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李年银
王元
+3 位作者
陈飞
韩应龙
陈文斌
康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合理高效地开发油页岩资源对中国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相比地面干馏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未来油页岩开采的发展方向。文章系统地分析了代表性的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发展现状,对电传导加热、...
合理高效地开发油页岩资源对中国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相比地面干馏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未来油页岩开采的发展方向。文章系统地分析了代表性的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发展现状,对电传导加热、热流体加热、辐射加热、燃烧加热等工艺的特点进行了归纳。结合目前研究现状,从储层造缝、地下储集空间封闭、高效加热与新能源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下步研究方向。该研究可为实现油页岩绿色高效开采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原位转化技术
电传导加热
热流体加热
辐射加热
燃烧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瓜生殖细胞原位转化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果萍
孙 毅
+1 位作者
王景雪
崔贵梅
《中国西瓜甜瓜》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利用西瓜有性生殖过程,将常规提纯的质粒DNA稀释后,涂抹在授粉后的柱头上,使其随花粉管伸入胚珠过程中形成的通道进入到生殖细胞,形成的合子胚在适宜的发育条件下,在植株原位发育成熟,从而得到转化种子。
关键词
生殖细胞
原位转化技术
西瓜
活体植株
外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原位转化/改质技术的陆相页岩选区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页岩为例
被引量:
29
3
作者
杨智
邹才能
+4 位作者
付金华
侯连华
刘显阳
林森虎
李士祥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1-228,共8页
与依靠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的页岩气、致密油开发相比,原位转化/改质技术更适合规模效益开发中国陆相大面积分布、成熟度介于0.5%~1.0%、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大于6%的页岩层系液态烃资源.本研究基于原位转化/改质技术具有不受地质条件限制...
与依靠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的页岩气、致密油开发相比,原位转化/改质技术更适合规模效益开发中国陆相大面积分布、成熟度介于0.5%~1.0%、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大于6%的页岩层系液态烃资源.本研究基于原位转化/改质技术具有不受地质条件限制、地下转化轻质油、高采出程度、较低污染等技术优势的特点,综合考虑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页岩厚度、页岩有机质丰度、热演化程度和现今埋深等地质参数,评价优选试验有利区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南部,其中埋深小于1 500 m的分布面积大于6 000 km^2.页岩选区评价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陆相页岩是原位转化/改质技术工业试验的有利页岩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页岩层系液态烃
陆相页岩层系
原位转化技术
原位
改质
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
资源潜力
致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页岩油集输过程关键子系统风险评价及安全防控
4
作者
王超杰
刘宛欣
+2 位作者
李凯
邹卓辰
徐长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139,共9页
为提高页岩油集输过程的安全性,首先以过热蒸汽注入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下的页岩油集输过程为评价对象,分析页岩油集输过程中的危险源,将整个集输过程分为3个子系统,利用危险性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定性分析各子系统的风险,并根据定...
为提高页岩油集输过程的安全性,首先以过热蒸汽注入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下的页岩油集输过程为评价对象,分析页岩油集输过程中的危险源,将整个集输过程分为3个子系统,利用危险性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定性分析各子系统的风险,并根据定性分析结果,利用保护层分析法(LOPA)和火灾爆炸指数法(F&EI)计算各子系统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概率与危险等级;然后划分页岩油集输过程的节点,对含有硫化氢的油气泄漏事故与净化后的油气泄漏事故分别建立蝴蝶结模型,并依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控措施和风险管理体系。结果表明:油气集输过程可能引发事故的子系统有蒸汽发生系统、冷却分离系统、氨法脱硫系统与冷却分离系统,其中,蒸汽发生系统泄漏不会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其余子系统的火灾爆炸风险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氨法脱硫系统、冷却分离系统、提气脱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油气集输过程
关键子系统
风险评价
安全防控
原位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_7页岩层段岩石热导率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
11
5
作者
崔景伟
侯连华
+2 位作者
朱如凯
李士祥
吴松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0-288,共9页
原位转化技术是中国陆相页岩油攻关的重点领域,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_7页岩层段岩石热物性,特别是高温热物性研究尚处空白,严重制约原位转化工程优化和可行性评价。选取长_7页岩发育区内多口取心井新鲜样品,利用热导仪、差示扫描...
原位转化技术是中国陆相页岩油攻关的重点领域,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_7页岩层段岩石热物性,特别是高温热物性研究尚处空白,严重制约原位转化工程优化和可行性评价。选取长_7页岩发育区内多口取心井新鲜样品,利用热导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膨胀仪,获得长_7页岩层段泥质粉砂岩、凝灰岩、泥岩和页岩的热扩散系数、比热容、热膨胀系数以及热导率参数。长_7页岩层段不同岩性的岩石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存在差异,且随砂质含量降低而降低,即泥质粉砂岩>凝灰岩>泥岩>页岩。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具有各向异性,水平方向是垂直方向的1~3.5倍,且其差异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升高,岩石热扩散系数呈降低趋势、比热容呈增大趋势、热导率呈先降低后增大趋势。页岩热物性的各向异性最强,各向异性是岩石非均质性的体现,与微观纹层相关;砂岩各向异性可能与岩石不同方向上渗透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物性
原位转化技术
页岩油
长7油层组
延长组
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富有机质段岩石热膨胀系数随温度演化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
3
6
作者
张岩
侯连华
+3 位作者
崔景伟
罗霞
林森虎
张紫芸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41,共10页
页岩油地下原位转化技术的应用是实现中低成熟度页岩油规模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加热过程中页岩的热膨胀研究对于井眼稳定性、加热器寿命以及盖层完整性等工程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页岩段3口取心井的岩心,在常规...
页岩油地下原位转化技术的应用是实现中低成熟度页岩油规模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加热过程中页岩的热膨胀研究对于井眼稳定性、加热器寿命以及盖层完整性等工程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页岩段3口取心井的岩心,在常规镜下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基础上,采用DIL402 SE型热膨胀仪获得25~600℃下泥质粉砂岩、泥岩和黑色页岩的热膨胀系数及其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富有机质段不同岩性的热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并随有机碳含量(TOC)的升高而增大。当TOC值小于5%时,岩石热膨胀系数“近指数型”增大;当TOC值大于等于5%时,岩石热膨胀系数呈“四段式”复杂变化。(2)研究区富有机质页岩的热膨胀系数各向异性因子最大,垂直层理方向上是平行层理方向上的1.7~2.7倍。(3)富有机质页岩生烃强度大,能产生微裂缝并导致热膨胀复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转化技术
富有机质页岩
热膨胀系数
各向异性因子
动态演化
长7页岩
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李年银
王元
陈飞
韩应龙
陈文斌
康佳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科技合作项目“深层超高温(200℃)碳酸盐岩气藏酸处理增产改造关键技术研究”(2020CX010501)。
文摘
合理高效地开发油页岩资源对中国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相比地面干馏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未来油页岩开采的发展方向。文章系统地分析了代表性的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发展现状,对电传导加热、热流体加热、辐射加热、燃烧加热等工艺的特点进行了归纳。结合目前研究现状,从储层造缝、地下储集空间封闭、高效加热与新能源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下步研究方向。该研究可为实现油页岩绿色高效开采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油页岩
原位转化技术
电传导加热
热流体加热
辐射加热
燃烧加热
Keywords
oil shale
in-situ conversion technology
electrical conduction heating
thermal fluid heating
radiation heating
combustion heating
分类号
TE66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瓜生殖细胞原位转化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果萍
孙 毅
王景雪
崔贵梅
机构
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西瓜甜瓜》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基金
山西省留学回国人员资助项目部分内容。
文摘
利用西瓜有性生殖过程,将常规提纯的质粒DNA稀释后,涂抹在授粉后的柱头上,使其随花粉管伸入胚珠过程中形成的通道进入到生殖细胞,形成的合子胚在适宜的发育条件下,在植株原位发育成熟,从而得到转化种子。
关键词
生殖细胞
原位转化技术
西瓜
活体植株
外源基因
分类号
S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原位转化/改质技术的陆相页岩选区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页岩为例
被引量:
29
3
作者
杨智
邹才能
付金华
侯连华
刘显阳
林森虎
李士祥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1-228,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4CB239000)~~
文摘
与依靠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的页岩气、致密油开发相比,原位转化/改质技术更适合规模效益开发中国陆相大面积分布、成熟度介于0.5%~1.0%、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大于6%的页岩层系液态烃资源.本研究基于原位转化/改质技术具有不受地质条件限制、地下转化轻质油、高采出程度、较低污染等技术优势的特点,综合考虑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页岩厚度、页岩有机质丰度、热演化程度和现今埋深等地质参数,评价优选试验有利区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南部,其中埋深小于1 500 m的分布面积大于6 000 km^2.页岩选区评价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陆相页岩是原位转化/改质技术工业试验的有利页岩分布区.
关键词
页岩油
页岩层系液态烃
陆相页岩层系
原位转化技术
原位
改质
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
资源潜力
致密油
Keywords
shale oil
liquid-rich shale
lacustrine shale stratum
in-situ conversion processing
in-situ upgradingprocessing
Ordos Basin
resource potential
tight oil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油集输过程关键子系统风险评价及安全防控
4
作者
王超杰
刘宛欣
李凯
邹卓辰
徐长航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13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009202)。
文摘
为提高页岩油集输过程的安全性,首先以过热蒸汽注入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下的页岩油集输过程为评价对象,分析页岩油集输过程中的危险源,将整个集输过程分为3个子系统,利用危险性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定性分析各子系统的风险,并根据定性分析结果,利用保护层分析法(LOPA)和火灾爆炸指数法(F&EI)计算各子系统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概率与危险等级;然后划分页岩油集输过程的节点,对含有硫化氢的油气泄漏事故与净化后的油气泄漏事故分别建立蝴蝶结模型,并依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控措施和风险管理体系。结果表明:油气集输过程可能引发事故的子系统有蒸汽发生系统、冷却分离系统、氨法脱硫系统与冷却分离系统,其中,蒸汽发生系统泄漏不会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其余子系统的火灾爆炸风险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氨法脱硫系统、冷却分离系统、提气脱硫系统。
关键词
页岩油
油气集输过程
关键子系统
风险评价
安全防控
原位转化技术
Keywords
shale oil
oil and 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critical subsystem
risk assessment
safety prevention
in-situ convers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X913.4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_7页岩层段岩石热导率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
11
5
作者
崔景伟
侯连华
朱如凯
李士祥
吴松涛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0-288,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陆相致密油(页岩油)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2014CB239000)资助
文摘
原位转化技术是中国陆相页岩油攻关的重点领域,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_7页岩层段岩石热物性,特别是高温热物性研究尚处空白,严重制约原位转化工程优化和可行性评价。选取长_7页岩发育区内多口取心井新鲜样品,利用热导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膨胀仪,获得长_7页岩层段泥质粉砂岩、凝灰岩、泥岩和页岩的热扩散系数、比热容、热膨胀系数以及热导率参数。长_7页岩层段不同岩性的岩石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存在差异,且随砂质含量降低而降低,即泥质粉砂岩>凝灰岩>泥岩>页岩。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具有各向异性,水平方向是垂直方向的1~3.5倍,且其差异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升高,岩石热扩散系数呈降低趋势、比热容呈增大趋势、热导率呈先降低后增大趋势。页岩热物性的各向异性最强,各向异性是岩石非均质性的体现,与微观纹层相关;砂岩各向异性可能与岩石不同方向上渗透率相关。
关键词
热物性
原位转化技术
页岩油
长7油层组
延长组
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thermal properties
in situ conversion technology
shale oil,Chang 7 oil layer
Yanchang Formation
Triassic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富有机质段岩石热膨胀系数随温度演化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
3
6
作者
张岩
侯连华
崔景伟
罗霞
林森虎
张紫芸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41,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陆相致密油(页岩油)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编号:2014CB239001)资助。
文摘
页岩油地下原位转化技术的应用是实现中低成熟度页岩油规模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加热过程中页岩的热膨胀研究对于井眼稳定性、加热器寿命以及盖层完整性等工程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页岩段3口取心井的岩心,在常规镜下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基础上,采用DIL402 SE型热膨胀仪获得25~600℃下泥质粉砂岩、泥岩和黑色页岩的热膨胀系数及其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富有机质段不同岩性的热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并随有机碳含量(TOC)的升高而增大。当TOC值小于5%时,岩石热膨胀系数“近指数型”增大;当TOC值大于等于5%时,岩石热膨胀系数呈“四段式”复杂变化。(2)研究区富有机质页岩的热膨胀系数各向异性因子最大,垂直层理方向上是平行层理方向上的1.7~2.7倍。(3)富有机质页岩生烃强度大,能产生微裂缝并导致热膨胀复杂变化。
关键词
原位转化技术
富有机质页岩
热膨胀系数
各向异性因子
动态演化
长7页岩
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in-situ conversion technology
organic-rich shale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anisotropy factor
dynamic evolution
Chang 7 shale
Triassic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3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李年银
王元
陈飞
韩应龙
陈文斌
康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瓜生殖细胞原位转化技术研究初报
王果萍
孙 毅
王景雪
崔贵梅
《中国西瓜甜瓜》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原位转化/改质技术的陆相页岩选区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页岩为例
杨智
邹才能
付金华
侯连华
刘显阳
林森虎
李士祥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页岩油集输过程关键子系统风险评价及安全防控
王超杰
刘宛欣
李凯
邹卓辰
徐长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_7页岩层段岩石热导率特征及启示
崔景伟
侯连华
朱如凯
李士祥
吴松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富有机质段岩石热膨胀系数随温度演化特征及启示
张岩
侯连华
崔景伟
罗霞
林森虎
张紫芸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