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旭峰 张丽雅 +3 位作者 张璐 张薇 卢超 刘晓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分析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RI特点 ,以提高诊断正确性。材料和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6例 ,男 4例 ,女 2例 ;所有病例均有MR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 :MR表现为长达数个椎体的椎管内硬膜外梭... 目的 :分析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RI特点 ,以提高诊断正确性。材料和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6例 ,男 4例 ,女 2例 ;所有病例均有MR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 :MR表现为长达数个椎体的椎管内硬膜外梭形占位 ,呈等T1或略短T1,长T2信号 ;与脊髓间可见低信号硬脊膜线 ,3例环绕脊髓生长 ,3例为偏于一侧 ,2例穿破低信号硬脊膜线侵蚀脊髓 ,1例沿神经根向椎管外生长 ;增强扫描 ,占位呈均质或略显混杂重度增强。结论 :MRI能全面观察肿块及脊髓情况 ,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淋巴瘤 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恶性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梅丽 崔世民 +7 位作者 刘红军 秦进喜 韩彤 李涛 刘力 雷静 阎晓玲 孔繁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 :分析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材料和方法 :对 2 5例经手术及组织病理证实的颅内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5例中单发病灶 18例 ,多发病灶 6例 ,单纯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 1例。平扫检查 ... 目的 :分析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材料和方法 :对 2 5例经手术及组织病理证实的颅内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5例中单发病灶 18例 ,多发病灶 6例 ,单纯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 1例。平扫检查 2 5例在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 ,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 2 0例中 17例病灶呈明显团块状增强 ,2例病灶轻度增强 ,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 3例 (单纯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 1例 )呈线样及小结节样增强 ,增强程度较均一。结论 :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信号强度及增强方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 原发恶性淋巴瘤 MRI 影像诊断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和Caspase-3表达与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华川 孙宏伟 +3 位作者 吴东瑛 张素敏 况立革 辛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和细胞凋亡关键酶Caspase-3与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组织中PTEN基因编码产物和Caspase-3表达情况,并与胃淋巴瘤病理生...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和细胞凋亡关键酶Caspase-3与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组织中PTEN基因编码产物和Caspase-3表达情况,并与胃淋巴瘤病理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6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中28例见PTEN表达,阳性率50.0%,显著低于非瘤胃粘膜阳性表达率(96.4%)(P<0.001)。肿瘤浸润深度达浆膜或穿透浆膜者PTEN表达(37.9%)显著低于未穿透肌层者(63.0%)(P<0.05);伴淋巴结转移之肿瘤PTEN表达(28.1%),显著低于不伴转移者(79.2%)(P<0.05)。Caspase-3在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组织中阳性率76.8%,显著低于非瘤胃粘膜表层上皮阳性率96.4%(P<0.05),但高于胃固有腺体中的阳性表达率(35.7%),P<0.05。PTEN基因编码产物蛋白表达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编码蛋白和Caspase-3表达在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组织中表达下调,PTEN基因编码产物可能通过调节Caspase-3表达而影响胃淋巴瘤细胞的凋亡水平和肿瘤的病理生物学行为。PTEN和Caspase-3在胃原发恶性淋巴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尚需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EN 基因表达 Caspase-3 原发恶性淋巴瘤 胃肿 抑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朝晖 支兴刚 唐文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25-627,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IPML)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手术全切加化疗及放疗联合治疗者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与采用手术部分切除加化疗及放疗联合治疗者无明显差别,明显...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IPML)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手术全切加化疗及放疗联合治疗者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与采用手术部分切除加化疗及放疗联合治疗者无明显差别,明显高于仅采用单纯手术者。结论: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较为罕见,临床表现及影象学检查无特征性,术前容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最佳治疗方案为手术加化疗及放疗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原发恶性淋巴瘤两例报道 被引量:1
5
作者 谈绎文 阎作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0-321,共2页
关键词 骨骼肌原发恶性淋巴瘤 腰腿痛 治疗 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绍林 张雪林 +1 位作者 韩惠霞 陈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骨原发恶性淋巴瘤(PLB)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学证实的PLB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9 ̄60岁,中位年龄26.5岁。9例中X线平片检查8例、CT检查5例、MRI检查7例。其中2例行X线平片和MR检查,2例CT和M... 目的探讨骨原发恶性淋巴瘤(PLB)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学证实的PLB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9 ̄60岁,中位年龄26.5岁。9例中X线平片检查8例、CT检查5例、MRI检查7例。其中2例行X线平片和MR检查,2例CT和MR检查,4例具有X线、CT和MR资料。2例为穿刺活检证实;7例行手术切除和病理学检查证实,全部病例均做了常规的组织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病灶位于骨盆4例、额骨1例、枕骨斜坡1例、脊柱1例、股骨上端2例。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病变骨组织外形基本正常4例,内部可见斑点状、大小不等的虫蚀状骨质破坏;4例表现为病变骨质轻度 ̄中度膨胀性改变,局部骨质呈明显溶骨性破坏;CT表现骨髓腔内和骨皮质上可见大小不等的溶骨性破坏,病变骨质周围围绕明显的软组织肿块;MR表现病变区骨髓腔内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在T2WI上呈不均匀中度 ̄明显高信号,T1WI上呈均匀等信号。增强扫描后骨髓腔内病灶和周围软组织肿块在CT和MRI上均呈中度 ̄明显强化。病理结果B细胞型5例、T细胞型4例。结论影像学上PLB以斑点状或渗透性溶骨性破坏为主,病变骨质外形可正常或呈膨胀性改变,伴有明显的周围软组织肿块,肿块以病骨为中心生长并有明显强化为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淋巴瘤 组织病理学 X-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黄进 钟美佐 +3 位作者 唐友红 卢建红 李晓玲 李桂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7-1002,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2005年9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5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包括腹痛、上腹部不适、呕吐、黑...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2005年9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5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包括腹痛、上腹部不适、呕吐、黑便、食欲减退、发热、乏力、消瘦等,其中最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5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1例为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49例为B细胞性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iffuse largeBcelllymphoma,DLBCL)34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MALT)13例,DLBCL合并MAIT淋巴瘤2例。50例胃原发淋巴瘤患者中共12例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化学治疗。49例DLBCL患者中14例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3s例单纯化学治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优于单纯化学治疗患者(85.7%vs77.1%,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的患者2年总生存率优于临床分期Ⅲ~Ⅳ期的患者(90.9%VS71.4%,P〈0.05)。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但无特异性,腹痛是最常见的表现。临床以组织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最常见病理类型为DLBCL。治疗选择以化学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患者预后与临床分期、是否联合美罗华化学治疗相关。治疗后s0例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达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淋巴 症状 病理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例原发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赵静 王华庆 +5 位作者 钱正子 张会来 邱立华 周世勇 李兰芳 付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118-1119,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骨恶性淋巴瘤(primary bone lymphoma,PBL)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9年5月本院收治的37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以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 目的:探讨原发骨恶性淋巴瘤(primary bone lymphoma,PBL)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9年5月本院收治的37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以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以评估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37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1(18~85)岁,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骨痛,局部软组织肿胀、肿块形成和病理性骨折。78%患者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经化疗和/或放疗,18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13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3例稳定(stable disease,SD),2例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中位随访时间32(7~171)个月,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5%和43.2%。患者接受4周期以上化疗,B细胞淋巴瘤加用利妥昔单抗者疗效较好。多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B症状、年龄和结外受侵数是PBL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BL应采取综合治疗,同时给予蒽环类药物为主的全身化疗,B细胞淋巴瘤首选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给予帕米膦酸盐治疗骨病变。AnnArbor分期、B症状、年龄和结外受侵数为PBL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淋巴 临床特点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12
9
作者 邱士军 张雪林 昌仁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870-871,共2页
目的 探讨MRI对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内恶性淋巴瘤患者的MR表现。结果 MRI表现为 :①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灶 ,T2 WI为等或稍高信号 ,多数肿瘤轻至中度水肿和占位效应 ;②Gd DTPA... 目的 探讨MRI对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内恶性淋巴瘤患者的MR表现。结果 MRI表现为 :①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灶 ,T2 WI为等或稍高信号 ,多数肿瘤轻至中度水肿和占位效应 ;②Gd 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MRI的多轴位成像及Gd DTPA应用有助于脑内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有助于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原发恶性淋巴 淋巴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颅内肿 MR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玉萍 侯淑玲 +1 位作者 刘阳 杨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04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一般情况、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效果与5、10年生存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具有下列因素的患者:年龄大于60岁;瘤体直径大于10cm;瘤体突破浆膜或浸...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04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一般情况、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效果与5、10年生存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具有下列因素的患者:年龄大于60岁;瘤体直径大于10cm;瘤体突破浆膜或浸润周围脏器;病理分期Ⅲ、Ⅳ期;T细胞型;未接受手术治疗;初治未达CR,与其他患者对比并经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显示:二者的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除IPI指标外,肿块体积、病理分期与分型、临床分期、治疗手段以及初治效果,均是影响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 病理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例原发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聂志红 李海梅 +1 位作者 尹学瑞 韩豫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2-103,106,共3页
目的:总结提高原发胃恶性淋巴瘤(PGML)确诊率的方法。方法:对33例原发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原发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不特异,确诊主要依据胃镜下组织活检、X线检查、超声胃镜及B超检查对诊... 目的:总结提高原发胃恶性淋巴瘤(PGML)确诊率的方法。方法:对33例原发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原发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不特异,确诊主要依据胃镜下组织活检、X线检查、超声胃镜及B超检查对诊断也有一定帮助。结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胃镜检查,注意反复多点取材,同一部位深挖活检,确诊率可由常规的60.0%提高到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淋巴 胃镜组织活检 诊断 确诊率 PG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与病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陶金 林颖 +4 位作者 李建忠 陈小良 田虹 郑丰平 吴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3-807,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经病理确诊的PGML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PGML发病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占65....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经病理确诊的PGML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PGML发病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占65.7%,男女比例为1.69∶1。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胃镜和CT表现与胃癌等其他胃部疾病较难鉴别,内镜下多部位深活检可提高诊断阳性率,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可获较满意疗效。【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多属B细胞来源,胃镜检查及活检是术前最有诊断价值的方法,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病人情况进行规范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 胃镜检查 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15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理国 王圣诺 +1 位作者 刘冬生 彭志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对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85年至1998年间15例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诊断、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随访10例手术加化疗或放疗患者,其中4例(40.00%)术后生存超过5年。2例(20.00%)超过10... 目的:探讨提高对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85年至1998年间15例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诊断、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随访10例手术加化疗或放疗患者,其中4例(40.00%)术后生存超过5年。2例(20.00%)超过10年,5例死于淋巴瘤复发,消化道出血,穿孔及中毒性休克。结论:采用正确的诊断手段,早期诊断手术切除加系统的化疗和放疗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及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 诊断 化疗 放疗 PC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鼻腔恶性淋巴瘤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平宝红 刘启发 +2 位作者 尹芳 郑维扬 徐丹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S026-S026,共1页
回顾性分析该院血液科1990 ̄1999年间住院病人中的33例鼻腔淋巴瘤患者特点。发现鼻腔恶性淋巴瘤恶性程度高。发病率有增多趋势,且该病化疗疗效差,早期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是其根本出路。
关键词 原发性鼻腔恶性淋巴 病因 诊断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4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运江 马力 刘月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74-574,共1页
关键词 乳腺原发恶性淋巴 病理学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方式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18例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锦飞 张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PCNSL)的临床、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8例PCNSL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影像学与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PCNSL临床表现复杂,颅内高压为其主要表现之一,脑脊液中蛋白定量增高,...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PCNSL)的临床、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8例PCNSL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影像学与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PCNSL临床表现复杂,颅内高压为其主要表现之一,脑脊液中蛋白定量增高,中枢神经系统CT以及MRI检查显示肿瘤侵及额叶与颞叶多见,PCNSL主要起源于B细胞,综合治疗效果好。结论:PCNSL临床与影像学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诊断困难,易被误诊,脑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手段,手术后综合放化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原发恶性淋巴 神经系肿 误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病理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廖秋林 李莲花 +1 位作者 周本成 陈敬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对12例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行光镜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病理学观察。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进行性肿大,经免疫组化证实均为弥漫性非霍奇... 目的探讨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对12例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行光镜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病理学观察。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进行性肿大,经免疫组化证实均为弥漫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10例为B细胞性,2例为T细胞性。结论中老年人出现睾丸弥漫性肿大,首先要想到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可能性,及时正确的病理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病的确诊依赖病理学诊断,而免疫组化染色对于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原发恶性淋巴 病理分析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 Vision 主要临床表现 免疫组化染色 形态学特征 病理学观察 病理学诊断 免疫表型 平均年龄 B细胞性 T细胞性 中老年人 判断预后 临床治疗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弥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钟红 马斌林 +1 位作者 徐虓 刘春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5-676,68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ML)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收治的16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结果16例确诊为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病灶局限于甲状...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ML)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收治的16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结果16例确诊为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病灶局限于甲状腺5例,超出甲状腺包膜外11例。随访16例,目前存活10例,最长91个月,5~43个月内死亡6例。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应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进行诊断,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对PTML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手术以切取活检和解除压迫为目的,扩大手术对治疗PTML的意义不大。PTML的分期、病理恶性程度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尔增 景青萍 +1 位作者 张铭 张建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恶性淋巴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实验室检查 切除术 硬膜外麻醉 大腿疼痛 X线检查 软组织内 右大腿 淋巴 腹股沟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勇智 骆成玉 张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1期907-908,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2004年5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5例均为术后组织学病理诊断。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行乳房单纯切除术。5例均行化疗及放疗。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2004年5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5例均为术后组织学病理诊断。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行乳房单纯切除术。5例均行化疗及放疗。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80min;乳房单纯切除术加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75min。术中出血量150~250ml,平均200ml。术后病理组织诊断均为弥漫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为B细胞来源。且均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全组病例随访6个月~12年,平均4.5年。2例II期,均死于肿瘤多器官转移;3例I期,肿瘤无复发。结论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无明显特异性表现,术前诊断困难。钼靶X线照相,对诊断有帮助。治疗可选择手术、放疗、化疗或单纯给予化疗和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 诊断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