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诊断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胡裕效 朱虹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9-633,共5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罕见的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无论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或在免疫功能缺陷人群中,其发病率都在逐年上升。文中主要综述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罕见的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无论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或在免疫功能缺陷人群中,其发病率都在逐年上升。文中主要综述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的PCNSL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及医学影像学特征。PCNSL具有某些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将传统医学影像手段(如CT、MRI)与新兴医学影像学技术相结合,如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及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等,能大大提高PCNSL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计算机体层扫描仪 磁共振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诊断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冯洁 叶勇军 舒恩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2404-240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影像诊断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28例,对其MRI检查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例PCNSL中,单发19例(67.86%),多发9例(32.14%),...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影像诊断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28例,对其MRI检查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例PCNSL中,单发19例(67.86%),多发9例(32.14%),数目2~4个,共有病灶47个,T1WI呈稍低信号18个(64.29%)、等信号5个(17.86%)、稍高信号3个(10.71%)、高信号2个(7.14%);T2WI呈稍低信号7个(25.00%)、等信号4个(14.29%)、稍高信号15个(53.57%),其中1个病灶中心出现囊变及1个弥漫性浸润病灶呈高信号,信号特点与脑膜瘤类似。结论PCNSL大多数都是发于大脑半球、脑室周围或者是胼胝体附近,MRI表现具有多重性,但是确诊需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功能正常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误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扬 任静 +2 位作者 闫春伟 王旸 乔远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6期28-31,38,共5页
目的 探讨免疫功能正常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及MRI影像学特点,总结发生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例免疫功能正常PCNSL误诊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0例均为急性起病,以不同程度... 目的 探讨免疫功能正常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及MRI影像学特点,总结发生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例免疫功能正常PCNSL误诊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0例均为急性起病,以不同程度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就诊,且无发热,无免疫缺陷或长期免疫抑制剂使用史及器官移植史;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2例,淋巴细胞升高4例。10例据上述症状体征及MRI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脑胶质瘤、脑膜瘤各5例,拟择期手术治疗。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PCNSL,其中弥漫性大细胞型7例、免疫母细胞型3例。误诊时间4~17 d。10例均在全麻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并联合术后规律放化疗。术后随访半年,患者均存活,未发现复发。结论 PCNSL累及颅内部位多,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对于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及免疫功能正常者,初诊误诊率较高。加强接诊医师对PCNSL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提高警惕性,拓宽诊断思维,及时行MRI、腰穿脑脊液及手术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免疫功能 误诊 脑胶质瘤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宏勤 毛伯镛 +5 位作者 李丹 张尚福 徐缓 张跃康 范益民 李宝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PCNSL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并进行随访 ,应用单克隆抗体LCA、CD2 0、GFAP、CD4 5RO、PC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本组所有 35例...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PCNSL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并进行随访 ,应用单克隆抗体LCA、CD2 0、GFAP、CD4 5RO、PC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本组所有 35例淋巴瘤细胞在脑组织中呈弥漫性生长 ,分布疏密不均 ,但无滤泡形成 ,肿瘤内血管不同程度增生 ,2 1例 (6 0 % )可明显见到淋巴瘤细胞聚集在血管周围呈袖套样分布和多层环状向心性排列。本组发现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32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2例、弥漫性大T细胞淋巴瘤 1例。结论 PCNSL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存在异质性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确定淋巴瘤细胞的干系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单克隆抗体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3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4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PCNSL)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CPCNSL患者急性起病2例、亚急性起病16例、慢性起病5例,首发症状为四肢乏力10例,头晕、头痛伴恶心... 目的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PCNSL)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CPCNSL患者急性起病2例、亚急性起病16例、慢性起病5例,首发症状为四肢乏力10例,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6例。影像学结果显示单发病灶21例,累及幕上23例(仅累及幕上21例、幕上幕下同时累及1例);头部CT显示稍高密度影13例、混杂密度影10例,头部增强MRI显示病灶强化22例。立体定向脑活检3例、开颅活检20例,弥漫大B型淋巴瘤22例,免疫组化CD20均阳性。行单纯手术4例,手术联合化疗2例,手术联合放疗7例,手术联合放化疗7例,单纯放疗3例。化疗方案均为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甲基苄肼,放疗范围为全脑、剂量为40~56 Gy。出院后随访至2016年3月,死亡9例、存活14例。结论 PCNSL多急性、亚急性起病,多以颅内压增高表现为首发症状;以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多见;头部CT稍高密度影、增强MRI病灶强化,周围显示水肿;立体定向脑活检及开颅活检可明确诊断;手术结合放化疗为其主要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立体定向脑活检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航 李海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9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临床分析 PCNSL 临床表现 病情进展 病理证实 预后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误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魏风 成惠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39-139,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误诊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PCNSL 患者资料 病理证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2
8
作者 黄银山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5期147-147,149,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PCNSL患者的MRI表现。结果单发病灶13例,2例多发,肿瘤常位于天幕以上的深部白质。MRI平扫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肿瘤瘤周...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PCNSL患者的MRI表现。结果单发病灶13例,2例多发,肿瘤常位于天幕以上的深部白质。MRI平扫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肿瘤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强化均匀。结论通过MRI相对特征性表现,提高PCNSL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颅内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缓解复发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9
作者 蒋云 国红 +2 位作者 张劲松 李飒英 陈海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年第6期545-547,共3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侵入腑、脑膜、脊髓、脑和脊髓的神经根及眼(玻璃体,脉络膜,视网膜)和视神经;中枢神经系统以外部位,包括淋巴结,没有淋巴瘤的证据。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自发缓解 LYMPHOMA 中枢神经系统以外 非霍奇金淋巴瘤 复发 玻璃体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35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王宏勤 毛伯镛 +3 位作者 李丹 张尚福 范益民 李宝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术前诊断方法。结果 本组男 19例 ,女 16例 ,男女比例为 1.2∶1,年龄 2 6~ 72岁 ,平均年龄5 ...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术前诊断方法。结果 本组男 19例 ,女 16例 ,男女比例为 1.2∶1,年龄 2 6~ 72岁 ,平均年龄5 2岁。所有患者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检查均为阴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肢体无力、瘫痪和神经精神症状 ,5 7%的患者病史短于 4周 ,发病急 ,病情进展快。肿瘤多位于额部、颞顶部和基底节区 ,本组共 35例 5 2个肿瘤 ,其中 16例为多发性肿瘤 (45 .7%)。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肿瘤 ,侵袭性大 ,病史短 ,发病急 ,病情进展快 ,常发生于幕上大脑半球 ,易多发 ,术前诊断困难 ,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的甲氨蝶呤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化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钱震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4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的甲氨蝶呤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进行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PCNS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均用利妥昔单抗... 目的:探讨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的甲氨蝶呤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进行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PCNS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的甲氨蝶呤对其进行化疗,然后观察其近期疗效、3年内的总生存率及其在化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这15例患者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3%(11/15),其3年内的总生存率为60%(9/15)。在化疗期间,这15例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中有3例患者同时发生轻度的口腔溃疡,有6例患者同时发生一过性转氨酶升高,有1例患者同时发生肾功能不全。这15例患者在接受对症治疗后其不良反应均明显减轻。结论: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的甲氨蝶呤对PCNSL患者进行化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地延长其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大剂量甲氨蝶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化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12
作者 刘云 李子孝 张星虎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72-74,8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提出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例疑诊PACNS的病例进行常规MR I、MRA扫描,分析常规MR I病变部位、信号特点、强化特征及MRA情况.[结果]2例均有头痛症状,无语言障碍,表...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提出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例疑诊PACNS的病例进行常规MR I、MRA扫描,分析常规MR I病变部位、信号特点、强化特征及MRA情况.[结果]2例均有头痛症状,无语言障碍,表现为肢体轻度无力,体检左肢肌力5级减,轻度中枢性面瘫.MR I显示病灶位于单侧,主要位于白质内,可累及灰质,分布以额叶、顶叶为主,小脑、胼胝体、丘脑亦受累,T1呈略低信号,T2呈略高信号,增强后两例均有多发斑片状或脑回样强化.MRA 2例均正常.1例腰穿CSF-OB(+)、CSF-24 h IgG鞘内合成率增高,1例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增高,未见寡克隆区带,24 h IgG合成率正常.1例免疫全套:抗组蛋白抗体及抗核抗体筛检试验阳性,以上提示病变与自身免疫性相关,但不具有特异性.2例ANCA均正常.[结论]PACNS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多样,MR I、MRA、DSA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诊断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13
作者 顾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0期164-165,共2页
目的分析并评价内科治疗方法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同时辅助扩血管药物。结果本组7例患者MRI检查出现异常,其中5例为单侧病灶,2例为双侧病灶;4例病灶位于脑叶,边缘... 目的分析并评价内科治疗方法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同时辅助扩血管药物。结果本组7例患者MRI检查出现异常,其中5例为单侧病灶,2例为双侧病灶;4例病灶位于脑叶,边缘不清、呈现不规则的楔形,并累及到皮质以及皮质下;MRI结果显示出长T1及T2信号。病灶在左额顶部扣带回区者2例,病变区外缘为指状或尖角,表现为长T1及长T2信号。通过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患者中有1/3的血管造影表现出串珠样改变。2例患者进行脑活检,表现为小血管程度不等的肉芽肿及非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脑实质小血管出血。全部11例患者在1年的随访期内出现复发者1例,有1例血管炎患者停用激素后无复发。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并辅以扩血管药物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内科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特殊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例
14
作者 李翔 朱丽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14期16-16,共1页
病历资料 患者,男,35岁,因四肢乏力1周入院。患者近1周出现四肢乏力,以远端明显,偶有头晕,头晕表现为头晕沉,无视物旋转,发作时伴恶心,未呕吐,无耳痛耳鸣,无大小便失禁,多在突然做剧烈活动及声音晾吓后发作,回答简单问题... 病历资料 患者,男,35岁,因四肢乏力1周入院。患者近1周出现四肢乏力,以远端明显,偶有头晕,头晕表现为头晕沉,无视物旋转,发作时伴恶心,未呕吐,无耳痛耳鸣,无大小便失禁,多在突然做剧烈活动及声音晾吓后发作,回答简单问题尚准确,每天发作数次至十余次不等。在当地卫生院以恼供血不足、癔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四肢乏力 大小便失禁 发作时 病历资料 剧烈活动 供血不足 头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直方图鉴别胶质母细胞瘤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史云峰 钱丽霞 郭晓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GBM)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在T1WI增强图像直方图参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6例GBM和36例PCNSL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MRI常规影像学表现及强化方式,并利用MaZda...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GBM)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在T1WI增强图像直方图参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6例GBM和36例PCNSL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MRI常规影像学表现及强化方式,并利用MaZda软件于T1WI增强图像肿瘤最大层面手动绘制感兴趣区,提取9个直方图参数,比较参数之间差异,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通过对变量进行统计筛选,除明显均匀强化、囊变、出血、坏死改变外,年龄(P=0.428)、性别(P=0.974)、T1信号(P=0.418)、T2信号(P=0.149)、病灶部位(P=0.065)、水肿(P=0.611)、形态(P=0.6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方图参数除第90百分位数(P=0.206)、第99百分位数(P=0.227)外,均值、方差、偏度、峰度、第1、10、50百分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第10百分位数诊断效能最强,约登指数最大为0.6353,临界值为576,敏感度为91.30%,特异度为72.22%,AUC为0.892。结论MRI影像学表现结合增强T1WI直方图对鉴别GBM和PCNSL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与~1H-MRS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锋 刘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9期1274-1277,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常规MRI及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方法:对15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和1H-MRS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共检出24个病灶,其MRI及1H-MRS表现如下:①PCNSL...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常规MRI及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方法:对15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和1H-MRS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共检出24个病灶,其MRI及1H-MRS表现如下:①PCNSL的MRI表现:病灶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缺口征"、"尖角征"的出现具有特异性;②PCNSL的1H-MRS表现:肿瘤实质区及瘤周近侧水肿区Cho峰升高及NAA、Cr峰降低,肿瘤实质区可见升高的Lip峰。4例病灶在正常组织区可见异常谱线。结论:传统MRI结合1H-MRS表现能够显著提高PCNSL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1H-MRS对于肿瘤浸润及多发病灶的显示优于传统MR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MRS对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皮厚山 杨健 +2 位作者 李辉 肖慧 许尚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技术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AA)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NS lymphomas,PCNS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42例经...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技术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AA)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NS lymphomas,PCNS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A和PCNSL患者的相关影像与临床资料,其中AA24例(AA组)、PCNSL18例(PCNSL组)。影像资料包括MRI常规平扫加增强及^(1)H-MRS扫描图像。^(1)H-MRS检测颅脑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及脂质(Lip)峰的峰值,并计算Cho/NAA、Cho/Cr比值及NAA病灶/NAA健侧、Cho病灶/Cho健侧、Cr病灶/Cr健侧及(Lac+Lip)病灶/(Lac+Lip)健侧比值,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根据数据类型选用Student’s非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敏感性、特异性指标。结果AA组多表现病灶Cho峰升高,NAA峰略降低。PCNSL组多表现病灶Cho峰升高,NAA峰降低,Lip峰升高。Cho/NAA、NAA病灶/NAA健侧及(Lac+Lip)病灶/(Lac+Lip)健侧值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Lip)病灶/(Lac+Lip)健侧对区分两种疾病的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90.3%。结论^(1)H-MRS对AA和PCNSL具有较好的诊断鉴别价值,其中(Lac+Lip)病灶/(Lac+Lip)健侧值对区分两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间变星形细胞瘤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值在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焦鎏鎏 张茜 张禹 《安徽医学》 2018年第9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探讨相位值在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确诊的30例PCNSL与26例GBM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常规MRI及SWI,... 目的探讨相位值在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确诊的30例PCNSL与26例GBM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常规MRI及SWI,在SWI序列相位图上测量PCNSL和GBM的肿瘤实性、瘤周2 cm内脑组织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等面积的感兴趣区域(ROI),测量ROI的相位值,比较分析患者的相位值。结果 GBM患者肿瘤实质、瘤周2 cm脑组织、对侧正常脑组织的相位值分别为-10. 63±9. 27、-3. 94±8. 55、-4. 85±5. 16。PCNSL患者肿瘤实质、瘤周2 cm脑组织、对侧正常脑组织的相位值分别为1. 12±10. 47、-5. 87±18. 00、-5. 46±4. 90。GBM瘤周2 cm脑组织、对侧正常脑组织的相位值均高于PCNS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GBM肿瘤实质相位值低于PCNS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肿瘤实质相位值能够有效的鉴别GBM和PCN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胶质母细胞瘤 相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药学实践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方方 张红旭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4期446-449,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药学实践方法。方法以1例HD-MTX治疗PCNSL患者为例,临床药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主动参与临床治疗,协助医师制定化疗及解救方案,对患者开展药学监护,... 目的研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药学实践方法。方法以1例HD-MTX治疗PCNSL患者为例,临床药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主动参与临床治疗,协助医师制定化疗及解救方案,对患者开展药学监护,进行个体化的药学服务,保证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结果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有效,过程顺利。结论临床药师可以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促进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甲氨蝶呤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高分辨率MRI表现 被引量:9
20
作者 戴世鹏 张崇海 +1 位作者 贾佳 孙文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3期392-396,共5页
目的探讨HR-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4例PACNS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分析HR-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在HR-MRI上24例PACNS患者中,存在43个病变,可见管壁环周增厚36个、管壁偏心性增厚7个。管壁内壁均光滑... 目的探讨HR-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4例PACNS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分析HR-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在HR-MRI上24例PACNS患者中,存在43个病变,可见管壁环周增厚36个、管壁偏心性增厚7个。管壁内壁均光滑。外壁模糊38个、外壁清晰5个。33个病变可见管壁向心性增强,7个病变管壁偏心性增强,无强化3个。病变累及血管壁的长度中位长度为5.4 mm(范围3.0~7.8 mm),病变部位血管壁厚度的中位厚度为0.69 mm(范围0.52~0.85 mm)。结论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能够清晰显示受累血管的管壁环周增厚、内壁光滑和外壁模糊、血管壁向心性强化,对PACNS的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