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
1
作者 杨成宇 侯树坤 《临床医药实践》 2004年第5期323-326,共4页
关键词 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 病因 临床表现 病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下段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刘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11-13,17,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下段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的共50例输尿管下段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半边切手术治疗,男性23例... 目的:探究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下段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的共50例输尿管下段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半边切手术治疗,男性23例,女性2例,年龄35~66岁,平均(42.67±2.89)岁;研究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男性24例,女性1例,年龄36~68岁,平均(42.74±2.98)岁。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手术情况、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干预后,研究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40.00%),治疗显效率(44.00%)、治疗总有效率(96.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8.00%、76.00%),1年生存率(92.00%)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输尿管下段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手术情况,提升生存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低级别尿路上 微创手术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输尿管神经内分泌癌合并尿路上皮癌1例
3
作者 张彪 侯倩 +2 位作者 杨树军 杜天赐 尚攀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03-605,共3页
泌尿系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比较罕见,占泌尿系肿瘤的0.5%[1]。输尿管NEC更为罕见,多数以个案形式报道,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我院2021年3月收治1例输尿管NEC合并尿路上皮癌... 泌尿系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比较罕见,占泌尿系肿瘤的0.5%[1]。输尿管NEC更为罕见,多数以个案形式报道,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我院2021年3月收治1例输尿管NEC合并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 尿路上 尿系肿瘤 输尿管 CARCINOMA 免疫组化 病理检查 N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超声表现1例
4
作者 陈瑛 邹萍 +1 位作者 陈明东 张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326-1327,共2页
患者男,73岁。超声体检发现:右肾大小约10.2 cm×4.5 cm×4.6 cm,肾实质厚约1.4 cm,肾积水(中-重度)(图1),输尿管全程扩张,以中下段为著,较宽处约18 mm(图2);下段至膀胱壁内段输尿管内可见实性、不均质低回声肿块充填,肿块内可... 患者男,73岁。超声体检发现:右肾大小约10.2 cm×4.5 cm×4.6 cm,肾实质厚约1.4 cm,肾积水(中-重度)(图1),输尿管全程扩张,以中下段为著,较宽处约18 mm(图2);下段至膀胱壁内段输尿管内可见实性、不均质低回声肿块充填,肿块内可见散在点、片状钙化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肿块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肿块与局部输尿管管壁分界不清,CDFI可见少许动静脉血流信号(图3),右侧输尿管膀胱开口处及膀胱壁未见肿块样回声,右侧输尿管排尿功能消失(图4);中上段输尿管内透声欠佳,可清晰分辨肿块顶端,与输尿管壁分界不清,CDFI未见血流信号;左肾未见异常;超声检查提示:右侧输尿管实性占位性病变,右肾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尿路上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及与尿路上皮癌的鉴别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晶 唐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982-1984,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与尿路上皮癌的超声鉴别诊断价。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12例,与尿路上皮癌超声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年龄、病灶最大径、纵径与最大横径比值(L/T)、病灶形态、边缘、回声强度、有无钙...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与尿路上皮癌的超声鉴别诊断价。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12例,与尿路上皮癌超声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年龄、病灶最大径、纵径与最大横径比值(L/T)、病灶形态、边缘、回声强度、有无钙化及血流情况。结果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和尿路上皮癌患者年龄分别为(55.50±5.84)岁、(70.06±0.57)岁,病灶最大径分别为(1.25±0.47)cm、(2.25±1.13)cm,病灶纵径与最大横径比值(L/T)分别为1.32±0.39、0.71±0.17,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年龄及病灶最大径均小于尿路上皮癌,病灶纵经与最大横径比值大于膀胱尿路上皮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二者的病灶形态及内部回声强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病灶边缘较光滑,内部回声较均匀,乏血供,部分尿路上皮癌病灶边缘粗糙,内部及周边伴钙化,回声不均匀,血流丰富。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边缘较光滑,病灶的纵径大于最大横径,乏血供表现有助于与尿路上皮癌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乳头状瘤 尿路上 膀胱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性分化对PT1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赵国斌 王宇 +3 位作者 唐玉红 李建龙 冯超 李向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腺性分化(glandular differentiation,GD)对PT1期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48例PT1 BUC患者分组,其中UCGD组为合并腺性分化者82例,对照组为单纯的BUC患者(不合并任何组织学变异... 目的探讨腺性分化(glandular differentiation,GD)对PT1期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48例PT1 BUC患者分组,其中UCGD组为合并腺性分化者82例,对照组为单纯的BUC患者(不合并任何组织学变异)166例。回顾性分析其病理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UCGD组预后明显差于对照组(P=0.007)。在单变量分析中,淋巴血管侵犯(HR 1.416,95%CI 1.120~2.254,P=0.013)和腺性分化(HR 1.367,95%CI 1.115~1.853,P=0.038)与BUC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在多变量分析中,同样显示腺性分化(HR 1.462,95%CI 1.138~2.393,P=0.007)和淋巴血管侵犯(HR 1.348,95%CI 1.052~1.944,P=0.022)是与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结论合并腺性分化PT1 BUC患者预后差,术后应定期进行跟踪随访和复查,如果有必要应该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 分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输尿管癌9例
7
作者 赵积晔 何中舟 栾泽强 《大连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90-91,共2页
我院自1984年6月~1996年12月共收治输尿管癌患者9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41~68岁,平均57.69岁。右侧5例,左侧4例。输尿管上段2例,中段1例,下段6例。并发膀胱癌1例。病史为1~30个月,平均... 我院自1984年6月~1996年12月共收治输尿管癌患者9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41~68岁,平均57.69岁。右侧5例,左侧4例。输尿管上段2例,中段1例,下段6例。并发膀胱癌1例。病史为1~30个月,平均5~6个月。 9例中8例出现血尿,6例为肉眼血尿,2例镜下血尿。2例伴有肾绞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输尿管 尿外科 切除术 肾积水 尿路移行细胞 输尿管移行细胞 肾绞痛 输尿管肾镜 尿系肿瘤 输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输尿管癌6例
8
作者 王美顺 吕风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1期5-6,共2页
报告原发性输尿管病6例,均为移行上皮癌,以壮年男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患侧腰痛,术前明确诊断率83.3%(5/6),诊断方法及步骤为:对于50岁左右的病人出现血尿和腰痛应想到输尿管癌的可能,继之从最简单最无痛苦的辅助检... 报告原发性输尿管病6例,均为移行上皮癌,以壮年男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患侧腰痛,术前明确诊断率83.3%(5/6),诊断方法及步骤为:对于50岁左右的病人出现血尿和腰痛应想到输尿管癌的可能,继之从最简单最无痛苦的辅助检查开始,依次为①尿瘤细胞;②B超;③IVP;④膀胱镜及逆行插管造影等为主的方法。CT检查、肾穿刺造影等为辅助的方法。CT检查、肾穿刺造影检查及同位素检查对于诊断意义不大。本组肿瘤均位于输尿管下段,治疗以患肾输尿管及膀胱部分切除的根治性手术为主,提出了姑息性切除的适应征,并认为早期诊断,早期根治性切除加膀胱内局部化疗及定期膀胱镜检查为术后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输尿管 移行上 肿瘤 尿系统 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尿路上皮癌行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晓林 雷茹茹 +1 位作者 张燕茹 陈怀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9期81-85,共5页
目的分析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实施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以及膀胱袖状切除手术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8年3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 目的分析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实施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以及膀胱袖状切除手术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8年3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40例)以及实验组(40例),常规组予以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膀胱袖状切除术以及开放输尿管远端治疗,实验组予以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以及膀胱袖状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病理分级以及病理分期、复发率及生存率、疾病预后。结果实验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病理分级以及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4个月持续随访发现,实验组生存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尿路上皮癌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以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可降低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升患者无瘤生存率,同时在手术过程中无需变换患者体位,可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时间,存在较高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同时联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袖状切除术 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腹腔镜 输尿管尿路上 安全 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超 姜行康 +2 位作者 李慧 齐士勇 徐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UT-UC)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NU)后膀胱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9例行RNU的UUT-UC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膀胱肿瘤复发情况。分析UUT-U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的关系,用Log-rank检验...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UT-UC)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NU)后膀胱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9例行RNU的UUT-UC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膀胱肿瘤复发情况。分析UUT-U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的关系,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结果 209例患者中,术后膀胱肿瘤复发59例(28.2%)。肿瘤多发者的膀胱肿瘤复发率为46.0%,明显高于单发者的22.0%(P<0.01);术前行输尿管镜检者的膀胱肿瘤复发率为46.7%,明显高于未行输尿管镜检者的31.5%(P<0.01)。结论 UUT-UC患者的肿瘤病灶数以及术前是否行输尿管镜检术可作为判断患者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 根治输尿管切除术 膀胱 肿瘤复发 肿瘤多灶 输尿管镜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腹腔镜与后腹腔镜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袁道彰 都兴华 +5 位作者 石利平 李靖 郑舜升 王斌 杨建安 苏泽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10月上尿路尿路上皮癌79例资料,其中经腹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47例(CTLNU组)...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10月上尿路尿路上皮癌79例资料,其中经腹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47例(CTLNU组),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下腹部小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32例(RLNU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RLNU组相比,CTLNU组手术时间短[(120.5±21.6)min vs.(145.2±29.9)min,t=-4.265,P=0.000],术中出血量少[(120.8±42.4)ml vs.(190.6±60.8)ml,t=-6.017,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8.2±2.5)d vs.(9.9±3.2)d,t=-2.646,P=0.010];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LNU组和RLNU组随访发现膀胱尿路上皮癌分别为5例和3例(P〉0.05),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愈,远处转移分别为2例和3例(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状切除术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可行、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尿路上 输尿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腹入路全腹腔镜下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魏澎涛 孟庆婷 +4 位作者 张寒 孙建涛 李琦 韩兴涛 吕文伟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评价改良的经腹入路腹腔镜下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3年9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4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1例侧卧位行经腹入路腹腔镜下切肾后,改平卧位下腹部切口处... 目的评价改良的经腹入路腹腔镜下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3年9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4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1例侧卧位行经腹入路腹腔镜下切肾后,改平卧位下腹部切口处理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并取出标本(标准组);53例行改良经腹入路全腹腔镜下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改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术后疼痛程度评估采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标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疼痛程度较标准组轻,术后引流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中出血量虽较标准组少,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术后出现短期并发症11例(21.6%),改良组4例(7.5%),改良组明显少于标准组(P<0.05)。结论改良经腹入路全腹腔镜下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 腹腔镜 经腹入路 肾盂 输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铎 刘隽垚 +8 位作者 尚攀峰 李冬梅 丁辉 范宁 岳中瑾 王志平 钟甘平 杨立 吴恭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82-685,共4页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16年12月105例手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RLNU组),25例开放肾输尿管切除术(ONU组),比较2期围手术期...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16年12月105例手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RLNU组),25例开放肾输尿管切除术(ONU组),比较2期围手术期指标及随访结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220.6±68.5)min vs.(218.4±85.3)min,t=-0.130,P=0.897]。RLNU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明显少于ONU组[100(50,200)ml vs.150(100,700)ml,Z=-2.694,P=0.007];通气时间明显短于ONU组[(2.6±0.6)d vs.(3.2±0.7)d,t=3.791,P=0.000];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ONU组[(10.1±3.7)d vs.(14.3±9.3)d,t=2.189,P=0.03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NU组(15.0%vs.48.0%,χ~2=11.764,P=0.001)。术后随访2~96个月,RLNU组和ONU组膀胱癌复发分别为18例和5例,远处转移分别为6例和0例,累积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log-rank χ~2=0.474,P=0.491)。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尿路上 后腹腔镜 开放手术 输尿管切除术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12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志军 李庆文 +6 位作者 汪盛 张家俊 杨小淮 韩锋 杨帅 伍宏亮 代昌远 《安徽医学》 2015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12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在我院接受完全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肾盂癌8例,输尿管癌4例,其中2例输尿管癌突入膀胱内。术中采用...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12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在我院接受完全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肾盂癌8例,输尿管癌4例,其中2例输尿管癌突入膀胱内。术中采用70°健侧卧位,建立人工气腹,置5枚套管,首先在肾周筋膜外行患侧肾切除,再游离输尿管至膀胱,其中肾盂癌或输尿管癌未侵入膀胱病例切开部分逼尿肌,将输尿管开口及部分膀胱黏膜拉出膀胱壁外,Hem-o-lock夹毕切断;输尿管癌侵入膀胱病例术前膀胱内保留灌注100 m L稀释后的50 mg羟基喜树碱,切开膀胱前将灌注液自导尿管放出,沿输尿管膀胱入口处周围2 cm环形切除膀胱壁及输尿管开口处肿瘤,2-0可吸收线缝合膀胱。结果该组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50~200 min,平均170 min;术中出血80~150 m L,平均95 m L;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6~9 d,平均7 d,术后病理均为尿路上皮癌。8例患者术后辅以4次GC方案全身化疗。术后随访2~30个月,1例术后7个月因膀胱内肿瘤复发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其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完全腹腔镜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满意,同时具有创伤小、不需要术中更换体位、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 肾盂肿瘤 输尿管肿瘤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腹腔镜术式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尚义超 尚攀峰 +6 位作者 郑铎 李佳朔 郑旭 刘隽垚 岳中瑾 王志平 王家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下腹部斜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与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9年8月163例手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的临床资料,其中A...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下腹部斜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与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9年8月163例手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96例(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下腹部斜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B组67例(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B组手术时间(219.4±43.4)min,明显短于A组(269.5±46.5)min(t=6.956,P=0.000);A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50 ml(20~1500 ml),明显多于B组100 ml(20~600 ml)(Z=-4.325,P=0.000);B组术后住院(7.9±2.3)d,明显短于A组(9.4±3.8)d(t=3.218,P=0.002)。163例随访中位时间28个月(3~75个月),5年总生存率、疾病无进展生存率、膀胱肿瘤无复发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A组分别为79.0%、67.0%、80.9%、70.0%,B组分别为79.8%、75.8%、81.6%、77.0%,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手术方式均为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经腹完全腹腔镜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尿路上 输尿管切除术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中经膀胱与经膀胱外入路膀胱袖状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卞戈 张明 +5 位作者 杨为杰 迟长亮 邢栋 田静岩 郑佐柱 王晓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79-883,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中经膀胱与经膀胱外的膀胱袖状切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2年3月49例单一体位完全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肾盂肿瘤22例,输尿管肿瘤27例。26例行经膀胱途径,23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中经膀胱与经膀胱外的膀胱袖状切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2年3月49例单一体位完全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肾盂肿瘤22例,输尿管肿瘤27例。26例行经膀胱途径,23例行经膀胱外途径。2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膀胱癌病史、病理肿瘤分期和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指标。结果经膀胱组手术时间长于经膀胱外组(172.1±23.1)min vs.(152.0±23.9)min,P=0.004),2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时间15(6~30)个月。共16例复发或转移。经膀胱组和经膀胱外组2年无复发生存率(64.8%vs.62.4%,log rankχ^(2)=0.039,P=0.844)和2年无膀胱复发生存率(73.4%vs.74.3%,log rankχ^(2)=0.021,P=0.8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膀胱途径膀胱袖状切除可完全切除输尿管壁内段,可能降低切除不充分致肿瘤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尿路上 腹腔镜手术 输尿管切除术 膀胱袖状切除术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输尿管下段钬激光切除术治疗肾盂输尿管癌 被引量:4
17
作者 葛永超 冯金顺 +5 位作者 段堃 陈世林 秦奋 张力 袁志浩 常保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2,46,共4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UT-UC)根治术中经尿道膀胱镜下行袖套状膀胱、输尿管下段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1年12月76例肾盂癌、中上段输尿管癌患者的资料。按...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UT-UC)根治术中经尿道膀胱镜下行袖套状膀胱、输尿管下段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1年12月76例肾盂癌、中上段输尿管癌患者的资料。按医生建议和患者意愿分为2组。膀胱、输尿管下段切除分别采用经尿道膀胱镜下钬激光袖套状切除(膀胱镜组,36例)和开放手术(开放组,40例),肾切除均为开放手术。对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与开放组相比,膀胱镜组手术时间短[(177.2±36.9) min vs.(229.6±28.1) min, t=-7.004, P=0.000],下床活动早[(2.7±0.7) d vs.(4.1±1.0) d, t=-6.802, P=0.000],住院时间短[(6.9±1.0) d vs.(8.6±1.5) d, t=-5.448, P=0.000]。2组术后随访6~120个月,中位数32个月,未见转移和复发。结论经尿道术式的创伤程度、术后恢复时间等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袖套状切除膀胱、输尿管下段是肾盂癌和输尿管癌根治术中微创、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 激光手术 输尿管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体位完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德乾 孟琳 +2 位作者 陈晔 刘志行 孙恒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单一体位完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6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入院治疗的上尿路上皮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行单一体位完全后腹腔镜肾盂输... 目的探讨单一体位完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6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入院治疗的上尿路上皮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行单一体位完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统计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有关指标及术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30例手术和对照组3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短、术后拔除尿管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1~41个月,随访患者暂无复发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体位完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满意,患者创伤小,手术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盂 输尿管 尿路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湧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0期109-109,共1页
患者女,29岁。因无痛性全呈肉眼血尿1周,于2008年8月17日入院。查体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B超检查发现膀胱右侧壁有实性占位。腹部CT检查示膀胱右侧壁2.1cm×1.7 cm菜花样肿物,平扫CT值约35 HU,强化后CT值为145HU。膀胱镜检查于膀胱... 患者女,29岁。因无痛性全呈肉眼血尿1周,于2008年8月17日入院。查体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B超检查发现膀胱右侧壁有实性占位。腹部CT检查示膀胱右侧壁2.1cm×1.7 cm菜花样肿物,平扫CT值约35 HU,强化后CT值为145HU。膀胱镜检查于膀胱右侧壁见菜花样肿物,蒂宽,表面有血凝块;双侧输尿管开口正常,涌尿正常。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癌细胞呈巢团状弥漫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 原发 部分切除术 肉眼血尿 无痛 病理检查 膀胱 肿瘤复发 侧壁 输尿管开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多器官移行上皮癌(31例分析)
20
作者 魏克湘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189-190,共2页
本文就我院近23年来经手术并病理证实的674例尿路移行上皮癌,其中具有多器官尿路上皮癌31例(占4.9%)进行临床分析。上尿路远较下尿路容易发生多器官肿瘤,尤以输尿管癌为多,所谓的原发性输尿管癌单独存在机会很少,其次是肾盂。本院同期... 本文就我院近23年来经手术并病理证实的674例尿路移行上皮癌,其中具有多器官尿路上皮癌31例(占4.9%)进行临床分析。上尿路远较下尿路容易发生多器官肿瘤,尤以输尿管癌为多,所谓的原发性输尿管癌单独存在机会很少,其次是肾盂。本院同期输尿管移行上皮癌中4/5的病例同时或相继有肾孟和/或膀胱癌;肾孟移行上皮癌中1/3的病例同时或相继在输尿管和/或膀胱也有同样性质肿瘤。男女之比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上 同期 病例 孟和 变移上 尿路上 输尿管 多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