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盲目崇拜:我国民间祭山禁林习俗的原始宗教文化背景
被引量:
1
1
作者
古开弼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379-386,共8页
盲目崇拜:我国民间祭山禁林习俗的原始宗教文化背景广州市农业委员会古开弼祭林拜树是普遍存在于我国历代各民族民间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作为祭林拜树习俗的伴生物,林业禁忌也是我国民间历代相沿的一种林业民俗文化现象。剖析林业禁...
盲目崇拜:我国民间祭山禁林习俗的原始宗教文化背景广州市农业委员会古开弼祭林拜树是普遍存在于我国历代各民族民间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作为祭林拜树习俗的伴生物,林业禁忌也是我国民间历代相沿的一种林业民俗文化现象。剖析林业禁忌习俗文化的产生与演变过程,透视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宗教文化
盲目崇拜
图腾禁忌
树木
林业
习俗
生殖崇拜
禁林
祖先崇拜
布依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西族原始宗教及社会思想学术讨论会综述
2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4-94,共1页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室于一九八九年十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在云南丽江召开了纳西族原始宗教及社会思想学术讨论会。从事东巴文化研究的学者,有关大专院校教师和期刊编辑共四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室于一九八九年十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在云南丽江召开了纳西族原始宗教及社会思想学术讨论会。从事东巴文化研究的学者,有关大专院校教师和期刊编辑共四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东巴教的性质。对于纳西族的东巴教,历来研究者都认为是一种原始宗教。这次会议上,有学者通过东巴教基本特征的分析,认为东巴教既不是严格科学意义上的原始宗教,又不是严格科学意义上的人为宗教,而是原始(蒙昧)宗教向人为(文明)宗教过渡的一种特殊的民族宗教形态,或称后原始宗教形态。与此相联系,学者们还认为不能把宗教简单地划分为原始宗教和人为宗教两大类,必须思考宗教形态发展的特殊性,如中间阶段,即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有经典、有一定系统思想的宗教发展阶段,权且称之后原始宗教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宗教文化
纳西族
东巴教
原始
宗教
形态
社会思想
人为
宗教
祖先崇拜
社会科学院
学术讨论会
东巴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拉祜族巫术文化现象探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晓根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7-62,共6页
拉祜族巫术文化现象探析晓根巫术是广泛存在于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巫术文化盛行于拉枯社会,它不仅渗透到该民族的生产、生活、经济等各个领域,伴随于其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而且构成拉枯族原始宗教文化的基本要素...
拉祜族巫术文化现象探析晓根巫术是广泛存在于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巫术文化盛行于拉枯社会,它不仅渗透到该民族的生产、生活、经济等各个领域,伴随于其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而且构成拉枯族原始宗教文化的基本要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拉枯族原始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术
文化
巫术活动
拉祜族
现象探析
原始宗教文化
人与自然关系
农业生产
社会功能
社会矛盾
健康长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与远古中国文化精神
被引量:
1
4
作者
任广田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23-29,共7页
对中国传统文化,鲁迅在不同场合有过完全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评价,典型的例子莫过于1908年《破恶声论》和1918年《狂人日记》中的说法了。要而言之,前者对传统文化作了完全肯定的评价,后者则相反,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文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鲁迅在不同场合有过完全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评价,典型的例子莫过于1908年《破恶声论》和1918年《狂人日记》中的说法了。要而言之,前者对传统文化作了完全肯定的评价,后者则相反,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文化,不妨比较一下:顾吾中国,则夙以普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传统中国
文化
文化
精神
原始宗教文化
宗教
信仰
中国传统
文化
章太炎
基督教
文化
人文主义者
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巴文化研究近况
5
作者
李静生
《思想战线》
1986年第6期2-95,共2页
东巴文化是我国纳西族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它用古老的图画象形文字书写了几万卷东巴经书,不同者约计一千种左右。据有关学者的统计,中外搜藏东巴经书共达二万多卷,主要藏于丽江、昆明、南京、北京、台湾、美国、西德、日本等地。东巴经...
东巴文化是我国纳西族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它用古老的图画象形文字书写了几万卷东巴经书,不同者约计一千种左右。据有关学者的统计,中外搜藏东巴经书共达二万多卷,主要藏于丽江、昆明、南京、北京、台湾、美国、西德、日本等地。东巴经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它蕴藏着纳西族人民极其丰富的思想财富,是一份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宝贵资料。东巴文化曾引起我国刘半农、章太炎、傅懋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
文化
东巴经
纳西族
图画象形文字
研究近况
原始宗教文化
云南省
古代社会
百科全书
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8年土家族文化研究论文目录索引
6
作者
陈正慧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I0002-I0009,共8页
土家族宗教哲学研究1.土家族原始宗教文化的生命意识及其现代启示/郑英杰//宗教学研究.—2008.4.
关键词
土家族
文化
目录索引
研究论文
原始宗教文化
哲学研究
教学研究
现代启示
生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礼》“三德”、“道艺”古义斠诠
被引量:
3
7
作者
丛文俊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1-64,共4页
《周礼》“三德”、“道艺”古义艹再斗诠丛文俊《周礼·师氏》述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郑注释至德为“中和之德”,并以孔子“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为证;释敏德...
《周礼》“三德”、“道艺”古义艹再斗诠丛文俊《周礼·师氏》述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郑注释至德为“中和之德”,并以孔子“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为证;释敏德为“仁义顺时”;释孝德为“尊祖爱亲,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三德”
礼乐
文化
原始宗教文化
至德
古义
礼记·檀弓
香港中文大学
天地神人
敏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巴教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年代问题
被引量:
6
8
作者
杨启昌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0-73,共4页
东巴教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年代问题杨启昌东巴教是纳西族的民族宗教;象形文字是纳西族人民创制的古老文字。用这种文字写下的上千种东巴经书,内容涉及社会历史、生习生活、语言文字;宗教民俗、哲学思想、天文历法、文学艺术、以及民族...
东巴教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年代问题杨启昌东巴教是纳西族的民族宗教;象形文字是纳西族人民创制的古老文字。用这种文字写下的上千种东巴经书,内容涉及社会历史、生习生活、语言文字;宗教民俗、哲学思想、天文历法、文学艺术、以及民族关系等等。这种文字和经书至今还留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象形文字
东巴教
产生年代
东巴经
原始宗教文化
图画文字
人为
宗教
纳西象形文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傣族婚俗中的文明世界初探
被引量:
2
9
作者
朱德普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4-30,71,共8页
当我们读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的时候,常在“封建领主负担”项目下,见到如下记载:“(土司)议事庭也是执法机关,可判定违犯封建法规的农民作苦役,或处以法规,如每年‘祭竜’,(即‘祭地方神’)前派出‘波勐’...
当我们读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的时候,常在“封建领主负担”项目下,见到如下记载:“(土司)议事庭也是执法机关,可判定违犯封建法规的农民作苦役,或处以法规,如每年‘祭竜’,(即‘祭地方神’)前派出‘波勐’,到各寨检查有无“私生子”……若查有“私生子”,每人罚半开10至30元。”这是指勐海县的勐遮地区。(详见《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六》19页。)“结婚未满一年就生孩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社会
私生子
寨子
寨神
原始宗教文化
西双版纳
性禁忌
孟连
姑娘
女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迭部境内苯教寺院概况简介
被引量:
2
10
作者
次热扎西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迭部县
白龙江
雍仲苯教
宗教
活动
僧侣
嘉绒地区
甘南藏族自治州
解放前
西藏
原始宗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身影”哲思看民族交融的历史成像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铭彬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3-148,共6页
《庄子》中所阐述的"身影"哲思虽然只是通过寓言的方式呈现,但透过历史的背景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影子-灵魂"观念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不被官方史书所关注,但并不能否认其在民族民间文化交往交流过程的潜移默化。《...
《庄子》中所阐述的"身影"哲思虽然只是通过寓言的方式呈现,但透过历史的背景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影子-灵魂"观念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不被官方史书所关注,但并不能否认其在民族民间文化交往交流过程的潜移默化。《庄子》"身影"哲思中对于人的影子的畏惧感与壮族先人们对花山崖壁画的"影像造型"所保有的敬畏之情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其共同的文化基源就在于"影子-灵魂"原始宗教观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蔓延和渗透,表明了《庄子》"身影"思想源于少数民族的可能性。通过对广西花山崖壁画"影子-灵魂"原始宗教文化观的人类学考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汉-壮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交融的历史成像。由此展开的讨论,有助于拓展民族文化研究的现代人文研究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花山崖壁画
原始宗教文化
观
民族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盲目崇拜:我国民间祭山禁林习俗的原始宗教文化背景
被引量:
1
1
作者
古开弼
机构
广州市农业委员会
出处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379-386,共8页
文摘
盲目崇拜:我国民间祭山禁林习俗的原始宗教文化背景广州市农业委员会古开弼祭林拜树是普遍存在于我国历代各民族民间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作为祭林拜树习俗的伴生物,林业禁忌也是我国民间历代相沿的一种林业民俗文化现象。剖析林业禁忌习俗文化的产生与演变过程,透视各...
关键词
原始宗教文化
盲目崇拜
图腾禁忌
树木
林业
习俗
生殖崇拜
禁林
祖先崇拜
布依族
分类号
G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西族原始宗教及社会思想学术讨论会综述
2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4-94,共1页
文摘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室于一九八九年十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在云南丽江召开了纳西族原始宗教及社会思想学术讨论会。从事东巴文化研究的学者,有关大专院校教师和期刊编辑共四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东巴教的性质。对于纳西族的东巴教,历来研究者都认为是一种原始宗教。这次会议上,有学者通过东巴教基本特征的分析,认为东巴教既不是严格科学意义上的原始宗教,又不是严格科学意义上的人为宗教,而是原始(蒙昧)宗教向人为(文明)宗教过渡的一种特殊的民族宗教形态,或称后原始宗教形态。与此相联系,学者们还认为不能把宗教简单地划分为原始宗教和人为宗教两大类,必须思考宗教形态发展的特殊性,如中间阶段,即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有经典、有一定系统思想的宗教发展阶段,权且称之后原始宗教形态。
关键词
原始宗教文化
纳西族
东巴教
原始
宗教
形态
社会思想
人为
宗教
祖先崇拜
社会科学院
学术讨论会
东巴经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祜族巫术文化现象探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晓根
机构
云南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7-62,共6页
文摘
拉祜族巫术文化现象探析晓根巫术是广泛存在于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巫术文化盛行于拉枯社会,它不仅渗透到该民族的生产、生活、经济等各个领域,伴随于其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而且构成拉枯族原始宗教文化的基本要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拉枯族原始宗...
关键词
巫术
文化
巫术活动
拉祜族
现象探析
原始宗教文化
人与自然关系
农业生产
社会功能
社会矛盾
健康长寿
分类号
B992.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与远古中国文化精神
被引量:
1
4
作者
任广田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23-29,共7页
文摘
对中国传统文化,鲁迅在不同场合有过完全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评价,典型的例子莫过于1908年《破恶声论》和1918年《狂人日记》中的说法了。要而言之,前者对传统文化作了完全肯定的评价,后者则相反,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文化,不妨比较一下:顾吾中国,则夙以普崇...
关键词
鲁迅
传统中国
文化
文化
精神
原始宗教文化
宗教
信仰
中国传统
文化
章太炎
基督教
文化
人文主义者
现实主义
分类号
I210.9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巴文化研究近况
5
作者
李静生
出处
《思想战线》
1986年第6期2-95,共2页
文摘
东巴文化是我国纳西族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它用古老的图画象形文字书写了几万卷东巴经书,不同者约计一千种左右。据有关学者的统计,中外搜藏东巴经书共达二万多卷,主要藏于丽江、昆明、南京、北京、台湾、美国、西德、日本等地。东巴经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它蕴藏着纳西族人民极其丰富的思想财富,是一份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宝贵资料。东巴文化曾引起我国刘半农、章太炎、傅懋勣、
关键词
东巴
文化
东巴经
纳西族
图画象形文字
研究近况
原始宗教文化
云南省
古代社会
百科全书
社会科学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8年土家族文化研究论文目录索引
6
作者
陈正慧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I0002-I0009,共8页
文摘
土家族宗教哲学研究1.土家族原始宗教文化的生命意识及其现代启示/郑英杰//宗教学研究.—2008.4.
关键词
土家族
文化
目录索引
研究论文
原始宗教文化
哲学研究
教学研究
现代启示
生命意识
分类号
Z88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礼》“三德”、“道艺”古义斠诠
被引量:
3
7
作者
丛文俊
机构
吉林大学古籍所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1-64,共4页
文摘
《周礼》“三德”、“道艺”古义艹再斗诠丛文俊《周礼·师氏》述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郑注释至德为“中和之德”,并以孔子“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为证;释敏德为“仁义顺时”;释孝德为“尊祖爱亲,守...
关键词
《周礼》
“三德”
礼乐
文化
原始宗教文化
至德
古义
礼记·檀弓
香港中文大学
天地神人
敏德
分类号
K224.0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巴教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年代问题
被引量:
6
8
作者
杨启昌
机构
丽江县方志办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0-73,共4页
文摘
东巴教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年代问题杨启昌东巴教是纳西族的民族宗教;象形文字是纳西族人民创制的古老文字。用这种文字写下的上千种东巴经书,内容涉及社会历史、生习生活、语言文字;宗教民俗、哲学思想、天文历法、文学艺术、以及民族关系等等。这种文字和经书至今还留存...
关键词
纳西族
象形文字
东巴教
产生年代
东巴经
原始宗教文化
图画文字
人为
宗教
纳西象形文
滇西北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傣族婚俗中的文明世界初探
被引量:
2
9
作者
朱德普
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4-30,71,共8页
文摘
当我们读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的时候,常在“封建领主负担”项目下,见到如下记载:“(土司)议事庭也是执法机关,可判定违犯封建法规的农民作苦役,或处以法规,如每年‘祭竜’,(即‘祭地方神’)前派出‘波勐’,到各寨检查有无“私生子”……若查有“私生子”,每人罚半开10至30元。”这是指勐海县的勐遮地区。(详见《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六》19页。)“结婚未满一年就生孩子。
关键词
傣族社会
私生子
寨子
寨神
原始宗教文化
西双版纳
性禁忌
孟连
姑娘
女青年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迭部境内苯教寺院概况简介
被引量:
2
10
作者
次热扎西
机构
甘南州迭部县藏族中学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迭部县
白龙江
雍仲苯教
宗教
活动
僧侣
嘉绒地区
甘南藏族自治州
解放前
西藏
原始宗教文化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身影”哲思看民族交融的历史成像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铭彬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3-14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审美视域下广西壮族民歌现代性转场研究(17BZW003)
文摘
《庄子》中所阐述的"身影"哲思虽然只是通过寓言的方式呈现,但透过历史的背景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影子-灵魂"观念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不被官方史书所关注,但并不能否认其在民族民间文化交往交流过程的潜移默化。《庄子》"身影"哲思中对于人的影子的畏惧感与壮族先人们对花山崖壁画的"影像造型"所保有的敬畏之情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其共同的文化基源就在于"影子-灵魂"原始宗教观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蔓延和渗透,表明了《庄子》"身影"思想源于少数民族的可能性。通过对广西花山崖壁画"影子-灵魂"原始宗教文化观的人类学考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汉-壮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交融的历史成像。由此展开的讨论,有助于拓展民族文化研究的现代人文研究新视角。
关键词
庄子
花山崖壁画
原始宗教文化
观
民族交融
分类号
B834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盲目崇拜:我国民间祭山禁林习俗的原始宗教文化背景
古开弼
《农业考古》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纳西族原始宗教及社会思想学术讨论会综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拉祜族巫术文化现象探析
晓根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鲁迅与远古中国文化精神
任广田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东巴文化研究近况
李静生
《思想战线》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2008年土家族文化研究论文目录索引
陈正慧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周礼》“三德”、“道艺”古义斠诠
丛文俊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东巴教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年代问题
杨启昌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傣族婚俗中的文明世界初探
朱德普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迭部境内苯教寺院概况简介
次热扎西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从“身影”哲思看民族交融的历史成像
陈铭彬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