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顾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4-96,共3页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nsituPCR)是一项高新生物技术,它不仅可以检测在细胞中微量的DNA或者RNA,而且可以精确定位,因此在分子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根据最新的研究...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nsituPCR)是一项高新生物技术,它不仅可以检测在细胞中微量的DNA或者RNA,而且可以精确定位,因此在分子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介绍了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主要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建议在间接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ndirectinsituPCR)中用引物原位标记(PRINS)技术代替荧光标记原位杂交(FISH)检测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反应 原位聚合酶 荧光标记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固相聚合酶延伸反应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2
作者 陈洁 陶悦 +1 位作者 郑敏 刘建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14-20,共7页
将 5’末端为氨基修饰的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片段点样于硫氰基修饰的玻片表面 ,制备成 5’端氨基与玻片表面异硫氰基共价交联的寡核苷酸微阵列 ,并在相应目标序列存在的条件下进行聚合酶延伸反应。结果显示 :与目标序列配对的寡聚核苷酸... 将 5’末端为氨基修饰的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片段点样于硫氰基修饰的玻片表面 ,制备成 5’端氨基与玻片表面异硫氰基共价交联的寡核苷酸微阵列 ,并在相应目标序列存在的条件下进行聚合酶延伸反应。结果显示 :与目标序列配对的寡聚核苷酸可以延伸产生荧光信号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 ,寡核苷酸 3’末端碱基与目标序列不配对或误配时所产生的荧光信号还不及完全配对时所产生的荧光信号的 1 3,从而提供了另一种检测基因位点变异的技术。与现有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相比 ,这种方法不仅结果可靠灵敏 ,而且简便快速、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聚合延伸反应 检测技术 基因芯片 聚合原位延伸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PCR技术及其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陈超 高洪 +1 位作者 赵宝洪 屈长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5期95-97,共3页
原位PCR技术是在原位杂交和PCR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在组织切片或整个细胞上检测单复制或低复制的核酸样品,兼具两者的优势,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定位准确的特点。在病理学领域,原位PCR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检... 原位PCR技术是在原位杂交和PCR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在组织切片或整个细胞上检测单复制或低复制的核酸样品,兼具两者的优势,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定位准确的特点。在病理学领域,原位PCR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中微生物病原的核酸,还可以分析肿瘤、遗传性疾病等内源基因的变化,以及跟踪疾病与治疗过程带来的基因组改变,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疾病发生发展与致病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病理学研究与诊断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 病理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PCR方法检测国人艾滋病肾组织HIV DNA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蕾 张黔英 宫恩聪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 :探讨HIV与艾滋病肾脏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PCR方法检测 9例国人艾滋病尸体解剖肾组织标本。结果 :9例标本HIV均阳性 ,棕黄色阳性物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核和胞浆。结论 :肾脏可被HIV直接感染。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 肾/病理学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结核杆菌的间接原位巢式PCR法检测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兰英 闫文生 赵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92-993,共2页
目的明确结核杆菌在肺癌组织中的细胞定位。方法采用敏感特异的间接原位巢式PCR对15个经液相巢式PCR检测示TB-DNA阳性的肺癌组织蜡块进行再次检测。结果结核杆菌典型的杆菌型主要位于癌组织周围间质或部分吞噬细胞胞质内;变异体L型则呈... 目的明确结核杆菌在肺癌组织中的细胞定位。方法采用敏感特异的间接原位巢式PCR对15个经液相巢式PCR检测示TB-DNA阳性的肺癌组织蜡块进行再次检测。结果结核杆菌典型的杆菌型主要位于癌组织周围间质或部分吞噬细胞胞质内;变异体L型则呈现颗粒状,主要位于癌组织周围增生的肺泡上皮细胞胞质、炎症细胞胞质和吞噬细胞胞质,且呈片状或灶状分布。结论结核杆菌感染可能在肺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结核杆菌 免疫学 间接原位巢式聚合链反应 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角膜上皮细胞单纯疱疹I型病毒潜伏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彤 朱秀萍 +3 位作者 刘先宁 王燕 张长宁 党双锁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2-614,共3页
目的 检测近视眼患者角膜上皮细胞单纯疱疹I型病毒 (HSV I) ,探讨其在正常角膜潜伏的可能性。方法 取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的近视眼角膜上皮细胞 13 8份 (13 8眼 ) ,每份均匀分为三部分 ,两份分别行HSV I的原位聚合酶... 目的 检测近视眼患者角膜上皮细胞单纯疱疹I型病毒 (HSV I) ,探讨其在正常角膜潜伏的可能性。方法 取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的近视眼角膜上皮细胞 13 8份 (13 8眼 ) ,每份均匀分为三部分 ,两份分别行HSV I的原位聚合酶链反应 (ISPCR)检测和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检测 ,阳性者取其相对应的第 3份角膜上皮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电镜观察。结果  13 8份近视眼角膜上皮中 ,ISPCR阳性者 8眼 (5 8% ) ,IFA阳性者 4眼 (2 9% ) ,两种检测均阳性者 3眼 (2 2 % ) ,取此 9眼的第 3份角膜上皮进行病毒分离培养 ,电镜扫描未发现病毒颗粒。结论 正常角膜上皮细胞内存有HSV I功能基因 ,提示可能有H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上皮 单纯疱疹Ⅰ型病毒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 间接免疫荧光法 潜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