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应用唑来膦酸出现急性发热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小雷 张锦飙 +3 位作者 孙中仪 江起庭 田纪伟 汪海滨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5-251,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应用唑来膦酸出现急性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24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唑来膦酸出现急性发热的临床资料,其中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应用唑来膦酸出现急性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24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唑来膦酸出现急性发热的临床资料,其中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114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84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48例,根据应用唑来膦酸是否发热分为发热组(65例)和非发热组(181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热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65例患者出现发热,发生率26.42%,发生于用药当天至3 d内,最短持续时间0.5 d,最长持续时间5 d。发热组中男性20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76.94±4.13)岁。体温37.5~39.6℃,其中低热组34例(37.3~38℃),中热组18例(38.1~39℃),高热组13例(>39℃)。女性(OR=4.044,95%CI:1.974~8.286,P<0.001)、首次使用(OR=4.418,95%CI:2.087~9.352,P<0.001)、未充分水化(OR=2.339,95%CI:1.180~4.639,P=0.015)、无口服双膦酸盐药物使用史(OR=4.329,95%CI:2.061~9.093,P<0.001)、无非甾体抗炎药使用(OR=2.226,95%CI:1.146~4.325,P=0.018)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极易出现急性发热,其中女性、首次使用、未充分水化、无口服双膦酸盐药物使用史、无非甾体抗炎药使用均是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加强重视;充分水化及非甾体抗炎药应用可降低唑来膦酸急性发热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唑来膦酸 发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微创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雪轩 鄢毅 +5 位作者 邹欢 陈子明 尹青华 钟凯 曾琳钰 张学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3,221,共7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临床上较为常见,当保守治疗难以缓解病人症状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临床上较为常见,当保守治疗难以缓解病人症状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作为临床上两种经典术式,疗效确切,广泛应用于OVCF的治疗,但是这两种手术一直存在骨水泥渗漏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射频镇痛技术的发展,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联合神经阻滞(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bined with nerve block,RFNB)应用于OVCF的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对某些特殊形态OVCF,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对传统开放手术优势明显。对于临床医师而言,应该注重OVCF病人个体差异,从而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加强OVCF病人术后康复及护理,并对现有技术不断改进,为OVCF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本文就这4种微创手术治疗OVCF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微创手术 经皮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射频消融联合神经阻滞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壮骨方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的影响
3
作者 邓志 谢义松 邹传运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84-1589,共6页
目的 研究活血壮骨方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114例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VP、术后常规治疗的PVP组(55例)和联合活血壮骨方治疗的活血壮骨组(56例),术后均治疗4周,后随访6个月。... 目的 研究活血壮骨方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114例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VP、术后常规治疗的PVP组(55例)和联合活血壮骨方治疗的活血壮骨组(56例),术后均治疗4周,后随访6个月。结果 随访6个月后,活血壮骨组总有效率高于PVP组(P <0.05)。活血壮骨组术后4周血清N端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β胶原降解产物水平低于PVP组;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水平高于PVP组(P <0.05)。活血壮骨组随访6个月后Wards三角区、腰椎、股骨颈骨密度、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各项神经功能评分高于PVP组(P <0.05);矢状面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及Oswestry功能指数评分低于PVP组(P <0.05)。结论 活血壮骨方联合PVP治疗OVCF,可调节患者机体骨代谢指标,提高其骨密度,改善其椎体功能及神经、腰椎功能,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活血壮骨方 经皮成形术 骨代谢指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双棘突畸形伴脊髓纵裂畸形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一例报告
4
作者 刘焱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2-385,共4页
本文报告一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成功治疗腰椎双棘突畸形伴脊髓纵裂畸形(split cord malformation,SCM)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病例。SCM与O... 本文报告一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成功治疗腰椎双棘突畸形伴脊髓纵裂畸形(split cord malformation,SCM)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病例。SCM与OVCF合并的情况在临床上相对罕见,针对这种情况的临床治疗指南并不多。对于SCM患者,尤其是当患者同时遭受OVCF时,手术治疗的风险和复杂性增加,需避免加剧脊髓损伤或引起新的骨折。本报告通过详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探讨了PVP在此类复杂病例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双棘突畸形伴脊髓纵裂 骨质疏松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注入法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哲 张新虎 +2 位作者 陈景环 彭超 孙建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 探究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联合临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运动医学科120例OVCF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 探究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联合临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运动医学科120例OVCF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术中单纯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联合组(术中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联合临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每组60例。两组均行常规抗骨质疏松及(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椎体稳定性指标(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疼痛程度(VAS评分)、腰椎功能(ODI评分)、活动能力(LAS评分)、并发症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6、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联合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LAS评分呈先降低后趋于平稳趋势,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LAS评分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联合组术后6、12个月VAS评分、ODI评分、L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纯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比较,联合临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能明显改善OVCF患者PVP术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骨水泥 人工骨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标准化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娟 张红霞 +1 位作者 张璐 项红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4-990,共7页
目的:构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标准化方案。方法:进行系统的文献回顾,基于循证结果制定OVCF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标准化方案初稿,采用专家函询法构建OVCF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标准化方案终稿。结果:共进行2轮专家函... 目的:构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标准化方案。方法:进行系统的文献回顾,基于循证结果制定OVCF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标准化方案初稿,采用专家函询法构建OVCF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标准化方案终稿。结果: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7和0.82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0和0.337(均P<0.001)。第2轮专家函询后指标变异系数均<0.200,最终构建的OVCF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标准化方案包括5个一级指标(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药物干预、术后疼痛及饮食管理、术后康复训练、术后并发症预防)、11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OVCF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标准化方案系统、具体,方法科学,结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 快速康复 德尔菲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24 h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宇飞 张存 +4 位作者 樊凯彬 颜珍珍 何娟 李健斐 苗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2-956,共5页
为了探讨影响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术后24 h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骨五科... 为了探讨影响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术后24 h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骨五科行PVP治疗的351名OVCF患者,根据Macnab量表将术后24 h手术效果分类,将患者分为满意组(A)和不满意组(B),分析患者骨折时间、术前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抑郁症病史等相关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比较,患者骨折时间、术前VAS评分、有无抑郁症病史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时间长、术前VAS评分低、有抑郁症病史为PVP术后24 h患者不满意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见PVP术后手术效果与患者骨折时间、术前VAS评分、有无抑郁症病史有关;骨折时间≤3周、术前VAS评分≥7分、无抑郁症的患者手术效果好,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增强术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移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永昊 李玉乔 +2 位作者 夏威威 朱震奇 王凯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2-535,共4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丢失、骨脆性增加、骨折发生率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该病引起的骨折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d fracture,OVCF)最为常见,我国OVCF的发病率正不断增加,造成...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丢失、骨脆性增加、骨折发生率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该病引起的骨折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d fracture,OVCF)最为常见,我国OVCF的发病率正不断增加,造成了沉重的医疗负担[1]。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为代表的椎体成形术近20年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治疗OVCF。椎体成形术创伤较小,不仅能够减轻、缓解患者疼痛,避免长时间卧床带来的并发症,而且能够有效地恢复椎体强度、稳定骨折,对抗甚至部分逆转椎体骨折后躯体承重向脊柱后柱的转移[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骨折发生率 骨量丢失 医疗负担 骨折 全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密度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骨折再发风险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5
9
作者 叶向阳 汤立新 +2 位作者 程省 赵玉果 甄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发生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骨密度(BMD)对预测骨折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的队列研究纳入我院208例确诊的OVCF并行PKP手术的患者,初次骨折时检测患者骨密度值(BMD...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发生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骨密度(BMD)对预测骨折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的队列研究纳入我院208例确诊的OVCF并行PKP手术的患者,初次骨折时检测患者骨密度值(BMD)并记录相关临床资料,术后随访2年以上,以患者骨折再发为随访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分析及多元Cox回归模型进行骨折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于评估BMD对骨折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208例OVCF患者PKP术后2年内出现骨折再发共37例(17.8%)。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BMD值以及初次双节段骨折是患者骨折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以BMD为预测标准,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诊断临界点为-3.0SD,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2%和66.8%。Kaplan-Meier分析结果示BMD-T值<-3.0 SD的OVCF患者PKP术后骨折再发率较BMD-T值>-3.0 SD更高(P=0.024)。结论骨密度对OVCF患者PKP术后骨折再发的风险具有重要评估价值,尤其对于BMD-T值≤-3.0SD者,在行PKP术时应充分考虑到其术后骨折再发的高风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骨密度 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其术后继发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2
10
作者 杨波 王庆雷 +4 位作者 马建华 梁智林 唐杰 赵小林 高茂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3-298,共6页
目的评估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术后继发... 目的评估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术后继发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老年医院骨科住院有症状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PKP术的189例患者为PKP组,行PVP术的173例患者为PVP组,随访1年,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以随访时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25例患者为病例组,未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337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362例患者,PKP和PVP两种术后均使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明显减低,两种术后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75,95%CI:1.040~1.112,P<0.001),骨密度T值减低(OR=0.576,95%CI:0.351~0.946,P=0.030),骨水泥渗漏(OR=2.284,95%CI:1.200~4.344,P=0.018),术后矢状位Cobb s角过度矫正(OR=1.188,95%CI:1.124~1.255,P=0.009)是OVCF术后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KP和PVP两种手术方法均可以提供效果相当的疼痛缓解率,两种术式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骨密度T值降低、骨水泥渗漏(椎间盘内渗漏)和术后局部矢状位Cobb’s角过度纠正是OVCF术后邻近椎体继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OVCF) 经皮后凸成形术(PKP) 经皮成形术(PVP) 继发骨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1
11
作者 蒋国强 欧阳甲 +3 位作者 卢斌 罗科峰 曹杰波 郑伟方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46-846,860,共2页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 陈旧 治疗 骨质疏松患者 压缩骨折 相对禁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原因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6
12
作者 陈吉 陈勇 +5 位作者 张征石 钱红兵 汤国庆 承彬 王勇 王卓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中骨水泥渗漏的原因。方法对昆山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接受PKP治疗的311例OVC... 目的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中骨水泥渗漏的原因。方法对昆山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接受PKP治疗的311例OVCF患者370个椎体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造成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 370个椎体中有77个出现骨水泥渗漏,68个椎体为单处渗漏,9个椎体为两处渗漏,Yeom分型C型52个、B型9个、S型5个,另有20个椎体出现椎弓根内(针道)渗漏,未出现远隔器官栓塞,骨水泥渗漏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同时手术椎体数与骨水泥渗漏无相关性(P>0.05),而穿刺方式、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与骨水泥渗漏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水泥注入量与骨水泥渗漏相关(P<0.05),而受伤至手术时间、穿刺方式与骨水泥渗漏无相关性(P>0.05)。结论 PKP是治疗OVCF的安全,有效方法,骨水泥渗漏与骨水泥注入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经皮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洪鑫 吴小涛 +3 位作者 刘磊 孔翔飞 王运涛 陈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969-973,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重度骨质疏松性...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并获得随访34例,PVP治疗19例25个椎体,PKP治疗15例20个椎体。观察两组患者间SF-36评分、伤椎高度恢复、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伤椎高度丢失情况、临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 PVP组和PKP组患者在术中骨水泥渗漏率、末次随访时SF-36评分、末次随访时临近椎体骨折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椎体复位效果的观察指标上,PKP组术后椎体前缘间、椎体上下终板中心间高度恢复量、术后后凸角度恢复值、末次随访后凸角度恢复值上与PV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末次随访时PKP组伤椎高度丢失量与PVP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PKP具有较好的复位效果,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明显,在骨水泥渗漏率、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指标上相对于PVP未表现出明显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雌激素、前脂肪因子-1水平与骨代谢和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方文焕 麦伟 +2 位作者 颜志坚 黄晓魏 尉新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63-1766,1773,共5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患者血清雌激素、前脂肪因子-1(preadipose factor-1,Pref-1)水平与骨代谢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患者血清雌激素、前脂肪因子-1(preadipose factor-1,Pref-1)水平与骨代谢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确诊的64例绝经OVCF患者为OVCF组,同时纳入绝经后的健康女性45名为对照组,比较OVCF组和对照组血清中雌二醇、Pref-1水平,并根据OVCF患者血清中雌二醇、Pref-1的水平分为高低亚组,进行患者骨代谢、骨密度等一系列指标的比较,通过Preason相关性分析雌二醇、Pref-1的水平与骨代谢、骨密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OVCF患者血清中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13.275,P<0.05),Pref-1水平显著上升(t=10.360,P<0.05);雌二醇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患者血清中25-(OH)VitD、N-MID的水平以及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均显著上升(t=7.378,5.472,10.290,9.774,P<0.05),PINP、β-CTX水平均显著降低(t=6.447,9.103,P<0.05);Pref-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患者血清中25-(OH)VitD、N-MID的水平以及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均显著下降(t=8.350,7.426,12.376,10.450,P<0.05),PINP、β-CTX水平均显著升高(t=8.266,11.205,P<0.05);OVCF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与25-(OH)VitD、N-MID以及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均呈正相关(r>0,P<0.05),与PINP、β-CTX水平呈负相关(r<0,P<0.05);Pref-1与25-(OH)VitD、N-MID的水平及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均呈负相关(r<0,P<0.05),与PINP、β-CTX水平呈正相关(r>0,P<0.05)。结论绝经后OVCF患者血清雌激素显著下调,Pref-1水平明显上调,且二者与骨代谢和骨密度指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对二者水平的医学干预或能为OVCF的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雌激素 前脂肪因子-1 骨代谢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5
15
作者 蒋雪生 詹碧水 +3 位作者 陈成冬 吴猛 周新华 周国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95-496,共2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的卧床、支具、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的卧床、支具、药物治疗,无法有效缓解腰背痛,近几年来随着经皮椎体成形技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不断成熟及完善,凭借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老年疾病 胸腰压缩性骨折 药物治疗 经皮成形术 fracture 经皮成形技术 腰背痛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自发脊椎压缩性骨折的骨密度阈值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安珍 杨定焯 +1 位作者 马锦富 任碧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7-48,32,共3页
作者收集176例47~76岁成都地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美国DPX-L型双能骨密度仪测量脊椎骨密度并摄胸腰椎侧位片,计算其楔形指数,结果表明自发脊椎压缩性骨折38例,其L2~4骨密度显著低于非骨折组。对骨折组L... 作者收集176例47~76岁成都地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美国DPX-L型双能骨密度仪测量脊椎骨密度并摄胸腰椎侧位片,计算其楔形指数,结果表明自发脊椎压缩性骨折38例,其L2~4骨密度显著低于非骨折组。对骨折组L2~4骨密度与椎体最小楔形指数用直线回归分析,对T5-L4所有≤0.8的楔形指数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脊椎压缩骨折的骨折阈值的骨密度L2~4为0.8122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原发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侧位片 压缩骨折 L型 Logistic回归分析 胸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7
17
作者 郑伟杰 马航展 曾展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6-331,共6页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按入院顺序,...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PVP组(复位床组)、单纯PVP组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组),比较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局部Cobb角、vas评分、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骨水泥渗漏、术后随访期间邻椎椎体新发骨折情况、手术当天骨水泥注入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骨密度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 复位床组和PKP组与单纯PVP组比较,术后Cobb角更小,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更高,术后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更低,骨水泥注入量更多;复位床组和PKP组比较,住院费用更低;术后同一时间,3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骨水泥渗漏、术后随访期间邻椎椎体新发骨折、术后骨密度、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复位床联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Cobb角更小,恢复伤椎椎体前缘的高度更高,降低住院费用,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复位床 经皮成形术 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项廷淼 殷世武 +1 位作者 李靖 张惠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9期43-46,共4页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低黏度骨水泥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低黏度骨水泥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的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进行PVP治疗的25例患者纳入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椎体前中柱椎体平均高度、Cobb角、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1),椎体前中柱椎体平均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进行PVP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椎体疼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还能减少其椎体丢失和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骨水泥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疼痛 功能障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锋 王东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4-826,8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9例共93个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均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指标为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9例共93个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均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指标为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高度的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93个椎体均经皮行双侧椎弓根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平均为(7.52±0.49)分,术后第3天平均为(2.38±0.22)分;术后1个月VAS平均为(1.88±0.12)分。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15.65±0.68)mm,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23.68±0.83)mm,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水泥注射量每个椎体3.5~7.5 ml,平均5.5 ml。骨水泥少量渗漏到椎间隙1个椎体,沿手术通道反流至椎弓根2个椎体,均无临床症状,渗漏率为3.23%。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一定程度的恢复椎体高度,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冯万立 康健 +2 位作者 卫建民 王小明 陈广儒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比较高黏度骨水泥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连续或间断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穿刺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侧组和... 目的比较高黏度骨水泥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连续或间断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穿刺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每组各48例。单侧组患者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双侧组患者采用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术前、术后24小时及术后1、3、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Cobb角变化情况以及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单侧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双侧组(P<0.05),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和骨水泥注入量均显著少于双侧组(P<0.05)。术后24小时及术后1、3、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ODI和Cobb角均小于术前(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单侧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双侧组(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较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 骨水泥 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