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处理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健 罗朝志 +1 位作者 刘斌 王泉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和处理。方法  2 1例原位肝移植手术病人 ,在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术 ,采用Swan Ganz漂浮导管监测无肝前期、无肝期及新肝期血液动力的变化。结果 无肝前期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变化。...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和处理。方法  2 1例原位肝移植手术病人 ,在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术 ,采用Swan Ganz漂浮导管监测无肝前期、无肝期及新肝期血液动力的变化。结果 无肝前期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变化。无肝期心排血量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仍维持在正常水平。外周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转流 3 0分钟后明显增加 (P <0 0 5 ) ,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新肝早期平均动脉压和心排血量明显下降 ,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平均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明显增加。结论 原位肝移植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术有助于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 ,但在新肝早期仍有明显血液动力学变化 ,需要通过快速输血输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动力学 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术 原位肝移植术 复合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位肝移植术后监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颖 李建国 +8 位作者 刘月洁 单诗山 甘丽云 张万蕾 薛利芳 舒京敏 强沁晨 马小舟 宋弈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708-709,共2页
目的 探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位肝移植术后监护中早期发现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应用Sonosite彩色多普勒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对 69例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腹部及胸腔进行系统检查 ,重点观察肝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胆管。结果 超... 目的 探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位肝移植术后监护中早期发现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应用Sonosite彩色多普勒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对 69例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腹部及胸腔进行系统检查 ,重点观察肝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胆管。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的主要并发症有胸水 ,腹水 ,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肝动脉狭窄 ,血栓 ,胆道淤胆及胆瘘 ,血肿及脓肿形成等。结论 床旁超声检查在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现并发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原位肝移植术 术后监护 床旁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腔静脉 门静脉 E彩 便携式 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中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的处理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秀生 张晓梅 +4 位作者 吕宁 王亮 杜洪印 薛玉良 沈中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34-235,共2页
原位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慢性肝病、肝癌以及其他不可逆肝胆疾病的方法之一.由于肝移植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围术期常发生多器官的复杂病理生理变化,良好的麻醉管理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了肝移植术中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变... 原位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慢性肝病、肝癌以及其他不可逆肝胆疾病的方法之一.由于肝移植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围术期常发生多器官的复杂病理生理变化,良好的麻醉管理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了肝移植术中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变化及处理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术 电解质 酸碱失衡 治疗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雷志礼 韩曙君 董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术 麻醉分析 移植手术 终末期 发达国家 麻醉管理 手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国辉 雷志礼 +1 位作者 宇鹏 姜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术 保护作用 乌司他丁 肺损伤 多脏器功能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蛋白酶抑制药 临床治疗 肺血管阻力 li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红霞 刘幼方 陈利芬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7期417-418,共2页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术 术后 胆管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原位肝移植术中心跳骤停原因分析与防治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曙君 雷志礼 +2 位作者 董兰 宇鹏 宁新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641-642,共2页
关键词 术中心跳骤停 原位肝移植术 原因分析 成人 原位移植手术 防治 病理生理特征 晚期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术中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国辉 雷志礼 +4 位作者 宇鹏 宁新宇 姜伟 李军 张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21-823,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原位肝移植术(OLT)围术期肺氧合功能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20例择期行OL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UTI组(U组,n=10):切皮后将UTI100万单位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输注1h,之后每4小时重复一次;对照组(C组,n=1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原位肝移植术(OLT)围术期肺氧合功能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20例择期行OL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UTI组(U组,n=10):切皮后将UTI100万单位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输注1h,之后每4小时重复一次;对照组(C组,n=10):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无肝前期120min(T2)、无肝期30min(T3)、新肝期5min(T4)、60min(T5)和术毕(T6)抽取桡动脉和肺动脉血作血气分析,记录不同时段的PaO2、PaCO2和心脏指数(CI)。根据公式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肺内分流率(Q.s/.Qt)、氧供指数(DO2I)和氧耗指数(.VO2I)。术中连续监测心输出量(CO)、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中心温度、桡动脉压、肺动脉压(PAP)、ECG、CVP、PETCO2、SpO2,维持中心温度不低于35·5℃。结果两组T1时PA-aDO2与.Qs/Q.t均高于正常值。与T1时相比,T2时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T3时PaO2增高(P<0·05,P<0·01),U组PA-aDO2降低(P<0·05);T4时PaCO2增高(P<0·01);T5时U组CI增高(P<0·05);T6时C组CI增高(P<0·05),U组PaO2、CI、DO2I、V.O2I均增高(P<0·05,P<0·01),U组PA-aDO2降低(P<0·05)。T6时,与C组相比,U组Q.s/Q.t、PA-aDO2和V.O2I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OLT术前和术中有明显的肺氧合功能障碍,UTI可改善OLT中肺的氧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原位肝移植术 肺循环 氧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监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高睿 吕毅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0期74-76,共3页
原位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术后早期监护,包括密切观察并维持正常的体温、良好的血流动力学及各脏器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预防并发症发生等是维护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术 监护 体温 血流动力学 并发症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围术期生化变化及麻醉管理
10
作者 杨远东 景桂霞 +2 位作者 严军 朱耀民 李小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及其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 择期肝移植患者 11例 ,对其无肝前期 6 0min、无肝期 2 0min、4 0min、新肝灌流恢复期 2 0min、4 0min所采血样行血气 (pH、BE、HCO3 -)、电解质 (K + 、Ca2 + )、血糖、...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及其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 择期肝移植患者 11例 ,对其无肝前期 6 0min、无肝期 2 0min、4 0min、新肝灌流恢复期 2 0min、4 0min所采血样行血气 (pH、BE、HCO3 -)、电解质 (K + 、Ca2 + )、血糖、凝血三项 (PT、FIB、APTT)检测。结果 与无肝前期 6 0min相比 ,无肝期 2 0min、4 0minpH、BE值显著下降 ,血K + 、Ca2 + 水平显著降低 ,PT、APTT显著延长 ,FIB显著降低 ,体温显著下降 ,而血糖水平未发生显著性改变 ;新肝灌流恢复期 2 0min、4 0min与无肝期 2 0min、4 0min比较pH、BE、HCO3 -显著升高 ,血K + 、Ca2 + 水平显著升高 ,血糖水平亦显著升高 ,PT、APTT及FIB无明显变化。结论 无肝期较无肝前期及新肝灌流恢复期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术 围术期 麻醉管理 代谢指标 血流动力学 体温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春梅 丁卫 《护理研究》 2000年第5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术 同种异体移植 手术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俊升 王霞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 比较三种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式的特点。方法 采用“缝合法”、改良“三袖套法”和“背驮式”行大鼠原位肝移植180例。结果 “缝合法”无肝期平均为(16.6±6.3)min,手术成功率93.3%,一周存活率88.36%。“三袖套法”无肝期平... 目的 比较三种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式的特点。方法 采用“缝合法”、改良“三袖套法”和“背驮式”行大鼠原位肝移植180例。结果 “缝合法”无肝期平均为(16.6±6.3)min,手术成功率93.3%,一周存活率88.36%。“三袖套法”无肝期平均为(10.1±1.2)min,手术成功率93.3%,一周存活率86.7%。“背驮式”手术成功率90.0%,一周存活率85.0%。结论 无论何种方式的大鼠原位肝移植,只要能熟练掌握其操作要点,均可获得满意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手术成功率 原位肝移植术 三袖套法 术式 缝合法 存活率 改良 操作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原位肝移植术供肝灌注配合
13
作者 高文汇 蔡建华 《护理研究》 2002年第8期477-477,共1页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术 灌注配合 VW液 HCA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肝炎与非重症肝炎原位肝移植术中机体内环境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駽鸣 陈杰 +2 位作者 应隽 赵延华 王祥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1757-1759,共3页
目的:比较重症肝炎与非重症肝炎在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气、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26例晚期肝病患者,ASAⅢ~Ⅳ级,据病史、临床表现、肝功能等指标分成非重肝组(I,n=15)和重症肝炎组(Ⅱ,n=11),分别在术前、无肝前期、无肝期30、60min、新肝... 目的:比较重症肝炎与非重症肝炎在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气、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26例晚期肝病患者,ASAⅢ~Ⅳ级,据病史、临床表现、肝功能等指标分成非重肝组(I,n=15)和重症肝炎组(Ⅱ,n=11),分别在术前、无肝前期、无肝期30、60min、新肝再灌注期5、30min、术毕抽取右侧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pH、BE、血Na+、K+、Cl-、Ca2+、葡萄糖、乳酸和HCO3-浓度,并记录患者术中碳酸氢钠、CaCl2、胰岛素的用量。结果:I组pH、BE、HCO3-从无肝期始明显降低,至再灌注5min时为最低,以后逐渐回升;K+浓度从无肝期始升高,至再灌注5min时为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血糖、乳酸水平随手术的进行呈升高趋势,术毕时乳酸有所下降。Ⅱ组pH、BE、HCO3-从无肝期始明显降低,新肝期30min时逐渐回升;K+浓度从无肝期始升高,至再灌注30min时逐渐下降;血糖、乳酸水平随手术的进行呈升高趋势。组间比较,II组术前pH、BE、HCO3-明显高于I组,无肝期30min明显低于I组,无肝期60min、新肝再灌注期5min时pH、BE、HCO3-又明显高于I组;Ⅱ组血K+在再灌注期5min时明显高于I组。Ⅱ组血Ca2+在再灌注期5min时明显低于I组。术中Ⅱ组NaHCO3、CaCl2、RI的用量明显大于Ⅰ组。结论:Ⅱ组患者术中血生化指标变化明显大于I组,因此,根据血气变化予积极处理,是保障重症肝炎患者肝移植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原位肝移植术 机体内环境 对比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原位肝移植术中失血:术前危险因素的探讨
15
作者 王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原位肝移植术 失血 危险因素 门静脉发育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16
作者 董向燕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1期112-114,共3页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意外 原位肝移植术 系统并发症 移植术后脑病 呼吸机 辅助通气 流管 鼻饲管 湿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供肝原位部分肝移植术麻醉一例
17
作者 何晓峰 黄青青 +1 位作者 王晓薇 黄佑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活体供原位部分移植术 麻醉 B超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全肝移植术中体外静脉转流管理一例
18
作者 孙兰英 许寥梅 何争鸣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0-550,共1页
关键词 原位移植术 体外循环 静脉转流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麻醉监测与管理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郑永顺 闫清 +3 位作者 牛英 王尔顿 刘海春 陶国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81-683,共3页
关键词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 麻醉监测 管理 病理生理变化 围麻醉手术期 终末期 病人术前 治疗措施 癌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内血容积和全心舒张末期容积监测肝移植术患者心脏前负荷的准确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鸿飞 徐世元 +4 位作者 叶小平 周健 梁启波 许平 张新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77-1579,共3页
目的评价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和胸腔内血容积(ITBVTPTD)在肝移植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择期肝移植术患者8例,年龄42~50岁,ASAⅢ~Ⅳ级。经股动脉及颈内静脉分别置入PiCCOplus热稀释导管和CCO导管,监测GEDV、ITBV及每搏输出... 目的评价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和胸腔内血容积(ITBVTPTD)在肝移植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择期肝移植术患者8例,年龄42~50岁,ASAⅢ~Ⅳ级。经股动脉及颈内静脉分别置入PiCCOplus热稀释导管和CCO导管,监测GEDV、ITBV及每搏输出量(SVPAC,经CCO肺动脉导管测得)、肺动脉阻塞压(PAOP)、中心静脉压(CVP)等参数。于麻醉诱导前(T0)、无肝期前10min(T1)、无肝期10min(T2)、新肝期10min(T3)及术毕(T4)采集数据。结果与T0、T1、T3及T4相比,T2时点GEDV与ITBV均明显降低(P<0.05);与T0及T1相比,T2时点SVPAC显著降低(P<0.05)。GEDV、ITBV与SV正相关(P<0.01),PAOP、CVP与SV不相关。PAOP、CVP与GEDV、ITBV不相关。结论 GEDV与ITBV较PAOP、CVP能更准确反映心脏前负荷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术 经肺温度稀释法 前负荷 胸腔内血容积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