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页岩油原位转化工况下微硅复合六偏磷酸钠改性铝酸盐水泥石性能评价
被引量:
1
1
作者
万向臣
张健
王文斌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4-651,共8页
低成熟度页岩油原位转化工况下极端高温会导致固井水泥石强度发生衰退。因此,研究了微硅复合六偏磷酸钠改性铝酸盐水泥在650℃处理前后的宏观性能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50℃下六偏磷酸钠能显著降低铝酸盐水泥石的渗透率,但对抗压强度提...
低成熟度页岩油原位转化工况下极端高温会导致固井水泥石强度发生衰退。因此,研究了微硅复合六偏磷酸钠改性铝酸盐水泥在650℃处理前后的宏观性能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50℃下六偏磷酸钠能显著降低铝酸盐水泥石的渗透率,但对抗压强度提升不明显,微硅复合六偏磷酸钠改性铝酸盐水泥石的渗透率明显降低,同时抗压强度提升明显。650℃处理后,5.0%六偏磷酸钠改性铝酸盐水泥石的抗压强度最高,为47.19 MPa,而微硅复合六偏磷酸钠改性铝酸盐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呈现降低趋势。铝酸盐水泥石在650℃处理前后水化产物发生明显转化,主要是C3AH6和AH3转化为C12A7和CA,其中,C3AH6和AH3主要在180~400℃期间发生热分解,同时水泥石由于晶型的转化导致孔隙增大。微硅促使铝酸盐水泥石在50℃环境下生成的C2ASH8,有助于改善水泥石的微观结构,但是,650℃处理后由于C2ASH8的分解同样会导致水泥石孔隙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油
原位
转化
铝酸盐水泥
六偏磷酸钠
微硅粉体
高温处理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生烃活化能分布及其对页岩原位转化的启发
被引量:
5
2
作者
郑瑞辉
李志鹏
+4 位作者
曾文人
余麒麟
满凯旋
肖伟
张枝焕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7-209,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中—低熟(R_(o)<1.0%)页岩面积占该段页岩总面积的90%左右,中—低熟页岩油/油页岩资源丰富,原位转化作为实现其工业开采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生烃转化率和活化能是影响页岩原位转化和...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中—低熟(R_(o)<1.0%)页岩面积占该段页岩总面积的90%左右,中—低熟页岩油/油页岩资源丰富,原位转化作为实现其工业开采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生烃转化率和活化能是影响页岩原位转化和开采潜力的关键因素,前人研究表明研究区长7段页岩生烃活化能分布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别,但其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尚不清楚,尤其是有机质丰度、成熟度等对页岩生烃特征和动力学过程的控制作用及其成因机制尚不明确,这必将制约研究区页岩原位转化条件和资源潜力的评价。本次研究选取了长7段成熟度相近、不同有机质丰度的5块页岩样品以及有机质丰度相近、不同成熟度的5块页岩样品,通过开放热模拟实验确定了样品的生烃动力学参数,讨论了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对长7段页岩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根据烃源岩生烃过程的时间-温度补偿原理,将实验室条件下获得的动力学参数外推至页岩原位转化条件下,分析了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对长7段页岩原位转化温度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熟度相近的情况下,受有机质中藻类体等腐泥组的富集程度影响,烃源岩的生烃活化能随有机质丰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有机质丰度相近的情况下,受有机质中富氢组分含量的影响,烃源岩的生烃活化能随有机质成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页岩原位转化条件下,随页岩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的增加,页岩原位转化对应的主要生烃期温度升高,达到主生烃期所需的加热时间增长;相近成熟度页岩样品的成烃潜力随有机质丰度的增大而增大;相近有机质丰度页岩样品的成烃潜力随有机质成熟度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动力学
有机质丰度
成熟度
长7段
页岩
页岩
油
原位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与资源潜力探讨
被引量:
24
3
作者
郭秋麟
米石云
+1 位作者
张倩
王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2-412,共11页
鉴于我国页岩油在类型划分、评价方法、评价参数标准和资源潜力预测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的现状,将页岩油划分为夹层页岩油、纯页岩油和原位转化页岩油三大类。根据这三大类页岩油明显不同的赋存与形成特征,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容积法、基于...
鉴于我国页岩油在类型划分、评价方法、评价参数标准和资源潜力预测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的现状,将页岩油划分为夹层页岩油、纯页岩油和原位转化页岩油三大类。根据这三大类页岩油明显不同的赋存与形成特征,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容积法、基于热解烃S1含量体积法、基于氢指数变化的生烃量法资源量计算方法模型,并确定各种方法模型的关键参数及参数下限标准,最后按照统一的参数标准评价了我国主要盆地页岩层系的三大类页岩油资源量。我国纯页岩油、夹层页岩油、原位转化页岩油地质资源量分别为145.4×10^(8), 95.1×10^(8),708.2×10^(8)t,可采资源量分别为9.4×10^(8),7.1×10^(8),460.3×10^(8)t。评价结果表明,我国页岩油资源丰富,是推动国内原油增产稳产的重要接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标准
资源评价方法
资源潜力
夹层
页岩
油
纯
页岩
油
原位转化页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页岩油地层固井用改性铝酸盐水泥的水化行为及性能
被引量:
7
4
作者
万向臣
张健
陈小荣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4-620,626,共8页
页岩油原位转化的资源潜力巨大,属于中国油气的战略性替代资源。但是,低成熟度页岩油在原位转化过程中极端高温会导致固井水泥石强度衰退。系统研究了改性材料六偏磷酸钠对铝酸盐水泥水化行为及在650℃高温环境下应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
页岩油原位转化的资源潜力巨大,属于中国油气的战略性替代资源。但是,低成熟度页岩油在原位转化过程中极端高温会导致固井水泥石强度衰退。系统研究了改性材料六偏磷酸钠对铝酸盐水泥水化行为及在650℃高温环境下应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深入探究。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测试技术显示,改性材料六偏磷酸钠对铝酸盐水泥初期水化行为存在较为显著延缓作用,且可有效改善其流变性能。50℃环境下,掺入六偏磷酸钠能显著降低铝酸盐水泥石的渗透率,但对强度提升不明显;650℃处理后,掺入5%六偏磷酸钠的改性铝酸盐水泥石的抗压强度最高为47.19 MPa。铝酸盐水泥石在650℃处理前后水化产物发生明显转化,主要是C3AH6和AH3转化为C12A7和CA,其中,C3AH6和AH3主要在180~400℃期间发生热分解。同时,压汞孔径分布显示,净浆铝酸盐水泥石以及5%六偏磷酸钠改性铝酸盐水泥石孔径范围主要分布在100~1000 nm之间,且两种类型水泥石高温650℃处理后由于晶型的转化均导致孔隙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油
原位
转化
铝酸盐水泥
六偏磷酸钠
力学强度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油原位转化工况下微硅复合六偏磷酸钠改性铝酸盐水泥石性能评价
被引量:
1
1
作者
万向臣
张健
王文斌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4-651,共8页
基金
中石油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含CO_(2)环境下水泥环自修复固井技术研究”(ZCY2022B-05)。
文摘
低成熟度页岩油原位转化工况下极端高温会导致固井水泥石强度发生衰退。因此,研究了微硅复合六偏磷酸钠改性铝酸盐水泥在650℃处理前后的宏观性能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50℃下六偏磷酸钠能显著降低铝酸盐水泥石的渗透率,但对抗压强度提升不明显,微硅复合六偏磷酸钠改性铝酸盐水泥石的渗透率明显降低,同时抗压强度提升明显。650℃处理后,5.0%六偏磷酸钠改性铝酸盐水泥石的抗压强度最高,为47.19 MPa,而微硅复合六偏磷酸钠改性铝酸盐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呈现降低趋势。铝酸盐水泥石在650℃处理前后水化产物发生明显转化,主要是C3AH6和AH3转化为C12A7和CA,其中,C3AH6和AH3主要在180~400℃期间发生热分解,同时水泥石由于晶型的转化导致孔隙增大。微硅促使铝酸盐水泥石在50℃环境下生成的C2ASH8,有助于改善水泥石的微观结构,但是,650℃处理后由于C2ASH8的分解同样会导致水泥石孔隙增大。
关键词
页岩
油
原位
转化
铝酸盐水泥
六偏磷酸钠
微硅粉体
高温处理
水化产物
Keywords
In-situ conversion of shale oil
Aluminate cement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
Micro silica powder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
Hydration product
分类号
TE25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生烃活化能分布及其对页岩原位转化的启发
被引量:
5
2
作者
郑瑞辉
李志鹏
曾文人
余麒麟
满凯旋
肖伟
张枝焕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7-209,共13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战略合作科技专项(编号ZLZX2020-02-01-01)资助的成果。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中—低熟(R_(o)<1.0%)页岩面积占该段页岩总面积的90%左右,中—低熟页岩油/油页岩资源丰富,原位转化作为实现其工业开采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生烃转化率和活化能是影响页岩原位转化和开采潜力的关键因素,前人研究表明研究区长7段页岩生烃活化能分布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别,但其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尚不清楚,尤其是有机质丰度、成熟度等对页岩生烃特征和动力学过程的控制作用及其成因机制尚不明确,这必将制约研究区页岩原位转化条件和资源潜力的评价。本次研究选取了长7段成熟度相近、不同有机质丰度的5块页岩样品以及有机质丰度相近、不同成熟度的5块页岩样品,通过开放热模拟实验确定了样品的生烃动力学参数,讨论了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对长7段页岩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根据烃源岩生烃过程的时间-温度补偿原理,将实验室条件下获得的动力学参数外推至页岩原位转化条件下,分析了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对长7段页岩原位转化温度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熟度相近的情况下,受有机质中藻类体等腐泥组的富集程度影响,烃源岩的生烃活化能随有机质丰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有机质丰度相近的情况下,受有机质中富氢组分含量的影响,烃源岩的生烃活化能随有机质成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页岩原位转化条件下,随页岩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的增加,页岩原位转化对应的主要生烃期温度升高,达到主生烃期所需的加热时间增长;相近成熟度页岩样品的成烃潜力随有机质丰度的增大而增大;相近有机质丰度页岩样品的成烃潜力随有机质成熟度的增大而降低。
关键词
生烃动力学
有机质丰度
成熟度
长7段
页岩
页岩
油
原位
转化
Keywords
hydrocarbon generation kinetic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maturity
Chang 7 member shale
in-situ conversion of shale oi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与资源潜力探讨
被引量:
24
3
作者
郭秋麟
米石云
张倩
王建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2-412,共11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21DJ18)
重大科技专项(2019E-26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十四五”科技专项(2021DJ31)联合资助。
文摘
鉴于我国页岩油在类型划分、评价方法、评价参数标准和资源潜力预测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的现状,将页岩油划分为夹层页岩油、纯页岩油和原位转化页岩油三大类。根据这三大类页岩油明显不同的赋存与形成特征,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容积法、基于热解烃S1含量体积法、基于氢指数变化的生烃量法资源量计算方法模型,并确定各种方法模型的关键参数及参数下限标准,最后按照统一的参数标准评价了我国主要盆地页岩层系的三大类页岩油资源量。我国纯页岩油、夹层页岩油、原位转化页岩油地质资源量分别为145.4×10^(8), 95.1×10^(8),708.2×10^(8)t,可采资源量分别为9.4×10^(8),7.1×10^(8),460.3×10^(8)t。评价结果表明,我国页岩油资源丰富,是推动国内原油增产稳产的重要接替领域。
关键词
参数标准
资源评价方法
资源潜力
夹层
页岩
油
纯
页岩
油
原位转化页岩油
Keywords
parameter criterion
resource assessment method
resource potential
interlayer shale oil
pure shale oil
in⁃situ converted shale oil
分类号
TE15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油地层固井用改性铝酸盐水泥的水化行为及性能
被引量:
7
4
作者
万向臣
张健
陈小荣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4-620,626,共8页
基金
中石油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含CO_(2)环境下水泥环自修复固井技术研究”(项目编号ZCY2022B-05)。
文摘
页岩油原位转化的资源潜力巨大,属于中国油气的战略性替代资源。但是,低成熟度页岩油在原位转化过程中极端高温会导致固井水泥石强度衰退。系统研究了改性材料六偏磷酸钠对铝酸盐水泥水化行为及在650℃高温环境下应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深入探究。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测试技术显示,改性材料六偏磷酸钠对铝酸盐水泥初期水化行为存在较为显著延缓作用,且可有效改善其流变性能。50℃环境下,掺入六偏磷酸钠能显著降低铝酸盐水泥石的渗透率,但对强度提升不明显;650℃处理后,掺入5%六偏磷酸钠的改性铝酸盐水泥石的抗压强度最高为47.19 MPa。铝酸盐水泥石在650℃处理前后水化产物发生明显转化,主要是C3AH6和AH3转化为C12A7和CA,其中,C3AH6和AH3主要在180~400℃期间发生热分解。同时,压汞孔径分布显示,净浆铝酸盐水泥石以及5%六偏磷酸钠改性铝酸盐水泥石孔径范围主要分布在100~1000 nm之间,且两种类型水泥石高温650℃处理后由于晶型的转化均导致孔隙明显增大。
关键词
页岩
油
原位
转化
铝酸盐水泥
六偏磷酸钠
力学强度
水化产物
Keywords
shale oil in-situ conversion
aluminate cement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
mechanical strength
hydration products
分类号
TE256.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页岩油原位转化工况下微硅复合六偏磷酸钠改性铝酸盐水泥石性能评价
万向臣
张健
王文斌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生烃活化能分布及其对页岩原位转化的启发
郑瑞辉
李志鹏
曾文人
余麒麟
满凯旋
肖伟
张枝焕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与资源潜力探讨
郭秋麟
米石云
张倩
王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页岩油地层固井用改性铝酸盐水泥的水化行为及性能
万向臣
张健
陈小荣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