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现象学的原初经验问题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云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31,共6页
原初经验是"实事本身"所意谓的东西,现象学还原的要旨在于排除一切前见,剥离一切理念化外衣,以重建我们与经验的直接关联,亦即回到原初经验。自康德以来,哲学在原初经验问题上尝试过三种不同的方案,最终都由于各自或明或暗地...
原初经验是"实事本身"所意谓的东西,现象学还原的要旨在于排除一切前见,剥离一切理念化外衣,以重建我们与经验的直接关联,亦即回到原初经验。自康德以来,哲学在原初经验问题上尝试过三种不同的方案,最终都由于各自或明或暗地执持感性与知性之间的形而上学对立而走入了死胡同。现象学的历史意义在于,通过对感性与知性之间对立的消解,胡塞尔开启了从判断明见性回溯直观明见性的新路径,从而将思想纳入与经验的原初关联。最终,这一原初关联在生活世界的问题性中得以具体展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初经验
被动性
感性
知性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威的原初经验及其现实意义:生态学视角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华初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62,共8页
杜威对传统哲学的改造是建立在批判传统的经验概念基础上的,而他对经验概念的改造是通过重释原初经验来实现的。杜威认为,原初经验是人与自然之间前反思的基础性存在关系的集中体现和具体展现所在,也是反思的认知结果回复到其中,从而得...
杜威对传统哲学的改造是建立在批判传统的经验概念基础上的,而他对经验概念的改造是通过重释原初经验来实现的。杜威认为,原初经验是人与自然之间前反思的基础性存在关系的集中体现和具体展现所在,也是反思的认知结果回复到其中,从而得以验证的标准;原初经验直接地连接着人与自然、社会与世界,是圆满经验的意义得到充实,审美效果得以呈现的载体。因此,杜威的原初经验概念成为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也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存在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原初经验
生态美学
生态伦理学
实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谢林与胡塞尔的隐秘联结:论被动综合与原初经验的构造
3
作者
倪逸偲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7,共9页
谢林与胡塞尔都指出,任何试图为对象性认知确定主体性基础的尝试都会被前溯到原初经验的构造问题;而谢林与胡塞尔试图解决原初经验构造问题的方案也非常相似:他们都将原初经验的构造刻画为一种被动综合活动,即原初经验的构造活动同时就...
谢林与胡塞尔都指出,任何试图为对象性认知确定主体性基础的尝试都会被前溯到原初经验的构造问题;而谢林与胡塞尔试图解决原初经验构造问题的方案也非常相似:他们都将原初经验的构造刻画为一种被动综合活动,即原初经验的构造活动同时就是原自我的前意识行动。但不同于谢林仍然尝试以准意识模式的意愿理论来解读被动综合活动的做法,胡塞尔将被动综合重新定位为本能与习性之间的过渡环节。原初经验的构造与原自我的行动展现了存在本身的动态结构,在此意义上,先验哲学必须要成为一种发生学意义上的先验存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初经验
生产性直观
被动综合
先验存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想象哲学及其对儿童想象生态建构的启示
被引量:
4
4
作者
苗雪红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0,共10页
想象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长期以来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想象存在贬视和误解。在柏拉图开启的西方理性主义身心二元论传统中,想象被视为最低等级的心灵状态,是感性与知性之间的中介。康德提出了想象力作为“先...
想象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长期以来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想象存在贬视和误解。在柏拉图开启的西方理性主义身心二元论传统中,想象被视为最低等级的心灵状态,是感性与知性之间的中介。康德提出了想象力作为“先验”能力的新概念,使想象从逻辑上成为经验建构的潜在基础。在整个20世纪,胡塞尔开启的现象学想象哲学从更广泛的本体论意义上对想象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研究,将想象视为一种呈现和创造现实的构成性力量。巴什拉和梅洛-庞蒂突破意识哲学,通过考察儿童时期身体与世界原初接触时的物质(元素)想象开辟了想象本体论的新路径。儿童想象是身体与周围世界建立原初的深层互动关系并不断生成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对世界陷入更深层次的情感关涉的过程,想象因此成为一种与世界相亲的存在方式。这些研究启发我们,儿童教育亟须确立想象的本体论价值取向,守护儿童想象的时空,支持儿童游戏对想象的生动呈现,从而为儿童建构良好的想象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感知
想象
儿童想象
原初经验
想象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生态现象学研究现状述评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现伟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83,共5页
生态现象学从现象学出发,试图用现象学方法来描述人类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原初经验,这代表了现象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同时,现象学也试图通过自身的人文主义向度对生态哲学的自然主义倾向加以校正。这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是继环境伦理学...
生态现象学从现象学出发,试图用现象学方法来描述人类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原初经验,这代表了现象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同时,现象学也试图通过自身的人文主义向度对生态哲学的自然主义倾向加以校正。这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是继环境伦理学之后,西方哲学所开发出来的看待环境问题的新维度。生态现象学通过把自己的描述建立在经验上,以克服环境伦理学在建立人与自然关系上所遇到的难题。生态现象学在方法论方面还有一些难题,但是它提出的一些重要概念,已经为这门学科的可能性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现象学
自然主义
原初经验
遭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象学的原初经验问题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云飞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31,共6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世界视域的生成与意义的起源"(09C-04)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项目"胡塞尔的‘被动综合’学说与现象学的世界问题"(10Y7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现象学的双重面孔"(10YJA72001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原初经验是"实事本身"所意谓的东西,现象学还原的要旨在于排除一切前见,剥离一切理念化外衣,以重建我们与经验的直接关联,亦即回到原初经验。自康德以来,哲学在原初经验问题上尝试过三种不同的方案,最终都由于各自或明或暗地执持感性与知性之间的形而上学对立而走入了死胡同。现象学的历史意义在于,通过对感性与知性之间对立的消解,胡塞尔开启了从判断明见性回溯直观明见性的新路径,从而将思想纳入与经验的原初关联。最终,这一原初关联在生活世界的问题性中得以具体展显。
关键词
原初经验
被动性
感性
知性
生活世界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威的原初经验及其现实意义:生态学视角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华初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社科部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62,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历史规律性问题研究"(项目号:11YJA72001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杜威对传统哲学的改造是建立在批判传统的经验概念基础上的,而他对经验概念的改造是通过重释原初经验来实现的。杜威认为,原初经验是人与自然之间前反思的基础性存在关系的集中体现和具体展现所在,也是反思的认知结果回复到其中,从而得以验证的标准;原初经验直接地连接着人与自然、社会与世界,是圆满经验的意义得到充实,审美效果得以呈现的载体。因此,杜威的原初经验概念成为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也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存在论的基础。
关键词
杜威
原初经验
生态美学
生态伦理学
实用主义
分类号
B712.5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谢林与胡塞尔的隐秘联结:论被动综合与原初经验的构造
3
作者
倪逸偲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7,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谢林著作集》的翻译与研究”(项目号:15JJD72000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谢林与胡塞尔都指出,任何试图为对象性认知确定主体性基础的尝试都会被前溯到原初经验的构造问题;而谢林与胡塞尔试图解决原初经验构造问题的方案也非常相似:他们都将原初经验的构造刻画为一种被动综合活动,即原初经验的构造活动同时就是原自我的前意识行动。但不同于谢林仍然尝试以准意识模式的意愿理论来解读被动综合活动的做法,胡塞尔将被动综合重新定位为本能与习性之间的过渡环节。原初经验的构造与原自我的行动展现了存在本身的动态结构,在此意义上,先验哲学必须要成为一种发生学意义上的先验存在论。
关键词
原初经验
生产性直观
被动综合
先验存在论
分类号
B516.5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B516.3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想象哲学及其对儿童想象生态建构的启示
被引量:
4
4
作者
苗雪红
机构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0,共10页
基金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及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婴幼儿音乐教育生态建构研究”(课题批准号:2023SJZD051)。
文摘
想象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长期以来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想象存在贬视和误解。在柏拉图开启的西方理性主义身心二元论传统中,想象被视为最低等级的心灵状态,是感性与知性之间的中介。康德提出了想象力作为“先验”能力的新概念,使想象从逻辑上成为经验建构的潜在基础。在整个20世纪,胡塞尔开启的现象学想象哲学从更广泛的本体论意义上对想象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研究,将想象视为一种呈现和创造现实的构成性力量。巴什拉和梅洛-庞蒂突破意识哲学,通过考察儿童时期身体与世界原初接触时的物质(元素)想象开辟了想象本体论的新路径。儿童想象是身体与周围世界建立原初的深层互动关系并不断生成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对世界陷入更深层次的情感关涉的过程,想象因此成为一种与世界相亲的存在方式。这些研究启发我们,儿童教育亟须确立想象的本体论价值取向,守护儿童想象的时空,支持儿童游戏对想象的生动呈现,从而为儿童建构良好的想象生态。
关键词
身体
感知
想象
儿童想象
原初经验
想象生态
Keywords
body
perception
imagination
children's imagination
original experience
imagination ecology
分类号
G610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生态现象学研究现状述评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现伟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83,共5页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自然主义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011B029)
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信息场论视域下的心物一体化研究"(项目编号:2011B029)
文摘
生态现象学从现象学出发,试图用现象学方法来描述人类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原初经验,这代表了现象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同时,现象学也试图通过自身的人文主义向度对生态哲学的自然主义倾向加以校正。这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是继环境伦理学之后,西方哲学所开发出来的看待环境问题的新维度。生态现象学通过把自己的描述建立在经验上,以克服环境伦理学在建立人与自然关系上所遇到的难题。生态现象学在方法论方面还有一些难题,但是它提出的一些重要概念,已经为这门学科的可能性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生态现象学
自然主义
原初经验
遭遇环境
分类号
B71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现象学的原初经验问题
李云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杜威的原初经验及其现实意义:生态学视角
刘华初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谢林与胡塞尔的隐秘联结:论被动综合与原初经验的构造
倪逸偲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想象哲学及其对儿童想象生态建构的启示
苗雪红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美国生态现象学研究现状述评
王现伟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