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关联的Meta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刘宇岩 杨博逸 +3 位作者 李永芳 卢响响 王达 孙贵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2992-2997,共6页
目的探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通过对万方、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进行相关已发表文献的检索,共查找出94篇文献,进一步按照既定的筛选标准进行筛选,最... 目的探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通过对万方、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进行相关已发表文献的检索,共查找出94篇文献,进一步按照既定的筛选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将其中22篇文献纳入本次研究,进而针对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URSA之间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对所有22篇文献中共包括URSA患者2 198人,正常对照2 612人进行统计合并后结果显示,基因型为TT和CT的女性其发生URSA的风险较基因型为CC者分别高93%和22%,即OR值分别为1.93〔95%CI(1.39,2.68)〕、1.22〔95%CI(0.99,1.50)〕;基因型为TT或CT的女性其发生URSA的风险较基因型为CC者高36%,即OR值为1.36〔95%CI(1.10,1.67)〕;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URSA的风险较C等位基因携带者高34%,即OR值为1.34〔95%CI(1.14,1.58)〕。对所有9篇有关中国人群的文献进行统计合并后结果显示,基因型为TT和CT的女性其发生URSA的风险较基因型为CC者分别高267%和62%,即OR值分别为3.67〔95%CI(2.68,5.03)〕、1.62〔95%CI(1.29,2.05)〕;基因型为TT或CT的女性其发生URSA的风险较基因型为CC者高105%,即OR值为2.05〔95%CI(1.65,2.55)〕;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URSA的风险较C等位基因携带者高89%,即OR值为1.89〔95%CI(1.64,2.18)〕。对13篇来自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文献进行统计合并后结果显示,各基因型的分布在URSA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女性人群中,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URSA的发生之间存在关联。而在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中并未发现二者间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多态性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1005例疗效评价 被引量:24
2
作者 杨素娟 赵志明 +2 位作者 王玮 崔娜 郝桂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评价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主动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URSA患者1005例为研究对象,取其丈夫或与女方无血缘关系的第三方男性的肘静脉血20ml,分离淋巴细胞于孕前后注射于患者前臂... 目的:评价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主动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URSA患者1005例为研究对象,取其丈夫或与女方无血缘关系的第三方男性的肘静脉血20ml,分离淋巴细胞于孕前后注射于患者前臂,使其产生主动免疫,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1005例URSA患者中共妊娠894例(88.96%),其中足月分娩718例(71.44%),随访截止时,尚在妊娠中91例(9.05%),再次自然流产85例(8.46%);无早产病例;未受孕111例(11.04%)。年龄〉32岁者流产率明显高于≤32岁者(P〈0.05)。孕后免疫治疗2~3次者比孕后未治疗或仅治疗1次者的足月分娩率明显更高(P〈0.05),流产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URSA患者疗效肯定,妊娠成功率高,年龄大于32岁者妊娠后应早期保胎治疗;免疫治疗后3个月内受孕,确认早孕后再免疫治疗2~3次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主动免疫治疗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型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花 韦相才 +5 位作者 秦卫兵 苗竹林 杨宁 王一峰 崔蓉 王永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637-263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M)患者外周血T细胞、NK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表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URM患者、正常早孕(NEP)和正常非孕妇女(NNP)外周血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HLA-DR+、CD4+HL...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M)患者外周血T细胞、NK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表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URM患者、正常早孕(NEP)和正常非孕妇女(NNP)外周血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HLA-DR+、CD4+HLA-DR+、CD8+HLA-DR+、CD4+/CD8+比值水平)、NK细胞(CD3-CD56+、CD56dimCD16+、CD56brightCD16-、CD56+CD69+)和Treg细胞(CD4+CD25+CD127dim)表型。结果:URM组CD3+HLA-DR+、CD8+HLA-DR+T淋巴细胞均较NEP组明显增加(P<0.05),而CD4+T细胞较NNP组升高(P<0.05)。NEP组CD8+T细胞较NNP组显著增加(P<0.05),三组间CD3+T细胞及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URM组外周血CD3-CD56+、CD56dimCD16+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NEP组,而CD56brightCD16-NK细胞比例较NEP组和NNP组均降低(P<0.05)。URM组和NNP组CD4+CD25+CD127dimTreg比例较NEP组均减少(P<0.05)。结论:URM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活化、CD56dimCD16+NK细胞增多和Treg细胞减少可能是其致病的免疫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T淋巴细胞 NK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G 14bp基因多态性及HLA-G mRNA表达水平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邵剑春 胡大春 +2 位作者 陈俊 刘云东 王中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 14bp(HLA-G 14bp)基因缺失或插入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了解HLA-G mRNA在URSA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和意义。方法:选择URSA患者39例(URSA组)和有1次以上正常分娩史并行人工流产的妇女52例(正...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 14bp(HLA-G 14bp)基因缺失或插入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了解HLA-G mRNA在URSA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和意义。方法:选择URSA患者39例(URSA组)和有1次以上正常分娩史并行人工流产的妇女52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4bp基因多态性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人群绒毛组织中HLA-G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进行分析。结果:URSA组14bp基因杂合子(-14bp/+14bp)的基因频率(64.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3%)(χ2=6.511,P=0.039);而插入纯合子(+14bp/+14bp)的基因频率(7.7%)低于正常对照组(26.9%)(χ2=5.425,P=0.020);缺失纯合子(-14bp/-14bp)的基因频率(28.2%)与正常对照组(3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0,P=0.791)。URSA组HLA-G mRNA表达水平(-3.018±1.00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072±0.436)(t=9.681,P=0.000)。结论:14bp基因为-14bp/+14bp杂合子时增加了发病的机会,早期绒毛中HLA-G mRNA低水平表达与URSA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人类白细胞抗原G 14bp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抗心磷脂抗体(AC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高学娟 闫绍颖 段志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45-204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抗心磷脂抗体(AC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10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胎方案...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抗心磷脂抗体(AC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10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胎方案以及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固肾安胎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Th1/Th2细胞因子、血清Hcy以及AC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12、IL10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2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CA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CA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降低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CA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具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调节机体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并降低母体血清Hcy水平以及ACA表达阳性率,从而有效促进成功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抗心磷脂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Gal-9信号途径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卿吉琳 陈治中 谭卫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43-1747,共5页
体内免疫微环境中CD4+Th细胞亚群间平衡对维持正常妊娠的母胎耐受起关键作用,一旦这种格局被打破将导致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发生,然而具体机制未明。TIM-3是一个负调控分子,与其配体Gal-9结合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Th1和Th17免疫应... 体内免疫微环境中CD4+Th细胞亚群间平衡对维持正常妊娠的母胎耐受起关键作用,一旦这种格局被打破将导致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发生,然而具体机制未明。TIM-3是一个负调控分子,与其配体Gal-9结合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Th1和Th17免疫应答,对机体CD4+Th细胞亚群间平衡和免疫耐受调控起重要作用。TIM-3和Gal-9在URSA外周血和脱膜组织中有不同表达,TIM-3-Gal-9信号途径对正常妊娠的免疫平衡调节起重要作用,但机体机制知之甚少。本文就TIM-3-Gal-9信号途径对URSA免疫失衡和母胎耐受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URSA的防治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母胎耐受 免疫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交互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杨丽萍 毛宝宏 +4 位作者 刘倩 王燕侠 李静 代志蓉 李亚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640-2645,共6页
目的:探讨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并分析其与相关环境因素的交互效应。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50例URSA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该医... 目的:探讨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并分析其与相关环境因素的交互效应。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50例URSA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该医院体检的150例健康育龄期女性为对照组。采用SNaPshot多重SNP分型技术检测IL-6基因相关位点SNP。以Logistics回归模型计算相关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显性遗传模型分析显示,携带G等位基因女性发生URSA的风险增加2.03倍(OR=2.03,95%CI:1.18~3.47),发生3次及以上URSA的风险增加2.15倍(OR=2.15,95%CI:1.17~3.61)。携带GC+GG基因型分别与吸烟(包括主动和被动)、接触环境高危因素及从事重体力劳动存在正向相乘的交互作用(OR=1.96,95%CI:1.15~3.35;OR=2.18,95%CI:1.29~3.68;OR=3.27,95%CI:1.98~5.40)。结论: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可能是URSA的易感基因,且分别与吸烟(包括主动和被动)、接触环境高危因素及从事重体力劳动间存在正向协同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苏琳 孙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69-1371,共3页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近年有逐渐上升趋势.发病率约1%~5%,是妇产科中较难处理的疾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RSA病因极其复杂,其中约有50%病因不明,临床...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近年有逐渐上升趋势.发病率约1%~5%,是妇产科中较难处理的疾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RSA病因极其复杂,其中约有50%病因不明,临床上称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免疫因素被大家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病因不明 自然流产 生殖健康 发病机制 免疫因素 发病率 妇产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相燕洁 赵爱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94-897,共4页
复发性流产(RSA)发病率占育龄夫妻总数的1%~2%,临床上近50%RSA为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是目前临床上的难治性疾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调控免疫活性细胞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诱导妊娠免疫耐受,在URSA的发病机制中发挥... 复发性流产(RSA)发病率占育龄夫妻总数的1%~2%,临床上近50%RSA为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是目前临床上的难治性疾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调控免疫活性细胞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诱导妊娠免疫耐受,在URSA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TSLP与URSA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a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肃芬 武美丽 陕文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52-753,共2页
目的:探讨经主动免疫治疗后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as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URSA患者30例,采用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经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一疗程结束后3周的外周血淋巴细胞Fas表达。... 目的:探讨经主动免疫治疗后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as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URSA患者30例,采用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经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一疗程结束后3周的外周血淋巴细胞Fas表达。同时选择同期正常育龄妇女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Fas表达情况。结果:①CD4+ T淋巴细胞的Fas表达,正常对照组与URSA组治疗前、后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URSA组治疗前的CD8+ 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Fas表达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③URSA组治疗后的CD8+ 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Fas表达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URSA患者存在CD8+ 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异常激活,主动免疫治疗可以降低Fas在淋巴细胞上的表达,从而有利于胚胎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FAS抗原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性辅助T细胞亚型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栾晓蕊 李卫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46-134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发生与滤泡性辅助T细胞(Tfh)亚型的关系。方法·以28例正常人工流产患者为对照组,28例染色体正常的URSA患者为流产组。分离2组患者外周血及子宫蜕膜组织中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XCR...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发生与滤泡性辅助T细胞(Tfh)亚型的关系。方法·以28例正常人工流产患者为对照组,28例染色体正常的URSA患者为流产组。分离2组患者外周血及子宫蜕膜组织中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XCR3^+CCR6^-、CXCR3^-CCR6^-及CXCR3^-CCR6^+3种Tfh细胞亚型水平及B细胞水平。结果·流产组蜕膜组织CXCR3^-CCR6^-Tfh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且与B细胞水平有相关性(R^2=0.779,P=0.025)。2组蜕膜组织中另外2种Tfh细胞亚型水平以及外周血中3种Tfh细胞亚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孕妇女蜕膜组织局部CXCR3-CCR6-Tfh细胞亚型数量增多可能与URSA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滤泡性辅助T细胞 CXCR3 CCR6 蜕膜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旭 郑雪梅 王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女性40例纳入病例组,同时选取本院同期正...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女性40例纳入病例组,同时选取本院同期正常早孕女性40例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女性进行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外周血DNA提取及测序,同时采用免疫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蜕膜组织中TLR4 m 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病例组≥35岁女性和BMI≥24 kg/m^2女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TLR4-ss77136219基因位点上,病例组女性等位基因G携带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女性绒毛蜕膜组织中TLR4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TLR4-ss77136219基因位点上,GG基因型女性TLR4 m RNA及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AA基因型女性(P<0.05)。结论 TLR4启动子区基因遗传变异(A>G)、高龄、超重均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TOLL样受体4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共刺激分子表达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嘉 赵爱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2-645,共4页
目的探讨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采集10例诊断为难免流产的URSA患者(URSA组)和10例正常早孕妇女(正常对照组)的部分蜕膜组织和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蜕膜组织和外周血CD3+和CD4+T细胞... 目的探讨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采集10例诊断为难免流产的URSA患者(URSA组)和10例正常早孕妇女(正常对照组)的部分蜕膜组织和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蜕膜组织和外周血CD3+和CD4+T细胞中ICOS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蜕膜组织中IC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URSA组蜕膜组织中ICOS+CD3+T淋巴细胞亚群所占百分比为(0.612±0.69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056±0.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URSA组外周血ICOS+CD4+T淋巴细胞亚群所占百分比为(1.943±0.76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221±0.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URSA组蜕膜组织中IC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9.875±1.464)vs(2.701±1.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蜕膜组织中ICOS的表达异常与URSA的发病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共刺激分子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蜕膜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地区转录因子Foxp3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刘倩 李亚梅 +2 位作者 王文第 王燕侠 毛宝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384-2388,共5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Foxp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甘肃地区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URSA患者(URSA组)150例和同期正常妇女(对照组)150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Foxp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甘肃地区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URSA患者(URSA组)150例和同期正常妇女(对照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Foxp3基因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232365、rs2280883和rs3761548)进行分型,比较分析其等位基因、基因型及所构建的单倍型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结果:Foxp3基因rs2232365位点TT、TC、CC基因型在URSA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8.0%、48.0%和14.0%,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5.3%、49.3%和15.3%。rs2280883位点TT、TC、CC基因型在URSA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1.3%、34.0%和4.7%,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0.7%、34.0%和5.3%。rs3761548位点TT、GT、GG基因型在URSA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0%、34.7%和61.3%,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3%、33.3%和61.3%。两组Foxp3基因3个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录因子Foxp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甘肃地区人群URSA发病不相关,有必要扩大样本量针对不同种族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FOXP3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安奠二天汤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细胞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革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1期2378-2380,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安奠二天汤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设立30例确诊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与加味安奠二天汤口服,15例正常妊娠的孕妇为对照组。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妇女... 目的:观察加味安奠二天汤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设立30例确诊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与加味安奠二天汤口服,15例正常妊娠的孕妇为对照组。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妇女外周血中IL-12和IL-4浓度,结果:治疗组:(1)治愈23例,76.66%。无效7例;(2)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外周血中Th1型细胞因子IL-12显著增多,IL-4呈偏低趋势,使得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向Th1方向偏移;(3)治疗后,外周血中IL-12浓度降低,IL-4浓度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2/IL-4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加味安奠二天汤治疗(URSA),具有促进Th2型细胞因子分泌,纠正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的病理偏移。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平衡而达到保胎作用,初步揭示其安胎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安奠二天汤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中医药疗法 白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革新 魏伟周 黄丙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8期1701-1702,共2页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给予安奠二天汤口服,同时肌注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照组30例给黄体酮及HC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试...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给予安奠二天汤口服,同时肌注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照组30例给黄体酮及HC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中IL-12、IL-10浓度。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73.3%,没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IL-10升高,IL-12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血IL-10有升高,血IL-12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结论:安奠二天汤配合激素疗法从"健脾补肾论治"有效治疗URSA,可能是通过增强母胎免疫保护而安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奠二天汤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白细胞介素 中西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eathia sanguinegens在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价值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付菊 胡贤洋 +5 位作者 刘璐 黄茜茜 王菲菲 高晶 杜美蓉 应春妹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6,138,共9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Sneathia sanguinegens(S.sanguinegens)在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价值。方法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比较65例URSA患者与18例健康对照女性的阴道菌... 目的本研究探讨Sneathia sanguinegens(S.sanguinegens)在女性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价值。方法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比较65例URSA患者与18例健康对照女性的阴道菌群特征;细胞水平分析S.sanguinegens对人子宫颈表皮癌细胞ME-180、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及人胎盘绒毛膜癌细胞JEG-3的毒性特征,以评估其在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机制;在动物水平分析S.sanguinegens感染C57BL/6J小鼠后对机体的毒性反应。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RSA患者阴道的Sneathi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与流产次数呈正相关,种水平发现组间差异是由S.sanguinegens引起。在细胞水平发现S.sanguinegens可破坏ME-180、JEG-3和HUVEC细胞,细胞损伤程度与细胞中的菌浓度呈正相关。在动物水平发现,静脉感染S.sanguinegens后可引发小鼠多个脏器炎症性损伤,脾脏出现髓外造血现象。结论S.sanguinegens与URSA密切相关,当患者阴道该菌高载量时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eathia sanguinegens(S.sanguinegens)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 不良妊娠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评估价值
18
作者 邵丹卉 徐杨 +1 位作者 韩秋峪 孙礼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56-25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2例作为URSA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CTLA4、HMGB1水平,检测两组Th17及Treg水平,并计算Th17/Treg,收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CLTA4、HMGB1水平与Th17、Treg、Th17/Treg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RSA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LA4、HMGB1水平评估URSA发生的价值。结果URSA组血清CTLA4水平低于健康组,HMGB1水平高于健康组,Th17水平、Th17/Treg高于健康组,Treg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CTLA4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负相关,与Treg水平呈正相关(P<0.05)。HMGB1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正相关,与Treg水平呈负相关(P<0.05)。孕次、血清CTLA4水平、血清HMGB1水平、Th17水平、Treg水平、Th17/Treg是URS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CTLA4、HMGB1水平及两种指标联合评估URS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1、0.787、0.908,约登指数分别为0.652、0.491、0.656。结论URSA患者血清CTLA4水平降低、HMGB1水平升高,与Th17/Treg平衡改变相关,血清CTLA4、HMGB1水平对URSA具有辅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
19
作者 高倩倩 任佳杰 +2 位作者 牛丁忍 郭鲁秦 冯晓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5-1502,共8页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URPL)的病理机制复杂,是困扰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作为表观遗传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能够调节蛋白质表达、增加其...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URPL)的病理机制复杂,是困扰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作为表观遗传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能够调节蛋白质表达、增加其多样性,还能调控蛋白质与其他分子间相互作用。PTMs在URPL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甲基化修饰可阻碍蜕膜化进程,调控滋养细胞迁移和侵袭;磷酸化修饰可调控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平衡,巨噬细胞极化,改变树突状细胞数量,促进滋养细胞凋亡;乙酰化修饰可诱发滋养细胞自噬,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泛素化修饰可调控滋养细胞迁移和侵袭,干扰免疫微环境;糖基化修饰可抑制滋养层细胞迁移和侵袭;乳酸化修饰可维持子宫内膜容受性。PTMs在URPL中的作用可能使其成为URPL的研究切入点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甲基化 磷酸化 乙酰化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免疫细胞群检测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杨扬 茹慧波 +3 位作者 徐坤 吴纯 王树松 杜丽荣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5-750,共6页
目的:检测外周血各类免疫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及临床诊疗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河北省生殖健康医院就诊的351例URSA患者为URSA组,选取同期体检的既往正常分娩1胎且无不良孕产史的30... 目的:检测外周血各类免疫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及临床诊疗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河北省生殖健康医院就诊的351例URSA患者为URSA组,选取同期体检的既往正常分娩1胎且无不良孕产史的30例健康女性样本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黄体中期外周血不同免疫细胞亚群的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辅助URSA诊疗的免疫细胞水平最佳截断值,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URSA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URSA组外周血中CD3^(+)CD8^(+)细胞数量和百分比低于对照组,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黄体中期外周血CD3^(+)CD8^(+)细胞的增加是URSA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CD3^(+)CD8^(+)细胞数量702.82个/l,CD3^(+)CD8^(+)细胞百分比28.39%和NK细胞百分比12.33%为辅助URSA诊断的免疫细胞水平最佳截断值。使用最佳截断值将连续变量转换为二分类变量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D3^(+)CD8^(+)细胞数量<702.82个/μl、NK细胞百分比>12.33%是影响URS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黄体中期外周血CD3^(+)CD8^(+)细胞的减少与URSA发生密切相关。CD3^(+)CD8^(+)细胞数量(702.82个/μl)和NK细胞百分比(12.33%)可作为诊断URSA的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外周血免疫细胞 CD3^(+)CD8^(+)细胞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