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原发性肝癌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段世刚 陈平 +3 位作者 朱瑾 张林 李颖 丁纪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07-709,共3页
目的建立人原发性肝癌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研究其体外特性。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出肝癌组织微血管片段,采用植块培养法培养原代内皮细胞,依次以局部消化法和差速黏附法进行纯化;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对... 目的建立人原发性肝癌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研究其体外特性。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出肝癌组织微血管片段,采用植块培养法培养原代内皮细胞,依次以局部消化法和差速黏附法进行纯化;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对所获得的人原发性肝癌血管内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所获人肝癌血管内皮细胞呈FⅧ-RAg阳性;CD34,CD105阳性;电镜下可见Weibel-Palade小体;生长状态良好、可传代培养。结论本研究摸索并建立了人肝癌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所获人肝癌血管内皮细胞对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血管内皮细胞 分离培养 组织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5-5p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朝霞 李卫萍 +2 位作者 赵娜 李红梅 王全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究miR-145-5p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就诊的160例EH患者及160例同期体检正常者为研究对象,RT-qPCR检测EH患者及同... 目的探究miR-145-5p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就诊的160例EH患者及160例同期体检正常者为研究对象,RT-qPCR检测EH患者及同期体检正常者血清中的miR-145-5p表达水平。体外培养HUVEC,将之分为对照组、miR-145-5p mimic组、mimic-NC组、miR-145-5p inhibitor及inhibitor-NC组,CCK-8法检测各组HUVEC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HUVEC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UVEC增殖、凋亡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miR-145-5p在E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体检正常者(P<0.05);与对照组、mimic-NC组比较,miR-145-5p mimic组HUVEC细胞增殖率及PCNA、Cyclin D1蛋白表达均增加,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与对照组、inhibitor-NC组比较,miR-145-5p inhibitor组HUVEC细胞增殖率及PCNA、Cyclin D1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miR-145-5p在EH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过表达miR-145-5p可促进HUVEC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5-5p 原发高血压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DSA表现特点与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先浪 先正元 +2 位作者 石荣书 蒋国军 杜纯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DSA表现特点与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54例经病理证实原发性HCC患者,根据其在DSA的表现特点,如肿瘤大小及多少、病灶边缘是否清晰、肿瘤血供情况(包括肿瘤血管的丰富度及是否有动...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DSA表现特点与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54例经病理证实原发性HCC患者,根据其在DSA的表现特点,如肿瘤大小及多少、病灶边缘是否清晰、肿瘤血供情况(包括肿瘤血管的丰富度及是否有动静脉瘘等)等特点进行分析;用ElivisionTMplus法对HCC组织切片进行VEGF定性检测,根据染色程度及阳性细胞的百分比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进行HE染色,用Edmmond法进行病理分级,本组把Ⅰ、Ⅱ级划为高分化组,Ⅲ、Ⅳ级划为低分化组。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肝癌组织的VEGF表达与癌组织血供特点、病灶数目多少、轮廓完整性及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或P<0.0167),与瘤体大小无关(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DSA某些表现特征与肝癌组织的VEGF含量有一定相关性,通过观测DSA图像特征能提高对肝癌侵袭和转移评估的能力,给临床个性化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表达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光辉 薛涛 +3 位作者 李萍 俞雪梅 莫建民 许丽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评价华蟾素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肝癌患者均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 目的:评价华蟾素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肝癌患者均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同时对照组应用西药护肝及增加能量药物,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方式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果:TACE治疗后30 d,观察组总有效率64.44%高于对照组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后5 d,两组肝癌患者P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治疗后30 d,观察组PA水平(2.45±0.75)mmol·L-1高于对照组PA水平(2.14±0.64)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后30 d,观察组P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后5d、30d,两组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治疗后30 d,观察组VEGF水平(167.2±37.2)pg·mL-1低于对照组VEGF水平(246.5±39.5)p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TACT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可靠,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华蟾素注射液能有效地提高TACE术后肝癌患者的血清PA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华蟾素注射液能有效抑制TACE术后肝癌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注射液 原发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血清 前白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以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董立华 李华 +3 位作者 王凡 李甫强 周鸿鹰 羊惠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研究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变化,探讨二者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1例手术切除的病人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FABP、V... 目的研究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变化,探讨二者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1例手术切除的病人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FABP、VEGF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RT-PCR结果显示,肝癌L-FABP以及VEGF在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L-FABP:0.97±0.12,0.83±0.14,t=5.21,P<0.05;VEGF:0.92±0.11,0.59±0.15,t=11.79,P<0.05)。免疫组化染色发现,L-FABP阳性反应物主要存在于细胞浆,肝癌组阳性反应物灰度值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肝癌组:92.73±7.67,癌旁对照组:82.83±6.90,t=7.44,P<0.05),阳性细胞计数肝癌组高于癌旁对照组(肝癌组:92.18±4.44,癌旁对照组:84.52±6.43,t=5.94,P<0.05);肝癌细胞胞浆有VEGF阳性反应物,在癌旁组织细胞则偶见VEGF阳性反应物,差异有显著性(肝癌组:88.69±5.56,癌旁对照组:77.61±5.93,t=8.72,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L-FABP以及VEGF在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均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L-FABP、VEGF基因以及蛋白质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上调,并且二者具有正相关性,我们推测L-FABP在获取更多的脂肪酸的同时可以促进血管的增生,进而促进了肝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发肝癌 RT-PCR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经肝动脉灌注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22
6
作者 颜鹏 方志勇 向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经肝动脉灌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TACE术中经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并根据肿瘤血管丰富程度分组...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经肝动脉灌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TACE术中经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并根据肿瘤血管丰富程度分组,术后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并定期行实验室指标及肝脏CT/MRI/DSA评价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富血管肿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乏血管肿瘤组患者(85.7%比33.3%,P<0.05),临床随访数据表明多数富血管的患者通过联合药物灌注治疗有效,生存时间6个月以上者达57.1%(16/28),对于乏血管肿瘤患者的治疗中病情进展的仅为26.7%(4/15)。结论 TACE术中经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奥沙利铂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经肝动脉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大红 朱卫国 岳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9-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癌的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原发性肝癌标本、30例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68.3%,显著高于癌旁...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癌的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原发性肝癌标本、30例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68.3%,显著高于癌旁组(40.0%)和正常对照组(33.3%),有统计学差异(P<0.05);包膜不完整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为92.9%,显著高于包膜完整组织(P<0.05);远处转移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96.6%,显著高于无转移组织(P<0.05);而VEGF阳性表达在不同的TNM分期之间、肿瘤分化程度之间以及不同的病灶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表达与肿瘤包膜有无和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有关,VEGF在肝癌血管生成、生长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发肝癌组织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CT灌注成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贾中芝 黄渊全 +1 位作者 冯耀良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行经导管动脉栓塞(TACE)术前、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组织CT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PLC患者TACE术前1d,术后6~8d、32~40d行血清VEGF检测及CT灌注扫描成像(CTPI),得到血清VEGF、肿瘤...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行经导管动脉栓塞(TACE)术前、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组织CT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PLC患者TACE术前1d,术后6~8d、32~40d行血清VEGF检测及CT灌注扫描成像(CTPI),得到血清VEGF、肿瘤组织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参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TACE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组和部分缓解及无变化(PR+SD)组。术前两组血清VEGF及ALP、PVP、H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8d两组血清VEGF及PVP较术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HP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2~40d,CR组血清VEGF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PR+SD组则较术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血清VEGF与肿瘤组织ALP、HPI呈正相关。结论血清VEGF能间接反映TACE术后肿瘤组织微血管及侧支循环生成情况;CTPI能直观和定量反映肿瘤组织TACE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清VEGF与肿瘤组织ALP、HPI呈正相关。故联合应用血清VEGF及CTPI有助于TACE疗效的评价,对进一步治疗时间、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T灌注成像 经导管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s)-原人参二醇对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冷吉燕 付军 王继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20(s)-原人参二醇(Ppd)对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五组,每组10只,分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20(s)-原人参二醇25mg/kg、50mg/kg、100mg/k... 目的探讨20(s)-原人参二醇(Ppd)对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五组,每组10只,分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20(s)-原人参二醇25mg/kg、50mg/kg、100mg/kg给药组,给药二周后处死动物。称肿瘤重量及肿瘤体积,制成组织切片,以备免疫组化应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VEGF、bFGF表达受到抑制,肿瘤的重量及体积明显减轻,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示Ppd抑制了VEGF、bFGF蛋白的表达,抑制了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S)-原人参二醇 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丁 向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8-1021,共4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形成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肿瘤的形成及发展的多个过程。VEGF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有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迁移和抑制核因子k B活化等生物学功能。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形成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肿瘤的形成及发展的多个过程。VEGF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有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迁移和抑制核因子k B活化等生物学功能。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生理学特性与VEGF作用相关。现就VEGF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肝癌的诊断及预后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发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浸润树突状细胞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明威 王欣 +2 位作者 张静 徐敏 多吉次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88-289,共2页
研究肝细胞癌(HC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浸润性树突状细胞(DC)的相关性。用免疫 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5例HCC组织标本VEGF的表达及s-100阳性标记的DC数量,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在HCC 中VEGF的阳性表达和s-100蛋白阳性表达率分... 研究肝细胞癌(HC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浸润性树突状细胞(DC)的相关性。用免疫 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5例HCC组织标本VEGF的表达及s-100阳性标记的DC数量,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在HCC 中VEGF的阳性表达和s-100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2%(28/45)和46.7%(21/45),VEGF及DC均与肝癌的转 移有关(P均<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DC的浸润程度呈负相关(P<0.05)。HCC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DC的 浸润程度呈负相关,两者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肝癌 树突状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8
12
作者 邸茹杰 华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90-192,共3页
关键词 原发高血压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一氧化氮 GMP140 T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原发性肝癌血管新生关系及抗血管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邹文远 张自力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8-340,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发肝癌 血管治疗 血管新生 血管生成因子 CARCINOMA 肿瘤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超声剪切波速度与癌细胞生长、病灶内血管新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敏 庞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6期2259-2261,2265,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超声剪切波速度(SWV)与癌细胞生长、病灶内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进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并测定超声剪切波速度;采集肝癌病灶及癌旁病灶并检测抑癌基因、增殖基因、血...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超声剪切波速度(SWV)与癌细胞生长、病灶内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进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并测定超声剪切波速度;采集肝癌病灶及癌旁病灶并检测抑癌基因、增殖基因、血管新生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肝癌病灶内PICK1、Merlin、PTEN、FN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癌旁病灶,STC2、N-cadherin、Bcl-2、CyclinD1、E2F、Gli2、VEGFA、MMP9、Ang-2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病灶;肝癌病灶的SWV与PICK1、Merlin、PTEN、FN的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与STC2、N-cadherin、Bcl-2、CyclinD1、E2F、Gli2、VEGFA、MMP9、Ang-2的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SWV的增高与癌细胞生长活力及血管新生增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超声剪切波速度 增殖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检测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永杰 付艳忠 赵志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5-927,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CD1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1例肝癌(高分化14例,中分化26例,低分化11例;有门静脉癌栓18例,无门静脉癌栓33例)手术切除标本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及VEGF...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CD1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1例肝癌(高分化14例,中分化26例,低分化11例;有门静脉癌栓18例,无门静脉癌栓33例)手术切除标本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及VEGF进行检测,并分析2者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MVD及VEGF的表达均与肝癌的分化程度、转移有关(P<0.05)。肝癌组织中MVD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VEGF和MVD的高表达可作为反映原发性肝癌分化程度及转移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D1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源性IL-1β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 p65通路促进其对肝癌细胞的粘附 被引量:2
16
作者 房佩佩 付晓燕 +5 位作者 吴沛恩 吴圆圆 张倩 张凯铖 彭美玉 梁淑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4-302,共9页
目的 探讨肿瘤来源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肝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慢病毒转染建立稳定表达IL-1β(HepG2/IL-1β)和GFP(HepG2/GFP)的HepG2细胞,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浓度,以含IL-1β的HepG2... 目的 探讨肿瘤来源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肝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慢病毒转染建立稳定表达IL-1β(HepG2/IL-1β)和GFP(HepG2/GFP)的HepG2细胞,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浓度,以含IL-1β的HepG2细胞条件培养液(IL-1β-CM)作为肿瘤源性IL-1β来源,以GFP慢病毒感染的HepG2细胞条件性培养液(Ctrl-CM)为对照。以含10 ng/mL IL-1β的IL-1β-CM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IL-1β-CM),观察其对HepG2/IL-1β、HepG2/GFP细胞的粘附能力,并与HUVECs+Ctrl-CM比较。qRT-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中E-选择素(CD62E)、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即CD54)、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即CD106)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62E、CD54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分析HUVECs中IL-1β-CM激活的信号通路,以及靶向阻断信号通路对粘附分子表达和细胞间粘附作用的影响。结果 肿瘤源性IL-1β显著促进了HUVECs对HepG2细胞的粘附作用,明显上调HUVECs细胞中CD62E、CD54 mRNA表达水平。CD62E蛋白在IL-1β刺激后4 h短暂升高,CD54蛋白呈现为持续升高模式,自刺激4 h起维持至24 h。IL-1β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 p65、p38 MAPK信号通路,其中NF-κB p65位于上游且对p38 MAPK活化具有控制作用。靶向阻断NF-κB p65通路显著下调了HUVECs表面CD62E、CD54表达和对HepG2细胞的粘附效应。结论 肿瘤源性IL-1β通过激活NF-κB p65为主的信号机制调控血管内皮细胞CD62E和CD54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对肝癌细胞的粘附作用,进而在肝癌细胞的浸润转移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介素1Β 血管内皮细胞 粘附分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剪切波速度、超声造影参数与血管新生、细胞增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郝美嘉 胡东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2期2785-2788,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的剪切波速度(SWV)、超声造影参数与血管新生、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理组的研究对象,同期在本院体检的9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的研究对象,通过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的剪切波速度(SWV)、超声造影参数与血管新生、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理组的研究对象,同期在本院体检的9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的研究对象,通过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和超声造影技术测定超声参数;另取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并测定血管新生相关分子和细胞增殖相关分子的含量。结果:病理组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加速时间短于对照组,SWV、始增强度、增强速率高于对照组;肝癌组织中Ang-1、Ang-2、Ang-4、PDGF、HGF、Tie-1、Tie-2、PDGFα、PDGFβ、c-met、AGR2、IFITM3、Ets-1、cyclinD1的含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与超声参数SWV、始增强度、增强速率呈正相关,与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加速时间呈负相关,XPD、p53的含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且与超声参数SWV、始增强度、增强速率呈负相关,与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加速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剪切波速度以及超声造影参数能够评估肿瘤病灶的血管新生情况以及细胞增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剪切波速度 超声造影 血管新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胡丽君 戈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198-2200,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0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恩度联合体部伽玛刀组;B组:单纯行体部伽玛...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0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恩度联合体部伽玛刀组;B组:单纯行体部伽玛刀组。结果:联合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66.7%,单纯放疗组为43.3%,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AFP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与体部伽玛刀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较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能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体部伽玛刀 原发肝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肝动脉化疗栓塞单独/联合靶免治疗在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胡灵溪 李妹 +4 位作者 付艺伟 路丽霞 马晓萱 王荣琦 南月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33-4039,共7页
背景 中晚期肝癌治疗面临挑战,寻求有效评估及改善疗法成为研究重点,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免疫疗法显示出潜力,但需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与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TACE单独/联合靶免治疗在中... 背景 中晚期肝癌治疗面临挑战,寻求有效评估及改善疗法成为研究重点,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免疫疗法显示出潜力,但需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与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TACE单独/联合靶免治疗在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113例初治中晚期肝癌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TACE组(n=66)、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n=22)、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n=25),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VEGF、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等肿瘤标志物检测。根据改良的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mRECIST)于治疗3、6、12个月后进行随访以评价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分析患者的疾病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并绘制生存曲线。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VEGF及相关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TACE组、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及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随访12个月的ORR分别为17.14%(6/35)、33.33%(4/12)、54.55%(6/11),DCR分别为28.57%(10/35)、41.67%(5/12)、72.73%(8/11),治疗12个月的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的ORR和DCR高于TACE组(P<0.05)。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中位PFS(15.039个月)高于TACE组(8.757个月)和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9.680个月)(P<0.05)。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随访12个月行TACE次数低于TACE组和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P<0.05)。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和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差值高于TACE组(P<0.05)。治疗前后血清VEGF差值预测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8(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9、0.629。血清VEGF联合PIVKA-Ⅱ、VEGF联合AFP、VEGF联合AFP及PIVKA-Ⅱ预测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的AUC分别为0.781、0.869、0.872(P<0.001)。结论 TACE联合靶免治疗能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延长患者PFS。患者血清VEGF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原发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动脉化疗栓塞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5
20
作者 王立静 苗同国 +2 位作者 宁更献 张建集 蔡丽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1 d与术后1、2、3和4周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CD4CD25/CD4的比值变化。结果 PHC患者术前外周血T...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1 d与术后1、2、3和4周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CD4CD25/CD4的比值变化。结果 PHC患者术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8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4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PL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2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术后4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下降。结论 TACE可以改善PHC患者的免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