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患儿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房文娟 陈鹏宇 +1 位作者 刘晓东 李守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1-347,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患儿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46例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97例、女49例;左侧89例,右侧40例,双侧17例;年龄1... 目的探讨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患儿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46例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97例、女49例;左侧89例,右侧40例,双侧17例;年龄1个月至17岁,中位年龄1岁11个月。根据术后尿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35例)和非感染组(111例)。收集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肾积水程度、输尿管宽度、术前血液学参数、术前尿常规白细胞计数、术后尿常规及尿培养结果以及是否留置双J管、尿管、膀胱造瘘管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患儿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岁、术前尿常规白细胞计数>5个/高倍镜视野(high power field,HPF)、肾积水程度>3级是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患儿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岁患儿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是年龄>1岁患儿的3.462倍(OR=3.462,95%CI:1.245~9.629,P=0.017),术前尿常规白细胞计数>5个/HPF的患儿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是术前尿常规白细胞计数≤5个/HPF患儿的5.451倍(OR=5.451,95%CI:2.277~13.045,P<0.001),肾积水程度>3级的患儿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是肾积水程度≤3级患儿的5.473倍(OR=5.473,95%CI:1.135~26.390,P=0.034)。结论年龄≤1岁、术前尿常规白细胞计数>5个/HPF以及合并严重肾积水的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患儿更易发生术后尿路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梗阻输尿管 输尿管梗阻 泌尿系感染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 被引量:1
2
作者 董佳祺 陈洁珺 +1 位作者 郭云飞 黄立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2-677,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0月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Lich-Gregoir法)治疗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11例资料。年龄7个月~10岁5个月,(57.6±4...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0月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Lich-Gregoir法)治疗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11例资料。年龄7个月~10岁5个月,(57.6±41.9)月。术中从膀胱后壁纵向建立隧道,并将新隧道的腹侧端作为输尿管吻合口。结果11例腹腔镜操作均获成功,无术中并发症,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05~145 min,(125.5±13.9)min。11例随访4~25个月,平均16个月。均无排尿困难、尿路感染。术后3~6个月输尿管远端最大径和肾积水均较术前明显减轻[输尿管远端最大径从(23.0±10.0)mm缩小至(5.2±3.4)mm(P=0.000),肾集合系统最大分离值从(35.2±21.1)mm缩小至(11.6±6.9)mm(P=0.001)]。结论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操作简单,可作为儿童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梗阻输尿管 改良术式 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输尿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婴儿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石通 张协武 +2 位作者 马炜峻 欧阳可育 劳伟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42-84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婴儿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primary obstructive megaureter,POM)的近期疗效。方法2021年1~9月我科对16例婴儿POM行经输尿管镜球囊扩张术,在导丝引导下上行F_(4.5)球囊扩张器至输尿管口狭窄处,扩张狭窄...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婴儿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primary obstructive megaureter,POM)的近期疗效。方法2021年1~9月我科对16例婴儿POM行经输尿管镜球囊扩张术,在导丝引导下上行F_(4.5)球囊扩张器至输尿管口狭窄处,扩张狭窄处3 min(4个大气压),重复3次,间隔3 min,留置F_(4.7)输尿管支架管1根。结果16例患儿(17侧)顺利施行经输尿管镜球囊扩张术并成功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无中转开腹手术。输尿管支架取出后1个月肾盂前后径、肾皮质厚度和输尿管内径较扩张前明显缩小或增厚(P<0.05)。输尿管支架取出后1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9例术后输尿管无扩张,达到治愈;4例输尿管扩张<10 mm,2例输尿管扩张14 mm,继续随访观察;1例输尿管扩张19 mm,肾积水无明显好转,且反复泌尿道感染3个月后改行腹腔镜下Lich-Gregoir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经输尿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婴儿POM安全,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 婴儿 原发梗阻输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改良非乳头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梗阻型巨输尿管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珊 何玉锋 +3 位作者 陈江龙 汤坤彬 徐新茹 徐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改良非乳头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primary obstructive megaureter,POM)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12月12例POM的临床资料。年龄8~60(34.2±24.9)月。梗阻型9例,梗...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改良非乳头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primary obstructive megaureter,POM)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12月12例POM的临床资料。年龄8~60(34.2±24.9)月。梗阻型9例,梗阻伴反流型3例。使用da Vinci Xi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斜行逼尿肌隧道联合输尿管非乳头植入方式行改良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比较手术前和术后12个月各项参数变化。结果手术时间140~170(152.8±10.5)min,手术出血量<5 ml,术后住院时间3~4 d。随访时间12~18(13.7±2.2)月。术后12个月复查,输尿管最大直径、最大肾盏直径、肾盂前后径较术前明显缩小[(18.0±3.2)mm vs.(5.8±1.1)mm,(14.0±3.6)mm vs.(3.5±2.9)mm,(32.5±3.3)mm vs.(7.8±1.6)mm,均P=0.000],肾皮质厚度和分肾功能较术前增加[(3.6±1.7)mm vs.(5.8±1.9)mm,(33.1±2.2)%vs.(40.6±4.1)%,均P=0.000],利尿肾图梗阻曲线类型改善(P=0.000),均无膀胱输尿管反流。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改良非乳头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利用非乳头植入和符合输尿管走行的斜行逼尿肌隧道双重抗反流机制,简化手术流程,安全有效,是机器人手术治疗小儿POM的可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 输尿管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专家共识 被引量:43
5
作者 黄轶晨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11-816,共6页
正常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具有活瓣样功能,只允许尿液自输尿管流入膀胱,阻止尿液反流。如果活瓣样功能受损,尿液逆流入输尿管和肾,这种现象称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VUR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系活瓣机能先天性... 正常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具有活瓣样功能,只允许尿液自输尿管流入膀胱,阻止尿液反流。如果活瓣样功能受损,尿液逆流入输尿管和肾,这种现象称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VUR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系活瓣机能先天性发育不全,后者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后尿道瓣膜症、神经源性膀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膀胱输尿管反流 输尿管膀胱连接部 专家 儿童 后尿道瓣膜症 神经源膀胱 下尿路梗阻 功能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曹华林 廖松柏 +6 位作者 陈小叶 姜心诚 叶惟靖 易小钰 卓然 李品 周辉霞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9-524,共6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 LUR)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 RALUR)治疗儿童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 目的比较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 LUR)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 RALUR)治疗儿童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primary obstructive megaureter, POM)和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 VU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浦南分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应用LUR与RALUR治疗的52例POM和VUR患儿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LUR组(21例)和RALUR组(31例)。比较两组患儿基线数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者与助手舒适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成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5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 术中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患儿年龄(P=0.337)、性别(P=0.971)、患病侧别(P=0.778)和病因诊断(P=0.695)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RALUR组为(109.5±11.3)min, 较LUR组的(149.5±19.3)min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者舒适度评分:RALUR组为(7.3±0.9)分, 较LUR组的(4.5±1.1)分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助手舒适度评分:RALUR组为(7.9±0.7)分, 较LUR组的(3.7±0.6)分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总费用:RALUR组为(7.1±0.6)万元, 较LUR组的(3.1±0.4)万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UR组与RALUR组在术中出血量[10(10.0, 15.0)mL比10(10.0, 15.0)mL, P=0.532]、引流管留置时间[(4.7±0.7) d比(4.5±0.6)d, P=0.239]、术后住院时间[(6.3±1.6)d比(6.3±1.0) d, P=0.97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比29.0%, P=0.742)和手术成功率(100%比100%, P=1.000)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UR与RALUR均是治疗儿童POM和VUR安全、有效的方法;与LUR相比, RALUR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者与助手舒适度更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梗阻输尿管 原发膀胱输尿反流 腹腔镜手术 机器人手术 泌尿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X线表现和病因诊断
7
作者 江时淦 郑驰 +3 位作者 高朝阳 沈巨福 黄炜 韩任江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PUJ)梗阻的X线表现 ,提高X线检查对先天性PUJ梗阻的病因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 2 1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PUJ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 2 1例均在透视下行静脉尿路造影 (IVU) ,9例行逆行...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PUJ)梗阻的X线表现 ,提高X线检查对先天性PUJ梗阻的病因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 2 1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PUJ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 2 1例均在透视下行静脉尿路造影 (IVU) ,9例行逆行性造影 (RGU)。结果 :PUJ狭窄 10例 ,输尿管高位附着 2例 ,肾脏旋转不良 3例 ,迷走血管 5例 ,纤维束带 1例。讨论 :综合分析PUJ狭窄段的X线形态表现 ,对大多数先天性PUJ梗阻病因可作出诊断 ,延迟IVU、RGU和电透下观察PUJ狭窄段的形态学表现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X线表现 病因 影像学诊断 尿路造影术 原发肾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参与肾组织炎症损伤和修复进程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莲凤 陆红 +3 位作者 洪炜龙 张行 刘乐平 白永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45-2251,共7页
目的:研究M1/M2型巨噬细胞在肾组织炎症损伤和修复进程中的分布趋势及作用。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和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两部分。IRI组分为假手术(sham)组及术后0、6、24和72 h组;UUO组分为sham组及梗... 目的:研究M1/M2型巨噬细胞在肾组织炎症损伤和修复进程中的分布趋势及作用。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和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两部分。IRI组分为假手术(sham)组及术后0、6、24和72 h组;UUO组分为sham组及梗阻3、7和14 d组;每个时相5只大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HE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肾组织损伤及CD68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M1(CD68+、F4/80+和CD16/32+)和M2(CD68+、F4/80+和CD206+)型巨噬细胞的分布;ELISA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精氨酸酶1(Arg-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IRI早期,肾组织损伤程度随再灌时间延长而加剧,并与CD68+巨噬细胞浸润呈一致性变化趋势;至24 h,组织损伤与巨噬细胞浸润最为严重;但之后随时间延长,损伤和巨噬细胞浸润反而减轻。UUO组中,肾损伤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加剧,14d时纤维化明显;而巨噬细胞浸润第7天最为严重,之后又有减轻。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IRI和UUO损伤早期浸润的巨噬细胞以M1型为主,i NOS表达较高;IRI和UUO损伤后期巨噬细胞均向M2型极化,Arg-1水平明显增加;巨噬细胞这种变化趋势与肾组织在不同时间节点出现损伤与修复表征存在明显相关性。深入分析发现,M1型巨噬细胞可通过诱导TNF-α高表达促进早期炎症损伤,M2型巨噬细胞通过提高TGF-β1水平促进后期纤维增生性修复。结论:UUO和IRI过程中均存在巨噬细胞极化:M1型巨噬细胞可诱导早期损伤,M2型巨噬细胞则参与损伤后期的纤维性修复。M1和M2型巨噬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的极化特征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缺血再灌注损伤 M1噬细胞 M2噬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140例肝血管造影分析
9
作者 王振亭 胡安常 +5 位作者 李红旗 王平海 刘作勤 宋金龙 唐军 黎文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89年第3期28-29,共2页
一、资料与方法本组140例(男124,女16例),年龄19~70岁,平均49.2岁。造影前86例行B超检查,其中67例诊断为肝癌;54例进行了CT扫描,其中49例诊断为肝癌;54例作了肝脏穿刺活检。其中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者45例,胆管细胞癌者2例,6例仅查到癌... 一、资料与方法本组140例(男124,女16例),年龄19~70岁,平均49.2岁。造影前86例行B超检查,其中67例诊断为肝癌;54例进行了CT扫描,其中49例诊断为肝癌;54例作了肝脏穿刺活检。其中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者45例,胆管细胞癌者2例,6例仅查到癌细胞,1例活检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造影 原发肝癌 胆管细胞癌 肝脏穿刺活检 肝左动脉 肝动脉分支 肝动脉造影 肝左叶 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B超诊断(附62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利群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S1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声像图表现 边界 肝脏肿瘤 原发 后方回声 门静脉 门脉系统 弥漫 癌栓
全文增补中
犬肠套叠的B型超声诊断
11
作者 赵洪海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6期141-142,共2页
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
关键词 肠套叠 超声诊断 B 肠内容物 梗阻 继发 原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氯沙坦对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姗姗 傅君舟 +1 位作者 郭群英 聂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氯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探讨超大剂量能否优于常规剂量起到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术后3d分为常规剂量治疗组、超大剂量治疗组、UUO组和假...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氯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探讨超大剂量能否优于常规剂量起到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术后3d分为常规剂量治疗组、超大剂量治疗组、UUO组和假手术组。药物干预组分别每天给予氯沙坦50mg/kg、氯沙坦500mg/kg灌胃,假手术组及UUO组每天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模型第7、14和21天鼠尾袖带血压(TCP)、24h尿蛋白、肾小管损害程度、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肾间质巨噬细胞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1)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梗阻时间延长,UUO组TCP逐渐增高、24h尿蛋白、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肾小管损害程度及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显著增加,TGF-β1mRNA含量明显增加,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超大剂量氯沙坦相对于常规剂量,能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减轻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减少肾间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显著抑制TGF-β1mRNA表达。结论:超大剂量氯沙坦在UUO大鼠模型中较常规剂量起到了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硬化症 病灶输尿管梗阻 噬细胞 氯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的超声衰减系数研究
13
作者 连娟 吴德平 +5 位作者 顾德立 罗福成 陈训 朱世鸿 林川 张道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4期19-20,共2页
生物体组织的声衰减系数是一个重要参数,它与生物体组织的性质、结构特征有密切联系。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在病理学上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声学参数如声速、声衰减系数,声散射系数及声阻抗也有显著差异。由于原发与转移性肝癌具有原组织的特... 生物体组织的声衰减系数是一个重要参数,它与生物体组织的性质、结构特征有密切联系。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在病理学上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声学参数如声速、声衰减系数,声散射系数及声阻抗也有显著差异。由于原发与转移性肝癌具有原组织的特征,故通过测量其超声衰减系数加以鉴别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衰减系数 生物体组织 声散射系数 原发肝细胞癌 肝脏原发肿瘤 声学参数 超声特征 声阻抗 转移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占位病变CT与血管造影对比研究
14
作者 范连春 张忠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4期17-19,共3页
材料与方法37例肝内占位病变包括原发性肝癌22例(巨块型14例、结节型4例及多发结节型4例),肝转移2例(巨块型及结节型各1例),原发灶分别为肾癌及胆囊癌,肝海绵状血管瘤8例(单发3例,多发5例),肝腺瘤1例,肝脓疡3例(单发2例,多发1例)及肝包... 材料与方法37例肝内占位病变包括原发性肝癌22例(巨块型14例、结节型4例及多发结节型4例),肝转移2例(巨块型及结节型各1例),原发灶分别为肾癌及胆囊癌,肝海绵状血管瘤8例(单发3例,多发5例),肝腺瘤1例,肝脓疡3例(单发2例,多发1例)及肝包虫囊肿1例。经手术病理诊断24例,手术诊断2例及肝穿刺细胞学诊断1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病变 肝海绵状血管瘤 结节 CT 肝腺瘤 肝内占位病变 原发肝癌 肝包虫囊肿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肿瘤的血管造影诊断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贵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1年第1期8-9,共2页
60年代,血管造影用于肝肿瘤的诊断曾风行一时,70年代我国引进这一技术用于小肝癌的诊断。由于B型超声、CT的问世,血管造影单纯用于诊断的地位有所下降,介入性放射学的崛起和发展,给血管造影带来新的光彩,它不仅作为诊断方法,而且更重要... 60年代,血管造影用于肝肿瘤的诊断曾风行一时,70年代我国引进这一技术用于小肝癌的诊断。由于B型超声、CT的问世,血管造影单纯用于诊断的地位有所下降,介入性放射学的崛起和发展,给血管造影带来新的光彩,它不仅作为诊断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血管造影诊断 小肝癌 介入放射学 肿瘤染色 肝动脉造影 碘油乳剂 动脉插管 原发肝癌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