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湖相烃源岩原始有机质恢复与生排烃效率定量研究--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优质烃源岩为例
被引量:
10
1
作者
刘庆
张林晔
+2 位作者
王茹
朱日房
李政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7-883,共7页
在烃源岩沉积有机相精细划分的基础上,优选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的优质烃源岩样品,建立了完整的自然演化地球化学剖面,并应用物质平衡法,开展了原始有机质恢复和生排烃效率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沙河街组四段主力供烃区间内的...
在烃源岩沉积有机相精细划分的基础上,优选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的优质烃源岩样品,建立了完整的自然演化地球化学剖面,并应用物质平衡法,开展了原始有机质恢复和生排烃效率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沙河街组四段主力供烃区间内的优质烃源岩具有高生排烃效率和原始有机质丰度恢复系数,其中深层高过成熟阶段排烃效率可达70%~80%,原始有机质丰度恢复系数可达1.5~2.0,较以往资源评价中采用的数值有较明显提高。据该结果推算,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的总排烃量总体上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中浅层烃源岩的资源贡献有所降低,而深层烃源岩的资源贡献有较大幅度升高,主力烃源岩埋藏深度有下沉的趋势,这预示着深层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和勘探前景。研究成果对于济阳坳陷乃至整个渤海湾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再认识和深层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沙四段)
湖相烃源岩
原始有机质恢复
生排烃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盆地四深1井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原始品质特征恢复及排烃量估算
2
作者
黎思成
白悦悦
+6 位作者
孙平昌
冉清昌
严加永
汪伟
牛大鸣
陶连馨
类兴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01-2014,共14页
松辽盆地四深1井区基底古生界已发现天然气,但是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仅依据现今残余的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参数会极大降低烃源岩评价的准确性,误导油气远景的评估。利用岩石热解参数、有机碳同位素、镜质体反射率及有机显微组分...
松辽盆地四深1井区基底古生界已发现天然气,但是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仅依据现今残余的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参数会极大降低烃源岩评价的准确性,误导油气远景的评估。利用岩石热解参数、有机碳同位素、镜质体反射率及有机显微组分等实验数据,通过多种方法恢复烃源岩原始有机质丰度及生烃潜力,确定降解率法的恢复结果可靠,进一步结合生烃潜力法分析热演化过程中烃源岩的排烃特征。结果表明,四深1井区古生界烃源岩大部分为Ⅰ型和Ⅱ_1型有机质,恢复后的原始有机碳(TOC)平均值为2.56%,原始热解烃量(S_(2))平均值为16.11 mg/g,恢复后的原始烃源岩品质达到好—极好级别。基于Ⅰ和Ⅱ_1型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烃源岩的排烃量曲线,得出四深1井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在三叠纪早期(约230 Ma)进入排烃门限(R_(o)=0.7%),在三叠纪晚期(约210 Ma)到达排烃高峰(R_(o)=1.1%),原油主要成藏阶段在三叠纪—侏罗纪早期(230~200Ma),排烃量为416.423×10^(8)t。主要成气期在侏罗纪中晚期阶段(200~165 Ma),排烃量为55.093×10^(8)t。研究表明,四深1井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已经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烃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古生界烃源岩
生烃潜力法
原始有机质恢复
排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酸盐烃源岩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杜美利
金奎励
杨建业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31-235,共5页
从有机组分分类、有机组分双重属性、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评价标准和方法、生烃机制与生烃模式、有机质原始状态恢复与丰度下限的确定、孢粉相及有机相、成熟度与生烃历史、有机包裹体研究等几个方面系统论述了碳酸盐烃源岩的研究...
从有机组分分类、有机组分双重属性、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评价标准和方法、生烃机制与生烃模式、有机质原始状态恢复与丰度下限的确定、孢粉相及有机相、成熟度与生烃历史、有机包裹体研究等几个方面系统论述了碳酸盐烃源岩的研究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烃源岩
有机
组分分类
双重属性
有机质
原始
状态
恢复
丰度下限
成熟度
生烃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相烃源岩原始有机质恢复与生排烃效率定量研究--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优质烃源岩为例
被引量:
10
1
作者
刘庆
张林晔
王茹
朱日房
李政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7-883,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编号2011ZX05006-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072096)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博士后资助项目“济阳坳陷古近系咸化湖泊沉积与油气生成”的成果
文摘
在烃源岩沉积有机相精细划分的基础上,优选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的优质烃源岩样品,建立了完整的自然演化地球化学剖面,并应用物质平衡法,开展了原始有机质恢复和生排烃效率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沙河街组四段主力供烃区间内的优质烃源岩具有高生排烃效率和原始有机质丰度恢复系数,其中深层高过成熟阶段排烃效率可达70%~80%,原始有机质丰度恢复系数可达1.5~2.0,较以往资源评价中采用的数值有较明显提高。据该结果推算,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的总排烃量总体上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中浅层烃源岩的资源贡献有所降低,而深层烃源岩的资源贡献有较大幅度升高,主力烃源岩埋藏深度有下沉的趋势,这预示着深层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和勘探前景。研究成果对于济阳坳陷乃至整个渤海湾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再认识和深层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沙四段)
湖相烃源岩
原始有机质恢复
生排烃效率
Keywords
Dongying Sag
the Shahejie Formation, Palaeocene (E2-3s4)
lacustrin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organic matter content recovery factor
petroleum expuls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四深1井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原始品质特征恢复及排烃量估算
2
作者
黎思成
白悦悦
孙平昌
冉清昌
严加永
汪伟
牛大鸣
陶连馨
类兴璇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省油页岩与共生能源矿产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01-2014,共14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大陆典型地区深部地质调查》(编号:DD20230008)和《深部地质调查》(编号:DD20221643)。
文摘
松辽盆地四深1井区基底古生界已发现天然气,但是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仅依据现今残余的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参数会极大降低烃源岩评价的准确性,误导油气远景的评估。利用岩石热解参数、有机碳同位素、镜质体反射率及有机显微组分等实验数据,通过多种方法恢复烃源岩原始有机质丰度及生烃潜力,确定降解率法的恢复结果可靠,进一步结合生烃潜力法分析热演化过程中烃源岩的排烃特征。结果表明,四深1井区古生界烃源岩大部分为Ⅰ型和Ⅱ_1型有机质,恢复后的原始有机碳(TOC)平均值为2.56%,原始热解烃量(S_(2))平均值为16.11 mg/g,恢复后的原始烃源岩品质达到好—极好级别。基于Ⅰ和Ⅱ_1型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烃源岩的排烃量曲线,得出四深1井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在三叠纪早期(约230 Ma)进入排烃门限(R_(o)=0.7%),在三叠纪晚期(约210 Ma)到达排烃高峰(R_(o)=1.1%),原油主要成藏阶段在三叠纪—侏罗纪早期(230~200Ma),排烃量为416.423×10^(8)t。主要成气期在侏罗纪中晚期阶段(200~165 Ma),排烃量为55.093×10^(8)t。研究表明,四深1井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已经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烃源。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古生界烃源岩
生烃潜力法
原始有机质恢复
排烃量
Keywords
Songliao Basin
Paleozoic source rock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method
recovery of origina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hydrocarbon expulsion amount
分类号
P534.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酸盐烃源岩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杜美利
金奎励
杨建业
机构
西安科技学院材料系
出处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31-235,共5页
文摘
从有机组分分类、有机组分双重属性、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评价标准和方法、生烃机制与生烃模式、有机质原始状态恢复与丰度下限的确定、孢粉相及有机相、成熟度与生烃历史、有机包裹体研究等几个方面系统论述了碳酸盐烃源岩的研究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其意义。
关键词
碳酸盐烃源岩
有机
组分分类
双重属性
有机质
原始
状态
恢复
丰度下限
成熟度
生烃历史
Keywords
carbonate rock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hydrocarbon generating property
progress
分类号
P588.245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湖相烃源岩原始有机质恢复与生排烃效率定量研究--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优质烃源岩为例
刘庆
张林晔
王茹
朱日房
李政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松辽盆地四深1井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原始品质特征恢复及排烃量估算
黎思成
白悦悦
孙平昌
冉清昌
严加永
汪伟
牛大鸣
陶连馨
类兴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碳酸盐烃源岩研究新进展
杜美利
金奎励
杨建业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