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原位肝灌流液中叶枯灵及其代谢产物的GC—MS...
1
作者 高宁 孙棉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关键词 敌枯唑 大鼠 原位肝灌流 GC-M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肝脏原位持续灌流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肝脏非实质细胞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姚一楠 卢珊 +1 位作者 李和权 周建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75-1477,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小鼠肝脏原位持续灌流的方法,并将该法应用于肝脏非实质细胞的分离。方法利用三通管和静脉留置针将门静脉、蠕动泵软管以及下腔静脉连接形成封闭回路,自门静脉端注入37℃的胶原酶消化液约60 ml,调节蠕动泵转速为20 ml.min-... 目的建立一种小鼠肝脏原位持续灌流的方法,并将该法应用于肝脏非实质细胞的分离。方法利用三通管和静脉留置针将门静脉、蠕动泵软管以及下腔静脉连接形成封闭回路,自门静脉端注入37℃的胶原酶消化液约60 ml,调节蠕动泵转速为20 ml.min-1行循环灌注约30 min,摘除肝脏剪切成小块组织,加入胶原酶孵育液消化30 min后碾碎制备成细胞悬液,离心后取沉淀先后以50%和35%的Per-coll密度离心即可获得小鼠肝非实质细胞。结果肝脏非实质细胞的得率为0.5×107~1×107个/鼠肝,流式检测CD45+细胞占(27.21±1.47)%。结论胶原酶肝脏原位持续灌流+体外孵育消化结合Percoll密度离心是分离小鼠肝脏非实质细胞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灌流 脏非实质细胞 胶原酶 小鼠 孵育 Percoll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苯甲酰肼叉-1,3-二噻茂烷在大鼠原位灌流肝中的代谢动力学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宁 孙棉龄 王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4-217,共4页
采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的三内标三波长切换技术对不同剂量的农药2-苯甲酰肼叉-1.3二噻茂烷在大鼠原位灌流肝中的代谢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农药经门静脉进入大鼠原位灌流肝后,很快分布于肝脏中,而在灌流肝中的消除过程较缓慢。随... 采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的三内标三波长切换技术对不同剂量的农药2-苯甲酰肼叉-1.3二噻茂烷在大鼠原位灌流肝中的代谢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农药经门静脉进入大鼠原位灌流肝后,很快分布于肝脏中,而在灌流肝中的消除过程较缓慢。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大鼠肝灌流液中各种代谢产物的生成量也逐渐增加,尤以肼叉1.3-二噻茂烷和苯甲酸生成量的增加更为显著.可见,该农药在大鼠原位灌流肝中的主要代谢途径为水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有机硫 原位肝灌流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评价绿原酸的代谢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素军 张志伟 +3 位作者 赵艳红 张振清 谢海棠 阮金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运用该模型研究绿原酸在大鼠肠、肝中的代谢转化。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测定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灌流液中绿原酸及其代谢产物咖啡酸、阿魏酸和马尿酸。结果:绿原酸十二指肠给药后,灌... 目的:建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运用该模型研究绿原酸在大鼠肠、肝中的代谢转化。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测定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灌流液中绿原酸及其代谢产物咖啡酸、阿魏酸和马尿酸。结果:绿原酸十二指肠给药后,灌流液中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阿魏酸,同时在灌流液中也检测到少量活性代谢产物咖啡酸和大量代谢终产物马尿酸。结论: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适用于绿原酸生物转化和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绿原酸在肠中存在广泛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原位肠-模型 绿原酸 咖啡酸 阿魏酸 马尿酸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研究小补心汤总黄酮体内效应物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素军 阮金秀 +4 位作者 张振清 张有志 于能江 王桂香 莫李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5-886,共2页
抗抑郁作用经典古方小补心汤由代赭石、旋复花、竹叶和淡豆豉4味中药组成,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张有志等研究结果表明,小补心汤乙醇提取物总黄酮(BX-2)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且BX-2抗抑郁作用的效价强度比小补心汤明显提高,由于B... 抗抑郁作用经典古方小补心汤由代赭石、旋复花、竹叶和淡豆豉4味中药组成,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张有志等研究结果表明,小补心汤乙醇提取物总黄酮(BX-2)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且BX-2抗抑郁作用的效价强度比小补心汤明显提高,由于BX-2所含成分多,含量低,目前动物体内物质基础研究无法开展,为了研究其体内效应物质基础,本实验尝试用大鼠原位肠肝循环灌流模型对BX-2的体内效应物质基础进行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原位模型 小补心汤总黄酮 吸收 代谢 中药复方 效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