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环境硝化细菌实验条件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琳 尹立红 +2 位作者 浦跃朴 吕锡武 李先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6-270,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筛检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在检测环境中硝化细菌时的最佳及适合的实验条件.结果显示,样品预处理较优的条件为:热固定 2h,乙醇脱水 3min;FISH技术检测环境样本中亚硝化细菌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杂交温度 46℃,杂交时间 3h,... 通过正交试验筛检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在检测环境中硝化细菌时的最佳及适合的实验条件.结果显示,样品预处理较优的条件为:热固定 2h,乙醇脱水 3min;FISH技术检测环境样本中亚硝化细菌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杂交温度 46℃,杂交时间 3h,洗脱液中NaCl浓度 20mmol/L;检测硝酸菌最佳实验条件为:杂交温度 46℃,杂交时间 5h,洗脱液中NaCl浓度 60mmol/L.应用该方案对太湖、玄武湖、南京锁金村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样本中亚硝化细菌和硝酸菌含量分别是:太湖 1.68×103, 0.54×103cells/mL;玄武湖 1.34×103, 0.38×103cells/mL;锁金村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 8.30×106, 0.52×106cells/g.FISH技术检测环境样品中硝化细菌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在研究环境微生物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硝化细菌 亚硝化细菌 硝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流式荧光原位杂交法测定细胞端粒长度 被引量:4
2
作者 黄馨 石桂英 +1 位作者 陈显达 鞠振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67-71,共5页
目的建立利用流式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细胞端粒长度的技术方法。方法以端粒酶敲除的G3小鼠和同龄野生型小鼠为检测对象,分离其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后与肽核酸荧光探针杂交,用流式细胞仪采集和分析其端粒长度,分别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和SY... 目的建立利用流式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细胞端粒长度的技术方法。方法以端粒酶敲除的G3小鼠和同龄野生型小鼠为检测对象,分离其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后与肽核酸荧光探针杂交,用流式细胞仪采集和分析其端粒长度,分别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和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其准确性。结果流式荧光原位杂交法测定G3小鼠细胞端粒相对长度与C57BJ/6野生型小鼠相比为0.5345,荧光定量PCR测定端粒相对长度为0.5717,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流式细胞术与原位杂交方法结合起来检测细胞端粒的平均长度可靠易行,对单个核细胞端粒平均长度的检测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荧光原位杂交 端粒 PNA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法用于孕妇生殖道B群链球菌的快速筛查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沛 余红 +1 位作者 吕志华 Welling G W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2-522,共1页
关键词 B群链球菌 荧光原位杂交 生殖道 快速筛查 孕妇 16SRRNA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寡核苷酸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法快速鉴定血培养中白念珠菌的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沛 何永贵 Welling GW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 :评价荧光原位杂交法 (FISH)快速鉴定血培养中阳性的白念珠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当BacT/ALERT报警后 ,涂片革兰染色 ,若发现念珠菌 ,与针对白念珠菌的特异性探针杂交 ,同时将分离菌转种沙保罗培养基 ,比较 2种方法的鉴定结果。结... 目的 :评价荧光原位杂交法 (FISH)快速鉴定血培养中阳性的白念珠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当BacT/ALERT报警后 ,涂片革兰染色 ,若发现念珠菌 ,与针对白念珠菌的特异性探针杂交 ,同时将分离菌转种沙保罗培养基 ,比较 2种方法的鉴定结果。结果 :探针的特异性经 15株标准菌株证实 ,分离到的 36株念珠菌中 ,杂交法在 3h内可全部得到鉴定结果 ,与培养法比较 ,杂交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 10 0 % .结论 :使用FISH可直接快速鉴定报警阳性血培养中的白念珠菌 ,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血培养 荧光原位杂交 快速鉴定 学评价 特异性 阳性 结论 目的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法剖析窖泥微生物的预处理条件探究及应用
5
作者 吴冬梅 袁永飞 +3 位作者 田殿梅 薛正楷 李进 周荣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5-159,共5页
该研究首先对浓香型白酒窖泥样品的料液比、离心转速、超声波分散时间、Al_(2)(SO_(4))_(3)添加量等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将纯培养菌体添加到窖泥样品,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菌体回收率;最后按最优预处理条件处理不同窖龄窖... 该研究首先对浓香型白酒窖泥样品的料液比、离心转速、超声波分散时间、Al_(2)(SO_(4))_(3)添加量等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将纯培养菌体添加到窖泥样品,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菌体回收率;最后按最优预处理条件处理不同窖龄窖池窖泥,并采用FISH法研究窖泥样品中的微生物。结果表明,窖泥样品的最优预处理条件为料液比1∶16(g∶mL)、离心转速800 r/min、超声分散时间60 s、Al_(2)(SO_(4))_(3)添加量为4.17×10^(-5)mol/g窖泥。在此条件下,FISH法检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菌体回收率分别为62.50%、55.44%,表明优化后的预处理条件对于窖泥微生物的FISH检测是可行的。FISH法检测窖泥微生物,结果显示随着窖池窖龄的增加,窖泥样品中细菌、古菌及菌体总数差异明显,总体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100年窖龄的窖泥样品中,微生物总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预处理条件 优化 回收率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免疫荧光和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TNFAIP3基因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及意义
6
作者 刘芳 王映梅 +5 位作者 李明阳 赵丹晖 李侠 刘一雄 王哲 闫庆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观察TNFAIP3基因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并评估其预后价值。方法利用联合免疫荧光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mmunophenotyping and interphase cytogenetics as a tool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neoplasm,FICTION)... 目的观察TNFAIP3基因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并评估其预后价值。方法利用联合免疫荧光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mmunophenotyping and interphase cytogenetics as a tool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neoplasm,FICTION)法检测109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TNFAIP3基因的表达。结果在检测成功的78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发现32.1%(25/78)病例存在TNFAIP3基因缺失。TNFAIP3基因缺失与患者性别、年龄、B症状、肿瘤分期、乳酸脱氢酶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有关(P=0.019)。结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存在的高比例TNFAIP3缺失,且与IPI关联,提示TNFAIP3缺失具有重要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TNFAIP3 联合免疫荧光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与染色体及22q11微缺失异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闫亚妮 吴青青 +4 位作者 姚苓 王欣 山丹 安园园 高凤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9-253,共5页
目的 通过分析超声检查出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者的染色体及微缺失异常情况,探讨胎儿CHD的发病原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超声科行常规检查(孕18~28周)的孕妇26042例[年龄20~45(31... 目的 通过分析超声检查出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者的染色体及微缺失异常情况,探讨胎儿CHD的发病原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超声科行常规检查(孕18~28周)的孕妇26042例[年龄20~45(31.51±4.05)岁,孕(23.65±4.32)周]发现胎儿心脏结构异常者,行超声心动图诊断及染色体检查,终止妊娠者行病理检查.结果 近2年本院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CHD 416例,引产后尸解证实的82例,均行染色体检查,发现18例染色体异常,其中18-三体8例,21-三体4例,13-三体2例,45X 1例,三倍体1例,46 XXY 1例,46 XYY 1例.64例染色体正常者,其中31例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3例存在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结论 胎儿CHD与染色体及微缺失有关,若超声检查发现胎儿CHD时,应进行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及FISH法微缺失检测,以降低出生缺陷,避免染色体异常综合征患儿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 染色体核型 荧光原位杂交 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TP53缺失的多发性骨髓瘤:存在与预后相关的细胞遗传异质性
8
作者 Hao S Lin P +2 位作者 Medeiros L J 杨海玉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1-811,共1页
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和分子方面具有较高的异质性,患者总生存期较长,可靠的风险分层方案对于评估其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TP53缺失(ATP53)是已知的与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差相关的高风险因素,有学者研究90例伴ATP53的多发性骨髓... 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和分子方面具有较高的异质性,患者总生存期较长,可靠的风险分层方案对于评估其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TP53缺失(ATP53)是已知的与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差相关的高风险因素,有学者研究90例伴ATP53的多发性骨髓瘤,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和IgH、RB1、CKS1B等基因突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遗传异质性 P53缺失 预后相关 荧光原位杂交 细胞 风险因素 染色体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