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订《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导则》的原则框架 被引量:134
1
作者 刘有为 李光范 +4 位作者 高克利 杜彦明 张勤 牛晓民 孙维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67,76,共5页
状态维修的核心是如何基于对设备状态的评估来制定科学的维修计划。文中提出了通过对设备各类状态信息进行评分并加权处理的方法,实现对设备状态的评分,并建立了可操作的设备状态量化评估体系。还论述了有关制订电力行业《电气设备状态... 状态维修的核心是如何基于对设备状态的评估来制定科学的维修计划。文中提出了通过对设备各类状态信息进行评分并加权处理的方法,实现对设备状态的评分,并建立了可操作的设备状态量化评估体系。还论述了有关制订电力行业《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导则》的一些基本原则,主要强调了三个原则:设备状态的分析应基于试验(包括在线监测)、家族缺陷和自身质量事件;引入设备状态和试验项目的百分制评价方法;导则制订之初必须考虑数值化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设备 状态维修 《电气设备状态维修导则》 故障模式 电力行业 原则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原则框架
2
作者 朱英明 姚士谋 《现代城市研究》 1999年第5期49-52,63,共5页
适合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原则框架,是制定我国城市化具体道路、城市化合适水平、城市化恰当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原则基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能否持续、顺利发展的关键。本文就宏观调控指导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现代... 适合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原则框架,是制定我国城市化具体道路、城市化合适水平、城市化恰当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原则基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能否持续、顺利发展的关键。本文就宏观调控指导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促进城市和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四个方面七条原则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原则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化解不良债权原则框架及其方式的探讨
3
作者 李超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5-10,共6页
对化解不良债权原则框架及其方式的探讨李超目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专业银行问商业银行转化,不可回避地遇到银行不良债权问题。不良债权既成为专业银行问商业银行转化的严重障碍,又是银企双方的沉重包袱,给国民经济留下了浓厚... 对化解不良债权原则框架及其方式的探讨李超目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专业银行问商业银行转化,不可回避地遇到银行不良债权问题。不良债权既成为专业银行问商业银行转化的严重障碍,又是银企双方的沉重包袱,给国民经济留下了浓厚的阴影。本文拟就化解不民愤权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债权 原则框架 专业银行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改革 中央财政 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 债务重组 银行不良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原则的有限性及其补正——兼论“原则-美德-法律”框架 被引量:9
4
作者 白钧溢 于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1,共9页
教育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原则方法”旨在通过伦理原则的构建与教授消解教育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的伦理风险。然而,当前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存在有限性,制约了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力。就自身而言,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在构建过程... 教育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原则方法”旨在通过伦理原则的构建与教授消解教育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的伦理风险。然而,当前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存在有限性,制约了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力。就自身而言,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在构建过程中忽略了其在不同行业领域、不同教育应用甚至同一框架内的个性特征或关系。就实践而言,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原则既无法提升目标对象将伦理原则付诸实践的意愿,也缺乏强制其遵守这些价值观和规范的机制。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原则有限性的消解需要在完善原则自身的同时引入美德与法律,进而构建“原则-美德-法律”框架。这一框架的构建要义是使原则、美德、法律三大层次针对且有效地应对伦理原则有限性的各个方面,做到确定可靠切实的伦理原则、开展明确可行的美德培育、构筑稳健有效的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人工智能 伦理原则 有限性 原则-美德-法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灾害提供保护的框架原则及其构建完善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洲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74-77,93,共4页
当今的人类社会各种灾害频繁发生,凸显了在国内和国际层面加强"灾害应对"与"提供保护"的迫切需要。近年来,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开始编纂、发展"应对灾害提供保护"的国际法原则和规范,在这方面已经初步形... 当今的人类社会各种灾害频繁发生,凸显了在国内和国际层面加强"灾害应对"与"提供保护"的迫切需要。近年来,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开始编纂、发展"应对灾害提供保护"的国际法原则和规范,在这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主要的框架原则和要素。中国的实践顺应了这些框架原则、要素的要求,同时,中国应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需求来诠释和完善"应对灾害提供保护"领域的框架原则与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框架原则 保护 责任 援助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两国商务谈判风格之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红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2-34,共3页
由于中美两国在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及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两国间的商务谈判风格也各有特色。美国人重视法律、时间、利益、信息,习惯“纵向妥协式谈判”,个人立场决策能力强,主张即时谈判;中国人富有耐心... 由于中美两国在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及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两国间的商务谈判风格也各有特色。美国人重视法律、时间、利益、信息,习惯“纵向妥协式谈判”,个人立场决策能力强,主张即时谈判;中国人富有耐心,重人性,重立场,较为含蓄,集体决策,喜欢观“横向妥协式谈判”,主张先定原则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谈判 中美两国 谈判人员 谈判风格 原则框架 基本信息 法律意识 意识形态 政治经济体制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