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心脏损害
1
作者 郑绍莹 周明双 +2 位作者 李雪 张芹 赵雅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合并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的左心室肥厚情况,并进一步探讨PA合并OSA中影响心室肥厚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间在昆...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合并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的左心室肥厚情况,并进一步探讨PA合并OSA中影响心室肥厚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间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治疗的308例PA患者,选取同时期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309例作为对照。根据多导睡眠图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OSA的PA/EH组和不合并OSA的PA/EH组。PA合并OSA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结果分为轻、中、重度的OSA。比较各组间的基本资料、生化指标和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PA合并OSA组与EH不合并/合并OSA组相比,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diastolic thickness,IVSDT)、左心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均升高(均P<0.05)。PA/EH合并OSA两组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高于不合并的OSA的PA/EH两组(均P<0.05)。在PA合并OSA的三个亚组中,重度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EVDD)、IVSDT、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diastolic thickness,LVPWDT)和LVM值高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醛固酮是独立于OSA影响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PA合并OSA患者中,中、重度组的心脏损害程度高于不合并OSA的PA患者,并且随着OSA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加重。在PA患者中对OSA进行筛查是有必要的,以便对心脏损害进行分层,进行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脏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和分型以及临床转归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谭璐 陈涛 +2 位作者 高洪蛟 陈彦希 任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592-2599,共8页
背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作为继发性高血压中发病率最高、心脑血管危害大但手术后治愈率高的疾病,已被各大高血压指南推荐扩大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但该类患者的确诊、分型和治疗后临床转归判定方式繁多且存在较多争议。卡托普利... 背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作为继发性高血压中发病率最高、心脑血管危害大但手术后治愈率高的疾病,已被各大高血压指南推荐扩大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但该类患者的确诊、分型和治疗后临床转归判定方式繁多且存在较多争议。卡托普利抑制试验(CCT)因其便捷、安全可直接用于社区、门诊,期望CCT能对PA患者进行全程管理以改善预后。目的 探究CCT对PA的诊断、分型以及临床转归的判断能力。方法 选取2020-10-01—2022-12-30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接受内分泌性高血压病因筛查并登记的8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筛选后最终37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23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纳入EH组,247例PA患者分别纳入单侧醛固酮瘤(APA)组81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组55例和未分型PA(u-PA)组111例。比较4组间差异并绘制CCT后各指标及联合诊断P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其次绘制CCT后各指标诊断APA和IHA亚型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CT对APA和IHA的分型判断能力。最后根据术后临床结局将单侧肾上腺切除患者分为3组:未缓解组11例、临床改善组27例和临床缓解组54例,比较3组间差异并判断CCT对APA患者术后临床转归的判断能力。结果 CCT后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对PA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921,95%CI=0.893~0.950),最佳截断值为11.7 ng/d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6%和86.0%;CCT后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对PA也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0.868,95%CI=0.823~0.923),最佳截断值为2.8(ng/dL)/(mU/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2%和81.0%。CCT后PAC>17.0 ng/dL可协助诊断APA亚型,CCT后PAC<11.7 ng/dL同时ARR<2.8(ng/dL)/(mU/L)的患者可排除APA亚型。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87.2%患者经CCT后PAC<11.7 ng/dL,89.7%患者CCT后ARR<2.8(ng/dL)/(mU/L)均接近术后临床缓解水平(88.0%)。结论 CCT可全程用于PA患者的诊断、分型和临床转归评价,CCT后PAC及CCT后ARR诊断PA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7 ng/dL和2.8(ng/dL)/(mU/L),也可用于APA的分型判断以及术后生化缓解的判断。CCT前采血检验临床意义小,可适当简化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卡托普利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单侧醛固酮 醛固酮/肾素比值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徽 左毓杰 蒋雄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0-923,共4页
近年来,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aldosterone synthase inhibitor,ASI)治疗高血压受到广泛关注,osilodrostat、baxdrostat、lorundrostat和dexfadrostat等药物相继被研发并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本文拟对当前ASI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结果... 近年来,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aldosterone synthase inhibitor,ASI)治疗高血压受到广泛关注,osilodrostat、baxdrostat、lorundrostat和dexfadrostat等药物相继被研发并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本文拟对当前ASI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和争议进行阐述,并探讨ASI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选择性肾上腺动脉造影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汪贻熙 孙文哲 +5 位作者 晋冰楠 王雨 熊洪亮 杨娇 李宁 董一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0-766,共7页
目的:明确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肾上腺动脉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PA并行经皮超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的119例患者的DSA图像,描述肾上腺动脉的数... 目的:明确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肾上腺动脉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PA并行经皮超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的119例患者的DSA图像,描述肾上腺动脉的数量、起源、分布、角度和直径。结果:119例PA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11)岁,其中男性71例(59.7%)。所有患者均成功找到至少1条肾上腺动脉,共获得192条肾上腺动脉,其中肾上腺上、中、下动脉分别有20条(10.4%)、40条(20.8%)、132条(68.8%),起源于肾动脉、腹主动脉、膈下动脉的肾上腺动脉分别有82条(42.7%)、72条(37.5%)、38条(19.8%)。72.8%(83/114)的左肾上腺动脉和60.3%(47/78)的右肾上腺动脉分布在第1腰椎水平。28.1%(54/192)的肾上腺动脉分布在第2腰椎水平,4.2%(8/192)的肾上腺动脉分布在第12胸椎水平。左肾上腺动脉与起源动脉肾动脉、副肾动脉、腹主动脉的夹角范围分别为35.90°~160.07°、27.08°~171.99°、0°~158.70°,右肾上腺动脉与上述起源动脉的夹角范围分别为18.43°~172.53°、69.26°~114.62°、12.32°~232.85°。左、右肾上腺动脉的平均直径分别为(0.98±0.45)mm和(1.27±0.42)mm。结论:本研究提供了PA患者较为详细的肾上腺动脉放射学解剖特征,作为人体解剖学特征的补充,可为肾上腺动脉介入治疗提供实用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动脉 选择造影 放射学 解剖学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功能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成伟 周福林 +1 位作者 黄勇 张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0-506,共7页
目的:探讨靶向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XCR4)的68Ga-Pentixafor PET/CT核素显像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优势侧功能定位以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重庆... 目的:探讨靶向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XCR4)的68Ga-Pentixafor PET/CT核素显像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优势侧功能定位以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PA的66例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PET/CT及肾上腺静脉取血(adrenal vein sample,AVS),且行腹腔镜下单侧或部分肾上腺切除术,分析比较PET/CT和AVS对PA分侧诊断的符合率;根据术后随访血压、用药改善情况及血钾水平,判断PET/CT对PA优势侧功能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及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对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66例手术患者中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63例、部分肾上腺切除术3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中有腺瘤58例、增生8例,PET/CT和AVS对PA分侧诊断的符合率83.3%(55/66);以术后临床获益为标准,PET/CT对PA优势侧功能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为88.14%(52/59),AVS对PA优势侧功能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为93.22%(55/59);术后治愈患者病灶SUVmax[14.70(8.75~19.45)]要高于术后好转患者[10.90(6.65~1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术前病灶SUVmax与术后醛固酮降低值、术后血浆醛固酮肾素比(aldosterone-to-renin ratio,ARR)降低值和术后血钾升高值呈正相关(r=0.267、0.365、0.392,P=0.034、0.003、0.001)。结论:靶向CXCR4的68Ga-Pentixafor PET/CT对PA优势侧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与AVS接近,但更具有可重复、无创等优势;病灶SUVmax越高,术后临床获益越明显,有一定的预后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肾上腺静脉取血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单侧肾上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联素和瘦素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靶器官损害和术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
6
作者 严雨桐 刘雨晴 +3 位作者 马国栋 周梅 孙敏 杨宇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41-1549,共9页
目的:探索基线血清脂联素和瘦素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靶器官损害和术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8例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且有术后至少6个月随访信息的PA患者,检测患者基线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浓度,依据PA手... 目的:探索基线血清脂联素和瘦素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靶器官损害和术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8例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且有术后至少6个月随访信息的PA患者,检测患者基线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浓度,依据PA手术结局(primary aldosteronism surgical outcome,PASO)标准进行术后临床转归分型,分析脂联素和瘦素与靶器官损害指标和不同术后分型的相关性。结果:28例(41.2%)PA患者术后临床治愈,40例(58.8%)临床未治愈。临床治愈组基线脂联素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均高于临床未治愈组(P均<0.05),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药物限定日剂量值、高脂血症占比和糖尿病占比低于临床未治愈组(P均<0.05),两组间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瘦素水平与心脏彩超指标二尖瓣舒张早期E峰峰值速度/舒张晚期A峰峰值速度比值和踝肱指数呈负相关(P均<0.05),脂联素水平与靶器官损害指标无相关。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BMI(OR=0.422,95%CI:0.272~0.653,P<0.001)和高脂联素(OR=1.359,95%CI:1.004~1.840,P=0.047)水平与临床治愈独立相关。进一步按BMI分层,在非肥胖PA患者中高eGFR(OR=1.074,95%CI:1.023~1.127,P=0.004)和高脂联素(OR=1.816,95%CI:1.261~2.616,P=0.001)水平与临床治愈有关。结论:基线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检测有助于评估PA靶器官损害,预测术后临床转归,协助指导PA精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PA手术结局标准 靶器官损害 临床转归 脂联素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盐水负荷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炜 汤正义 +2 位作者 吴景程 王卫庆 宁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3-705,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盐水负荷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2006年临床确诊原醛症患者65例,其中醛固酮瘤27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26例,原发性肾上腺增生11例,醛固酮癌1例。所有患者检测血电解质,... 目的探讨静脉盐水负荷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2006年临床确诊原醛症患者65例,其中醛固酮瘤27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26例,原发性肾上腺增生11例,醛固酮癌1例。所有患者检测血电解质,血、尿醛固酮及立位血浆肾素活性等生化指标,同时行静脉盐水负荷试验。以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原醛症组患者的血、尿醛固酮明显升高,而血钾及立位血浆肾素活性则低;原醛症组和对照组静脉盐水负荷后血醛固酮不能抑制者分别为95.4%(62/65)和21.1%(4/19);该试验对原醛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4%和93.9%。65例原醛症患者中,醛固酮瘤和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的血钾较特醛症患者低,而血、尿醛固酮则高;醛固酮瘤、特醛症、原发性肾上腺增生及醛固酮癌患者的静脉盐水负荷后血醛固酮的抑制率分别为16.1%、28.9%、15.4%和5.2%。结论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生化指标改变与醛固酮瘤患者类似,均较特醛症患者更为明显。静脉盐水负荷试验是一项安全且可靠的原醛症确诊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盐水负荷试验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敏感 特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心血管和肾功能指标的改变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景程 汤正义 +5 位作者 张炜 侯瑞芳 凌丹芸 李小英 王卫庆 宁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患者心血管和肾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探讨醛固酮水平对心脏和肾脏的病理作用。方法收集178例原醛患者的病史资料,研究患者心血管指标和肾功能的改变情况及其临床表现,分析血尿醛固酮水平、高血压等... 目的研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患者心血管和肾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探讨醛固酮水平对心脏和肾脏的病理作用。方法收集178例原醛患者的病史资料,研究患者心血管指标和肾功能的改变情况及其临床表现,分析血尿醛固酮水平、高血压等因素与心肌肥厚、尿微量白蛋白和肌酐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中,32.0%有心肌肥厚,40.1%尿微量白蛋白异常,9.2%肌酐超过正常上限。心肌肥厚与非肥厚患者的醛固酮水平无明显差别。微量白蛋白尿异常和肌酐升高均与高血压和醛固酮水平呈相关性(P<0.05)。结论原醛患者有较高的心脏和肾脏病变率,醛固酮增多和高血压是其主要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 高血压 心肌肥厚 尿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切点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梁霞 王小静 +5 位作者 余文珮 何洪波 赵志钢 倪银星 祝之明 闫振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立卧位醛固酮、醛固酮/肾素比值(ratio of aldosterone/rennin,ARR)的诊断切点,提高PA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2006-2014年在我院诊断的PA患者45例及年龄相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立卧位醛固酮、醛固酮/肾素比值(ratio of aldosterone/rennin,ARR)的诊断切点,提高PA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2006-2014年在我院诊断的PA患者45例及年龄相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50例。PA患者均行病理诊断,其中34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肾上腺醛固酮腺瘤,11例为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均行血钾、24 h尿钾、立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皮质醇节律、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等检测,计算ARR,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到诊断PA立卧位醛固酮、ARR的最佳切点,评价不同指标诊断P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比较两种不同病理结果间醛固酮及ARR的差异。结果 PA组与EH组间性别、年龄和血压无明显差异,PA组肾素活性、血钾显著低于EH组,而醛固酮、ARR及24 h尿钾均显著高于EH组。诊断PA的立位醛固酮的最佳切点为0.221 ng/m L,敏感性(Sen)=0.561,特异性(Spe)=0.909;卧位醛固酮为0.175 ng/m L,Sen=0.829,Spe=0.795;立位ARR为19.5(ng·d L-1)/(ng·m L-1·h-1),Sen=0.878,Spe=0.955;卧位ARR为20.5(ng·d L-1)/(ng·m L-1·h-1),Sen=0.902,Spe=0.841。在PA组中肾上腺醛固酮腺瘤的ARR较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高,尤其立位ARR最为明显。结论立位醛固酮、ARR诊断PA的敏感性较卧位差,但特异性较强,所以临床对高血压患者行上述激素检查时应综合立卧位激素的检查结果,且其水平与病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 醛固酮/肾素 诊断切点 肾上腺醛固酮腺瘤 肾上腺皮质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糖脂代谢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叶菲 汤正义 +8 位作者 吴景程 杨洋 田秀丽 黄佳佳 徐茜 张杉杉 李小英 王卫庆 宁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糖脂代谢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299例原醛症患者分为醛固酮瘤组(APA组,n=103)、单侧结节性肾上腺增生组(UNAH组,n=52)和双侧肾上腺增生组(BAH组,n=144),以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糖脂代谢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299例原醛症患者分为醛固酮瘤组(APA组,n=103)、单侧结节性肾上腺增生组(UNAH组,n=52)和双侧肾上腺增生组(BAH组,n=144),以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就原醛症患者血尿醛固酮水平与糖脂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原醛症患者餐后30min和60min血糖值及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原醛症患者中,APA组餐后60、120min血糖和餐后60、120、180min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显著低于BAH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AH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原醛症患者糖脂代谢指标与24h尿醛固酮及血基础醛固酮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脂代谢异常与患者原醛症病程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醛症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程度较轻。在原醛症亚型中,BAH患者糖脂代谢异常较为明显,其严重程度与患者病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糖代谢 脂代谢 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小宁 蔡军 +10 位作者 马文君 周宪梁 宋雷 张慧敏 吴海英 娄莹 郝素芳 卞瑾 张雪 刁晓林 徐心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6-841,共6页
目的:分析近两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01至2017-12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病房收治的4 782例高血压患者资料,将其中的PA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PH)... 目的:分析近两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01至2017-12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病房收治的4 782例高血压患者资料,将其中的PA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PH)患者根据年龄、性别1:2匹配后比较其临床特征,并比较血钾正常和低钾血症(<3.5 mmol/L)PA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247例(5.2%)患者确诊为PA,其中位年龄48.8(16.6)岁,男性148例(59.9%),143例(57.9%)有低钾血症。与PH患者相比,PA患者收缩压较高[150(24)mm Hg vs 145(27)mm Hg,1 mm Hg=0.133 k Pa],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较高[83.4(36.6)g/m^2 vs 75.7(26.2)g/m^2],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较高[24.1(41.1)mg/g vs 10.5(22.1)mg/g],合并冠心病(12.6%vs 7.7%)和外周动脉疾病(11.7%vs 4.7%)者比例较高,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1.0)mmol/L vs 2.9(1.1)mmol/L]、总胆固醇[4.4(1.2)mmol/L vs 4.6(1.3)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5.4(0.6)%vs 5.6(0.6)%]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血钾正常的PA患者相比,低钾血症PA患者年龄较小[45.9(16.8)岁vs51.3(14.3)岁],但舒张压[95(26)mm Hg vs 90(20)mm H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8.5(40.6)mg/g vs 20.5(32.8)mg/g]和LVMI [86.5(34.8)g/m2 vs 77.9(31.8)g/m^2]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PH患者相比,PA患者靶器官损害重,合并心血管病比例高。有低钾血症的PA患者年龄较小,但舒张压较高且靶器官损害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靶器官损害 低钾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低血钾对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晶 曾正陪 +8 位作者 周亚茹 童安莉 卢琳 宋爱玲 阎朝丽 陈适 梁伟 李玉秀 覃舒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5-749,共5页
目的探讨低血钾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包括肾上腺醛固酮分泌腺瘤(AP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糖、胰岛素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有无低血钾将17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APA103例、IHA75例)分为低血钾组和正常血钾组,2组均行3h... 目的探讨低血钾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包括肾上腺醛固酮分泌腺瘤(AP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糖、胰岛素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有无低血钾将17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APA103例、IHA75例)分为低血钾组和正常血钾组,2组均行3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卧立位醛固酮试验,观察血糖、胰岛素变化与血钾之间的关系。结果低血钾组血钾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空腹胰岛素水平均低于正常血钾组(P<0·05,P<0·01);低血钾组血糖曲线下面积、卧位醛固酮水平均高于正常血钾组(P<0·05);低血钾组糖耐量异常者为75·3%,正常血钾组为4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PA和IHA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38·8%、57·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血钾是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胰岛素分泌下降的可能原因之一;应警惕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情况,并及时纠正其可能存在的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给药后不同时间测定的醛固酮水平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超 卞瑾 +6 位作者 蒋萍 郝素芳 娄莹 张慧敏 周宪梁 蔡军 马文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1-737,共7页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抑制试验(CCT)中给药后不同时间测定的血浆醛固酮水平(PAC)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住院筛查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45例,其中男性18例...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抑制试验(CCT)中给药后不同时间测定的血浆醛固酮水平(PAC)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住院筛查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45例,其中男性18例(40%),女性27例(60%),平均年龄(50.60±10.33)岁。立位试验醛固酮/肾素值(ARR)≥2.4(ng/dl)/(μIU/ml),需进一步行CCT的患者共45例,根据2 h CCT法将患者分为PA组和非PA组。于给药前及给药后1 h、1.5 h及2 h抽血化验PAC、直接肾素浓度(DRC)、皮质醇(COR)水平。结果:PA组患者20例,非PA组患者25例。两组患者的PAC、ARR变化均在给药后随采血间隔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DRC在给药后随采血间隔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P均<0.001),这种差异主要由0-1 h的差异所产生(P均<0.05),而1-1.5 h、1.5-2 h之间的PAC、 DRC、ARR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AC 1 h及PAC 1.5 h截断点均为9.95 ng/dl,灵敏度分别为90%、95%,特异度分别为92%、96%,AUC分别为0.945和0.970,Kappa值分别为0.820和0.910。结论:在进行CCT过程中,给药后1 h或1.5 h测定PAC≥9.95 ng/dl,可作为PAC 2 h的代替指标对PA患者进行确诊,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及区分度,进而简化CCT流程,减少患者抽血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卡托普利 确诊试验 时间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的变化、影响因素及与左心室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建强 李平 +3 位作者 李洪运 冯文焕 沈山梅 朱大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中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的变化,影响因素及与左心室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诊断的PA患者(59例)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中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的变化,影响因素及与左心室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诊断的PA患者(59例)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临床资料,比较PA患者中血清PTH、血钙等生化指标以及心脏超声中相关参数的变化。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PTH水平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进行PTH水平与左心室结构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PA患者中血清PTH水平升高,血钙水平下降,且低钙及高PTH血症患者比例显著增加(P<0.05)。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钙(B=-11.313,P=0.008)、血钾(B=-4.577,P=0.003)及基础PRA(B=-9.229,P=0.030)是血清PTH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A患者中左心室肥厚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0.05),血清PTH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及左心房内径(LAD)正相关,且独立于高血压及血浆醛固酮水平。结论:高血清PTH水平、低血钙是PA患者的重要生化特征。其中高PTH水平可能与PA患者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甲状旁腺激素 左心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美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指南解读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淑敏 李启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77-1179,共3页
原醛症是指肾上腺皮质病变导致醛固酮自主分泌增多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受抑制,以血浆高醛固酮水平和低肾素水平为主要特征,高血压伴(或不伴)低血钾的综合征。2016年3月,美国内分泌学会在《临床内分泌代谢杂志》上发布了原发性醛... 原醛症是指肾上腺皮质病变导致醛固酮自主分泌增多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受抑制,以血浆高醛固酮水平和低肾素水平为主要特征,高血压伴(或不伴)低血钾的综合征。2016年3月,美国内分泌学会在《临床内分泌代谢杂志》上发布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最新指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管理:病例筛查、诊断和治疗》。该指南是对2008年版指南的更新和完善,由美国内分泌学会发起.联合美国心脏病协会、欧洲内分泌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国际内分泌外科学会、国际内分泌学会、国际高血压学会、日本内分泌学会和日本高血压学会共同参与组织制订的。本文就该指南涉及的原醛症病例筛查、确诊、分型、治疗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美国内分泌学会 新指南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欧洲高血压学会 解读 内分泌代谢 肾上腺皮质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宇军 张永康 +4 位作者 孙立安 张立 林宗明 朱同玉 王国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PA)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 83例不同类型PA的临床特点。 6 9例行手术治疗。对手术病例的选取原则、手术方式、病理特点及对疗效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手术病例 5 9例 ,血钾恢复正...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PA)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 83例不同类型PA的临床特点。 6 9例行手术治疗。对手术病例的选取原则、手术方式、病理特点及对疗效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手术病例 5 9例 ,血钾恢复正常率 93.2 % ,高血压治愈率 5 5 .9% ,缓解率 33.9% ,手术无效率 10 .2 %。治愈组血浆肾素水平 (PRA)正常率 12 .1% ,持续高血压组为 38.5 %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治愈组高血压病程 4 .1年 ,持续高血压组 7.5年 (P <0 .0 5 )。醛固酮瘤 (APA)行部分肾上腺切除 14例 ,患侧肾上腺切除 2 8例 ,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9%和 96 .4 % ,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对过度分泌醛固酮的单侧肾上腺结节性病灶 ,均应手术切除。单个腺瘤型APA可行部分肾上腺切除 ,多发性APA或肾上腺增生应行肾上腺全切除。术式选择不当、病灶切除不彻底或复发 ,以及病程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治疗 外科手术 影响因素 肾上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类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术后随访资料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炜 张征 徐尔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3717-3719,共3页
目的评价多种类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其术后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1998—2010年在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原醛症患者99例,其中醛固酮瘤(APA)57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26例,原发性... 目的评价多种类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其术后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1998—2010年在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原醛症患者99例,其中醛固酮瘤(APA)57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26例,原发性肾上腺增生(PAH)16例。检测血钾、血/尿醛固酮及血浆肾素活性,将所得结果与29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及29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所有原醛症患者经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后随访,所得资料与术前比较。结果 (1)APA、IHA、PAH及EH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APA、IHA及PAH组血、尿醛固酮均高于EH及对照组,血钾、血浆肾素活性基础及激发值则低于EH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PA及PAH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醛固酮下降,血钾则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A患者术后仅血钾较术前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无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HA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醛固酮高于APA及PAH患者,血钾则低于APA及PA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醛症患者可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高血/尿醛固酮及血钾肾素活性受抑,APA及PAH患者手术治疗有一定疗效,而IHA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 特发醛固酮增多 原发肾上腺增生 临床特征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宇航 刘玮 +1 位作者 张晶晶 苏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23-928,共6页
目的:调查新诊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患病率,比较新诊断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和PA患者的临床差异,探讨血浆醛固酮浓度(plasm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 目的:调查新诊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患病率,比较新诊断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和PA患者的临床差异,探讨血浆醛固酮浓度(plasm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PAC)与临床生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新诊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270名。对所有患者进行PA初筛试验,阳性者行卡托普利试验进行PA确诊;同时检测所有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结果:270名新诊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PA患病率为18.5%。与EH组比较,PA组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PAC、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显著升高(均P<0.01),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及血钾显著降低(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在EH组中PAC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呈正相关(r=0.139,P<0.05),而在PA组中无此相关性。与SBP<140 mmHg组患者相比,SBP≥160 mmHg组患者PRA和血钾显著降低(分别P<0.05,P<0.001),PA患者比例、ARR显著升高(分别P<0.05,P<0.01)。结论:新诊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PA患病率较高,对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应积极筛查PA。患有PA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更高;新诊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PAC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新诊断糖尿病 患病率 胰岛素抵抗 原发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盐水试验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价值的再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琳 赵玲 +12 位作者 朱杰 宋烨琼 贾晓蒙 臧丽 杨国庆 谷伟军 杜锦 王先令 郭清华 吕朝晖 巴建明 窦京涛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9-583,共5页
目的评价生理盐水试验(SIT)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简称原醛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诊治并进行盐水输注试验的13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PA组72例及原发性高血压(EH)组60例。... 目的评价生理盐水试验(SIT)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简称原醛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诊治并进行盐水输注试验的13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PA组72例及原发性高血压(EH)组60例。根据盐水输注后血浆醛固酮的变化,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寻找诊断PA的最佳切点。结果 PA组和EH组立位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20的患者分别占83.3%和15.0%,无论PA或EH组,盐水负荷前后两组间(ARR<20与ARR≥20)血浆醛固酮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立位ARR≥20的患者比较,EH组立位ARR<20者肾素活性更高(P<0.01),血钠水平更低(P<0.05)。盐水负荷后,PA组和EH组患者中血浆醛固酮水平仍大于10ng/dl的比例分别为91.7%和75.0%,诊断PA的最佳切点值为388.1pmol/L(14.0ng/dl),曲线下面积(AUC)为0.674,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3.9%及66.7%,约登指数(YI)为0.3。结论生理盐水输注是一项安全且可靠的PA确诊方法,盐水负荷后血浆醛固酮的最佳诊断切点值取决于研究人群的纳入及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肾素比值 生理盐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一飞 张英 +1 位作者 董徽 蒋雄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4-798,共5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原因之一,对靶器官损害往往比原发性高血压更为严重,预后更差。因此,对该病作出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研究已发现降低该病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比拮抗醛固酮受体的治疗策略更符合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原因之一,对靶器官损害往往比原发性高血压更为严重,预后更差。因此,对该病作出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研究已发现降低该病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比拮抗醛固酮受体的治疗策略更符合病理生理逻辑,临床获益更大。经皮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SAAE)使部分肾上腺组织坏死,达到降低醛固酮水平的一种微创方法,近十几年来我国开始探索用这种方法治疗PA。本文对SAAE治疗PA进行了汇总分析,就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经皮选择肾上腺动脉栓塞 肾上腺醛固酮 特发醛固酮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