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血清AFP、CEA、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燕彩霞 王达 +1 位作者 魏传霞 陈树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02,共5页
目的观察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单纯随机... 目的观察酸味方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CD_(4)^(+)/CD_(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TACE术治疗,术后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酸味方,治疗4周。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FP、CEA、CA-125水平;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并计算CD_(4)^(+)/CD_(8)^(+);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68%(38/41)、75.61%(31/4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CEA、CA-125水平分别为(62.35±9.12)ng/mL、(2.13±0.39)μg/mL、(32.37±5.93)U/mL,对照组AFP、CEA、CA-125水平分别为(139.65±20.71)ng/mL、(2.47±0.42)μg/mL、(49.62±6.03)U/mL,观察组血清AFP、CEA、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分别为44.08%±5.41%、21.64%±2.96%、1.65%±0.28%、35.42%±3.97%,对照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分别为37.26%±4.76%、25.47%±3.08%、1.22%±0.27%、29.65%±4.25%,观察组CD_(4)^(+)、CD_(4)^(+)/CD_(8)^(+)、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_(8)^(+)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应用酸味方有利于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抑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CD_(4)^(+)/CD_(8)^(+)比值、提高QOL-LC评分,并且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味方 原发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AFP CEA CA-125 CD_(4)^(+)/CD_(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患者首次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中重度腹痛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4
2
作者 包建英 崔传芳 +4 位作者 林征 周卫忠 周春高 刘圣 施海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60,共6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首次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发生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首次接受TACE治疗的219例HCC患...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首次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发生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首次接受TACE治疗的219例HCC患者。依据接受TACE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按照7∶3将患者分为训练集(154例)和验证集(65例)。依据TACE术后是否发生中重度腹痛将训练集患者分为中重度腹痛组和无中重度腹痛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C患者首次TACE治疗后发生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法评估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TACE术后出现中重度腹痛的预测效能。结果:训练集154例中,42例(27.3%)HCC患者TACE术后出现中重度腹痛。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距肝包膜距离≤1 cm(P=0.001)、碘油使用量>10 mL(P <0.001)和使用无水酒精栓塞(P=0.007)是HCC患者首次TACE术后发生中重度腹痛的独立危险因素。预警模型为2.199×肿瘤距肝包膜距离+2.252×碘油使用量+1.637×使用无水酒精-3.829。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中重度腹痛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和0.853。结论:肿瘤距肝包膜距离≤1 cm、碘油使用量>10 mL和使用无水酒精栓塞是HCC患者首次TACE术后发生中重度腹痛的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可为HCC患者首次TACE术后中重度腹痛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中重度腹痛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防性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化疗灌注术比较 被引量:79
3
作者 冯超 赵剑波 +6 位作者 陈勇 何晓峰 曾庆乐 梅雀林 王江云 庞桦进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化疗灌注术(TAI)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并在术后1-3个月行预防性介入治疗的79例患者,研究终点为2013年6月。病例分为T...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化疗灌注术(TAI)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并在术后1-3个月行预防性介入治疗的79例患者,研究终点为2013年6月。病例分为TACE(n=41)和TAI(n=38)2组。2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术前肿瘤直径及AF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介入术中将导管超选进入肝固有动脉,造影证实无新生肿瘤血管和肿瘤病灶后经导管注入药物,TACE组采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TAI 组则采用单纯化疗药物灌注。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的1年复发率, Kaplan-Meier 估计法比较无瘤生存期,t检验比较平均住院日差别。结果79例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确认为切除术后复发,总体1年复发率为13.9%,其中TACE组1年复发率为12.2%(5/41),TAI组为15.8%(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5)。 TACE组平均无瘤生存期为(21.6±1.5)个月,TAI组为(17.4±3.0)个月,TACE组明显优于TAI组(P =0.038)。 TACE组平均住院日为(6.3±1.8)d,TAI组为(5.9±2.1)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2)。结论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TACE或TAI的1年复发率无差别,但采用TACE可望提高患者术后的无瘤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肝癌切除 动脉化疗栓塞 动脉化疗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5
4
作者 王立静 苗同国 +2 位作者 宁更献 张建集 蔡丽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1 d与术后1、2、3和4周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CD4CD25/CD4的比值变化。结果 PHC患者术前外周血T...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1 d与术后1、2、3和4周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CD4CD25/CD4的比值变化。结果 PHC患者术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8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4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PL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2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术后4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下降。结论 TACE可以改善PHC患者的免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T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中药注射剂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苏莹莹 刘莹钰 +5 位作者 张扬雨 马跃 杨光 游玥玥 付颖利 寇长贵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6-1131,共6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9种中药注射剂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万方...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9种中药注射剂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2月30日。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同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利用R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结果进行合并与排序。结果:最终纳入86项RCTs,共计5 79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网状Meta分析基于概率排序结果显示总有效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斑螯素注射液(OR=5.60,95%CI:3.55~8.84,P=0.920)、康莱特注射液(OR=5.66,95%CI:2.96~10.82,P=0.906)、榄香烯注射液(OR=3.34,95%CI:1.77~6.32,P=0.601)、复方苦参注射液(OR=2.86,95%CI:1.84~4.46,P=0.478)、鸦胆子油注射液(OR=2.85,95%CI:1.94~4.19,P=0.475)、华蟾素注射液(OR=2.79,95%CI:2.02~3.85,P=0.452)、得力生注射液(OR=2.74,95%CI:1.22~6.15,P=0.448)、艾迪注射液(OR=2.71,95%CI:2.12~3.47,P=0.418)和康艾注射液(OR=2.37,95%CI:1.53~3.66,P=0.301)。生活质量改善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艾迪注射液(OR=3.06,95%CI:1.25~7.47,P=0.669)、康艾注射液(OR=3.38,95%CI:0.50~22.74,P=0.655)、康莱特注射液(OR=2.09,95%CI:0.21~21.38,P=0.599)、得力生注射液(OR=3.33,95%CI:0.05~210.09,P=0.586)、华蟾注射液(OR=2.39,95%CI:0.47~12.26,P=0.556)、鸦胆子油注射液(OR=2.25,95%CI:0.74~6.81,P=0.547)、斑螯素注射液(OR=1.82,95%CI:0.62~5.35,P=0.464)、榄香烯注射液(OR=2.20,95%CI:0.08~62.31,P=0.403)和复方苦参注射液(OR=1.26,95%CI:0.37~4.27,P=0.325)。结论:斑螯素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榄香烯注射液较其他6种中药注射液相对有效。艾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和康莱特注射液相对其他6种中药注射液改善生活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原发肝癌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志良 杨学东 +3 位作者 曹勇伟 林向阳 张永萍 刘亚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12 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6 4例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联合治疗组 6 0例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加氩氦刀冷冻术。肝动脉化疗栓塞一般每...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12 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6 4例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联合治疗组 6 0例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加氩氦刀冷冻术。肝动脉化疗栓塞一般每月进行 1次 ,3次为一疗程 ;冷冻治疗一般每一疗程进行 1~ 3次。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 (CR +PR) 4 5 .3% ,联合治疗组为 6 8.3%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半年、1年、1年半的生存率 ,分别为 81.3%、6 2 .5 %、4 3.8% ,联合治疗组分别为 93.3%、83.3%、6 3.3% ,1年和 1年半的生存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冷冻 配合 动脉化疗栓塞 治疗 原发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 被引量:22
7
作者 谢和平 李跃 +2 位作者 王凤林 吴伟康 杨宏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21-2823,共3页
目的评价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接受TACE治疗,治疗组在TACE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康莱特注射液。两组患者均在... 目的评价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接受TACE治疗,治疗组在TACE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康莱特注射液。两组患者均在疗程结束后进行KPS评分、有效率、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率与不良反应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数值改善程度及上升例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总有效率50. 0%;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8例,总有效率25. 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AFP阳性率均有下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不良反应为恶心及发热,对照组6例出现恶心,4例出现腹痛,17例合并发热;治疗组2例出现恶心,6例合并发热。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单纯TACE治疗比较,康莱特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可以有效降低TACE治疗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注射液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8
作者 罗君 邵国良 +4 位作者 郑家平 陈玉堂 姚征 曾晖 郝伟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3-617,共5页
目的调查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入组121例患者,均为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放射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住的PHC患者。观察患者在TACE术后48 h内腹痛的发生和持续时间、程度及吗... 目的调查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入组121例患者,均为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放射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住的PHC患者。观察患者在TACE术后48 h内腹痛的发生和持续时间、程度及吗啡用量等。结果 121例患者中有96例(96/121,78.5%)在介入术后感到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72例(72/121,59.5%)为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以上的中重度疼痛。平均吗啡用量为19.7 mg/例次。统计分析发现TACE术后腹痛与年龄(≥60对<60;odd ratio(OR)0.307,P=0.008),术前ECOG评分(2对0~1;OR 0.195,P=0.006),肿瘤至肝包膜距离(>1 cm对≤1 cm;OR 0.296,P=0.007),动脉栓塞时所用化疗药物表柔比星(THP)对其他药物(非THP对THP;OR 0.232,P<0.003 4)。具有上述危险因素1个以上的患者更易发生疼痛。结论腹痛是TACE术后的高频事件,更年轻者、更好的ECOG评分、距肝包膜更近的肿瘤位置以及使用THP混合碘油栓塞者是腹痛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对于腹痛的中高危患者,在术前至术后12 h内常规使用止痛药物预防疼痛发生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TACE) 细胞肝癌 腹痛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燕忠生 冯石芳 +4 位作者 张盼 张慧渊 丁辉 魏千程 闫向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1994-2011年10月的CNKI、VIP、PubMed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PLC的随机临床试验文献,将符合纳...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1994-2011年10月的CNKI、VIP、PubMed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PLC的随机临床试验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及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14篇文献均为低质量文献,Jadad评分均为1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率RR为1.88,95%CI[1.38,2.25],(P<0.0001);Karnofsky评分(KPS)RR为3.66,95%CI[2.31,5.80],(P<0.00001);1年生存率RR为1.42,95%CI[1.14,1.77],(P=0.002);2年生存率RR为1.62,95%CI[1.04,2.53],(P=0.03);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RR为0.57,95%CI[0.43,0.75],(P<0.0001);发热发生率RR为0.66,95%CI[0.56,0.78],(P<0.00001);腹痛发生率RR为0.60,95%CI[0.48,0.74],(P<0.00001);肝功损伤发生率RR为0.70,95%CI[0.60,0.81],(P<0.00001);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虽然现有证据表明PLC患者在行TACE治疗时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有效率、KPS评分、1、2年生存率,而且可减轻TACE术后的呕吐、腹痛、发热、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文献,上述结论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原发肝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载药微球与传统的碘化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欧盛秋 陈祖毅 +1 位作者 马亦龙 蒙志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1期712-716,共5页
目的比较阿霉素载药微球TACE(DEB-TACE)与传统的碘化油TACE(c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近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检索日... 目的比较阿霉素载药微球TACE(DEB-TACE)与传统的碘化油TACE(c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近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检索日期为2000年12月—2013年6月有关DEB-TACE与cTACE治疗HC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依据Jadad评价手册评价文献质量。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提取原始数据,采用RevManManager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8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完全缓解[OR:1.67,95%CI(1.21,2.31),P=0.10];部分缓解[OR:1.16,95%CI(0.85,1.60),P=0.90];病变稳定[OR:0.70,95%CI(0.45,1.07),P=0.17];6个月生存率[OR:1.62,95%CI(0.82,3.21),P=0.96];12个月生存率[OR:1.65,95%CI(1.04,2.61),P=0.74]。结论 DEB-TACE与cTACE对于治疗HCC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能提高1年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碘化油 原发细胞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芪散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6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薇 杨华升 +2 位作者 何秀娟 李秀惠 钱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槲芪散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槲芪散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槐耳颗粒,均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槲芪散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槲芪散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槐耳颗粒,均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生存时间及临床总证候疗效。结果槲芪散治疗组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生存时间及临床总证候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槲芪散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肝癌的介入治疗可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槲芪散 动脉化疗栓塞 免疫功能 槐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云辉 梁慧 张春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2-745,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疾病控制率、带瘤生存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7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疾病控制率、带瘤生存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7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仅单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30天为1周期,连续治疗2周期。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近期疗效、生存率、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征候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6.8%,对照组为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71.1%,对照组为4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半生存率为42.1%、2年生存率为28.9%,对照组分别为22.2%、16.7%,治疗组有一定生存优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Karnofsky计分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2.1%、69.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间血清AFP变化、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进行TACE术联合中药同步治疗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而且有协同增效作用,能提高疾病控制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带瘤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住院天数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臧爽 徐阳 梁松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住院天数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接受TACE的3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采用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相关影...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住院天数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接受TACE的3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采用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碘油剂量、术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比率、患者术后的发热程度、发热天数、疼痛程度、疼痛天数、腹胀程度与住院天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r分别为0.159、0.188、0.213、0.368、0.231、0.306、0.163。术后发热天数、肝区疼痛天数、腹胀程度、医保类型进入以住院天数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5)。结论肝癌患者TACE后住院天数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和术中用药情况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治疗和护理可以降低或缓解并发症,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住院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段性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于永江 范荣 +2 位作者 王丽英 王德本 岳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 探讨亚段性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S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的临床价值。方法  93例中、晚期肝癌分为两组 ,4 8例亚段性肝动脉超选者行STACE治疗 ,4 5例未超选到位者在肝总、肝固有或肝左、右动脉内行TACE治疗。... 目的 探讨亚段性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S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的临床价值。方法  93例中、晚期肝癌分为两组 ,4 8例亚段性肝动脉超选者行STACE治疗 ,4 5例未超选到位者在肝总、肝固有或肝左、右动脉内行TACE治疗。结果 STACE组肿瘤缩小率、血清AFP下降率优于TACE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0 .5、1、1.5、2年生存率 ,STACE组分别为10 0 %、81.3%、6 4 .6 %、5 6 .4 % ,TACE组为 86 .7% 5 1.1%、2 6 .7%、6 .7%。结论 STACE是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亚段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中晚期原发肝癌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园 吴志宇 +2 位作者 马向明 董洁 李振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70-1271,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切除肝肿瘤后并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并按疗程静脉滴注... 目的:探讨高龄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切除肝肿瘤后并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并按疗程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仅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疗法,观察上述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甲胎蛋白变化及生存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甲胎蛋白及治疗后生存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高龄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案并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 复方苦参注射液 原发肝癌 肝癌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旭姣 丁长伟 +1 位作者 畅智慧 刘兆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ACE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 RECIST标准将患者分为病情控制组(CR+PR+SD)及病情进展组(PD),TACE治疗前、后血浆D-D水平的差异性采用秩...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ACE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 RECIST标准将患者分为病情控制组(CR+PR+SD)及病情进展组(PD),TACE治疗前、后血浆D-D水平的差异性采用秩和检验,D-D判断TACE疗效的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病情控制组TACE治疗前、后血浆D-D分别为124.00(88.00,212.00)、190.00(75.00,273.00)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进展组TACE治疗前、后血浆D-D分别为261.50(138.25,559.50)、554.50(398.25,1 080.00)μg/L,治疗前D-D水平高于病情控制组(P<0.05),治疗后D-D水平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TACE治疗前、后血浆D-D判断术后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7、0.907,两者分别取界值181.5、339.0μg/L时,判断术后疗效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70.7%及85.7%、87.8%。结论血浆D-D水平变化对PHC患者病情评估及TACE疗效有一定评估作用,血浆D-D升高,意味着患者病情较重,TACE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D-二聚体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清TNFα、TGFβ1浓度变化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忠华 邓俊 +3 位作者 杨小娟 裴豪 庄琳旎 陈卫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35-436,共2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浕)、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变化。方法随机选择例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两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浕)、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变化。方法随机选择例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两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周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变化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的浓度对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晚霞 盛月红 涂茂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9期1480-1481,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TACE的20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TACE的20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共有9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4.35%(9/207);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2例、急性胆囊炎2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胆汁瘤1例、肺栓塞1例。结论 TACE术对于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治疗方法,但仍有一定的风险。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加强监护与护理、预防感染、加强保肝治疗,是防治TACE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动脉栓塞化疗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联合阿帕替尼+经肝化疗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癌对免疫功能、肝功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张文静 王晓霞 +3 位作者 吉祥 李卓然 巩茳凯 侯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8-102,共5页
目的分析鸦胆子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经肝化疗动脉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对免疫功能、肝功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2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鸦胆子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经肝化疗动脉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对免疫功能、肝功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2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采用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鸦胆子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1年生存期等。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37.70%(23/61),疾病控制率为95.08%(58/61),高于对照组的19.67%(12/61)、81.97%(50/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T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 positive T cells,CD_(4)^(+))、CD_(4)^(+)/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CD_(8)^(+)T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 positive T cells,CD_(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生存率为85.25%,高于对照组的73.7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肝癌患者一年总体累积生存曲线图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鸦胆子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经肝化疗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癌能有效提高近期疗效,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鸦胆子注射液 阿帕替尼 经肝化疗动脉栓塞 功能 免疫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联合MRI对老年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预后评价探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海容 张婕 +2 位作者 宣绍成 龙拥军 唐子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7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对老年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诊断为PLC的10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对老年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诊断为PLC的10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TACE术后3~6个月行CT、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根据DSA结果,比较CT、MRI及联合检查对患者术后病灶残留、复发、肿瘤包膜以及对不同碘油沉积类型患者的病灶残留、复发检出情况。结果所有患者TACE治疗后经DSA检查共有127个病灶,其中93个病灶残留或复发;34个病灶无残留或复发;DSA检查结果提示,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均显著低于MRI及联合检查(P_均<0.05),且联合检查上述各指标均高于MRI,但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联合检查和MRI检查对术后肿瘤包膜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P_均<0.05),且联合检查检出率更高;MRI及联合检查对不同碘油沉积类型患者病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P_均<0.05)。结论 MRI联合CT检查对老年PLC患者TACE术后病灶残留、复发的检出率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能更准确反映患者病灶包膜情况及不同碘油沉积下病灶残留、复发的情况,为患者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