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肾补骨汤联合地舒单抗注射液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夏中玉 徐建达 郭冰清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1404,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补骨汤联合地舒单抗注射液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2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地舒单抗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补骨汤,疗程1年。检测临床... 目的探讨益肾补骨汤联合地舒单抗注射液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2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地舒单抗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补骨汤,疗程1年。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骨密度(腰椎L_(2-4)、股骨颈、全髋)、骨代谢标志物(β-CTX、PINP、OC)、功能障碍及疼痛指标(ODI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骨代谢标志物、功能障碍及疼痛指标降低(P<0.05),骨密度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补骨汤联合地舒单抗注射液可安全有效地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为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补骨汤 地舒单抗注射液 原发性骨质疏松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rs⁃fMRI探讨电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影响
2
作者 黄驰欢 刘静 +6 位作者 杨婧怡 柏凌 张迪 张鑫 刘绍伟 刘兰英 徐道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2-978,共7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究电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和中枢机制。方法纳入2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作为观察组,招募性别、年龄相匹...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究电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和中枢机制。方法纳入2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作为观察组,招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予电针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入组时均接受rs⁃fMRI扫描,比较观察组与健康受试者脑功能活动局部一致性值(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的差异;观察电针治疗前后观察组ReHo值的变化;并将ReHo变化值与VAS改善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SF⁃MPQ、ODI评分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共有7个脑区ReHo值发生改变,降低的脑区包括右侧楔前叶、右侧额下回、右侧角回、左侧角回、枕下小叶,增强的脑区有左侧颞上回和右侧脑干。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上述7个脑区的ReHo值中,左侧颞上回、右侧脑干明显下降(P<0.05),右侧楔前叶和右侧额下回明显增强(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后右侧楔前叶ReHo变化值与VAS改善差值呈负相关(r=-0.548,P=0.015)。结论电针治疗可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部疼痛,右侧楔前叶脑区自发性脑活动改变可能是电针起效的中枢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原发性骨质疏松 腰背痛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现状分析
3
作者 曹东东 陈继鑫 +4 位作者 余伟杰 张宇 杨家麟 牛朴钰 刘爱峰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45-3150,共6页
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评价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旨在为未来制定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核心指标集(COS)提供理论基础。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 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评价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旨在为未来制定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核心指标集(COS)提供理论基础。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ClinicalTrials.gov,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9月,纳入主题为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RCT,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采集,采用定性分析对结局指标进行总结。最终纳入319篇RCTs,涉及130种结局指标,累计出现2234次。指标分为6个领域:症状/体征指标25种(20.3%)、中医症状/证候指标6种(1.6%)、生化指标69种(38.2%)、骨密度21种(25.6%)、生活质量评价6种(1.5%)、安全性指标3种(12.8%)。目前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RCT在结局指标选择上存在差异性和不规范性,包括指标主次不清、偏重替代性指标、终点指标不足、中医症状/证候评价标准不一等问题,盲法设计、复合指标规范和安全性指标亦需改进。为提升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循证证据水平,应引入中医特色评价标准,并遵循国际标准化流程,确保COS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推广性,从而优化治疗效果评估和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原发性骨质疏松 随机对照试验 结局指标 核心指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认知、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魏挺 刘江 +4 位作者 周文旭 方堃 毛静 时晔 周哲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4-1648,1652,共6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对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认知、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院门诊确诊并住院接受磷酸盐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对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认知、行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院门诊确诊并住院接受磷酸盐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定期予以磷酸盐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慢性病指导与复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加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认识、行为及骨密度和血清维生素D的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观察组每一项危险因素的认知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饮食和生活习惯改善情况,观察组的干预方式对患者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DXA骨密度T值比较,预后观察组各部位骨密度较对照组好转明显(P<0.05);(4)两组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较,观察组的干预措施对患者血清25(OH)D的提升更有效(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模式,实现了三者对患者多维度、多形式的干预,明显提升了社区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医院-社区-家庭 联动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认知 行为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慧妮 倪晓燕 +2 位作者 王莹鑫 郭紫芬 王琴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2,共6页
目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干预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23年2-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衡阳市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0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 目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干预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23年2-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衡阳市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0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其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工作状态、文化程度、疾病认知程度、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直接影响健康促进行为(效应值分别为0.199、0.109、0.155、0.263、0.207);电子健康素养不仅直接影响,还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健康促进行为(直接效应值为0.515,总中介效应值为0.231)。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的健康促进行为受多种因素协同影响。社区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在职、文化程度与疾病认知程度较低者,可通过开展电子健康干预、调动社会支持系统、增强自我效能,以提升其健康促进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高危女 健康促进行为 电子健康素养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 被引量:377
6
作者 葛继荣 郑洪新 +12 位作者 万小明 王拥军 卢敏 杨鸫祥 罗毅文 赵咏芳 鞠大宏 刘柏龄 孙树椿 王和鸣 施杞 石印玉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3-1028,共6页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医药与骨病学科组在前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检索和评价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临床医师的问卷调查和学科组讨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咨询我国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意见,制定本共...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医药与骨病学科组在前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检索和评价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临床医师的问卷调查和学科组讨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咨询我国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意见,制定本共识,旨在为中医学或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医师提供参考。共识提出: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为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血瘀证、脾胃虚弱证和血瘀气滞证,明确相应治法和中药方剂;原则是"辨证施治,整体调节,防治结合",合理选择治疗方案、观察指标和检测项目,关注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评价与监测;并强调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原则与方法,充分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中医 中药 辨证论治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肝肾健脾温针灸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农泽宁 赵利华 +6 位作者 韦良玉 庞勇 梁劲松 钟旋 叶仿武 栗晓东 张家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75-1578,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肝肾健脾温针灸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的作用。方法:分别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3例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32例和药物治疗组31例,骨量减少患者40例随机分为针灸防治组20例和药物防治组20例,针灸治疗组和防治组均选取大... 目的:探讨补肝肾健脾温针灸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的作用。方法:分别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3例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32例和药物治疗组31例,骨量减少患者40例随机分为针灸防治组20例和药物防治组20例,针灸治疗组和防治组均选取大杼、肝俞、肾俞、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悬钟、关元,予针灸治疗,隔日1次,治疗45天次;药物组口服维丁钙片,4片/次,3次/d,连续3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BMD)、骨钙素(BGP)、骨痛积分、衰老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针灸治疗组的L2-L4、左股骨Neck、Ward区及GT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加(P<0.01,或P<0.05);药物治疗组左股骨Ward区骨密度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1),左股骨L2-L4、Neck骨、GT部位的密度较治疗前轻微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意义,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量减少防治结束后3个月,针灸防治组L2-L4、股骨Neck、Ward区及GT骨密度值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和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及针灸和药物防治骨量减少患者3个月后,BGP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且针灸组与药物组BG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和药物治疗组、针灸和药物防治组治疗后骨痛积分和衰老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针灸治疗、防治组与药物组治疗、药物防治组治疗前后骨痛积分、衰老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针灸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为25.0%、药物治疗组为3.25%,针灸防治组的临床控制率为35%,药防治物组为10%,针灸治疗、防治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防治组(P<0.01,P<0.05)。结论:补肝肾健脾针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及防治骨量减少在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降低骨痛积分,改善衰老症状,改善临床症状上优于口服维丁钙片。该针灸疗法对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延缓衰老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针灸疗法 骨密度 骨钙素 骨痛积分 衰老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 被引量:146
8
作者 赵燕玲 潘子昂 +3 位作者 王石麟 王虔 刘京萍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4,27,共5页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老人有一亿两千万,到2050年将达四亿五千万。由于中国人不同部位峰值骨量比白种人低5%~15%,标准差也比西方国家的测量值高,所以Kanis诊断标准不适合中国人。根据骨的...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老人有一亿两千万,到2050年将达四亿五千万。由于中国人不同部位峰值骨量比白种人低5%~15%,标准差也比西方国家的测量值高,所以Kanis诊断标准不适合中国人。根据骨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规律及大样本骨矿测量结果,我们制定了适合中国人的诊断标准和诊断程序。预测目前我国有骨质疏松患者(包括骨量减少)八千四百万,占总人口的6.6%。到2050年将成倍增加达两亿一千二百万,占总人口的13.2%。回顾性的研究认为中国城市5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脊椎骨折发生率为15%;南部城市50岁以上老人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为11.26/10,0000;北方地区50岁以上老人髋部骨折的总发病率为74.6/10,0000,(女性为67.2/10,0000,男性为80.8/10,0000),男女发生率比为1.2。其原因在于女性以非重创性股骨颈骨折为多,而男性在非重创性骨折与女性相仿的同时,重创性骨折远远多于女性。髋部骨折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7.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中国 流行病学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恩 闫素云 +6 位作者 谷丽敏 刘和娣 佟晓旭 陈永春 安胜军 林富山 李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共3页
阐明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与性别、年龄、饮食、体重、绝经年限和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证明骨质疏松发生率女性比男性明显增高,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饮食中加食牛奶者比不食用牛奶者较低;超重和肥胖者比瘦者为低;绝经后骨质疏松... 阐明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与性别、年龄、饮食、体重、绝经年限和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证明骨质疏松发生率女性比男性明显增高,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饮食中加食牛奶者比不食用牛奶者较低;超重和肥胖者比瘦者为低;绝经后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并与雌二醇水平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发病 增高 相关因素 饮食 年龄增长 绝经年限 雌激素水平 绝经后骨质疏松 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探讨 被引量:59
10
作者 唐海 罗先正 +2 位作者 任素梅 赵亮 王宝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5,20,共6页
本文通过中国人上万例髋部、腰椎及前臂骨密度值数据,对WHO推荐的女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及西方国家推荐的男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进行研究,发现WHO及西方国家推荐的男女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人,因而提出国人女性... 本文通过中国人上万例髋部、腰椎及前臂骨密度值数据,对WHO推荐的女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及西方国家推荐的男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进行研究,发现WHO及西方国家推荐的男女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人,因而提出国人女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为峰值骨密度—2.0SD更适合于临床,但男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标准 原发性骨质疏松 WHO 中国人 峰值骨密度 前臂骨密度 髋部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血瘀对骨代谢的影响探讨血瘀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5
11
作者 何升华 任之强 +4 位作者 王建 王业广 孙志涛 冯华龙 黄飞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3,96,共6页
目的分析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肾虚血瘀证患者血细胞参数、血瘀评分和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从血瘀对骨代谢影响的角度探讨血瘀在POP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POP患者共99例,按年龄段每10岁1组,... 目的分析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肾虚血瘀证患者血细胞参数、血瘀评分和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从血瘀对骨代谢影响的角度探讨血瘀在POP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POP患者共99例,按年龄段每10岁1组,分为3组(A组:55~64岁;B组:65~74岁;C组:75~84岁),统计所有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和骨密度。检测所有患者血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coefficient of vaviation,RDW-CV)、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并对患者进行血瘀量化评分,各项指标以直线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MCV水平随年龄增高呈上升趋势,且A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量化评分随年龄增高呈升高趋势,A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密度随年龄增高呈降低趋势,A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瘀量化评分与MCV、RDW-CV呈低度正相关(r=0.233、0.257,P<0.05);骨密度与MCV、血瘀量化评分呈低度负相关(r=-0.248,P<0.05;r=-0.344,P<0.01);β-CTx、PINP与PDW均呈低度负相关(r=-0.199、-0.221;P<0.05),β-CTx与RDW-CV、MPV存在极低度负相关(r=-0.155、-0.154),PINP与MPV呈极低度负相关(r=-0.184)。结论女性POP患者随年龄增加,血细胞参数及血瘀量化评分呈逐渐加重倾向,骨密度呈逐渐降低倾向,血细胞参数水平与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呈负相关。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患者体内血瘀以及血细胞参数的异常改变引起骨内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骨细胞代谢功能异常,导致旧骨吸收与新骨合成速率减慢,骨重建失衡,形成骨质疏松。研究表明血瘀是女性POP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血瘀 微循环 血细胞参数 骨代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60例临床疗效 被引量:54
12
作者 张军 吴林生 +4 位作者 孙树椿 石关桐 王和鸣 沈霖 陶有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90-495,共6页
目的评价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60例,完成66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分为5组,其中泰格1组(人工虎骨健步虎潜丸)120例、泰格2组(天然虎骨健步虎潜丸)120例、... 目的评价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60例,完成66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分为5组,其中泰格1组(人工虎骨健步虎潜丸)120例、泰格2组(天然虎骨健步虎潜丸)120例、泰格3组(金天格胶囊)120例、泰格4组(天然虎骨胶囊)120例、开放组(泰格1的开放组)180例。其中治疗组420例,对照组240例,男性157例,女性505例,年龄41~50岁,按病程分为小于1a,1~3a,3~5a,大于5a。各服用以上药物3#tid,疗程3m。结果5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显效率分别为29.17,30.83,33.33,27.50,35.00%,总有效率分别为88.34,84.16,80.83,80.83,83.33%,各组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不同程度提高骨密度,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从症状和体征改善方面,各组治疗前后在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酸痛等改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症状和体征起效时间各组t检验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效,安全,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虎骨 金天格胶囊 人工虎骨 骨密度 原发性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或骨量低下患者下肢肌力与平衡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延砚 李玳 +5 位作者 陈亚平 李涛 赵炳楠 王慧 左宁 王威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3-645,660,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骨质疏松和骨量低下患者下肢肌肉力量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患者为57名通过GE Express超声波跟骨骨密度仪检测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或骨量低下的绝经期女性患者;采用美国Biodex Medical Systems公司生产的Biodex... 目的:研究原发性骨质疏松和骨量低下患者下肢肌肉力量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患者为57名通过GE Express超声波跟骨骨密度仪检测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或骨量低下的绝经期女性患者;采用美国Biodex Medical Systems公司生产的Biodex System 4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测试下肢肌力;采用单腿站立平衡检测(single leg balance test,SLBT)结果反映患者平衡功能,所得数据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得出线性回归方程。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优势腿单腿站立时间与慢速屈肌群相对峰力矩的相关系数r=0.540(P=0.000),与中速屈肌群相对峰力矩的相关系数r=0.523(P=0.000),与慢速伸肌群相对峰力矩相关系数r=0.378(P=0.004),与中速伸肌群相对峰力矩的相关系数r=0.282(P=0.034)。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优势腿伸肌肌力和屈肌肌力与平衡功能均呈正相关,其中屈肌肌力对平衡功能的影响大于伸肌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骨量低下 肌肉力量 平衡功能 肌力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8
14
作者 何保玉 滕涛 +2 位作者 刘宝戈 刘俊英 李学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钙尔奇D3片比较。方法 1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均为我院骨科门诊病人,全部经过临床及双光能X线检查测骨密度确诊,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观察组(金天格组,n=80)口服金...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钙尔奇D3片比较。方法 1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均为我院骨科门诊病人,全部经过临床及双光能X线检查测骨密度确诊,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观察组(金天格组,n=80)口服金天格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钙尔奇组,n=80)口服钙尔奇D3片(每次1粒,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9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9个月时的症状进行评分,对治疗前及治疗9个月时骨密度进行测定,通过症状评分和骨密度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估,总结其疗效。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9个月时均常规行肝功、肾功、血钙等检查。结果两组病人均全部得以随访,无失访。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等症状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时及治疗9个月时两组患者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等症状评分与治疗3个月时相比有进一步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9个月时较治疗前腰椎及股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腰椎及股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腰椎及股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中均有少数病例出现口干、便秘不良反应,无高钙血症、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金天格胶囊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可以缓解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等症状,并能显著增加骨密度,改善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虎骨粉 金天格胶囊 原发性骨质疏松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功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静 吴文忠 +8 位作者 徐道明 朱璐 刘兰英 郭海英 许华宁 李邗峻 田阡陌 石雯 曹雅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17-1820,共4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类全身慢性退行性疾病。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周期长、费用高、存在不良反应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检索知网、万方、PubMed等相关数据库,对...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类全身慢性退行性疾病。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周期长、费用高、存在不良反应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检索知网、万方、PubMed等相关数据库,对应用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四种传统功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密度下降、疼痛、平衡协调功能等临床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现存问题,进一步明确传统功法最优化的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太极拳 八段锦 五禽戏 易筋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139
16
作者 刘忠厚 潘子昂 王石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15,共15页
本文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权威定义的基础上,依据国内外大量的骨密度的测量数据,结合中国的国情,探讨了中国人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为了进一步搞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提出了今后工作的设想。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诊断标准 分类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疏强骨合剂结合基础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姚洁 欧国峰 +7 位作者 董博 杨锋 袁普卫 王国柱 肖斌 康武林 刘芳 李晓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观察抗疏强骨合剂结合基础抗骨质疏松药物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17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58例。治疗组给予抗疏强骨合剂、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 目的观察抗疏强骨合剂结合基础抗骨质疏松药物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17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58例。治疗组给予抗疏强骨合剂、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对照1组单纯给予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对照2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连续服用6个月后观察并分析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值、骨代谢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中总有效率为87.18%,优于对照1组(66.67%)(P<0.05),与对照2组(82.05%)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主证单项症状和次症状单项症状改善情况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2)3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腰椎及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但治疗组的效果更佳,更能提高患者的骨密度,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能改善患者骨转换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疏强骨合剂结合基础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增加患者骨密度,促进骨形成,降低骨吸收,改善骨代谢,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疏强骨合剂 原发性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转换指标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生长衰老规律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预诊的研究 被引量:51
18
作者 刘忠厚 潘子昂 +21 位作者 王石麟 段云波 何郁泉 马海波 肖艳霞 刘京萍 王洪复 杨定焯 王际孝 郭如意 李国璋 丁桂芝 刘玉槐 倪顺梅 卢淑梅 张万钟 房德元 周倜 张芝彬 张学中 吴元沧 金信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单光子和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中国健康人群的桡、尺骨和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进行了测量,找出了骨骼生长、发育及衰老的基本规律,从而也确定了中国人群桡、尺骨、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的正常值范围,同时证明了中医“肾主骨”理论... 采用单光子和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中国健康人群的桡、尺骨和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进行了测量,找出了骨骼生长、发育及衰老的基本规律,从而也确定了中国人群桡、尺骨、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的正常值范围,同时证明了中医“肾主骨”理论的正确。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生理年龄预诊法,并对全国人群进行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率的预诊,估计全国约有六千三百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所以全社会应充分重视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诊 原发性骨质疏松 衰老 尺骨 股骨近端 骨骼生长 骨密度 人群 腰椎 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及其与骨折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23
19
作者 钱雪丰 曹平 +2 位作者 刘拴 杨洪平 张明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4期3020-3023,共4页
目的:分析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及其与骨折发生的关系。方法: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统一治疗,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 目的:分析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及其与骨折发生的关系。方法: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统一治疗,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年后骨密度、骨代谢、微量元素、氧化应激、骨折发生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MD绝对值高于对照组;血清骨形成指标骨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Ⅰ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原肽(PⅠCP)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破骨细胞分化因子(s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脱氧吡啶啉交联(DPD)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微量元素铁、锌含量高于对照组,钙含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代谢酶单胺氧化酶A(MAOA)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可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优化整体病情,降低远期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治疗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禽戏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静伟 潘定权 +1 位作者 何康宏 史晓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9-853,共5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目前危害中老年健康的一大顽疾,如何攻克这一顽疾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运动可有效地增加骨量,延缓骨量丢失,从而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五禽戏作为一种运动疗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起...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目前危害中老年健康的一大顽疾,如何攻克这一顽疾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运动可有效地增加骨量,延缓骨量丢失,从而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五禽戏作为一种运动疗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五禽戏的来源、机理、功效、对骨代谢的影响及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禽戏 原发性骨质疏松 防治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