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亚热带2种原始兰科植物对变化光环境的响应与适应 被引量:8
1
作者 郭志华 臧润国 +1 位作者 奇文清 余让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9,共7页
金佛山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个体数极少 ,仅见于南川金佛山及附近的稀疏马尾松林下 ,并只与其亲缘种金兰生长在一起。在温室内 ,模拟研究了金佛山兰和金兰对不同强度变化光环境的响应与适应。结果表明 :①在强光下利用便携式光合仪长... 金佛山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个体数极少 ,仅见于南川金佛山及附近的稀疏马尾松林下 ,并只与其亲缘种金兰生长在一起。在温室内 ,模拟研究了金佛山兰和金兰对不同强度变化光环境的响应与适应。结果表明 :①在强光下利用便携式光合仪长时间观测植物的光合速率时 ,由于温度的影响 ,应使用温控系统才能获得更准确结果。②对于PAR 80 0到 2 0 0 μmolphotons·m- 2 s- 1 之间任何强度的光照变化 ,金佛山兰和金兰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 浓度、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均保持相对稳定 ,表现出对大幅度变化光环境较好的适应性 ;对于逐渐遮荫至 10 0 μmolphotons·m- 2 s- 1 左右 ,金佛山兰和金兰均以降低水分利用率、提高光能利用率来适应变化的光环境。③不同强度的间断遮荫对二者光合速率等的影响程度不同。 2种原始兰花的净光合速率随间断遮荫均先迅速降至最低 ,然后逐渐回升 ,在恢复光照后 ,金兰比金佛山兰能更快地恢复光合作用 ;蒸腾速率随间断遮荫迅速降低 ,恢复光照后 ,大多能迅速恢复至遮荫前水平。恢复光照后 ,二者的气孔导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间断遮荫能导致二者胞间CO2 浓度升高约 2 0 %以上 ,恢复光照后 ,大多能迅速恢复到原有水平。所有这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原始兰科植物 变化光环境 金佛山兰 金兰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原始兰科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志华 臧润国 +2 位作者 奇文清 余让才 刘正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5,共6页
金佛山兰 (Tangtsiniananchuanica)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野外个体数量极稀少 ,仅见于重庆南川金佛山及附近的稀疏马尾松林下 ,并且仅与其亲源种金兰 (Cephalantherafalcata)生长在一起。对比研究了生长在温室内的金佛山兰和金兰的多项... 金佛山兰 (Tangtsiniananchuanica)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野外个体数量极稀少 ,仅见于重庆南川金佛山及附近的稀疏马尾松林下 ,并且仅与其亲源种金兰 (Cephalantherafalcata)生长在一起。对比研究了生长在温室内的金佛山兰和金兰的多项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 ,金佛山兰与金兰只在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及胞间CO2 浓度方面有显著差异。金佛山兰的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分别为 6.1 6(± 0 .4) μmol·m- 2 s- 1 、0 .47(± 0 .0 4) μmol·m- 2 s- 1 、2 .7(±0 .2 )mmol·m- 2 s- 1 、0 .1 1 4(± 0 .0 2 )mol·m- 2 s- 1 、2 0 6(± 2 9) μmol·mol- 1 、1 0 μmolphotons·m- 2 s- 1 、2 0 0μmolphotons·m- 2 s- 1 、9.6(± 0 .9) %、3 1 (± 0 2 )mmolCO2 ·mol- 1 H2 O ;金兰的各项值分别为 5 .8(±1 .1 ) μmol·m- 2 s- 1 、0 .45 (± 0 .0 6) μmol·m- 2 s- 1 、2 .6(± 0 .3 )mmol·m- 2 s- 1 、0 .1 0 1 (± 0 .0 3 )mol·m- 2 s- 1 、1 73 (± 5 1 ) μmol·mol- 1 、1 0 μmolphotons·m- 2 s- 1 、2 0 0 μmolphotons·m- 2 s- 1 、9.1 (± 1 .1 ) %、2 .7(± 0 .7)mmolCO2 ·mol- 1 H2 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兰科植物 生理生态特征 金佛山兰 金兰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花生热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若涵 张志翔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7-413,共7页
目前开花生热效应的研究在国际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基于国外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综合已有的研究数据,首次归纳并提出开花生热效应的概念,即开花生热效应是一些植物类群在开花繁殖过程中,花部器官以自主生热的方式产生热量,使花部器官的... 目前开花生热效应的研究在国际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基于国外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综合已有的研究数据,首次归纳并提出开花生热效应的概念,即开花生热效应是一些植物类群在开花繁殖过程中,花部器官以自主生热的方式产生热量,使花部器官的温度明显高于环境温度,并保持在一定的较高温度范围之内,从而促进花部生殖发育顺利完成的现象。并且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归纳,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从表型观测逐步转入内部调控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部器官 生热效应 原始被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县幸存的珍稀树种
4
作者 肖荣军 《广西林业》 1997年第4期33-33,共1页
资源县有原始植物164科,1120多个种类,原是一块古木参天的“绿色明珠”.随着几次“大办”和林业政策的变更,华南铁杉、长苞铁杉、资源冷杉等珍稀植物已濒临灭绝,至今还幸存的仅有:
关键词 资源县 珍稀植物 生长着 原始植物 林业政策 濒临灭绝 长苞铁杉 苗族 红豆杉 珍稀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加强苏铁的保护与管理
5
作者 黄秀忠 《国土绿化》 2002年第10期22-22,共1页
贵州苏铁叶型较大,在我国苏铁18个品种中,被植物专家誉为举世无双的一个种,是种子植物中的原始植物。
关键词 贵州苏铁 种子植物 生物多样性保护 原始植物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退耕还林工程 母树林基地 保护区建设 珍稀濒危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文地理学看农业起源
6
作者 C.盖瑞.洛布 李治寰 《农业考古》 1991年第1期61-66,共6页
一些有关农业起源的学说人类从原始状态进化到现代人类(智慧人)至少有四百万年。这种生物进化过程比起别的动物来是较为快速的。不过,我们了解现代智慧人对食物生产的演进所形成的文化发展过程,却不少于两万年。两万年前的人类是到处寻... 一些有关农业起源的学说人类从原始状态进化到现代人类(智慧人)至少有四百万年。这种生物进化过程比起别的动物来是较为快速的。不过,我们了解现代智慧人对食物生产的演进所形成的文化发展过程,却不少于两万年。两万年前的人类是到处寻找食物和游猎的人。所有食物大都受自然环境的严格限制。一万年前才有了一些变化,有些地方人们开始家养动物和栽种一些植物。打那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起源 人文地理学 植物驯化 农业体系发展 栽培植物原始方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