微技术(AFM)来测量和表征纳米尺度的材料的。然而,直到现在,利用原子力显微技术一般还无法对材料的化学过程和化学性质进行测量。美国伊利诺斯大学... 提http://engineering.illinois.edu网站报道,20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是利用原子力显微技术(AFM)来测量和表征纳米尺度的材料的。然而,直到现在,利用原子力显微技术一般还无法对材料的化学过程和化学性质进行测量。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报告,他们利用一种叫做原子力显微红外光谱技术(AFM-IR)的新颖技术测量到了小至15 nm的聚合物纳米结构的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 化学性质 鉴定技术 原子力显微技术 纳米级 技术测量 红外光谱技术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材料分子层次上力学问题的研究
9
作者 姚丽 杨婷婷 程时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19,共5页
基于原子力显微技术的单分子力谱法和光钳法可用于研究聚合物材料分子层次上存在的力学问题.包括聚合物分子链的强度、弹性性质及外力作用下的构象转变、分子间相互作用、聚合物分子的界面吸附以及聚合物表面的纳米粘弹性和纳米摩擦学... 基于原子力显微技术的单分子力谱法和光钳法可用于研究聚合物材料分子层次上存在的力学问题.包括聚合物分子链的强度、弹性性质及外力作用下的构象转变、分子间相互作用、聚合物分子的界面吸附以及聚合物表面的纳米粘弹性和纳米摩擦学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力 光钳法 分子层次 力学问题 聚合物材料 分子层 原子力显微技术 分子间相互作用 纳米摩擦学 聚合物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锌板的腐蚀变色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洪刚 吕家舜 +3 位作者 徐闻慧 李锋 武婷玉 姜效军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6,共4页
无铬钝化镀锌板在加工使用前偶尔有腐蚀变黑发生,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索了热镀锌板腐蚀变黑的潜在原因,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考察了镀锌板无铬钝化膜的微观结构,分析了96 h盐雾后微小黑斑的腐蚀形貌,利用衰减全反射红... 无铬钝化镀锌板在加工使用前偶尔有腐蚀变黑发生,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索了热镀锌板腐蚀变黑的潜在原因,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考察了镀锌板无铬钝化膜的微观结构,分析了96 h盐雾后微小黑斑的腐蚀形貌,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和内标比值法定量分析变黑部位基团变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钢板 钝化膜 激光共聚焦技术 原子力显微技术 腐蚀变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布无铬钝化剂和防锈油的镀锌铝镁板局部腐蚀原因分析
11
作者 徐闻慧 杨洪刚 +2 位作者 吕家舜 金勇 姜效军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83-188,共6页
为探索镀锌铝镁板在涂覆无铬钝化液和防锈油后在运输环境下的腐蚀机理,利用XPS和能谱技术分析了色差区的元素差异;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考察了镀锌板无铬钝化膜腐蚀前后的微观结构;利用Raman光谱分析了涂布无铬钝化剂的固化机理及防护过程... 为探索镀锌铝镁板在涂覆无铬钝化液和防锈油后在运输环境下的腐蚀机理,利用XPS和能谱技术分析了色差区的元素差异;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考察了镀锌板无铬钝化膜腐蚀前后的微观结构;利用Raman光谱分析了涂布无铬钝化剂的固化机理及防护过程。研究得出:防锈油组分与钝化膜组分反应影响了涂覆膜的防锈性能;Raman光谱揭示提高固化板温到90℃固化更完全,防锈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铝镁钢板 钝化膜 防锈油原子力显微技术 RAMAN光谱 腐蚀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