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原发性甲旁亢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
3
1
作者
唐永华
杜联军
+2 位作者
何国祥
吴达明
陈克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07-309,共3页
目的:对原发性甲旁亢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进行评估。材料和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原发性甲旁亢病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作CT检查,B超检查46例,核素检查5例。结果:53例甲旁亢手术确诊甲旁...
目的:对原发性甲旁亢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进行评估。材料和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原发性甲旁亢病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作CT检查,B超检查46例,核素检查5例。结果:53例甲旁亢手术确诊甲旁腺腺瘤51例,占96.23%。甲旁腺增生2例。CT检查有27例诊断为甲旁腺腺瘤(27/35),病灶81.48%位于甲状腺下极(22/27),18.52%位于甲状腺上极(5/27);各病灶增强后通常有明显强化,比平扫时CT值上升约30~40Hu。B超检查有38例诊断为甲旁腺腺瘤(38/46)。核素检查中3例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结论:原发性甲旁亢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及生化检查,定位诊断依靠B超、CT及核素等影像学检查,B超和CT检查在原发性甲旁亢的诊断中敏感性及特异性无显著差别,两者可互相补充,根据甲旁腺结节在增强后强化明显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旁亢
CT
超声检查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手术治疗后骨量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裕明
陈璐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 了解甲状旁腺切除术对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病人的骨矿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4 0例病人 ,其中 30例未治疗组 (男 :女 =3:2 7) ;10例已手术治疗组 (男 :女 =3:7) ,手术后时间 1~ 2 4月 (平均 5.3± 7.9月 ...
目的 了解甲状旁腺切除术对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病人的骨矿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4 0例病人 ,其中 30例未治疗组 (男 :女 =3:2 7) ;10例已手术治疗组 (男 :女 =3:7) ,手术后时间 1~ 2 4月 (平均 5.3± 7.9月 )。用 DEXA测量腰椎及股骨颈的骨矿密度 ,同时 ,测定血清中的甲状旁腺素 ( PTH) ,骨钙素 ( OC) ,及骨唾液酸蛋白 ( BSP)。结果 在已手术组病人其腰椎及股骨颈骨矿密度再没有明显下降 ,与未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在未治疗组 ,血碱性磷酸酶 ( ALP) ,甲状旁腺素 ( PTH) ,骨钙素 ( OC) ,骨唾液酸蛋白 ( BSP)均明显高于已手术组 ( P<0 .0 1)。在未治疗组 ,血 OC与血 PTH具有显著相关性 ( r=0 .58,P<0 .0 1)。结论 在 PHPT血清 ALP、OC及 BSP水平明显升高 ,在手术后显著性降低 ,说明其骨转换率明显下降。血清 BSP作为一新的骨代谢指标 ,可明显反映 PHPT及手术治疗后的骨吸收变化。甲状旁腺切除术可降低 PHPT的骨转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旁亢
甲
状
旁
腺素
血碱
性
磷酸酶
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发性甲旁亢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
3
1
作者
唐永华
杜联军
何国祥
吴达明
陈克敏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07-309,共3页
文摘
目的:对原发性甲旁亢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进行评估。材料和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原发性甲旁亢病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作CT检查,B超检查46例,核素检查5例。结果:53例甲旁亢手术确诊甲旁腺腺瘤51例,占96.23%。甲旁腺增生2例。CT检查有27例诊断为甲旁腺腺瘤(27/35),病灶81.48%位于甲状腺下极(22/27),18.52%位于甲状腺上极(5/27);各病灶增强后通常有明显强化,比平扫时CT值上升约30~40Hu。B超检查有38例诊断为甲旁腺腺瘤(38/46)。核素检查中3例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结论:原发性甲旁亢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及生化检查,定位诊断依靠B超、CT及核素等影像学检查,B超和CT检查在原发性甲旁亢的诊断中敏感性及特异性无显著差别,两者可互相补充,根据甲旁腺结节在增强后强化明显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原发性甲旁亢
CT
超声检查
影像诊断
Keywords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CT ultrasonography Diagnostic imaging
分类号
R582.1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手术治疗后骨量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裕明
陈璐璐
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32,共4页
文摘
目的 了解甲状旁腺切除术对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病人的骨矿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4 0例病人 ,其中 30例未治疗组 (男 :女 =3:2 7) ;10例已手术治疗组 (男 :女 =3:7) ,手术后时间 1~ 2 4月 (平均 5.3± 7.9月 )。用 DEXA测量腰椎及股骨颈的骨矿密度 ,同时 ,测定血清中的甲状旁腺素 ( PTH) ,骨钙素 ( OC) ,及骨唾液酸蛋白 ( BSP)。结果 在已手术组病人其腰椎及股骨颈骨矿密度再没有明显下降 ,与未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在未治疗组 ,血碱性磷酸酶 ( ALP) ,甲状旁腺素 ( PTH) ,骨钙素 ( OC) ,骨唾液酸蛋白 ( BSP)均明显高于已手术组 ( P<0 .0 1)。在未治疗组 ,血 OC与血 PTH具有显著相关性 ( r=0 .58,P<0 .0 1)。结论 在 PHPT血清 ALP、OC及 BSP水平明显升高 ,在手术后显著性降低 ,说明其骨转换率明显下降。血清 BSP作为一新的骨代谢指标 ,可明显反映 PHPT及手术治疗后的骨吸收变化。甲状旁腺切除术可降低 PHPT的骨转换 。
关键词
原发性甲旁亢
甲
状
旁
腺素
血碱
性
磷酸酶
骨钙素
Keywords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Alkaline phosphatase\ Osteocalcin\ Bone sialoprotein
分类号
R653.07 [医药卫生—外科学]
R582.1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原发性甲旁亢的影像学诊断
唐永华
杜联军
何国祥
吴达明
陈克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手术治疗后骨量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李裕明
陈璐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