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腹部内脏脂肪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
1
作者 唐丽 李莉明 +2 位作者 蒋耀军 刘宏建 高剑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腹部内脏脂肪分布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因“高血压查因”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PA的54例患者,利用定量CT(QCT)测量腰1~3椎体的BMD值,测量腰2椎体层面...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腹部内脏脂肪分布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因“高血压查因”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PA的54例患者,利用定量CT(QCT)测量腰1~3椎体的BMD值,测量腰2椎体层面的腹部总脂肪面积(TFA)、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FA)及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按照BMD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组,24例)、B组(骨量正常组,30例)。结果与B组相比,A组年龄、VFA、总胆固醇及立位的血浆醛固酮浓度(PAC)与肾素活性(PRA)的比值增高,立位的血浆肾素水平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BMD与年龄(r=-0.521、P<0.05)、VFA(r=-0.373,P<0.05)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后,VFA是BM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研究显示内脏脂肪增多较非内脏脂肪增多的PA患者BMD值降低(P<0.05)。结论内脏脂肪增多的PA患者更容易表现为低骨量,VFA增高可能是PA患者BMD降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骨密度 内脏脂肪面积 定量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分子影像学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笑 杨宜恒 +2 位作者 唐江峰 田清山 杨鹏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06-211,共6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容易造成终末器官心脏和肾脏的损伤。因此,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对改善PA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在PA的临床实践中,PA的侧化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肾上腺静脉取样虽然被指南推荐为临床诊...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容易造成终末器官心脏和肾脏的损伤。因此,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对改善PA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在PA的临床实践中,PA的侧化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肾上腺静脉取样虽然被指南推荐为临床诊断PA侧化病变的金标准,但其侵入性和技术难度的原因限制了该技术在地区医院的应用。相比之下,功能分子影像学这一非侵入性技术无创且操作简单,可以弥补肾上腺静脉取样在PA侧化分析中的不足,亦能有助于PA的治疗决策。本文介绍了功能分子影像学在PA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讨论了各种肾上腺功能分子成像技术的生理机制、优缺点和临床应用,并指出了未来肾上腺功能分子成像技术的突破和发展的方向,以期为PA的侧化分析和亚型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分子影像学 醛固酮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龙章佑 梁伟 +3 位作者 王明明 陈馨荣 司丹妮 余静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PA患者287例,根据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137例)和非心律失常组(15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A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PA患者287例,根据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137例)和非心律失常组(15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A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与非心律失常组比较,心律失常组血钾低,血浆醛固酮、BMI、低血钾检出率高(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低血钾(OR=2.502,P<0.05)和高BMI(OR=1.138,P<0.05)是PA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PA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是低血钾和高B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并发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钾 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双侧肾上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被引量:7
4
作者 邢念增 王建文 +4 位作者 闫勇 张军晖 牛亦农 乔鹏 范先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07-1108,1110,共3页
目的报道腹腔镜双侧肾上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肾上腺皮质增生引起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经验,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由于肾上腺皮质增生引起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人资料,包括高血压,低血钾症状,内分泌和CT检查... 目的报道腹腔镜双侧肾上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肾上腺皮质增生引起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经验,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由于肾上腺皮质增生引起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人资料,包括高血压,低血钾症状,内分泌和CT检查。2例病人均行经后腹腔镜双侧肾上腺次全切除,每边保留约1/3的正常肾上腺腺体,一侧结束后再翻身行对侧手术。结果2例病人手术时间分别为230min和180min,出血量约150mL和100mL,术后3d停用外源性激素治疗,分别随访1年和2年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同时行双侧肾上腺次全切除术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手术时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2
5
作者 柴洁 王桂娥 +3 位作者 潘维敏 殷积慧 李淑虹 邵世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6期53-53,共1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肾上腺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导致严重的高血压、低血钾等,手术时麻醉风险增大.1996年5月至2004年5月,我院共对4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实施手术,麻醉效果均良好.现将麻醉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患者 麻醉管理 手术 麻醉风险 低血钾 高血压 分泌 肾上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行功能性诊断试验的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卢雪琴 周雷 +1 位作者 叶江嫔 杨浩瑾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680-1682,共3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发生病变时分泌过量的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制所致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现象。典型临床表现为难治性高血压、低血钾、高醛固酮分泌和低肾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发生病变时分泌过量的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制所致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现象。典型临床表现为难治性高血压、低血钾、高醛固酮分泌和低肾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卧立位试验 开博通试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90例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楠 田刚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803-806,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诊治. 方法 对2008-01~2013-04收治的90例PA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血压升高者89例,血钾降低者88例.醛固酮和肾素活性比值(ARR)>25者占65.56%,ARR>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诊治. 方法 对2008-01~2013-04收治的90例PA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血压升高者89例,血钾降低者88例.醛固酮和肾素活性比值(ARR)>25者占65.56%,ARR>50者占58.89%.CT、MRI及B超检查发现肾上腺病变阳性率分别为98.89%、94.12%、73.44%.86例行腹腔镜手术(另外4例行开放性手术).单侧腺瘤79例,单侧增生8例,双侧腺瘤1例,一侧腺瘤伴对侧增生1例,假性囊肿1例.单侧腺瘤中,51例行肿瘤剜除术,15例行肾上腺部分切除术,13例行肾上腺切除术.术后1周患者血压恢复正常者69例,血钾恢复正常者74例. 结论 ARR是PA定性诊断的主要方法;CT是PA定位诊断的主要方法;腹腔镜手术是治疗PA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高血压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及病理类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楠 田刚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及病理类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8-01-2014-01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53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病理类型分为腺瘤组和增生组,应用t检验、...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及病理类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8-01-2014-01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53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病理类型分为腺瘤组和增生组,应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卡方检验分别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和靶器官损害情况。结果 1男性组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及血浆肾素活性(PRA)均高于女性组,男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醛固酮-肾素比值(ARR)低于女性组(均P〈0.05);男性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清胱抑素C(Cys-C)、血尿酸(UA)、24 h尿蛋白定量、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前后径及颈动脉病变发生率均高于女性组(均P〈0.05);2腺瘤组低血钾发生率、低血钾程度及ARR均高于增生组;TG、脂蛋白a(Lpa)及PRA低于增生组(P〈0.05);腺瘤组与增生组在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瘤型PA患者较增生型PA患者更易发生低血钾,且低钾程度较增生型重;PA靶器官损害存在性别差异,但无病理类型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别差异 病理类型 靶器官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被引量:1
9
作者 蒋绍博 赵静 刘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疾病 高血压人群 治疗 诊断 临床表现 原醛 低血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KCNJ5基因变异对其心脏的损害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君丽 洪静 +5 位作者 吴婷 李娟 骆秦 王国亮 王梦卉 李南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8期63-67,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内向整流钾通道J亚家族成员5(KCNJ5)基因变异情况及临床资料,探讨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KCNJ5基因不同突变位点患者的心脏损害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内向整流钾通道J亚家族成员5(KCNJ5)基因变异情况及临床资料,探讨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KCNJ5基因不同突变位点患者的心脏损害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诊治的10例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UAH)、18例醛固酮腺瘤(APA)患者,记录其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KCNJ5基因型,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分析患者的不同突变位点、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 28例患者中G151突变患者7例,L168突变患者5例,S209突变患者16例,G151患者收缩压及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较L168、S209突变患者高,其血钾低于L168、S209突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G151突变患者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LVM)高于其他两种突变类型患者,其射血分数(EF)低于L168、S209突变患者,但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APA患者中,G151突变患者左室舒张期内径、LVM大于其他两种突变类型患者,且与L168突变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不同KCNJ5基因变异对靶器官的损害程度可能存在差异,G151突变患者心脏损害等情况较L168、S209突变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腺瘤 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 KCNJ5基因 不同突变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艳玲 王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5-336,共2页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指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或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临床发病较少见,患病率为0.72/10万[1],其发生与遗传、免疫功能障碍有关,具体病因未明,主要表现为反复、频发抽搐等一系列低钙症...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指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或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临床发病较少见,患病率为0.72/10万[1],其发生与遗传、免疫功能障碍有关,具体病因未明,主要表现为反复、频发抽搐等一系列低钙症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抽搐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全身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已行肾上腺静脉取血的患者中探讨醛固酮/血钾在预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笑堃 秦贵军 +2 位作者 吉鸿飞 王海滨 赵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1期3852-3856,共5页
目的研究盐水负荷试验后醛固酮(PAC)/血钾在预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分型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完成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检查的PA患者共计113例。按照AVS结果分为双侧PA组和单侧PA组... 目的研究盐水负荷试验后醛固酮(PAC)/血钾在预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分型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完成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检查的PA患者共计113例。按照AVS结果分为双侧PA组和单侧PA组。研究两组间血钾、PAC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单侧PA与血钾、PAC等检测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预测单侧PA的独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单侧PA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双侧PA组相比,单侧PA组的血钾水平较低,年龄较轻,醛固酮相关指标均较高。相关分析显示,血钾与单侧PA呈负相关;和醛固酮有关的指标,与单侧PA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钾和(OR=0.091,95%CI 0.021~0.388,P=0.001)盐水后PAC(OR=1.004,95%CI 1.000~1.008,P=0.040)是预测单侧PA的独立预测因子。ROC分析相关因素对单侧PA预测价值:血钾曲线下面积0.765(0.691~0.827)、盐水后PAC曲线下面积0.828(0.785~0.932)、盐水后PAC/血钾曲线下面积0.872(0.803~0.942)。结论盐水后PAC/血钾在预测单侧PA方面,可能是一项简单有效的指标。若该比值>8.7(ng·dL^(-1))/(mmol·L^(-1)),预示单侧PA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采血 低钾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克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 内分泌代谢紊乱 原醛 低血钾 高血压 临床 球状 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丽丽 栗夏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1214-1215,共2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PA),简称原醛症,是指体内醛固酮激素分泌增多,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受抑制的临床综合征,又称 Conn 综合征。研究表明醛固酮不仅使钠水潴留导致高血压,它也是独立的心...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PA),简称原醛症,是指体内醛固酮激素分泌增多,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受抑制的临床综合征,又称 Conn 综合征。研究表明醛固酮不仅使钠水潴留导致高血压,它也是独立的心血管事件危险因子,主要作用机制为促进组织的炎症反应,一些重要器官的纤维化及重塑,例如心脏、肾脏、大血管[1],从而导致 PA 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提高。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MS)包括高血压、腹型肥胖、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等,是一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临床症候群。鉴于醛固酮与 MS均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因此进一步明确醛固酮与 MS 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 PA 与 MS 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醛固酮/皮质醇共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行肾上腺静脉采血的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明峰 管志敏 +1 位作者 周舸 黄烨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7期60-61,共2页
对2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行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以明确分型,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22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诊断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例,醛固酮腺瘤18例。提出行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时做好心理护理、检查前... 对2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行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以明确分型,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22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诊断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例,醛固酮腺瘤18例。提出行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时做好心理护理、检查前准备,选择正确的时间和体位;积极采取水化治疗,检查后加强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足背动脉的搏动,皮肤色泽、温度情况,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不适及并发症发生,保证检查顺利完成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腺瘤 肾上腺静脉采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旭红 张之农 +2 位作者 刘元志 杨伟光 林杨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4期108-108,11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相应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相应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血钾、血钠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卧位与站立位下肾素活性(PRA)、血醛固酮(PAC)以及醛固酮-肾素比值(AR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类似,但在PRA、PAC、ARR水平等比较上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临床特征及初步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醛固酮测定不高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飞霞 《内科》 2010年第4期423-424,共2页
关键词 醛固酮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高血压 被引量:5
18
作者 余振球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3期22-23,共2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其发病年龄高峰为30~50岁,女性病人多于男性。近年来随着检查诊断手段的改进和提高,诊断为原醛症的病例数逐渐增多,有的国外学者提出原醛症已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形式...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其发病年龄高峰为30~50岁,女性病人多于男性。近年来随着检查诊断手段的改进和提高,诊断为原醛症的病例数逐渐增多,有的国外学者提出原醛症已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形式,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由0.5%~2%增加为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继发高血压 发病年龄高峰 诊断手段 高血压人群 原醛 病人 国外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静脉取血分型定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护理措施
19
作者 薛敏 龚艳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5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行肾上腺静脉取血(adrenal venous sampling,AVS)分型定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护理要点。方法利用股静脉导管插管对46例PA患者行AVS检查,测定肾上腺分泌功能。结果(1)46例PA患者中43例双侧AV... 目的探讨经导管行肾上腺静脉取血(adrenal venous sampling,AVS)分型定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护理要点。方法利用股静脉导管插管对46例PA患者行AVS检查,测定肾上腺分泌功能。结果(1)46例PA患者中43例双侧AVS成功,成功率为93%;22例提示为醛固酮瘤,21例提示为双侧肾上腺增生。(2)检查过程中,45例患者能配合AVS检查;1例因过分紧张、血压升高而取消检查,38例患者主诉紧张,30%的患者术后自觉双侧或单侧腰痛。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术中配合,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是确保AVS成功率和准确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取血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代谢紊乱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鲁丹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3期166-167,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代谢紊乱情况与其本身醛固酮水平的关系。方法对我院4年来收治的34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及统计,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这342例患者中代谢紊乱的情况。结果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代谢紊乱情况与其本身醛固酮水平的关系。方法对我院4年来收治的34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及统计,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这342例患者中代谢紊乱的情况。结果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率为48.85%,在MS所包含的各项中超重或肥胖者检出率为56.12%,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率为25.87%,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检出率为3.67%,糖调节受损检出率为18.97%,糖尿病的检出率为3.02%,中重度高血压的检出率为92.00%。②超重或肥胖和糖调节受损的检出率随着血醛固酮的水平增高而增高。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代谢紊乱情况即MS的患病率高,且MS及其各组分检出率随血醛固酮水平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水平 代谢紊乱 代谢综合征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