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熔覆原位生成TiB_2及其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维平 刘硕 马玉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2-406,共5页
通过对激光熔覆涂层反应体系ΔGT的计算及XRD分析得知:TiB2可以原位生成.EPMA表明:TiB2在涂层中弥散分布,涂层硬度显著提高.差热分析(DTA)对反应体系的研究表明:体系的升温速率和化学成分对TiB2的生成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原位生成 组织结构 差热分析 TIB2 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TiB_2/Cu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董仕节 雷永平 史耀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9-74,共6页
通过对Cu B Ti粉末在机械合金化和烧结过程中结构变化的分析 ,研究了Cu B Ti体系原位生成TiB2 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并建立了反应生成TiB2 的微观反应机制 .结果表明 :在Cu B Ti混合粉末机械合金化的后期及Cu(B ,Ti)粉末加热烧结的前期有T... 通过对Cu B Ti粉末在机械合金化和烧结过程中结构变化的分析 ,研究了Cu B Ti体系原位生成TiB2 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并建立了反应生成TiB2 的微观反应机制 .结果表明 :在Cu B Ti混合粉末机械合金化的后期及Cu(B ,Ti)粉末加热烧结的前期有TiCu3生成 ;机械合金化的时间对TiCu3生成的开始温度及温度区间有一定的影响 ,随机械合金化时间的延长 ,生成TiCu3的开始温度及温度区间都向低温移动 ;TiB2 主要是靠生成TiCu3时产生的富B相和TiCu3熔解产生的富Ti相的相互扩散产生原位反应生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原位生成 硼化钛 机械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VC颗粒增强镍基激光熔覆层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孙海勤 晁明举 +1 位作者 敬晓定 张现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71,共3页
利用5kW横流连续波CO2激光器,在45#钢表面制备原位自生VC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涂层。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并对其进行了硬度测量和摩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原位自生VC颗粒增强镍基熔覆... 利用5kW横流连续波CO2激光器,在45#钢表面制备原位自生VC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涂层。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并对其进行了硬度测量和摩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原位自生VC颗粒增强镍基熔覆层平均硬度高达HV0.31300,且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与纯Ni60熔覆层相比,其摩擦磨损失重约减小一半。分析认为,其硬度和耐磨性提高的原因在于涂层中VC-Cr3C2固溶间隙相和Cr3C2颗粒相的形成及其在γ(NiFe)/B(Fe,Si)3共晶基体中的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原位生成VC 显微组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原位生成Nb_2(C,N)及V_8C_7陶瓷粒子增强铁基金属涂层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桂花 邹勇 +2 位作者 邹增大 魏希旺 田宝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3,共5页
采用5kW CO2激光设备,在42CrMo基体上制备出原位合成Nb2(C,N)及V8C7颗粒增强的铁基复合涂层,研究了熔覆层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层主要组成相为α-Fe相、γ-Fe相、Nb2(C,N)及V8C7;增强相颗粒弥散分布在铁基复合涂层中,与母材... 采用5kW CO2激光设备,在42CrMo基体上制备出原位合成Nb2(C,N)及V8C7颗粒增强的铁基复合涂层,研究了熔覆层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层主要组成相为α-Fe相、γ-Fe相、Nb2(C,N)及V8C7;增强相颗粒弥散分布在铁基复合涂层中,与母材相比,其磨损失重约为母材的1/8,显著提高了熔覆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进一步的抗氧化性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层结构连续致密,与42CrMo基体相比,在750℃/120h恒温氧化后的氧化层的厚度约为基体氧化层厚度的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敷 原位生成 耐磨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C与BN粉末原位生成复合涂层 被引量:9
5
作者 蒋松林 陈志勇 +4 位作者 朱卫华 林英华 何彬 李月华 王新林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9-462,共4页
将高纯度的C,BN机械混合粉末预涂在TC4钛合金表面,采用5 kW横流CO2激光器进行激光熔覆,原位生成高硬度复合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能量弥散X射线探测器(EDXs)等观察和分析熔覆层的微观组织和成分,测试了熔覆层的硬... 将高纯度的C,BN机械混合粉末预涂在TC4钛合金表面,采用5 kW横流CO2激光器进行激光熔覆,原位生成高硬度复合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能量弥散X射线探测器(EDXs)等观察和分析熔覆层的微观组织和成分,测试了熔覆层的硬度。结果表明,以C,BN机械混合粉末为原料,利用激光熔覆原位生成技术生成了树枝晶状的复合熔覆层,熔覆层与基体冶金结合。熔覆层显微硬度值最高可达1454 HV0.5,显著地提高了TC4合金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C4钛合金 原位生成 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法制备单分散的纳米氧化锌分散液 被引量:6
6
作者 白凡飞 贺平 +2 位作者 贾志杰 黄新堂 何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0-583,共4页
用ZnCl2作原料,PVP作分散剂,在160℃下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得单分散、具有良好晶体结构和规则外形的ZnO纳米单晶分散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工艺条件对纳米ZnO尺寸和形貌的... 用ZnCl2作原料,PVP作分散剂,在160℃下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得单分散、具有良好晶体结构和规则外形的ZnO纳米单晶分散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工艺条件对纳米ZnO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并对其生长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PVP 原位生成 单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纳米SiO2/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洁 胡庆云 +1 位作者 李佳 贾红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7,共3页
采用原位生成技术制备了纳米SiO2/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生胶的结构、反应时间、催化剂、偶联剂种类及用量对SiO2生成量及其增强橡胶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胶的结构对SiO2的生成量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生胶中生成SiO2量的顺序为NR>... 采用原位生成技术制备了纳米SiO2/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生胶的结构、反应时间、催化剂、偶联剂种类及用量对SiO2生成量及其增强橡胶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胶的结构对SiO2的生成量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生胶中生成SiO2量的顺序为NR>IIR>SBR>BR>NBR。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SiO2的生成量增加,72h后基本达到恒定值,偶联剂的种类对SiO2生成量影响不大。当Si-69的用量为2g/100gNR、催化剂为乙二胺、反应时间为72h时,效果最佳。原位生成纳米SiO2填充橡胶硫化胶的性能优于机械共混法填充橡胶硫化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成 纳米SIO2 橡胶纳米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离子液体法微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德金 袁文博 吕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6-200,共5页
建立原位生成离子液体法微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方法。以溴化1-己基-3-甲基咪唑([C_6MIM][Br])和六氟磷酸钠为提取剂,甲硝唑为内标物,样品经涡旋振荡、离心等处理后,以甲醇复溶下层沉淀作为供试液。供试... 建立原位生成离子液体法微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方法。以溴化1-己基-3-甲基咪唑([C_6MIM][Br])和六氟磷酸钠为提取剂,甲硝唑为内标物,样品经涡旋振荡、离心等处理后,以甲醇复溶下层沉淀作为供试液。供试液测定采用BEH C_(18)柱,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进样量为5μL,柱温为18℃。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等完全符合定量测定要求。本法测定准确,与临床常用的免疫分析法结果比较,重复性良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成离子液体法微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体 TiB 和 TiC 在 Ti 中的原位生成 被引量:1
9
作者 卞玉君 方平伟 +2 位作者 张小农 吴人洁 张荻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分析了增强体TiB和TiC在Ti中的原位生成原理,研究了利用B4C粉末与海绵Ti混合熔炼制备钛基复合材料的技术.结果表明,TiB和TiC以纤维状或树枝状的形式在Ti中生长,且分布均匀.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原位生成 硼化钛 碳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TiBw+TiCp)/Ti复合材料的高应变速率超塑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镇洙 耿林 王桂松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7-399,共3页
将纯钛粉和B4C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通过反应热压方法原位合成制备了TiB晶须和TiC颗粒增强体积分数为3%的钛基复合材料,并在950℃以16:1的挤压比对复合材料进行了高温热挤压变形.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别研究了原位生成复合材... 将纯钛粉和B4C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通过反应热压方法原位合成制备了TiB晶须和TiC颗粒增强体积分数为3%的钛基复合材料,并在950℃以16:1的挤压比对复合材料进行了高温热挤压变形.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别研究了原位生成复合材料的相结构和微观组织,并在700℃以不同应变速率对钛基复合材料进行了高温拉伸变形.研究表明:纯钛和B4C在1200℃真空热压原位合成产生两种不同形状的增强体,即短纤维状TiB晶须和等轴状的TiC颗粒;应变速率为5.95×10-4、1.19×10-3s-1和0.89×10-2s-1时,(TiBw+TiCp)/Ti复合材料都表现出超塑性,延伸率分别为205.43%、148.3%和112.85%;700℃变形时(TiBw+TiCp)/Ti复合材料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为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原位生成 高速超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Al_2O_3)p/(Al-4wt.%Mg)复合材料的TEM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阳柳章 罗承萍 +1 位作者 刘江文 曾美琴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5,共6页
本文用TEM研究了原位反应合成方法制备的Al2 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发现在Al 4wt.%Mg基复合材料中的尖晶石型反应产物MgAl2 O4以“界面MgAl2 O4”、“弥散MgAl2 O4”和“晶内MgAl2 O4”三种形态存在。原位生成的Al2 O3以“晶内MgAl2 O4... 本文用TEM研究了原位反应合成方法制备的Al2 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发现在Al 4wt.%Mg基复合材料中的尖晶石型反应产物MgAl2 O4以“界面MgAl2 O4”、“弥散MgAl2 O4”和“晶内MgAl2 O4”三种形态存在。原位生成的Al2 O3以“晶内MgAl2 O4”为衬底形核长大 ,并在界面富集形成“界面MgAl2 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成 (Al2O3)p/(Al-4wt.%Mg)复合材料 界面尖晶石 铝基复合材料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三氧化二铝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TiB_2增强B_4C基复合材料设计与反应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硕 温广武 +1 位作者 雷廷权 周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5-169,共5页
本文采用原位生成法设计了SiC TiB2 B4C和Al2 O3 TiB2 B4C两种新型多元颗粒增强B4C复合材料。根据原位反应生成TiB2 增强相的组织设计思路 ,通过计算反应生成焓ΔH和自由能ΔG的热力学数据 ,证明了原位反应制备所设计材料的可行性。... 本文采用原位生成法设计了SiC TiB2 B4C和Al2 O3 TiB2 B4C两种新型多元颗粒增强B4C复合材料。根据原位反应生成TiB2 增强相的组织设计思路 ,通过计算反应生成焓ΔH和自由能ΔG的热力学数据 ,证明了原位反应制备所设计材料的可行性。经研究原位反应过程 ,发现原位反应经过若干不稳定中间相的过程 ,最终形成预期设计的多元增强相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成 TIB2 增强 B4C基复合材料 反应热力学 原位反应 碳化硼 硼化钛 陶瓷 组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丙烯酸锌增强氢化丁腈橡胶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大晨 汤鑫 李思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2-185,189,共5页
采用氧化锌(ZnO)与丙烯酸(AA)原位生成丙烯酸锌(ZDA)增强氢化丁腈橡胶(HNBR),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ZDA对HNBR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ZnO与AA摩尔比、ZDA理论原位生成量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对HNBR的增强效... 采用氧化锌(ZnO)与丙烯酸(AA)原位生成丙烯酸锌(ZDA)增强氢化丁腈橡胶(HNBR),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ZDA对HNBR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ZnO与AA摩尔比、ZDA理论原位生成量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对HNBR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在高温硫化过程中,原位生成ZDA在DCP引发下发生离子型共价键合对HNBR进行增强;HNBR的邵氏A硬度与100%定伸应力随ZnO与AA摩尔比、ZDA理论原位生成量和DCP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断裂伸长率持续降低;HNBR的拉伸强度呈现出先增加,出现峰值后再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成 丙烯酸锌 氢化丁腈橡胶 离子型共价键合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脉冲激光沉积原位生成YBaCuO超导膜
14
作者 张甫权 李庠 +1 位作者 潘萍 薛瑞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80-82,共3页
用长脉冲激光(脉冲宽度150μs,波长1.06μm)辐照高温烧结的YBa_2Cu_3O_(7-x)靶,在6Pa的氧气压强下,巳在(100)YSZ单晶衬底上原位生成YBa_2Cu_(?)O_(7-x)超导膜。衬底置于750℃的加热器上,衬底与靶之间的距离5cm,用该法制得的薄膜光亮坚实... 用长脉冲激光(脉冲宽度150μs,波长1.06μm)辐照高温烧结的YBa_2Cu_3O_(7-x)靶,在6Pa的氧气压强下,巳在(100)YSZ单晶衬底上原位生成YBa_2Cu_(?)O_(7-x)超导膜。衬底置于750℃的加热器上,衬底与靶之间的距离5cm,用该法制得的薄膜光亮坚实,正常态呈金属性,零电阻温度为84.7K。用XRD和SEM对薄膜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激光沉积 超导薄膜 原位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金属氧化物在原位生成技术改性HNBR中的作用研究
15
作者 刘大晨 汤鑫 李思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186,共4页
分别采用氧化镁(MgO)、氧化钙(CaO)、氧化锌(ZnO)与丙烯酸(AA)原位生成丙烯酸盐改性氢化丁腈橡胶(HNBR),研究不同金属氧化物对原位生成技术改性HNBR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3种原位生成不同丙烯酸盐改性HNBR的结构;采用扫描电子... 分别采用氧化镁(MgO)、氧化钙(CaO)、氧化锌(ZnO)与丙烯酸(AA)原位生成丙烯酸盐改性氢化丁腈橡胶(HNBR),研究不同金属氧化物对原位生成技术改性HNBR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3种原位生成不同丙烯酸盐改性HNBR的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丙烯酸盐在HNBR中的分布;并采用平衡溶胀法表征了未改性HNBR与3种改性HNBR的总交联密度、共价交联密度与离子交联密度,并对比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原位生成丙烯酸盐在HNBR中产生的离子键与过氧化物引发的共价键协同作用,形成"离子型共价键合"使HNBR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不同金属氧化物与HNBR相容性的差别影响了丙烯酸盐在基体中的含量与分散,导致离子交联密度不同,继而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原位生成的3种丙烯酸盐中,丙烯酸锌(ZnDA)对HNBR的改性效果最好,在基体中分散均匀,相容性好,离子交联密度与总交联密度最高,力学性能最好;丙烯酸镁(MgDA)次之;丙烯酸钙(CaDA)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原位生成 丙烯酸盐 氢化丁腈橡胶 交联密度 离子型共价键合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Al(OH)_3凝固天然橡胶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小明 陈永平 +1 位作者 刘芳 廖建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7-109,117,共4页
将AlCl3与氨水溶液添加到天然胶乳中原位生成Al(OH)3凝固天然橡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Al(OH)3在橡胶中的分布情况并研究了不同Al(OH)3含量对天然橡胶硫化性能、物理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OH)3对天然橡胶的硫化性能影响较... 将AlCl3与氨水溶液添加到天然胶乳中原位生成Al(OH)3凝固天然橡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Al(OH)3在橡胶中的分布情况并研究了不同Al(OH)3含量对天然橡胶硫化性能、物理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OH)3对天然橡胶的硫化性能影响较大,且能提高天然橡胶的成炭率,反应生成量为15份Al(OH)3时其分散均匀且所得的胶料的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氢氧化铝 原位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NbC增强YCF102熔覆层热力学与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郗文超 宋博学 +1 位作者 梁赢东 于天彪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8-543,共6页
熔覆层性能难以满足特定的工艺要求,已成为限制激光熔覆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鉴于此,在45号钢基体上制备出原位生成NbC增强YCF102熔覆层,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通过XRD,SEM和EDS对其微观形貌及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对其显微硬度及耐磨性进... 熔覆层性能难以满足特定的工艺要求,已成为限制激光熔覆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鉴于此,在45号钢基体上制备出原位生成NbC增强YCF102熔覆层,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通过XRD,SEM和EDS对其微观形貌及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对其显微硬度及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功率的改变对激光熔覆过程中原位反应的反应程度有显著影响,过大或者过小的激光功率均会对原位反应的发生起到抑制作用;YCF102熔覆层中原位生成的NbC颗粒的主要形态为四边形和花瓣形;当激光功率为525 W时,原位生成NbC增强YCF102熔覆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及良好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原位生成NbC 微观形貌 显微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微晶纤维素基复合分层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小娟 焦晨璐 +1 位作者 张盼 陈宇岳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7,共4页
本文以微晶纤维素(MCC)为载体,采用原位生成法,以高锰酸钾(KMnO_4)和硫酸锰(MnSO_4)为纳米二氧化锰前驱体,制得单层覆盖均匀的微晶纤维素基复合分层材料MCC-MnO_2,并对其微观结构和化学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模拟Pb^(2+)吸附实验探讨了时... 本文以微晶纤维素(MCC)为载体,采用原位生成法,以高锰酸钾(KMnO_4)和硫酸锰(MnSO_4)为纳米二氧化锰前驱体,制得单层覆盖均匀的微晶纤维素基复合分层材料MCC-MnO_2,并对其微观结构和化学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模拟Pb^(2+)吸附实验探讨了时间t和前驱体高锰酸钾(KMnO_4)的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的浓度为4 mmol/L、吸附时间为400 min时,MCC-MnO_2对Pb^(2+)的吸附容量达到最大值,其饱和吸附容量高达265.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二氧化锰 原位生成 PB2+ 复合分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氢氧化镁的混合汁清净脱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光鸿 谭冠晖 +4 位作者 黄凯 任民红 宁方尧 李利军 程昊 《甘蔗糖业》 2023年第4期60-65,共6页
基于原位生成氢氧化镁具有较高的Zeta电位,呈较强的正电荷特性,对糖汁中大多数色素、胶体等呈负电荷的非糖分杂质,具有较强的吸附电中和作用,本文研究原位生成氢氧化镁的混合汁清净脱色工艺,实验表明:该工艺对混合汁清净脱色具有显著的... 基于原位生成氢氧化镁具有较高的Zeta电位,呈较强的正电荷特性,对糖汁中大多数色素、胶体等呈负电荷的非糖分杂质,具有较强的吸附电中和作用,本文研究原位生成氢氧化镁的混合汁清净脱色工艺,实验表明:该工艺对混合汁清净脱色具有显著的清净脱色效果,可获得清澈透明、色值为203 IU的清汁,可望产出高质量的白砂糖产品,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蔗汁 清净 色值 原位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黄柏提取液中3种生物碱的原位生成离子液体微萃取及HPLC测定 被引量:10
20
作者 曹玺珉 吴昊 +2 位作者 张晋 刘霞 杜黎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89-1493,共5页
通过加入水溶性离子液体[C6MIM][Br]和离子对试剂NaPF6在黄连和黄柏的提取液中,原位生成非水溶性离子液体[C6MIM][PF6]萃取其生物碱,离心分相后,用HPLC测离子液体相中的生物碱小檗碱、巴马汀和黄连碱,其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 通过加入水溶性离子液体[C6MIM][Br]和离子对试剂NaPF6在黄连和黄柏的提取液中,原位生成非水溶性离子液体[C6MIM][PF6]萃取其生物碱,离心分相后,用HPLC测离子液体相中的生物碱小檗碱、巴马汀和黄连碱,其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6和0.9997,线性范围为1~2000μg/L,检出限皆为0.5μg/L,加标回收率96.52%-104.34%。这种方法可用于黄连和黄柏中的小檗碱、巴马汀和黄连碱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碱 离子液体 原位溶剂生成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