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共产主义必胜的宣言书——《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百年纪念 |
卓天华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2
|
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 |
于光远
|
《财经问题研究》
|
1982 |
0 |
|
3
|
《原始社会史辨》即将出版 |
|
《农业考古》
|
1986 |
0 |
|
4
|
评“利己主义” |
魏道履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5
|
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看“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志纯、学盛同志商榷 |
宋敏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1
|
|
6
|
城市的起源及其发展 |
王圣学
|
《现代城市研究》
|
1995 |
2
|
|
7
|
“文明时代”的含义是什么 |
吴铎
|
《社会》
|
1982 |
0 |
|
8
|
也谈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
李天祜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9
|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
朱光烈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1984 |
0 |
|
10
|
简论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 |
贾星客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