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法合成原位碳包覆LiFePO_4复合正极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曹雁冰 段建国 +2 位作者 彭忠东 杜柯 胡国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09-1215,共7页
以LiH2PO4和FeC2O4.2H2O为原料,聚乙烯醇为碳源,通过机械化学活化辅助固相法合成原位碳包覆的LiFePO4材料;考察合成温度对LiFePO4/C材料晶体结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00℃下处理的产物结晶良好、分布均匀、颗粒细小;在... 以LiH2PO4和FeC2O4.2H2O为原料,聚乙烯醇为碳源,通过机械化学活化辅助固相法合成原位碳包覆的LiFePO4材料;考察合成温度对LiFePO4/C材料晶体结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00℃下处理的产物结晶良好、分布均匀、颗粒细小;在最佳的热处理条件下,热解碳在LiFePO4颗粒表面形成了良好的纳米导电层,LiFePO4/C材料在0.1C、0.5C、1C和2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5.7、150.1、140.1和130 mA.h/g,且材料在0.1~2C范围内充放电都有很平稳的平台,极化小,并具有较高的高倍率(2C)放电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 LIFEPO4 原位碳包覆 机械活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量对以Fe^3+为铁源合成的LiFePO4/C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湛雪辉 孙伟 +3 位作者 刘辉 王增辉 周随安 李飞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6-89,共4页
用流变相法制备了LiFePO4/C电池正极材料,利用XRD、SEM和EDS等技术对产物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等测试技术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重点探讨了不同碳量对LiFePO4正极材料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 用流变相法制备了LiFePO4/C电池正极材料,利用XRD、SEM和EDS等技术对产物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等测试技术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重点探讨了不同碳量对LiFePO4正极材料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复合材料环境友好,具有平稳的3.4 V左右的充放电电压平台,导电性能和大电流充放电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 原位碳包覆 流变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碳化法合成Fe_3O_4/C复合物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凤 黄可龙 +2 位作者 刘素琴 房雪松 张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39-1445,共7页
以水热法合成的包覆油酸的α-Fe2O3粒子为前驱体,在氩气下500°C煅烧1h,得到Fe3O4/C纳米复合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散射(EDX)谱,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元素分析,循环伏安(CV)和恒... 以水热法合成的包覆油酸的α-Fe2O3粒子为前驱体,在氩气下500°C煅烧1h,得到Fe3O4/C纳米复合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散射(EDX)谱,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元素分析,循环伏安(CV)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成分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3O4/C复合物呈长约200nm,粗约100nm的纺锤形,表面碳层厚约1-2nm,碳含量为1.956%(质量分数);这种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在0.2C(1C=928相mA对·于g-1未)循包环覆8的0次商后业具Fe有3O649粒1子.7,m复A合h·物g-显1比著容提量高)和的倍电率化性学能性(能在是2C由循于环碳2包0覆次能后防依止然粒有子52聚0集mA,提h·高g-导1比电容性量以).及稳定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四氧化三铁 表面活性剂 原位碳包覆 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掺杂Li2-xNaxMnSiO4/C正极材料的微波辅助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东玮 田润赛 +3 位作者 刘振江 冯源源 丁泓宇 冯季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0-1287,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并辅以微波热处理合成了Na掺杂改性的Li2-xNaxMnSiO4/C(x=0,0.05,0.09,0.13)复合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测试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溶胶-凝胶法并辅以微波热处理合成了Na掺杂改性的Li2-xNaxMnSiO4/C(x=0,0.05,0.09,0.13)复合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测试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微波辐射后得到的电极材料具有Pmn21型空间结构,其碳层分布均匀,粒径细小均匀,约为15~30nm.在微波辅助原位碳包覆和Na掺杂共同作用下,复合材料的电荷转移电阻明显降低,Li+扩散速率增大,展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0.1C倍率下Li1.91Na0.09MnSiO4/C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11mA·h/g,50次循环后仍保持80mA·h/g的可逆容量;0.5C和2.0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6和53mA·h/g,大电流下的可逆容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LI2MNSIO4 微波辅助合成 原位碳包覆 钠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2O4@C纳米复合材料的水热合成及电化学储锂性能
5
作者 李方方 王洪宾 +2 位作者 王润伟 裘式纶 张宗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13-1920,共8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棒状NiCo_2O_4前驱体,并通过调节水热反应过程中碳源(葡萄糖)的加入量以及后续热处理条件(气氛、温度)得到了一系列不同的NiCo_2O_4及NiCo_2O_4@C产物,并对这些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储锂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棒状NiCo_2O_4前驱体,并通过调节水热反应过程中碳源(葡萄糖)的加入量以及后续热处理条件(气氛、温度)得到了一系列不同的NiCo_2O_4及NiCo_2O_4@C产物,并对这些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储锂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适当的葡萄糖加入量(0.5 g)配合合理的煅烧条件(400℃,氮气气氛)可以获得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兼具的NiCo_2O_4@C纳米复合材料.在100 m A/g的电流密度下,该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为634.1/767.2 m A·h/g,对应的库仑效率为82.7%,5周后的放电比容量为650.1 m A·h/g,容量保持率为84.74%,且在300 m A/g的高电流密度下可逆比容量仍可保持在225.9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水热合成 NiCo2O4@C 棒状形貌 原位碳包覆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