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测试技术与工程勘察应用 被引量:63
1
作者 沈小克 蔡正银 蔡国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20,共23页
对近年来以孔压静力触探为代表的原位测试技术和部分工程物探方法的应用实践及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从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确保工程勘察可靠性,满足岩土工程分析和环境岩土工程评价新需求的角度,阐述如何大力推进原位测试技术的研究及其在... 对近年来以孔压静力触探为代表的原位测试技术和部分工程物探方法的应用实践及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从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确保工程勘察可靠性,满足岩土工程分析和环境岩土工程评价新需求的角度,阐述如何大力推进原位测试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更广泛和更深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测试技术 工程物探方法 场地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的桩基水平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舒 段伟宏 +1 位作者 马冲 张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3-190,共8页
软土地区的高速公路与高层建筑经常选用桩基作为其基础,桩基础的水平承载特性对建(构)筑物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为分析桩基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特性,在传统的桩基p-y曲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数据计算桩... 软土地区的高速公路与高层建筑经常选用桩基作为其基础,桩基础的水平承载特性对建(构)筑物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为分析桩基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特性,在传统的桩基p-y曲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数据计算桩基p-y曲线的方法,对现场两根钻孔灌注桩进行载荷试验与有限元模拟,并将基于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的桩基p-y曲线法计算结果与传统的Matlock桩基p-y曲线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的桩基p-y曲线法可计算水平荷载下桩身水平位移、桩身截面弯矩和桩侧土体抗力;不同土层深度处得到的桩基p-y曲线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基于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的桩基水平承载力评价方法可借助原位测试技术获得准确、可靠的土性参数,避免了原位取样、载荷试验所需的高额费用,为桩基水平承载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原位测试技术 桩基础 水平承载力 P-Y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测试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胡剑利 朱起明 +1 位作者 李晋鲁 袁乃驹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3-50,共8页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研究催化反应机理及催化剂微观结构的几种原位测试方法,重点评述了原位红外测试技术。文中不仅介绍了各种原位测试手段的特点及研究成果,也讨论了如何灵活运用这些原位测试技术进行催化反应机理...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研究催化反应机理及催化剂微观结构的几种原位测试方法,重点评述了原位红外测试技术。文中不仅介绍了各种原位测试手段的特点及研究成果,也讨论了如何灵活运用这些原位测试技术进行催化反应机理研究。此外,还介绍了原位化学捕获技术和最新的脉冲—原位测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微观结构 原位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测试技术在软土中的应用
4
作者 庞瑞珂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1年第2期20-26,共7页
对于软弱地基,仅使用土工试验指标评价其工程地质特性,往往不能提供准确的设计参数。有时甚至由于一些取样一化验过程中难于避免的原因造成试验指标的失真。我们通过一些工程实例表明了采用综合勘探的方法,利用多种测试指标的综合分析,... 对于软弱地基,仅使用土工试验指标评价其工程地质特性,往往不能提供准确的设计参数。有时甚至由于一些取样一化验过程中难于避免的原因造成试验指标的失真。我们通过一些工程实例表明了采用综合勘探的方法,利用多种测试指标的综合分析,合理的选择设计参数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地基 设计参数 试验指标 原位测试技术 工程地质特性 土工试验 测试指标 工程实例 静力触探 剪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孔内原位各向异性变形探测系统研制与测试
5
作者 晏长根 王逸凡 +5 位作者 兰恒星 杨明宇 董忠红 雷文斌 张宏兵 李森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1-1730,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原位土体变形测试忽略土体各向异性,加载测试方向单一等问题,提出黄土孔内各向异性变形原位测试系统的设计构想,整个测试系统由支撑系统、切削系统和探测系统组成,类似于孔内各向异性原位水平载荷试验,成功研制出样机。本... 为了解决传统原位土体变形测试忽略土体各向异性,加载测试方向单一等问题,提出黄土孔内各向异性变形原位测试系统的设计构想,整个测试系统由支撑系统、切削系统和探测系统组成,类似于孔内各向异性原位水平载荷试验,成功研制出样机。本样机可实现在钻孔内任意深度处固定,由切削系统切削出平面,再由阵列式挤压板进行孔内挤压,并通过数据采集器记录压力和位移数据,得到应力-位移关系曲线。基于现场试验测试,检验了本测试系统的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深度的变化,变形模量与含水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土的黏聚力和峰值锥尖阻力呈正相关关系,黄土的各向异性与土体含水率和峰值锥尖阻力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含水率的增加会降低同一深度不同方向黄土的变形模量差;而随着峰值锥尖阻力的增大,不同方向黄土的变形模量差也随之增大。验证了本测试系统结果具有较好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测试技术 各向异性变形测试 变形参数 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生态脆弱区场地测试技术与土工参数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6
作者 段伟 赵泽宁 +5 位作者 蔡国军 张希栋 吴掌乾 浦少云 刘松玉 董晓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1016,共16页
尾矿堆积具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势能、易流滑、易液化等特征,是尾矿生态脆弱区潜在的灾害源和环境污染源,因此尾矿生态脆弱区场地上岩土参数表征及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近年来在尾矿生态脆弱区场地... 尾矿堆积具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势能、易流滑、易液化等特征,是尾矿生态脆弱区潜在的灾害源和环境污染源,因此尾矿生态脆弱区场地上岩土参数表征及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近年来在尾矿生态脆弱区场地测试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尾矿料的物理、力学、排水、状态、屈服强度、液化与液化残余强度等岩土工程特性评价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分析表明:相比于室内试验,原位测试技术能够高效准确获取尾矿生态脆弱区场地岩土工程参数,是工程中常用的测试手段。其中以孔压静力触探(CPTU)为代表的现代原位测试技术能够反映连续的岩土参数,在尾矿料性能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较大的应用潜力。未来应加强基于现代原位测试评价尾矿库脆弱区的研究,以确保交通强国战略下尾矿生态脆弱区工程项目顺利建设与安全运营,同时极端环境适应性强原位测试技术是未来尾矿生态脆弱区岩土测试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原位测试技术 静力触探 土工参数 工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测试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松玉 蔡正银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165,共15页
总结国内外近年来在土工测试技术领域的发展,主要包括室内试验技术,土的特殊性质试验技术,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室内模型试验和土工监测技术等。分析表明现代原位测试技术和监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发达国家土工测试技术研究的热点,也是我... 总结国内外近年来在土工测试技术领域的发展,主要包括室内试验技术,土的特殊性质试验技术,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室内模型试验和土工监测技术等。分析表明现代原位测试技术和监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发达国家土工测试技术研究的热点,也是我国土工测试技术需要重点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试验 现场原位测试技术 室内模型试验 土工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场地测试评价与处理技术 被引量:68
8
作者 刘松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7,共37页
针对中国工业污染场地开发利用的岩土工程关键问题,全面总结了笔者及其课题组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5个方面:(1)污染场地土体工程性质变化基本规律和污染场地分类评价方法,阐明了重金属污染土和有机污染土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 针对中国工业污染场地开发利用的岩土工程关键问题,全面总结了笔者及其课题组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5个方面:(1)污染场地土体工程性质变化基本规律和污染场地分类评价方法,阐明了重金属污染土和有机污染土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在总结国内外已有污染场地风险评价和工程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原理的污染场地指数分类法;(2)基于多功能孔压静力触探(CPTU)的污染场地原位测试方法,包括污染土的电阻率基本特征,基于电阻率CPTU的污染场地原位测试方法,基于CPTU的污染场地水力传导参数测试评价方法;(3)重金属污染场地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揭示了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机理,阐明了水泥系固化剂固化/稳定重金属污染土的有效性与不足,提出了磷酸盐系固化剂和碱激发矿渣固化剂固化/稳定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土的方法,从工程与环境安全二方面提出了固化/稳定法的施工工艺;(4)有机污染场地曝气法处理技术,采用研发的一维二维曝气模拟装置,揭示了曝气法修复有机污染场地的气相运动规律、修复机理与效果,建立了基于集总参数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评价方法,提出了曝气法工艺设计方法;(5)污染场地竖向隔离技术,提出了土–膨润土系竖向隔离墙材料设计关键参数确定方法,揭示了土–膨润土系竖向隔离墙的长期防渗防污性能和化学相容性特征,比较了隔离施工技术的特点,对SMC工法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成果对中国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原位测试技术 电阻率 CPTU 固化稳定化 曝气法 竖向隔离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高温高压水中材料腐蚀关键测试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韩恩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9-526,共8页
针对核电厂核岛关键设备的主要腐蚀失效模式以及实验室模拟试验的关键难点问题,自主设计并研制了系列在模拟核电高温高压水环境中开展材料多种腐蚀损伤试验的关键测试装备和原位测试技术,用于材料腐蚀损伤试验研究和安全评价。设计并研... 针对核电厂核岛关键设备的主要腐蚀失效模式以及实验室模拟试验的关键难点问题,自主设计并研制了系列在模拟核电高温高压水环境中开展材料多种腐蚀损伤试验的关键测试装备和原位测试技术,用于材料腐蚀损伤试验研究和安全评价。设计并研制了在严格模拟核电站高温高压水化学环境中,材料在加载条件下的光学、光谱、声发射、电化学、裂纹扩展、应变等原位腐蚀损伤模拟装备和测试技术;设计并研制了核电高温高压水中划伤再钝化暂态电化学测试设备,用于快速评价材料应力腐蚀敏感性,使评价时间从以年和月为单位缩短到以天为单位;研制了在模拟核电高温高压水中材料的腐蚀电化学、应力腐蚀、腐蚀疲劳、腐蚀磨损、缝隙腐蚀、辐照促进应力腐蚀等多种腐蚀失效行为的模拟设备与原位测试技术。这些测试技术形成了一系列标准。利用这些新装备和标准进行试验并获得了大量数据规律,成功用于解决我国核电站的设计、建造与运行中核电材料的数据规律缺失、核电站运行许可证延续、服役安全评价问题。最后提出了核电材料与装备腐蚀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值得重视的10方面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腐蚀 原位测试技术 安全评价 材料损伤试验 高温高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介绍:《海洋原位测试理论与工程应用》
1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05-1305,共1页
《海洋原位测试理论与工程应用》由科学出版社于2021年3月出版。该书由东南大学蔡国军教授和刘松玉教授等著。该书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海洋原位测试技术的最新装备、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海洋工程发展、海洋土的特点与原位... 《海洋原位测试理论与工程应用》由科学出版社于2021年3月出版。该书由东南大学蔡国军教授和刘松玉教授等著。该书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海洋原位测试技术的最新装备、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海洋工程发展、海洋土的特点与原位取样技术、海洋原位测试技术装备、海洋原位测试技术理论和海洋原位测试技术工程应用。其中,海洋原位测试技术主要涉及孔压静力触探(CPTU)、全流触探(FFP)与自落式动力触探(FFT)3种常用的原位测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测试技术 动力触探 新书介绍 海洋工程 自落式 东南大学 应用成果 土的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钻式原位剪切旁压仪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光黎 张晓伦 王春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0-955,共6页
精确地评价土的力学性质,提供可信赖的设计参数,对岩土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有的试验方法中,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是由精度相异的不同试验方法得出的,并且不可避免存在不同程度地扰动土体结构,释放土中应力。自钻式原位剪切... 精确地评价土的力学性质,提供可信赖的设计参数,对岩土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有的试验方法中,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是由精度相异的不同试验方法得出的,并且不可避免存在不同程度地扰动土体结构,释放土中应力。自钻式原位剪切旁压仪采用自钻式钻进,其独特的结构和加载方式使该方法能够同时直接测出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还能得到静止土压力、剪切反力系数,评价桩周摩擦力等力学参数。由于它是一种在钻孔内的测试技术,所以能获得土层中不同深度的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自钻式原位剪切旁压仪特别适合于难易采样、制样的易扰动、强度低的土层,如砂性土、淤泥质土的强度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测试技术 自钻式原位剪切旁压仪 加载方式 强度参数 变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94
12
作者 刘松玉 詹良通 +1 位作者 胡黎明 杜延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0,共25页
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1环境岩土工程调查与评价方法。重点介绍了电阻率静力触探探头、与静力触探结合的传感器薄膜界面探头、光纤光学化学传感器、X荧光分析仪等在场地污染物分布和污染程度识别... 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1环境岩土工程调查与评价方法。重点介绍了电阻率静力触探探头、与静力触探结合的传感器薄膜界面探头、光纤光学化学传感器、X荧光分析仪等在场地污染物分布和污染程度识别技术;综述了土工离心技术应用于土体及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及污染场地修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污染场地分类方法和风险评价模型。2城市固体废物填埋技术。介绍了固废填埋场多场相互作用的主要耦合模型理论,总结了固废生化反应-骨架变形-水气运移-溶质迁移模型及应用;提出了填埋场污防污屏障服役寿命的定量评价方法。3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技术。介绍了废弃电石渣和木质素加固过湿土、粉土路基的性能和工程应用;总结了固化污泥和淤泥技术的研究现状。4工业污染地基处理技术。总结了工业污染场地主要修复技术;介绍了固化污染土稳定技术、新型固化剂和稳定剂的研发进展;总结了常见竖向隔离墙技术,介绍了土-膨润土系竖向隔离墙长期防渗防污性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曝气法处理有机污染地下水技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岩土工程 原位测试技术 填埋场 工业废弃物 固化稳定化 竖向隔离墙 曝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