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6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原发性肝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王慧 杜佳霖 +3 位作者 杨晴雅 郝点点 张明媛 温晓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9-324,共6页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疾病,其虽可进展为肝硬化,但在此基础上并发原发性肝癌的病例较少。本文报道1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此类疾病的病例进行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 原发肝癌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五养肝方结合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及预防复发效果观察
2
作者 喻灿 王凌 +2 位作者 肖巍 何晶晶 李旭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地五养肝方结合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及预防复发效果。方法共计纳入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2020年1月—2022年9月收治),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单纯手术组(37例)及中西医结合组(37例),单纯手术组患者均采取腹腔镜... 目的探讨地五养肝方结合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及预防复发效果。方法共计纳入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2020年1月—2022年9月收治),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单纯手术组(37例)及中西医结合组(37例),单纯手术组患者均采取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采取地五养肝方结合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研究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组脱落2例,单纯手术组脱落1例。观察各组患者数据情况:疗效、术后3 d及术后5 d患者疼痛评分情况(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发症、术后排气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总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等肝功能指标变化、术后7 d患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水平、治疗前后患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手术组患者,P<0.05;术后3 d及术后5 d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单纯手术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单纯手术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术后排气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单纯手术组患者,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DBIL、AST、ALT)优于单纯手术组患者,总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单纯手术组,AFP及MMP-9水平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P<0.05;术后7 d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IL-6、CRP及TNF-α水平均低于单纯手术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各组患者复发率比较,P>0.05;术后1年,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单纯手术组患者,P<0.05。结论地五养肝方结合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良好,患者症状、肝功能均改善,术后患者恢复好,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还可较好预防患者1年后肿瘤复发,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腹腔镜肝切除术 地五养肝方 肝功能 并发症 疗效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类别的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温芳芳 何莹华 张龙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类别的潜在剖面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简体中文版创伤...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类别的潜在剖面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等工具进行评估,并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确定PTG类别。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4例患者的PTG分类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消极成长型(20.59%)、中成长—低他人关系型(42.16%)、积极成长型(37.25%)。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肝癌病程、癌症分期、术后联合放化疗、应对方式、抑郁程度、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水平均为患者PTG分类差异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的PTG分类呈现一定异质性;医护人员可根据这些分类细化护理策略,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以提升患者的PTG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术后 创伤后成长类别 潜在剖面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7例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袁菊花 崔宁 +5 位作者 郝腾腾 吴娇 邹建华 徐晓华 李刘生 吴煜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探索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的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97例经诊断为不可切除中晚期PLC患者,其中50例为暴露组,47例为非暴露组。非暴露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暴... 目的探索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的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97例经诊断为不可切除中晚期PLC患者,其中50例为暴露组,47例为非暴露组。非暴露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并酌情选用中成药的综合治疗,治疗至少2个月。比较两组生存率、证型分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变量进行分析。结果①两组证型分布频次依次为脾虚痰凝证、肝郁血瘀证和肝肾阴虚证;②暴露组1年生存率(45.8%,22/48)和1年半生存率(36.2%,17/47)与非暴露组1年生存率(34.9%,15/43)和1年半生存率(19.5%,8/41)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暴露组2年生存率(27.9%,12/43)与非暴露组1年生存率(10.3%,4/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中医治疗、病理诊断、门脉癌栓、肝外转移、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ECOG PS)评分、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和基线症状评分与预后相关(P<0.05);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则显示中医治疗、病理诊断和ECOG PS评分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对中晚期不可切除PLC患者的生存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肝癌 中医辨证论治 队列研究 预后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证候分布特征及其与理化指标相关性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惠梦雨 苏式兵 +7 位作者 周汶君 杨梦蝶 陈晓乐 季青 王文海 王鹏 孟志强 张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0-466,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及其与理化检查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肝癌患者的四诊信息、诊疗过程记录及理化检查指标结果,由专人辨证,分析各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治疗方法、理化检查指标间的关系。结果:414例患者中发生转移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及其与理化检查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肝癌患者的四诊信息、诊疗过程记录及理化检查指标结果,由专人辨证,分析各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治疗方法、理化检查指标间的关系。结果:414例患者中发生转移75例;总体证候分布以脾虚证最多,占42%,其余为隐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复发转移者中,脾虚证最多,占41%,与总体证候分布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是否采用手术、放化疗及介入患者的证候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证3种证候间的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凝血酶原时间(PT)、糖类抗原125及199(CA125、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间两两比较,脾虚及肝肾阴虚证的TBIL、PT降低,胆碱酯酶(CHE)升高,脾虚证ALP、CA125、CA199降低(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证候分布以虚证为主,尤以脾虚证为多,其次为无症状或无证可辨者(隐证)。不同治法的患者证候分布特征不同。不同证候的理化检查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可为辨证提供一定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证候分布特征 复发转移 中医药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理化指标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阶段性护理在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敏敏 周玲玲 王青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077-2082,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阶段性护理对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前衰弱及绝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行手术治疗病人140例,随机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及希望组各7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 目的:观察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阶段性护理对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前衰弱及绝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行手术治疗病人140例,随机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及希望组各7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对照组行常规心理干预,希望组采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阶段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中文版埃德蒙衰弱量表(Edmonton Frail Scale,EF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贝克绝望量表(Beck Hopelessness Scale,BHS)评分。结果:希望组病人手术当日、术后3 d的EF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3 d希望组BH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入院时,且对未来的感觉、对未来的期望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希望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阶段性护理用于原发性肝癌手术病人,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衰弱程度、认知功能及术后绝望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Snyder希望理论 阶段护理 衰弱 绝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剂量DEN诱导大鼠原发性肝癌模型的比较
7
作者 张日云 吴凤兰 +3 位作者 毛德文 王明刚 裴浩 李飞燕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9,共11页
目的 使用3种不同剂量的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 DEN)建立大鼠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模型,旨在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经济的PLC动物模型。方法 将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低剂量组(50 mg/kg... 目的 使用3种不同剂量的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 DEN)建立大鼠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模型,旨在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经济的PLC动物模型。方法 将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70 mg/kg)、高剂量组(200 mg/kg)。正常组6只,其余组各13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低剂量组第1~4周,每周腹腔注射2次,第5~12周,每周注射1次;中剂量组每周腹腔注射1次,连续16周;高剂量组仅第1周给药1次。随后观察各组大鼠至16周。通过生存率、病理学检测、生化检测、肝脾指数计算、免疫组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等检测方法验证模型的建立及优化评价。结果 正常组大鼠存活率为100%,低剂量组为46.15%,中剂量组为69.23%,高剂量组为84.61%。肉眼观察正常组大鼠肝组织未见异常;低剂量组大鼠肝颜色变深,表面较粗糙,可见少量癌结节,质地稍硬;中剂量组大鼠肝表面粗糙,可见多个小的癌结节及散在块状占位性结节,质地坚硬;高剂量组大鼠肝颜色变浅,表面稍粗糙,未见明显癌结节。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低、中剂量组肝组织结构紊乱,细胞异型性大,肿瘤细胞形成,高剂量组肝小叶结构不清晰,肝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水肿、变性、坏死,未见明显肿瘤细胞形成。与正常组对比,低、中、高剂量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均有升高;低剂量组ALT、AST升高显著(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中剂量组ALT、AST、TBIL均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高剂量组的ALT、AST、TBIL虽有升高,但升高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正常组相比,低剂量组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INR)明显增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均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剂量组血清APTT、PT、INR、AFP水平显著增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高剂量组血清PT、AFP水平增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血浆APTT水平略有升高(P>0.05),差异无显著性;中剂量组肝、脾指数均升高(P<0.05),低剂量组脾指数升高(P<0.05),高剂量组肝指数升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低、中、高剂量组肝组织AFP光密度值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低、中剂量组均可成功诱导PLC大鼠模型,但中剂量组的病理改变和生化检查结果更符合人体肝组织从肝损伤发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为肝癌的发病机理,且给药次数更少,大鼠存活率更高,能建立更经济实惠的优效PLC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二乙基亚硝胺 造模方法 大鼠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术联合莲芪煎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贺文娟 郭志勇 +1 位作者 武磊 李瑛琪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1-234,I0036,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联合莲芪煎剂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5例,其... 目的探究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联合莲芪煎剂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5例,其中常规组采取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莲芪煎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情况、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血清种球标志物表达水平、肝功能、肝脏硬度及安全性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近期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_(3)^(+)、CD_(4)^(+)高于常规组,CD_(8)^(+)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AST、TBIL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SM值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两年内随访情况较常规组更佳(P<0.05)。结论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联合莲芪煎剂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改善肝脏弹性和肝功能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超声介入治疗 射频消融术 莲芪煎剂 肿瘤标志物 肝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病机论探讨国医大师周仲瑛原发性肝癌辨治思路
9
作者 补娟娟 豆晓云 +1 位作者 孙萌 叶放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3,共4页
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ncer,PLC)简称“肝癌”,发病隐匿,患者确诊时往往已处于疾病晚期,属于全身脏腑、气血津液紊乱的状态,病情复杂难辨。周仲瑛教授擅从整体辨治疾病,临证首重病机,提出急难病症的共性病机特征为复合病机。从复合... 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ncer,PLC)简称“肝癌”,发病隐匿,患者确诊时往往已处于疾病晚期,属于全身脏腑、气血津液紊乱的状态,病情复杂难辨。周仲瑛教授擅从整体辨治疾病,临证首重病机,提出急难病症的共性病机特征为复合病机。从复合病机论出发,探析周仲瑛教授辨治PLC的临床诊疗思路。认为多病理因素复合是PLC的病机特征,其中湿热瘀毒是PLC的基本病机,癌毒化生是PLC的病机转化关键环节;基于复合病机论治疗PLC可采用多法同用、复法制方的思路,主要包括扶正祛邪、调和五脏、通调气血津液、抗癌解毒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病机 原发肝癌 复法制方 癌毒 周仲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机制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验证
10
作者 徐朦 陈丽娜 +4 位作者 吴金玉 刘丽丽 施美 周灏 张国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9,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CMSP、Uniport、Genecards、String数据库以及Cytoscape软件得出最终核心基因;通过ClueGo对药物-疾病共有...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CMSP、Uniport、Genecards、String数据库以及Cytoscape软件得出最终核心基因;通过ClueGo对药物-疾病共有基因做GO、KEGG富集分析;通过Pubcham、RCSB、Autoduck把药物有效成分与最终核心基因进行分子对接,得出结合能最高药物有效成分;再通过CCK-8、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实验研究此药物有效成分对HepG2的作用。结果筛选得出最终核心基因为TP53、ESR1。GO分析显示主要生物过程为BP-regulation of apoptotic signaling pathway,negative regulation of cell population proliferation;CC-membrane raft;MF-protein kinase activity等。KEGG分析显示主要信号通路为Apoptosis,Proteoglycans in cancer,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Hepatitis B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有效成分与最终核心基因均可以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对接,其中ESR1与ursolic acid结合能最高(-4.98 kcal/mol)。CCK-8、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ursolic acid对HepG2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通过多种有效成分与原发性肝癌紧密结合,继而对原发性肝癌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半枝莲 原发肝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消融及靶向免疫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回顾性研究
11
作者 张司马康 刘鹏辉 +2 位作者 许森 倪建明 陈万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及靶向免疫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8月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数据。根据标准入组的252例患者,按照治...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及靶向免疫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8月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数据。根据标准入组的252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TACE联合消融及靶向免疫四联(联合组)41例,单纯TACE(对照组)211例。对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按1∶1进行配对后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据资料不同采用t检验、χ^(2)检验、Kaplan-Meier曲线、对数秩检验、Cox回归分析或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显示,肿瘤数目及最大直径、大血管侵犯、包膜、甲胎蛋白(AFP)、天冬氨酸转氨酶、BCLC分期、Child-Pugh肝功能分期是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像学应答以及是否行联合治疗是生存期的保护因素。倾向性得分匹配实际匹配37对,配对后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人群OS和FPS具有显著差异。TACE联合消融及靶向免疫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显著延长患者OS和PFS。结论TACE联合消融及靶向免疫综合治疗对比单纯TACE治疗是一种更有效的肝癌治疗方式,显著提升了生存期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原发性肝癌转移重度疼痛1例
12
作者 金日 李卫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9-400,共2页
1.一般资料病例:女性,57岁,因“反复腹痛6年,加重伴右肩部肿块破溃3小时”入院。20年前曾患乙型肝炎,经治疗后病情稳定,长期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160/100 mmHg,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血压;6年前无明显诱因... 1.一般资料病例:女性,57岁,因“反复腹痛6年,加重伴右肩部肿块破溃3小时”入院。20年前曾患乙型肝炎,经治疗后病情稳定,长期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160/100 mmHg,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血压;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原发肝癌 重度疼痛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相关原发性肝癌并发自发性腹膜炎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3
作者 魏红艳 陈永臻 +5 位作者 田仁海 常丽仙 张映媛 许丹青 刘春云 刘立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9-957,共9页
目的建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22年12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98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清学指标,按照是否合并... 目的建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22年12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98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清学指标,按照是否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分为感染组(n=262)与对照组(n=1036)。采用单因素和LASSO回归分析筛选变量,然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最后采用Hosmer-lemeshow(H-L)拟合优度检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临床影响曲线(CIC)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拟合度、准确性、校准性、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价。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是否有门静脉癌栓(PVTT)、Child-Pugh分级、中国肝癌分期方案(CNLC)分期、饮酒史、吸烟史、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HBV DNA、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胎蛋白(AFP)、IL-4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Child-Pugh分级、PVTT、WBC、CHE、hs-CRP 5个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B级:OR=5.780,95%CI 3.271~10.213,P<0.001;C级:OR=14.818,95%CI 7.697~28.526,P<0.001)、PVTT(OR=2.893,95%CI 2.037~4.108,P<0.001)、WBC(OR=1.088,95%CI1.031~1.148,P=0.002)、hs-CRP(OR=1.005,95%CI 1.001~1.010,P=0.026)为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这4个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H-L拟合优度检验的P值为0.760,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敏感度为0.870、特异度为0.716,校准曲线平均绝对误差为0.022,DCA和CIC分析显示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效用。结论利用Child-Pugh分级、PVTT、WBC、hs-CRP共4个变量构建的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准确度,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一致性较高,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原发肝癌 自发腹膜炎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动态变化对老年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术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刘新法 袁寅 +1 位作者 栾春梅 姜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60-1465,共6页
目的 分析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动态变化对老年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术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至2024年7月医院收治的197例拟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同时监测患者围手... 目的 分析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动态变化对老年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术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至2024年7月医院收治的197例拟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同时监测患者围手术期的BIS。根据患者腹腔镜术后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低血压组和无低血压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麻醉诱导前5 min(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BI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术后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IS对老年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术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结果 197例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中有51例患者腹腔镜术后出现低血压,发生率为25.89%。低血压组的高血压占比、手术时间均高于无低血压组(P <0.05),白蛋白(ALB)水平及T2时BIS、T3时BIS均低于无高血压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手术时间长、低ALB水平、T2时低BIS值、T3时低BIS值均为老年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术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P <0.05)。T2和T3时BIS联合预测老年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术后低血压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2.16%、78.08%、0.902,其中灵敏度和AUC高于单独预测(P <0.05),特异度与单独预测相近。结论 手术开始后30 min和手术结束时的BIS对老年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术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良好,且二者联合预测能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谱指数 老年人 原发肝癌 腹腔镜手术 低血压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莲化癖汤联合槐耳颗粒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肝纤维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谯亮亮 杨茂华 吴澜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3-87,共5页
目的探究白莲化癖汤联合槐耳颗粒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hepato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肝纤维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肿瘤科收治的择期进行TACE术原发性... 目的探究白莲化癖汤联合槐耳颗粒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hepato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肝纤维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肿瘤科收治的择期进行TACE术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予以随机数字分配法分试验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入组后采用经皮TACE,对照组予以槐耳颗粒,试验组予以白莲化癖汤联合槐耳颗粒。两组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实体瘤总缓解率、中医证候积分、中医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免疫功能、生存质量、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实体瘤总缓解率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胁痛、腹胀、纳呆食少、黄疸、乏力、尿少等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P<0.05),试验组中医疗效有效率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水平降低,白蛋白(albumin,ALB)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ALT、AST、TB水平较低,ALB水平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Ⅱ型前胶原(typeⅡprocollagen,PCⅡ)、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CIV)、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及层黏连蛋白(laminin,LN)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PCⅡ、CIV、HA、LN水平较低(P<0.05)。且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D_(4)^(+)、CD_(8)^(+)、NK水平降低,CD_(4)^(+)/CD_(8)^(+)比值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CD_(4)^(+)、CD_(8)^(+)、NK水平较低,CD_(4)^(+)/CD_(8)^(+)比值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物理症状、整体健康状况等生存质量评分水平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水平较高(P<0.05)。试验组6个月~3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莲化癖汤联合槐耳颗粒能够显著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肝纤维化进展,在延长生存时间方面较为显著,适宜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莲化癖汤 槐耳颗粒 原发肝癌 TACE术 肝纤维化指标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失志的潜在类别分析
16
作者 高飞 张贤贤 +4 位作者 卢喜玲 王欢 张菲 辛想 张坦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74-1879,共6页
目的:探索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失志的潜在类别,并探讨不同潜在类别病人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6月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85例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失志量表、易感性人格... 目的:探索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失志的潜在类别,并探讨不同潜在类别病人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6月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85例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失志量表、易感性人格类型问卷和接纳与行动问卷第2版进行调查。结果: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失志分为高失志组(38.9%)、中等失志-波动组(30.8%)和低失志-情绪不安组(30.3%)3个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失志-情绪不安组比较,年龄<45岁、癌症分期为Ⅲ期或Ⅳ期、易感性人格、经验性回避水平高的病人归为高失志组和中等失志-波动组概率更高。结论: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失志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医务人员重点关注青年、晚期癌症、易感性人格特征的病人,给予针对性干预。同时,可将经验性回避作为失志的干预靶点,挖掘病人的积极心理资源,降低其经验性回避水平,帮助其寻找生命责任和动力,降低失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原发肝癌 失志 易感人格 经验回避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iSpheres D-TACE与c-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辉 张庆桥 +4 位作者 袁磊 曹生亚 孟亚会 王剑宇 耿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目的比较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TACE)与传统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徐州市肿瘤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40例,其中D-TACE 20例,c-TACE 2... 目的比较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TACE)与传统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徐州市肿瘤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40例,其中D-TACE 20例,c-TACE 20例。对比两组患者TACE术前、术后5 d和1个月的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和层黏蛋白(LN)、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指标。结果D-TACE组与c-TACE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全部患者栓塞后造影均示肿瘤染色完全消失。术后5 d,两组患者HA、LN、PⅢNP、CⅣ均较术前升高(P<0.05);c-TACE组HA、LN、CⅣ值高于D-TACE组(P<0.05)。术后1个月,D-TACE组HA较术前升高(P<0.05);c-TACE组HA、LN较术前升高(P<0.05);c-TACE组HA、LN值高于D-TACE组(P<0.05)。术后5 d,D-TACE组AST、PT较术前升高,Alb较术前下降(P<0.05);c-TACE组ALT、AST、TBil、PT较术前升高,Alb较术前下降(P<0.05);c-TACE组ALT、AST高于D-TACE组,Alb低于D-TACE组(P<0.05)。结论CalliSpheres D-TACE与c-TACE术后均会加重肝纤维化并引起肝功能损伤,Calli Spheres D-TACE对于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的损伤程度均较c-TACE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纤维化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临床扫描可行性及图像质量评估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齐晓辉 王琦 +7 位作者 沈智威 段梦婷 刘响 潘江洋 范雪丽 贾丽涛 王亚宁 杜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69,共7页
目的 评估参数优化的三维酰胺质子转移加权(3 dimensions-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3D-APTw)成像在原发性肝癌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并分析其临床扫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招募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临床怀疑原发性肝癌患者,共... 目的 评估参数优化的三维酰胺质子转移加权(3 dimensions-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3D-APTw)成像在原发性肝癌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并分析其临床扫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招募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临床怀疑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09例。采用飞利浦3.0 T MRI设备进行扫描,分别采集T1WI、T2WI、弥散加权成像、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APTw)及多期增强图像。机器自动生成经过B0校正的肝脏APTw图像。计算3D-APTw成像的扫描成功率及计算成功率。采用Kendall一致性系数对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主观评分进行一致性分析,对主观评分3分以上的病例测量3D-APTw图像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肿瘤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肿瘤及肝实质的APTw值并计算各参数值的变异系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进行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可重复性测量的一致性分析。结果 109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3D-APTw图像中病变区域存在信号缺失,扫描成功率为89.91%(98/109),剩余98例患者中78例3D-APTw图像的主观评分为3分以上,计算成功率为71.56%(78/109)。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分别为0.771和0.692,P<0.01。肿瘤组织APTw值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ICC分别为0.822和0.811,肝实质APTw值、SNR及CNR观察者ICC分别为0.675、0.634、0.666,肝实质APTw值、SNR及CNR观察者间ICC分别为0.614、0.290、0.560。肿瘤组织APTw值高于肝实质[(2.55±0.08)%vs.(1.45±0.0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组织和肝实质APTw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0.40%和44.40%。SNR和CNR为25.92±18.50和3.35±3.20。SNR变异系数为71.40%,CNR变异系数为90.00%。结论 参数优化后的3D-APTw成像可以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扫描,但容易受呼吸运动、胆囊或血管的影响而出现信号缺失或伪影,在参数设置及成像技术上仍有需要改进和提高的空间,以进一步优化其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诊断可行 图像质量 三维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莉明 张勇学 +3 位作者 梁志会 李亮 崔进国 任伟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比较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l systemic shunt TIPS)、内镜治疗及药物治疗3种不同方式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上... 目的比较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l systemic shunt TIPS)、内镜治疗及药物治疗3种不同方式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5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TIPS联合TACE组25例,内镜联合TACE组30例,药物联合TACE组50例。比较3种不同治疗方式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出血复发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6、12和24个月出血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IPS组患者治疗前门静脉压力为(38.47±9.35)mmHg(1 mmHg=0.133 kPa),治疗后为(25.24±5.6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红蛋白均不同程度升高,TIPS组及内镜组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S组术后6、12和24个月出血复发率低于内镜组及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和24个月出血复发率低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12个月及24个月出血复发率低于药物组(P<0.05),两组6个月内出血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S组6个月和12个月肝性脑病发生率高于内镜组及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与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24个月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S组与内镜组6个月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低于药物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S组12个月及24个月病死率低于内镜组及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与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S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复发率,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门静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OTE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建立原发性肝癌术后的预后预测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比 余靖华 +2 位作者 黄译贤 伍亚舟 李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236-2240,共5页
目的基于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原发性肝癌术后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选取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及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 目的基于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原发性肝癌术后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选取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及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429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独热编码和平均值插补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利用SMOTE算法解决数据类别不平衡问题,将临床变量纳入机器学习模型,基于决策树(decision tree,D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极限梯度提升算法(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方法构建预后预测模型(SMOTE+DT/RF/GBDT/XGBoost),通过比较多种模型的性能,筛选出最佳的预测模型。结果组合模型SMOTE+RF展示出最优的预测性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准确率和精确率均高于其他模型,分别为0.895、0.811、0.806。结论基于SMOTE+RF算法的原发性肝癌的预后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少数类过采样技术算法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