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非粘液性心脏肿瘤的诊断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吴伟春 陈俊慧 +3 位作者 王建德 马红 吴金涛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05-808,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罕见的原发性非粘液性心脏肿瘤(PNCT)的临床、病理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良、恶性PNCT及各种病理分型的诊断特点。方法:对2003-01至2013-02在我院住院确诊的32例PNCT患者(包括良性肿瘤组21例和恶性肿瘤... 目的:回顾分析罕见的原发性非粘液性心脏肿瘤(PNCT)的临床、病理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良、恶性PNCT及各种病理分型的诊断特点。方法:对2003-01至2013-02在我院住院确诊的32例PNCT患者(包括良性肿瘤组21例和恶性肿瘤组11例)的超声心动图、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手术、病理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本组32例PNCT患者中,男23例,女9例,年龄为0.5~66岁,平均年龄(36.92±20.17)岁;均为病理结果证实。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良性肿瘤组(男/女:16/5)和恶性肿瘤组(男/女:7/4)中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肿瘤组年龄[(38.06±21.68)岁]与恶性肿瘤组[(35.72±13.55)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婴儿至成人均可出现该疾病。在肿瘤发生位置上,良性肿瘤组左侧心腔内发生率高,恶性肿瘤组主要发生在右侧心腔内;与良性肿瘤组相比,恶性肿瘤组患者多表现为肿瘤无蒂、形态不规则、心包积液和多有周围组织受累。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PNCT的敏感方法,能够初步鉴别良性、恶性PNCT。各种病理分型的PNCT超声心动图声像图特征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原发性非粘液性心脏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非粘液性原发肿瘤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来凤 朱晓东 +2 位作者 吕凤英 司文学 王亚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我院1965年至1993年间,共检出心脏原发肿瘤236例,其中16例为非粘液性肿瘤,占同期心脏原发肿瘤的6.8%。包括脉管瘤7例,间叶细胞瘤5例,间皮细胞瘤、脂肪瘤、横纹肌肉瘤及纤维弹力瘤各1例。良性和恶性肿瘤各8例。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原发 间皮细胞瘤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1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3
作者 王文婷 李治 +2 位作者 陈莲 张彬 金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5-770,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良性、交界性、恶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15例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primary cardiac tumours,PCT),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5例患儿年龄0.3~12岁,平均年龄约5岁,中...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良性、交界性、恶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15例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primary cardiac tumours,PCT),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5例患儿年龄0.3~12岁,平均年龄约5岁,中位年龄2岁。男童9例,女童6例。4例体检发现心脏占位,3例因脑梗死症状就诊,1例因肢体无力、反应迟钝就诊,1例因全身水肿就诊,1例因心跳加速就诊,1例因咳嗽就诊,1例因肺炎就诊,1例因腹痛就诊,1例因呕吐就诊,1例因发热气促就诊。超声心动图示8例发生于左心系统(左心房6例,左心室2例),4例发生于右心系统(右心房2例,右心室2例),2例发生于心包,1例发生于室间隔。经病理诊断13例为良性肿瘤(8例心脏黏液瘤、4例心脏横纹肌瘤、1例心脏纤维瘤),1例为恶性肿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为交界性肿瘤(NTRK重排梭形细胞肿瘤)。结论儿童PCT较罕见,交界性、恶性肿瘤更为罕见,好发肿瘤类型不同于成人,因临床症状不具特异性易漏诊。对于特定的心脏肿瘤,建议结合临床表现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进一步排查相关综合征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儿童 原发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心包非粘液瘤性原发性肿瘤的磁共振诊断——14例手术病理对照 被引量:7
4
作者 赵世华 黄连军 +4 位作者 凌坚 张岩 蒋世良 韦云青 王红月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 :分析心脏心包非粘液瘤性原发性肿瘤磁共振成像 (MRI)的影像学特征 ,评估其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非粘液瘤性心脏心包肿瘤 14例 ,行 MRI自旋回波多体位扫描及磁共振电影检查。  结果 :14例 MRI所见肿... 目的 :分析心脏心包非粘液瘤性原发性肿瘤磁共振成像 (MRI)的影像学特征 ,评估其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非粘液瘤性心脏心包肿瘤 14例 ,行 MRI自旋回波多体位扫描及磁共振电影检查。  结果 :14例 MRI所见肿瘤部位、大小、扩展范围与外科和 (或 )大体病理所见几近一致 ,其中 9例定性诊断正确 ,包括脂肪瘤 3例、纤维瘤 2例和心包囊肿伴出血 4例。  结论 :MRI软组织分辨率高 ,其大视野更有助于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 (如纵隔、肺和膈肌等 )的关系 ;MRI电影则可补充一些解剖资料 ,显示血流动态变化。同时 MRI尚有助于对脂肪瘤、纤维瘤和心包囊肿伴出血等做出初步的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心包肿瘤 原发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非粘液瘤性心脏肿瘤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陆敏杰 赵世华 +8 位作者 蒋世良 黄连军 牟峰 张岩 韦云青 王诚 戴汝平 赵红 王红月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非粘液瘤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评估几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主要优势及局限性。方法:搜集1979年1月至2004年3月来有完整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证实的原发性非粘液瘤性心脏肿瘤65例, 其中接受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非粘液瘤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评估几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主要优势及局限性。方法:搜集1979年1月至2004年3月来有完整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证实的原发性非粘液瘤性心脏肿瘤65例, 其中接受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检查23例,磁共振成像(MRI)检查19例。结果:X线胸片示异常50例,超声心动图(UCG)诊断敏感性86.15%(56/65),EBCT和MRI所有肿瘤均检出,部分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结论:X线胸片适合做常规检查,UCG可做首选初查且对心腔或心包腔内的肿瘤诊断准确率高;EBCT或(和)MRI 能从肿瘤大小、形态甚至组织学特征如脂肪、纤维、出血、囊肿、钙化等全面评价肿瘤,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粘液 心脏肿瘤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肿瘤(非粘液瘤)的影像学诊断
6
作者 凌美玲 叶剑定 +4 位作者 陈烨奇 蔡俊 滕敏英 顾振群 郭德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研究与比较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各种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957年至1994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心脏肿瘤17例。良性11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错构瘤2例、纤维瘤4例、纤维间皮瘤2例、脂肪组织... 目的:研究与比较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各种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957年至1994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心脏肿瘤17例。良性11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错构瘤2例、纤维瘤4例、纤维间皮瘤2例、脂肪组织浸润1例),恶性6例(平滑肌肉瘤2例、血管肉瘤4例)。影像学检查有:胸片(正侧位)及UCG各17例;CT2例;MR14例;ACG(电影或DSA)9例;冠状动脉造影3例。结果:X线平片检查无特征性表现。UCG征象为云絮状或团块状回声(敏感性100%)。MRI图像能显示肿块轮廓、大小、与心腔壁的关系及有无心包积液等,优于一般CT,ACG(DSA或Cine)能在动态下观察肿瘤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与周围组织(如瓣膜、大血管等)的关系。结论:UCG及MRI对心脏肿瘤诊断敏感性高,且能同时显示心包及心肌的改变,能确诊,应作为首选和必需的检查方法。ACG在准备手术的病例中应用。不同性质肿瘤之间鉴别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心脏肿瘤 影像学诊断 X线平片 UCG MRI CT 血液动力学 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非黏液性原发肿瘤5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熊长明 柳志红 +1 位作者 吴清玉 阮英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901-902,共2页
目的 :总结心脏非黏液性原发肿瘤的临床特征 ,提高对心脏非黏液性原发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5 1例心脏非黏液性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发生部位及肿瘤性质等。结果 :心脏非黏液性原发肿瘤最常见临床表现是心悸 ( 82 4% ) ... 目的 :总结心脏非黏液性原发肿瘤的临床特征 ,提高对心脏非黏液性原发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5 1例心脏非黏液性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发生部位及肿瘤性质等。结果 :心脏非黏液性原发肿瘤最常见临床表现是心悸 ( 82 4% ) ,气短 ( 66 7% )和心脏杂音 ( 2 7 5 % )。 5 1例心脏非黏液性原发肿瘤中良性肿瘤 2 5例( 4 9 0 % ) ,恶性肿瘤 2 6例 ( 5 1 0 % )。左心肿瘤 2 3例 ,良性肿瘤 16例 ,恶性肿瘤 7例 ;右心肿瘤 2 3例 ,良性 7例 ,恶性 17例。结论 :心脏非黏液性原发肿瘤中左心肿瘤以良性多见 ,右心肿瘤以恶性多见 ,良性心脏肿瘤手术治疗效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 原发肿瘤 心脏疾病 心脏肿瘤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及误漏诊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欧阳福珍 祁芸云 +3 位作者 张树彬 何萍 张宝娓 李湘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并结合文献探讨原发性良、恶性心脏肿瘤的超声特点 ,以及其诊断心脏肿瘤误漏诊的原因。方法 对 35例经手术、尸解、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 (CT)、磁共振显像 (MRI)及病理结果证实的...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并结合文献探讨原发性良、恶性心脏肿瘤的超声特点 ,以及其诊断心脏肿瘤误漏诊的原因。方法 对 35例经手术、尸解、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 (CT)、磁共振显像 (MRI)及病理结果证实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超声首先发现和诊断心脏肿瘤者占 91 43% (32 / 35 )。患者首次通过超声检查诊断心脏肿瘤的准确率和误漏诊率分别为 71 43%和2 8 5 7%。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和优越性 ,根据肿瘤超声病理改变 ,对判断肿瘤性质有很大帮助。临床对心脏肿瘤应提高警惕 ,在超声诊断时应小心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心脏肿瘤 超声心动图 误诊 漏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21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黄美蓉 高伟 +3 位作者 李奋 李筠 杨健萍 余志庆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3-454,共2页
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确诊为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及(或)MRI确诊1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10例。结果21例中,心房内肿瘤3例,其中左房粘液瘤2例,右房粘液瘤1例;... 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确诊为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及(或)MRI确诊1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10例。结果21例中,心房内肿瘤3例,其中左房粘液瘤2例,右房粘液瘤1例;心室肿瘤15例,其中单纯右心室肿瘤7例,单纯左心室肿瘤5例,左、右心室多发性肿瘤1例;心包肿瘤3例。病理检查确诊的10例中,8例为良性,2例为恶性。19例患儿中,以进行性心功能不全起病8例,心律失常起病6例,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而无其他临床症状的4例,无任何症状体征1例例。结论儿童心脏肿瘤以良性为多见,临床上常因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或发现心脏杂音就诊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原发 心脏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杓型与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之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皮林 华琦 +1 位作者 刘荣坤 杨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16-1118,共3页
目的 比较杓型与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不同。方法 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组 ,对 3 88例EH患者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和超声心动图 (UCG)检查。结果 非杓型组 2 4hSBP、2 4hDBP、nSBP、nDBP均... 目的 比较杓型与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不同。方法 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组 ,对 3 88例EH患者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和超声心动图 (UCG)检查。结果 非杓型组 2 4hSBP、2 4hDBP、nSBP、nDBP均显著高于杓型组 ,IVS、PW、LVM、LVMI、LAD、A、ATVI、A/E显著增加 ,而FS、ESV显著降低。结论 非杓型组夜间血压显著高于杓型组 ,左室肥厚 (LVH)及舒张功能减退 (LVDF)比杓型组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杓型原发高血压 心脏结构 杓型原发高血压 夜间血压下降率 动态血压 超声心动图 E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附5例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广明 李清泉 +2 位作者 房士琦 秦建伟 邵永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4年第7期415-417,共3页
本文报道5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对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了讨论。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多为姑息切除。
关键词 肿瘤 心脏肿瘤 原发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8
12
作者 冀亚琦 孙培吾 钟佛添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6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结果.结果121例良性肿瘤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在第一次术后1~7年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均长期存活;另5例恶性肿瘤中1例围术期内死亡,其余...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6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结果.结果121例良性肿瘤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在第一次术后1~7年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均长期存活;另5例恶性肿瘤中1例围术期内死亡,其余在10个月内死于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脏压塞和心脏破裂.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超声心动图、CT、MRI等检查是早期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恶性肿瘤进展较快,应早期手术结合综合性治疗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心脏肿瘤 诊断 外科治疗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席思川 王红月 +1 位作者 王清峙 刘玉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1-2,共2页
为对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瘤体类型、发病特点、组织学特征以及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病理基础等进行分析和讨论,收集了16例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分别就16例心脏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性别特点、组织学观... 为对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瘤体类型、发病特点、组织学特征以及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病理基础等进行分析和讨论,收集了16例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分别就16例心脏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性别特点、组织学观察、临床表现及病理鉴别诊断等多方面进行病理分类和对比。结果发现心脏恶性肿瘤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好发于心房,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肿瘤的类型多,组织构象相似性多,鉴别诊断困难。因此,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病诊断应以光镜组织学观察为主,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等特殊染色作为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原发 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冰 鲁树坤 +5 位作者 周启昌 范平 高梅 周新民 胡建国 罗会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活动度等,评估超声心动图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价值。方法:报告8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心脏肿瘤病人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分析。超声诊断仪为ASU-010型,...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活动度等,评估超声心动图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价值。方法:报告8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心脏肿瘤病人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分析。超声诊断仪为ASU-010型,ACUSON-128XP型等,探头频率2.5~3.5MHz。结果:超声心动图术前诊断81例,1例因瘤体<4mm而漏诊;总显示率为98.8%,漏诊率为1.2%。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和优越性,依据肿瘤超声病理改变对判断肿瘤性质有重要价值。但超声心动图对某些心脏肿瘤很难作出准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心脏肿瘤 诊断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原发性心脏肿瘤超声心动图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倪金洪 张玉奇 +3 位作者 高玲玲 郁怡 汪洁 陈树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243,247,共3页
关键词 原发心脏肿瘤 超声心动图表现 诊断价值 小儿 血流动力学紊乱 2004年2月 心功能不全 1998年 0.05 肿瘤位置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新生儿期 发病率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幼平 乔峻 +7 位作者 高晓明 申康 马拉提 木拉提 于湘友 马松峰 顾勇 张立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11期689-689,共1页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王幼平,乔峻,高晓明,申康,马拉提,木拉提,于湘友,马松峰,顾勇,张立生自1981年1月至1994年4月,我院共完成心内直视手术1620例,在此期间对30例原...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王幼平,乔峻,高晓明,申康,马拉提,木拉提,于湘友,马松峰,顾勇,张立生自1981年1月至1994年4月,我院共完成心内直视手术1620例,在此期间对30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心脏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立国 景华 +4 位作者 胡小南 李忠东 李德闽 董国华 申翼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41-342,345,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 1985年 5月至 2 0 0 3年 5月手术治疗的 89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良性肿瘤 85例 ,恶性肿瘤 4例。其中粘液性肿瘤 80例 ,非粘液性肿瘤 9例 ;粘液瘤中 ,左心房 ... 目的 :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 1985年 5月至 2 0 0 3年 5月手术治疗的 89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良性肿瘤 85例 ,恶性肿瘤 4例。其中粘液性肿瘤 80例 ,非粘液性肿瘤 9例 ;粘液瘤中 ,左心房 6 9例 ,右心房 11例。所有患者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 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整切除肿瘤 ,87例痊愈出院 ,2例死亡 ,病死率为 2 .2 %。痊愈患者随访 5个月至 17年未见复发。 结论 :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少见 ,其中粘液瘤占 80 %以上 ,因随时可能发生栓塞 ,甚至猝死 ,故一旦明确诊断 ,应作为急诊手术 ;因有复发可能 ,即使良性肿瘤也应适当扩大手术范围。恶性肿瘤手术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心脏肿瘤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明福 张哉根 王亚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 (PCMT)的发病学特点、病理组织类型及形态学基础。方法 :应用HE染色 ,组化及免疫组化标记对 9例PCMT进行了形态学观察 ,并对其临床资料作了分析。结果 :根据形态学发现和免疫组化结果 ,9例PCMT可分为心脏... 目的 :分析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 (PCMT)的发病学特点、病理组织类型及形态学基础。方法 :应用HE染色 ,组化及免疫组化标记对 9例PCMT进行了形态学观察 ,并对其临床资料作了分析。结果 :根据形态学发现和免疫组化结果 ,9例PCMT可分为心脏恶性间皮瘤 (3例 )、血管肉瘤 (2例 )、B细胞淋巴瘤 (2例 )、心包胸腺瘤 (1例 )及交界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1例 )。结论 :PCMT很少见 ,多见于中年男性 ,好发于心房 ,多数恶性肿瘤预后差 ,肿瘤类型多 ,形态结构复杂 ,免疫组化标记对确定肿瘤起源很有帮助 ,早期发现、准确诊断与局部肿瘤全切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心脏肿瘤 病理类型 免疫组化标记 肿瘤 PC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春燕 于赛华 王永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5-485,共1页
关键词 原发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心脏损害 肿瘤坏死因子 病理生理作用 发病过程 功能特 左室肥厚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书田 周岊梧 +4 位作者 张彬 白传明 肖连波 张楠 张玉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4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26~43岁,平均35岁,本组除1例右心房肿瘤广泛侵犯右房室环及心包仅做活检外,其余3例均在全麻低... 目的总结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4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26~43岁,平均35岁,本组除1例右心房肿瘤广泛侵犯右房室环及心包仅做活检外,其余3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辅助下行肿瘤切除术,根据肿瘤的部位及侵润程度,完整切除2例,姑息切除1例,同期行室间隔修补、肺动脉成形1例,二尖瓣置换1例,三尖瓣成形1例。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单纯探查活检术的患者2个月后死于心力衰竭;1例右心室梭形细胞肉瘤术后辅助放、化疗,术后18个月肿瘤复发死于右心衰竭;1例左心房恶性间皮瘤手术后3个月死于双肺广泛转移;1例左心房梭形细胞肉瘤术后随访5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原发心脏恶性肿瘤预后欠佳,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辅以综合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肿瘤 继发原发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