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Bruton’S酪氨酸激酶表达研究(摘要)
1
作者 王晓川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9-339,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Bruton’S酪氨酸激酶 表达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苏静 李志辉 卢春燕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5,共6页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内分泌常见疾病,但合并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的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一例55岁女性,临床表现为逐渐加...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内分泌常见疾病,但合并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的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一例55岁女性,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腰背部疼痛。辅助检查提示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升高、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颈部超声造影和甲状旁腺放射性核素显像均提示甲状腺右侧叶下极下方实性结节。术后病理诊断甲状旁腺腺瘤。免疫固定电泳提示IgAλ型M蛋白增高,结合骨髓涂片等诊断为MG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 甲状旁腺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伴NK细胞减少:1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4年随访(英文)
3
作者 金莹莹 王玺 +1 位作者 姚晓红 陈同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1-608,共8页
目的分析1例低蛋白血症伴NK细胞减少患儿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方法详细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并结合实验室血常规检查、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中性粒细胞功能、细胞因子以及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分析,来探讨其免疫学特征。结果收住院的1例3岁男性... 目的分析1例低蛋白血症伴NK细胞减少患儿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方法详细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并结合实验室血常规检查、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中性粒细胞功能、细胞因子以及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分析,来探讨其免疫学特征。结果收住院的1例3岁男性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的发热、腹痛和部分性肠梗阻。免疫学检查显示低丙种球蛋白血症、B细胞和NK细胞绝对计数降低和B细胞功能受损。患儿曾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和盲肠肿块,影像学显示回盲部结核感染。患儿病程中曾出现巨细胞病毒和真菌感染,这两种感染对于单纯抗体缺陷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并不常见。对该患儿随访4年,期间患儿出现反复发作的牙周炎并导致牙齿脱落。结论目前该患儿尚无法明确是何种类型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根据其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特征,可能为某种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缺陷病 丙种球蛋白 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40例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莹 应文静 +4 位作者 孙金峤 刘丹如 俞晔珩 王静漪 王晓川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通过中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临床表现、免疫功能评价、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的表达及BTK基因突变分析,分析基因型和表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诊为XLA患儿,使用抗BTK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单核... 目的通过中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临床表现、免疫功能评价、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的表达及BTK基因突变分析,分析基因型和表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诊为XLA患儿,使用抗BTK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单核细胞BTK蛋白表达。采用RT-PCR获得患儿cDNA,使用8对不同引物分2步扩增BTKcDNA,PCR产物测序。突变结果通过对DNA外显子相应部位扩增、测序证实。并对确诊XLA患儿的母亲及家族中部分亲属进行BTK蛋白表达和BTK基因分析。结果①40/50例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经BTK基因突变分析确诊为XLA,以错义突变(16例,40.0%)和无义突变(13例,32.5%)为主。②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的患儿平均起病年龄为(1.4±1.1)岁,其他突变类型患儿为(1.4±0.7)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错义突变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无义突变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③34/40例(85.0%)B细胞<0.1%;4例(10.0%)B细胞在1%~2%,其中错义突变2例,无义突变1例,剪接突变1例;2例(5.0%)B细胞为2%,均为错义突变。④血清IgG<3g·L-1患儿BTK基因突变类型以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为主。⑤错义突变患儿BTK蛋白表达水平与其他突变类型无显著差异。⑥6/21例(28.6%)2031C/T多态性患儿伴有严重的关节炎,3/19例(15.8%)无多态性患儿有关节炎表现。⑦28/32例(87.5%)XLA患儿母亲为BTK基因杂合型。结论错义突变可能与确诊年龄较大有关,且某些位点的错义突变可能与较高的外周血B细胞数量和血清IgG水平及正常的BTK蛋白表达水平有关。BTK基因多态性(2031C/T)可能增加关节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 Bruton's酪氨酸激酶 流式细胞仪 基因分型 基因型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磷性骨软化症-M蛋白血症-范可尼综合征
5
作者 贾觉睿智 曹欣欣 +4 位作者 姜艳 王鸥 李梅 夏维波 邢小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损伤近端肾小管导致范可尼综合征是成人低血磷性骨软化症的少见病因。本文报告1例轻链近端肾小管病继发低血磷性骨软化症的45岁女性,经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化疗,同时辅以纠酸、补磷和补钾治疗后,达到了血液...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损伤近端肾小管导致范可尼综合征是成人低血磷性骨软化症的少见病因。本文报告1例轻链近端肾小管病继发低血磷性骨软化症的45岁女性,经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化疗,同时辅以纠酸、补磷和补钾治疗后,达到了血液学和近端肾小管功能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化 范可尼综合征 轻链近端肾小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人血丙种球蛋白预防紫癜性肾炎的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蔡海芳 刘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13-414,共2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预防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人血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患儿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预防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人血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患儿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人血IVIG可有效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肾炎 预防 分子肝素 丙种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养血通络法论治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Th17/Treg细胞平衡的相关进展
7
作者 范淑华 丁樱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57,I0027,共6页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疾病,中医把ITP归类为“紫癜”或“血证”,根据ITP病因病机,从益气养血和祛瘀通络分析探索ITP有效治疗方法,以期为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提供新思...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疾病,中医把ITP归类为“紫癜”或“血证”,根据ITP病因病机,从益气养血和祛瘀通络分析探索ITP有效治疗方法,以期为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提供新思路。探讨了Th17/Treg细胞平衡对儿童ITP疾病进程的影响,儿童ITP涉及免疫细胞平衡失调,尤其是Th17和Treg细胞的功能异常。Th17细胞通常与促炎反应相关,而Treg细胞则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功能,维持自身免疫耐受。中医通过养血通络法不仅改善血液循环,还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环境来恢复Th17/Treg细胞的平衡,促进Treg细胞功能,抑制Th17细胞活性。中医临床治疗儿童ITP通过整合益气养血和化瘀通络,全面调节体内环境,控制疾病的发展,强调对症治疗,审证求因,尤其在虚实夹杂病机时需兼顾治疗。对中医养血通络法论治儿童ITP与Th17/Treg细胞平衡总结梳理,从Th17/Treg细胞与儿童ITP、养血通络法治疗儿童ITP、养血通络法与Th17/Treg细胞平衡解析中医养血通络法对儿童ITP与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同时,总结中医药干预治疗的相关进展,为中药治疗干预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复杂作用机制解析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小板减少 儿童 通络法 TH17/TREG 细胞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Btk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海 黄冬生 +3 位作者 洪建 沈蕾 应大明 顾友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0-172,共3页
通过对8例性联低丙球血症 (XLA)患儿Btk蛋白表达的研究 ,了解Btk蛋白表达缺陷与XLA的相关性。应用蛋白印迹技术 ,观察患儿及对照组儿童Btk蛋白表达条带分布情况 ,结果发现正常儿Btk蛋白表达正常 ,而XLA者则有Btk蛋白表达缺陷。
关键词 联无丙种球蛋白 Btk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小琳 付四毛 +3 位作者 刘玉玲 张莉 林国模 潘晓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0-693,共4页
目的分析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XLA患儿的临床特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3例XLA患儿的发病年龄自11个月至6岁,中位诊断年龄为12岁。患儿均表现为多发反复细... 目的分析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XLA患儿的临床特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3例XLA患儿的发病年龄自11个月至6岁,中位诊断年龄为12岁。患儿均表现为多发反复细菌感染;关节炎症累及膝、踝、肘和髋等大关节。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循环B细胞明显降低。3例患儿均发现存在BTK基因突变,分别为外显子3的移码突变及无义突变,外显子10的移码突变,以及外显子18的错义突变。确诊为XLA后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替代治疗;合并关节炎加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酌情加用小剂量激素,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XLA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反复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扁桃体、淋巴结发育不良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是早期诊断XLA的重要环节;XLA合并关节炎使用IVIG和NSAIDs联合治疗,谨慎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 关节炎 丙种球蛋白 原发免疫缺陷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疗效
10
作者 孙浩 孙长勇 +1 位作者 周玉才 岳涛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临床随机试验,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廊坊市中医医院确诊的8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型属于气虚血瘀型,随机分为中...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临床随机试验,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廊坊市中医医院确诊的8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型属于气虚血瘀型,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各40例,中医组治疗措施为桃红四物汤+西医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取西医基础治疗措施,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eutrophil/lymphocyte value,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中医组和西医组患者的刺痛、脉络瘀血、皮下瘀斑、出血、头痛头晕、四肢麻木、肌肤甲错、舌质黯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再次评价,两组患者的刺痛、脉络瘀血、皮下瘀斑、出血、头痛头晕、四肢麻木、肌肤甲错、舌质黯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中医组患者的刺痛、脉络瘀血、出血、四肢麻木、肌肤甲错、舌质黯评分均低于西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医组和西医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NLR、R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再次检查,两组患者的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NLR、RDW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中医组患者的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NLR、RDW均低于西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者显效率57.50%(23/40)、有效率40.00%(16/40)、无效率2.50%(1/40),西医组患者的显效率35.00%(14/40)、有效率57.50%(23/50)、无效率7.50%(3/40),中医组综合疗效优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12/40)低于西医组患者的55.00%(2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能有效降低PLT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桃红四物汤 气虚瘀型 原发小板增多 粒细胞 淋巴细胞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合并妊娠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永学 金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8-318,共1页
1病例报告患者,21岁,G1P0。因停经15周,外院行人工流产术前检查发现凝血功能异常,于2009年2月18日转诊我院。平素月经规律,经期5天,周期35天,月经量多,末次月经为2008年11月4日,停经50天查尿HCG(+)。入院前1周出现自发性阴道流血3次... 1病例报告患者,21岁,G1P0。因停经15周,外院行人工流产术前检查发现凝血功能异常,于2009年2月18日转诊我院。平素月经规律,经期5天,周期35天,月经量多,末次月经为2008年11月4日,停经50天查尿HCG(+)。入院前1周出现自发性阴道流血3次,量少,暗褐色。近期出现刷牙时牙龈出血。既往皮肤破损处止血时间长,不易止血;无血尿、黑便,无鼻衄等症状。无肝炎病史,无输血史,近期未服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合并妊娠 原发 功能异常 时间 2009年 病例报告 术前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病人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季红 赵庆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9期2343-2343,共1页
关键词 原发球蛋白 病人护理 免疫球蛋白M 细胞恶增殖 异常增多 骨髓浸润 动脉栓塞 积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球蛋白血症性紫癜8例分析
13
作者 李海珍 任辉邦 +1 位作者 刘雪山 曹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6-338,共3页
高球蛋白血症紫癜(HGP)是一种以复发性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高球蛋白血症、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等为特征的综合征[1]。本病临床早期表现为针尖至米粒大瘀点、瘀斑,对称分布于双侧下肢,皮损经过长期反复常表现为陈旧... 高球蛋白血症紫癜(HGP)是一种以复发性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高球蛋白血症、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等为特征的综合征[1]。本病临床早期表现为针尖至米粒大瘀点、瘀斑,对称分布于双侧下肢,皮损经过长期反复常表现为陈旧性的色素沉着,其上可见散在的鲜红色瘀点、瘀斑。HG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HGP常继发于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肺炎、甲状腺疾病等免疫相关性疾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蛋白紫癜 原发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14
作者 林秋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6年第3期184-185,共2页
1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林秋萍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nsMacroglobulimemia,简称WM),是慢性浆细胞系统肿瘤,以淋巴样浆细胞浸润及血清中大量高分子球蛋... 1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林秋萍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nsMacroglobulimemia,简称WM),是慢性浆细胞系统肿瘤,以淋巴样浆细胞浸润及血清中大量高分子球蛋白引起的高粘滞综合征为其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蛋白 原发 临床特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护理
15
作者 林秋萍 《山西护理杂志》 1996年第2期88-89,共2页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简称WM)首先由Waldenstroms在1944年报告,是慢性浆细胞系统肿瘤,以淋巴样浆细胞浸润及血清中大量高分子球蛋白引起的高粘滞综合征为其临床特点。
关键词 原发 球蛋白 护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JAK2、CALR及三阴性驱动突变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雨蒙 杨二鹏 +9 位作者 王子卿 王德好 牛继聪 李芋锦 明静 孙明谦 陈卓 刘为易 吕妍 胡晓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突变基因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69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突变的驱动基因类型分为JAK2组、CALR组与三阴性组,对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突变基因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69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突变的驱动基因类型分为JAK2组、CALR组与三阴性组,对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血栓、脾肿大、血常规、凝血状态进行分析。结果:69例ET患者中,46例伴随JAK2基因突变,14例伴随CALR基因突变,8例为三阴性,1例伴随MPL基因突变。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JAK2组血栓率最高,为26.09%(12/46),三阴性组为12.5%(1/8),CALR组无血栓事件。JAK2组伴随脾肿大发生率最高,为34.78%(16/46),而三阴性组无脾肿大发生。JAK2组的白细胞数为(9.00±4.86)×10^(9)/L,显著高于CALR组的(6.03±2.32)×10^(9)/L(P<0.05)。JAK2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为(148.43±18.79)g/L,显著高于三阴性组的(131.00±15.17)g/L(P<0.05)。JAK2组的红细胞压积为(0.44±0.06)%,亦显著高于三阴性组的(0.39±0.05)%(P<0.05)。JAK2组血小板数为(584.17±175.77)×10^(9)/L,显著低于CALR组的(703.07±225.60)×10^(9)/L(P<0.05)。JAK2组和三阴性组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2.64±0.69)g/L和(3.05±0.77)g/L,均显著高于CALR组的(2.24±0.47)g/L(P<0.05,P<0.01)。三阴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28.61±1.99)s,较CALR组的(31.45±3.35)s显著降低(P<0.05)。结论:不同驱动基因突变ET患者的血细胞计数与凝血状态存在差异。与CALR组相比,JAK2组血栓率、白细胞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升高,而血小板数显著降低;与三阴性组相比,JAK2组脾大发生率和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与CALR组相比,三阴性组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升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小板增多 二代基因测序 驱动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1例报告
17
作者 曹广信 韩艳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122-123,共2页
1.病例男,77岁,1992年3月16日因消瘦,乏力,浮肿伴听力下降,食欲减退3个多月入院。既往史:2年前患结核性胸膜炎。查体、重度贫血貌,Bp/15/8KRa,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关键词 原发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低血钾对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晶 曾正陪 +8 位作者 周亚茹 童安莉 卢琳 宋爱玲 阎朝丽 陈适 梁伟 李玉秀 覃舒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5-749,共5页
目的探讨低血钾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包括肾上腺醛固酮分泌腺瘤(AP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糖、胰岛素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有无低血钾将17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APA103例、IHA75例)分为低血钾组和正常血钾组,2组均行3h... 目的探讨低血钾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包括肾上腺醛固酮分泌腺瘤(AP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糖、胰岛素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有无低血钾将17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APA103例、IHA75例)分为低血钾组和正常血钾组,2组均行3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卧立位醛固酮试验,观察血糖、胰岛素变化与血钾之间的关系。结果低血钾组血钾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空腹胰岛素水平均低于正常血钾组(P<0·05,P<0·01);低血钾组血糖曲线下面积、卧位醛固酮水平均高于正常血钾组(P<0·05);低血钾组糖耐量异常者为75·3%,正常血钾组为4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PA和IHA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38·8%、57·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血钾是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胰岛素分泌下降的可能原因之一;应警惕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情况,并及时纠正其可能存在的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醛固酮增多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伴高脂血症患者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熊怡淞 仲人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04-906,共3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多伴有血脂代谢异常,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主要特点。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前期实验研究发现PBC患者发生动脉粥样事件的危险性和病死率并未增加,...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多伴有血脂代谢异常,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主要特点。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前期实验研究发现PBC患者发生动脉粥样事件的危险性和病死率并未增加,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就此现象的可能原因及潜在机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肝硬化 高脂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Ⅱa型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永智 孙建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6-396,共1页
关键词 高脂蛋白 Ⅱa型 原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