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德清出土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的工艺特征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吴军明
张茂林
李其江
吴隽
江鹏飞
黄梦璇
-
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
-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69,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62008)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资助项目
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项目(GJJ10225)
-
文摘
德清亭子桥和冯家山窑址出土原始青瓷不仅器型新奇美观,其制作工艺和材质属性也非常精良。因此,这批样品引起了考古界和古陶瓷界的广泛关注,甚至已将亭子桥和冯家山窑誉为早期官窑。本文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技术、X射线衍射仪、热膨胀分析仪等手段,对样品胎釉的主次量元素组成,及胎体的物相组成和相关物理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通过横纵向比较综合分析了两窑址出土原始青瓷制作工艺的共性特征及其差异性,为重新探讨我国瓷器的起源打下了基础。
-
关键词
亭子桥窑
冯家山窑
原始青瓷
工艺特征
-
Keywords
Tingziqiao Kiln, Fengjiashan Kiln, Proto-porcelain, Process feature
-
分类号
TQ174.72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
-
题名浙江德清出土东周时期原始青瓷的工艺特征浅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余文质
-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92,共3页
-
基金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1106LX214)
-
文摘
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是商周原始瓷窑址的重要分布区,被誉为"瓷之源"。为系统了解德清地区出土东周时期原始青瓷的工艺特征,通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德清出土东周时期原始瓷器标本的胎、釉化学组成,并与浙江上虞、江西角山出土的东周时期原始青瓷和浙江上林湖出土的宋代越窑青瓷进行纵横向比较,对德清地区原始青瓷的工艺特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
关键词
德清窑
原始青瓷
越窑青瓷
工艺特征
-
Keywords
Deqing kilm Proto-porcelaim Yue klin porcelains
Process feature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绍兴出土越国原始青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周燕儿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9-38,共10页
-
文摘
绍兴出土越国原始青瓷的初步研究●周燕儿浙江绍兴位于宁绍平原的西部,是春秋战国之际越国的都城。近年来,绍兴县文物管理部门陆续从各乡(镇)征集到大批越国时代的原始青瓷器,它们品种多样,质地精良,造型优美,为关注越文化研究者所重视,作为原始资料尚未正式发表...
-
关键词
原始青瓷
青瓷器
原始瓷器
越国
绍兴县
石室土墩墓
战国墓
考古研究所
西周晚期
管理委员会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青瓷
- 4
-
-
作者
常平(曲)
-
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100,共14页
-
文摘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其工艺、图案的精美绝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素雅清新,人们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它。弦乐四重奏《青瓷》正是力图将青瓷的素雅、精美、易碎用音乐语言来体现,同时表达对纯净人性的神往。
-
关键词
原始青瓷
商周时期
弦乐四重奏
中国传统文化
青花瓷
音乐语言
精美绝伦
多姿多彩
-
分类号
J647.2
[艺术—音乐]
-
-
题名扶风出土的古代瓷器
被引量:4
- 5
-
-
作者
罗西章
-
出处
《文博》
1986年第4期1-4,95-97,共7页
-
文摘
周原出土的原始青瓷器扶风县北吕、杨家堡和周原其它区域内,曾屡屡发现西周原始瓷器,器形有豆、簋、尊、罐等,有些已作过介绍。现将召陈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器介绍如下:一、四耳青瓷尊(80FCTG 1∶13)高17.5、口径22.5、腹深14.5厘米。圆唇,侈口,束颈,折肩,圈足,桥形耳。
-
关键词
原始青瓷
圈足
周原
瓷尊
召陈
青白瓷
胎质
黑釉
鼓腹
白釉绿彩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试论中国瓷器的起源
被引量:2
- 6
-
-
作者
丁清贤
-
出处
《文博》
1987年第3期70-72,76,共4页
-
文摘
关于中国瓷器的起源,最初多数同志认为始于魏晋时期。1960年,安金槐同志通过对郑州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所谓“釉陶”进行科学的分析,认为它与陶器具有质的区别,指出郑州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所谓“釉陶”,应该属于瓷器的范畴。安金槐先生的这一建树,虽然当时和者甚寡,但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注意和重视,1973年,李知宴同志借助化学分析的材料,通过分析与研究,指出安金槐同志“提出郑州商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釉器物是属于‘早期瓷器’的看法基本上是正确的”1975年,李科友。
-
关键词
中国瓷器
安金槐
彭适凡
青釉
原始瓷器
原始青瓷
瓷胎
胎质
大河村
素烧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绍兴出土越窑茶具概述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周燕儿
-
机构
浙江绍兴县文物保管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1993年第2期71-78,84,共9页
-
文摘
茶,是一种文明康乐饮料,它源于中国,风靡世界。绍兴是江南著名的茶乡,据考证,早在东周时代,这里的会稽山区就已开始种植茶叶。到了唐宋时代,绍兴茶叶被列为贡品,誉满朝野。“茶圣”陆羽在所著《茶经》中,品评浙东所产的茶叶为“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同时代的高僧释皎然也在他的《饮茶歌》中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宋人吴处厚在《青箱杂记》中写得更具体:“越州日铸茶,为江南第一;日铸茶芽纤白而长,其绝品至二三寸,不过十数株。余虽未逮,亦非他产可望。味甘软而永,多啜宜人,无停滞酸噎之患。”
-
关键词
越窑青瓷
茶具
绍兴
原始青瓷
出土
茶叶
饮茶
唐宋
江南
越州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苏州真山大墓葬制探析
- 8
-
-
作者
王凡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108-109,共2页
-
-
关键词
苏州真山
春秋战国时期
探析
葬制
“公墓”
考古资料
原始青瓷
宗法等级
封建领主制
诸侯王墓
-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紫砂艺术的文化生态
- 9
-
-
作者
杨英
-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3年第1期38-40,共3页
-
文摘
(一)地处太湖西滨、铜官山南麓的江苏宜兴丁蜀镇,向有"陶都"之称,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区之一。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晚期,当地居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烧制陶器。商周时期,这里已有精美的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到了秦汉,釉陶普遍烧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宜兴已成为我国南方最早青瓷的重要产区之一。宋代,民用粗陶和军用陶生产规模空前,与此同时,紫砂作为陶窑中一枝琪花瑶草出现了。
-
关键词
紫砂艺术
丁蜀镇
陶都
原始青瓷
文人雅士
阳羡
曼生壶
南北朝时期
商周时期
杨彭年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