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β、IL-6和IL-23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Th17细胞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邓日辉 陈颖 +5 位作者 黄羽 孙静 何敏 周丹 曾星 陈曲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研究IL-1β、IL-6和IL-23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Th17细胞形成的影响,以探讨PBC患者与正常人Th17细胞体外分化条件的异同。方法:从PBC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初始T细胞,在以anti-CD3、anti-CD2... 目的:研究IL-1β、IL-6和IL-23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Th17细胞形成的影响,以探讨PBC患者与正常人Th17细胞体外分化条件的异同。方法:从PBC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初始T细胞,在以anti-CD3、anti-CD28和anti-IL-4、anti-IFN-γ作为基础培养基条件下,加入不同细胞因子分组培养,诱导其分化为Th17细胞,分组情况:①不加任何细胞因子为空白对照组;②IL-1β组;③IL-1β+IL-6组;④IL-1β+IL-6+IL-23组。培养后行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评估各组Th17细胞分化效果。结果:与正常人比较,PBC患者IL-1β+IL-6+IL-23组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频率最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于PBC患者本身,IL-1β组;IL-1β+IL-6组;IL-1β+IL-6+IL-23组均能显著诱导Th17细胞分化(P<0.01);而IL-1β+IL-6+IL-23组Th17细胞分化频率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IL-1β、IL-6、IL-23单独或联用均能诱导PBC患者Th17细胞分化,且IL-1β、IL-6、IL-23联用时其效果明显高于正常人。联用IL-1β、IL-6、IL-23时可使PBC患者Th17细胞体外分化效率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肝硬化 TH17细胞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肝脏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吴炜霖 林德伟 +2 位作者 陈曲波 何敏 黄妩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中TGF-β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肝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初探TGF-β1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9例PBC患者、30例慢性乙肝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TGF-β1...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中TGF-β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肝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初探TGF-β1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9例PBC患者、30例慢性乙肝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TGF-β1的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PBC患者抗gp210抗体;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浓度,比较TGF-β1与肝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BC和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两疾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血清TGF-β1含量与Child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ALP、GGT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抗gp210抗体无相关性(P>0.05)。结论:PBC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升高,且与ALP、GGT及Child分级呈相关性,表明TGF-β1可能在PB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肝硬化 TGF-Β1 CHILD分级 ALP GGT 抗gp210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汉族人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HLA-DRB1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燕 周晔 +3 位作者 邓安梅 陈波 蒋天舒 仲人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43-1145,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HLA-DRB1等位基因与原发性肝汁性肝硬化(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患者人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PCR)对105例确诊PBC患者,400例健康人群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及相关亚型基因分析... 目的:探讨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HLA-DRB1等位基因与原发性肝汁性肝硬化(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患者人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PCR)对105例确诊PBC患者,400例健康人群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及相关亚型基因分析。结果:PBC患者组DRB1*07的频率为37·26%,与正常人组的13·8%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比数比为2·7),所有阳性患者经亚型分析均为DRB1*0701;其余DRB1的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RB1*0701阳性与阴性患者群体的疾病进程、临床指征、实验室指征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国人群PBC患者可能与DRB1*0701易感性相关,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肝硬化(PBC) HLA-DRB1 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运恒 荣光华 +4 位作者 熊怡淞 朱烨 耿红莲 杨再兴 仲人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3-705,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血清中Th17分化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6、IL-17、IL-23、TGF-β)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在PB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比较PBC患者(n=...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血清中Th17分化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6、IL-17、IL-23、TGF-β)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在PB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比较PBC患者(n=78)、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PHC,n=30),健康对照(HC,n=60)血清中Th17分化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结果:与HC组相比,PBC患者血清IL-1β、IL-6、IL-17A和IL-23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TGF-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HC组相比,PBC患者血清IL-1β、IL-6和TGF-β水平显著降低,而IL-17和IL-23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PBC患者处于慢性炎症状态,Th17细胞可能在PBC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肝硬化 TH17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检测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叶青 韩涛 李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中检测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9月住院及门诊就诊的PBC患者61例,其中初发患者29例,缓解期患者21例,复发患者11例;AIH患者共59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中检测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9月住院及门诊就诊的PBC患者61例,其中初发患者29例,缓解期患者21例,复发患者11例;AIH患者共59例,其中初发患者26例,缓解期患者20例,复发患者13例。健康对照50例。血清sICAM-1测定方法为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采用生物化学酶法测定血清ALT、TBil。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PBC患者中,初发组和复发组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均=0.000);初发组和复发组之间s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4);缓解组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AIH患者中,初发组和复发组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均=0.000);初发组和复发组之间s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缓解组和对照组之间s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PBC、AIH患者血清sICAM-1与ALT呈正相关(r=0.664,P=0.000;r=0.784,P=0.000);PBC、AIH患者血清sICAM-1与TBil呈正相关(r=0.715,P=0.000;r=0.580,P=0.000)。结论 sICAM-1可能参与PBC、AIH的免疫损伤机制,PBC、AIH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升高程度与肝损害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动态观察其血清水平的变化,可望在病情活动评估、判断预后、指导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间粘附分子1 肝硬化 胆汁 肝炎 自身免疫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例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表达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春来 冯慧 +2 位作者 秦臻 张恒 郭绪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7-310,共4页
目的研究31例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AMA-M2)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临床特征,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0年3月1日至2018年6月31日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为PBC的158例病例,31例表达阴性者为病例组,127例表达阳... 目的研究31例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AMA-M2)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临床特征,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0年3月1日至2018年6月31日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为PBC的158例病例,31例表达阴性者为病例组,127例表达阳性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病例组女性占28例(90.3%),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瘙痒、黄疸等,血清生物化学检查指标主要表现为碱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转肽酶明显升高,以上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血清免疫学检查指标中抗核抗体、抗M2-3E抗体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Sp100抗体等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病例组在临床表现、生化检查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抗核抗体等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作为抗体表达阴性患者诊断PBC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A-M2 原发胆汁肝硬化 抗线粒体抗体 抗核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HLA-A* 0201限制性PDC-E2特异性CTL功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海英 张建 +3 位作者 邓安梅 石玉玲 徐德兴 仲人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中HLA-A* 0201限制的PDC-E2159-167特异性CTL与PDC-E2165-174特异性CTL功能。方法:分析15例HLA-A*0201阳性(A2+)PBC患者抗原肽PDC-E2159-167、PDC-E2165-174诱导的CTL对以表达HLA-A* 0201分子的T2细胞...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中HLA-A* 0201限制的PDC-E2159-167特异性CTL与PDC-E2165-174特异性CTL功能。方法:分析15例HLA-A*0201阳性(A2+)PBC患者抗原肽PDC-E2159-167、PDC-E2165-174诱导的CTL对以表达HLA-A* 0201分子的T2细胞作为靶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利用四聚体技术结合细胞内因子染色研究PDC-E2159-167特异性CTL与PDC-E2165-174特异性CTL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4和TNF-α)情况。结果:15例A2+PBC患者中,12例PDC-E2159-167诱导的CTL和10例PDC-E2165-174诱导的CTL对负载相应抗原肽的靶细胞特异杀伤活性大于10%(E∶T=40∶1),而对照组则均小于10%;15例A2+PBC患者从PBMC诱导的PDC-E2159-167特异性CTL和PDC-E2165-174特异性CTL中分泌IFN-γ细胞比值分别为0.33%±0.24%(0%~0.86%)、0.27%±0.24%(0%~0.75%),未检测到分泌TNF-α或IL-4的PDC-E2159-167或PDC-E2165-174特异性CTL。结论:结果表明,大部分PBC患者中HLA-A* 0201限制性PDC-E2159-167特异性CTL和PDC-E2165-174特异性CTL具有特异杀伤活性,HLA-A* 0201限制性PDC-E2特异性CTL主要分泌IFN-γ并非IL-4、TNF-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肝硬化 PDC-E2特异CTL 四聚体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瑞丹 孟家榕 +1 位作者 黄俊达 赵海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293,312,共2页
关键词 原发胆汁肝硬化 腹部肿块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5
9
作者 范列英 朱烨 +5 位作者 仲人前 屠小卿 叶伟民 陈曲波 曾万杰 孔宪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IL-1、IL-6、IL-10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序列特异性PCR(SSP)法,分析77例PBC患者及16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组DNAIL-1(+3953)、IL-... 目的探讨IL-1、IL-6、IL-10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序列特异性PCR(SSP)法,分析77例PBC患者及16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组DNAIL-1(+3953)、IL-1受体拮抗剂(IL-1RN)、IL-6启动子(-174)、IL-10启动子(-592、-819、-1082)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BC组IL-1RN1熏1等位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vs79.4%熏P=0.026),IL-1RN1熏2等位基因携带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5%vs18.8%熏P=0.013),IL-1RN觹2等位基因携带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6)。160例健康对照者IL-6-174等位基因全部为GG纯合子;PBC患者中有4例为GC杂合子,其余73例均为GG纯合子穴P=0.0036雪;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38)。IL-1+3953及IL-10启动子-1082、-819和-592基因多态性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L-1RN和IL-6-174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PBC的易感性相关,而IL-1(+3953)及IL-10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之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il-1 il-6 il-10基因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组织Foxp3^+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会霞 刘玉珍 +2 位作者 卢建华 叶立红 戴二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952-955,共4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肝组织Foxp3^+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表达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9例PBC患者肝组织中Foxp3^+和TGFβ_1表达。同时选取20例正常肝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PBC患者肝... 目的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肝组织Foxp3^+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表达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9例PBC患者肝组织中Foxp3^+和TGFβ_1表达。同时选取20例正常肝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PBC患者肝组织Foxp3^+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Ⅰ期/Ⅱ期PBC患者肝组织表达量与Ⅲ期/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BC患者肝组织TGFβ31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Ⅰ期/Ⅱ期PBC患者肝组织表达量与Ⅲ期/Ⅳ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肝组织Foxp3^+和TGFβ_1表达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765,P=0.000)。结论 PBC患者肝组织中Foxp3^+和TGFβ_1表达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 转录因子Foxp3^+ 转化生长因子β_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合并药物性肝损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晓红 路聪哲 张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肝炎 原发胆汁肝硬化 重叠综合征 药物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腹膜后纤维化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丽 刘晓敏 赵学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94-3094,共1页
患者男,72岁,主因“全身乏力1年余,加重伴阵发性胸闷憋气半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无肌肉酸痛,无发热、皮疹、关节疼痛,近半年出现阵发性胸闷、憋气,活动后明显,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每次持续10~30min... 患者男,72岁,主因“全身乏力1年余,加重伴阵发性胸闷憋气半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无肌肉酸痛,无发热、皮疹、关节疼痛,近半年出现阵发性胸闷、憋气,活动后明显,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每次持续10~30min.含服速效救心丸约数分钟后可缓解,无胸痛、心悸。2007年10月曾在北京市某中医院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纤维化 肝硬化合并 胆汁 原发 阵发呼吸困难 阵发胸闷 全身乏力 胸闷憋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世杰 贾翠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418-418,共1页
关键词 原发胆汁肝硬化 自身免疫肝炎 北京佑安医院 黄疸型肝炎 丙氨酸转氨酶 对症治疗 病毒指标 肝功能 A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gp210抗体的表达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刚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19-1821,共3页
收集10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根据抗gp210抗体表达情况分成抗gp210抗体阳性组和抗gp210抗体阴性组。分析两组间与PBC临床表现、肝生化指标及其肝功能状态的关系。结果显示抗gp210抗体阳性率为44.4%(48/108),16例AMA-M2阴性的... 收集10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根据抗gp210抗体表达情况分成抗gp210抗体阳性组和抗gp210抗体阴性组。分析两组间与PBC临床表现、肝生化指标及其肝功能状态的关系。结果显示抗gp210抗体阳性率为44.4%(48/108),16例AMA-M2阴性的PBC患者中有9例(56.2%)抗gp210抗体阳性。黄疸、乏力的出现与抗gp210抗体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gp210抗体阳性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Mayo评分高于阴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肝硬化 抗gp210抗体 临床指标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平苔藓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晨琛 刘跃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65-566,共2页
患者男,65岁。因双手紫红斑8个月,泛发全身1个月,2012年12月来我院门诊。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手腕部及手背出现紫红斑,自觉瘙痒,近1个月,皮疹逐渐泛发至胸、背部及双足。病程中,反复发生口腔无痛性溃疡。自发病以来,患者精... 患者男,65岁。因双手紫红斑8个月,泛发全身1个月,2012年12月来我院门诊。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手腕部及手背出现紫红斑,自觉瘙痒,近1个月,皮疹逐渐泛发至胸、背部及双足。病程中,反复发生口腔无痛性溃疡。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二便可,体重减轻,体力无明显改变。既往史: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8年,口服熊去氧胆酸0.5g/d,多烯磷脂酰胆碱456mg每天3次治疗半年:甲状腺功能减退4年,一直口服左甲状腺素200μg/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原发胆汁肝硬化 甲状腺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熊去氧胆酸早期生化应答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长期预后关系的14年队列研究
16
作者 曾祥华 王宇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26-326,共1页
【据《Hepatology》2013年2月13日报道】题:关于熊去氧胆酸早期生化应答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长期预后关系的14年队列研究(作者Zhang LN等)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生化应答可以很好地预测PBC患者的长期... 【据《Hepatology》2013年2月13日报道】题:关于熊去氧胆酸早期生化应答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长期预后关系的14年队列研究(作者Zhang LN等)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生化应答可以很好地预测PBC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许多预测标准都是以UDCA治疗1年时间后的生化应答为依据制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 生化应答 队列研究 长期预后 早期 HEPATOLOGY 长期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34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笛娇 王艳萍 +2 位作者 邹麟 陈瀑 李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59,365,共6页
目的:探讨IL-34是否参与原发性胆道胆管炎(PBC)发病机制。方法:将49例PBC患者与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ELISA和化学发光法(CL)检测血清IL-34、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和部分细胞因子IL-1、IL-2... 目的:探讨IL-34是否参与原发性胆道胆管炎(PBC)发病机制。方法:将49例PBC患者与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ELISA和化学发光法(CL)检测血清IL-34、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和部分细胞因子IL-1、IL-2、IL-6、IL-8、IL-10和TNF-α浓度。结果:PBC患者血清IL-3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L-34水平与AMA-M2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治疗有效患者中,血清IL-34水平明显降低。PBC患者血清IL-2、IL-6、TNF-α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本研究为IL-34在PBC发展中的新作用以及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用途提供了支持。血清IL-34可能是PBC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胆管炎 血清il-34 巨噬细胞 AMA-M2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4
18
作者 何丽芬 赖伊杰 +5 位作者 赖力英 罗开忠 王文龙 田沂 龚国忠 张旻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33-1339,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方法:搜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10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自身抗体、肝组织病理...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方法:搜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10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自身抗体、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PBC患者中91例(89.21%)为女性,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纳差、口干、厌油、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体征主要表现为黄疸、脾大、肝大、双下肢浮肿、腹水;生化检查主要表现为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 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升高,GGT升高较突出。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M2,AMA-M2)阳性组(81例)与AMA-M2抗体阴性组(21例)比较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46例)与无肝硬化组(56例)中两组血清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M2,AMA-M2)、抗核膜糖蛋白抗体(anti-gp210 antibodies,抗gp210)、抗可溶性酸性磷酸化核蛋白抗体(anti-Sp 100 antibodies,抗Sp100)、抗-Ro52抗体(anti-Ro52 antibodies,抗Ro52)、抗前髓白血病细胞抗体(anti-promyelocytic leukemia antibodies,抗PML)阳性率分别为54.35%,89.13%,41.30%,13.04%,43.38%,10.87%和57.14%,71.43%,42.86%,12.5%,51.79%,3.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三联体抗体(anti-BCOADC-E2PDC-E2 OGDC-E2 antibodies,抗3E-BPO)在肝硬化组与无肝硬化组阳性率分别为84.78%和5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肝组织病理检查确诊PBC患者的AMA-M2抗3E-BPO阳性率比其他抗体的阳性率高。结论:PBC好发于中年女性,临床表现多样;AMA-A2与抗3E-BPO串联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阳性率;抗3E-BPO抗体可能作为评价PBC严重性的指标;对于自身抗体阴性的疑似患者,需进一步做肝组织病理检查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肝硬化 临床特征 自身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4
19
作者 姚定康 谢渭芬 +5 位作者 陈伟忠 陈岳祥 杨秀疆 张兴荣 张忠兵 李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87-689,共3页
目的 了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 ,以提高对PBC的认识。方法 分析具有完整资料的 78例PBC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78例PBC中女性 6 8例 (87 2 % ) ,确诊时的年龄为 5 0 4±... 目的 了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 ,以提高对PBC的认识。方法 分析具有完整资料的 78例PBC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78例PBC中女性 6 8例 (87 2 % ) ,确诊时的年龄为 5 0 4± 9 3岁 ;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74 3% )、皮肤瘙痒(6 2 8% )、黄疸 (6 5 4 % ) ;主要体征包括肝大、脾大、腹水 ;实验室检查以高碱性磷酸酶 (ALP)、高γ 谷胺酰转肽酶 (GGT)、高胆红素血症、高球蛋白血症及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抗线粒体抗体 (AMA)、AMA M2等为特征。熊去氧胆酸 (UCDA)能明显改善血清胆汁淤积指标。结论 PBC以中年女性多见 ,以乏力、瘙痒、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 ,肝功能异常以胆汁淤积为主 ,伴有高球蛋白血症及自身抗体 ;高滴度AMA及AMA M2亚型是诊断PBC的主要指标 ,以UCDA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部分肝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原发胆汁 临床医学 抗线粒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TGF-β_1在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中平衡调控肝脏干细胞分化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杨博 罗庆 +5 位作者 康权 肖程 王健 李志鹏 龚梦嘉 毕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5-383,共9页
目的探讨TNF-α、TGF-β_1在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中的变化及其对肝脏干细胞分化平衡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行胆总管结扎术,血生化指标和肝脏HE染色评价造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检测造模后TNF-α、TGF-β_1的变化;以小鼠胚胎肝脏... 目的探讨TNF-α、TGF-β_1在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中的变化及其对肝脏干细胞分化平衡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行胆总管结扎术,血生化指标和肝脏HE染色评价造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检测造模后TNF-α、TGF-β_1的变化;以小鼠胚胎肝脏干细胞HP14-19为研究对象,TNF-α、TGF-β_1分不同浓度干预,蛋白印迹、Real-time PCR、PAS染色评价分化情况。结果胆总管结扎组中血生化指标明显升高(P<0.05),HE染色见胶原纤维增多,TNF-α、TGF-β_1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TNF-α、TGF-β_1诱导分化3 d后,其分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诱导分化5 d后,TNF-α、TGF-β_1各浓度组的PAS染色强于对照组,TNF-α20、40、80 ng/mL浓度组的细胞角蛋白18(ck18)明显高于细胞角蛋白19(ck19)(P<0.05),而TGFβ_1则相反,20、40、80 ng/mL浓度组的ck19高于ck18(P<0.05);诱导分化10 d后,TNF-α、TGF-β_1促分化的趋势与诱导5 d时相同,且蛋白印迹、PAS染色更强,但Real-time PCR表达更低。结论胆总管结扎术能成功模拟胆汁淤积性肝硬化,TNF-α、TGF-β_1在该疾病中表达均增加,但它们对于肝脏干细胞的分化平衡发挥着相互制约的作用:前者主要促进肝脏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而后者则主要促进其向胆管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肝硬化 TNF-Α TGF-Β1 肝脏干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