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大容量介电储能脉冲电容器电热耦合仿真分析与原位测试
1
作者 朱博峰 张晓 +2 位作者 张冠祥 王鑫 鲁军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5,共9页
连发温升是导致电磁发射用脉冲电容器储能特性劣化甚至失效的重要因素,以往的薄膜电容器温度分布研究方法和结论缺乏对于极端应用工况等效性和测量结果进行全面、准确及实时性的考量。该文结合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以及原位测试等手段... 连发温升是导致电磁发射用脉冲电容器储能特性劣化甚至失效的重要因素,以往的薄膜电容器温度分布研究方法和结论缺乏对于极端应用工况等效性和测量结果进行全面、准确及实时性的考量。该文结合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以及原位测试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一种高压大容量脉冲电容器在连续浪涌电流冲击工况下的内部温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完成连续的50次脉冲放电后,仅由电容器内部电流焦耳热和自愈生热导致的温升约为0.7~0.9℃,但在并联汇流排热传导的作用下,电容器单体端部温升最高可达21℃,可见影响脉冲电容器内部芯子最大温升和应用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芯子外部的热传导。该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改进电磁发射用脉冲电容器散热工艺,进而提高其在极端应用工况下的工作可靠性具有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储能 脉冲电容器 电热耦合 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的原位测试技术在航空材料中的应用
2
作者 宁莉 马小昭 +1 位作者 马晋遥 李吉帅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7-121,共15页
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平台和紧凑型微型力学平台开发的原位分析测试系统能够实时、动态、连续地追踪样品变形过程中微纳结构特征和显微断裂特征的动态演变过程,能够更高效和精准地揭示材料失效模式和机理,进而通过调控材料组织的关键特征... 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平台和紧凑型微型力学平台开发的原位分析测试系统能够实时、动态、连续地追踪样品变形过程中微纳结构特征和显微断裂特征的动态演变过程,能够更高效和精准地揭示材料失效模式和机理,进而通过调控材料组织的关键特征参数来实现对材料组织与性能的迭代优化。主要报道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位分析技术在高温合金、钛合金、铝合金、复合材料、高强钢和高熵合金等重要航空结构材料中的应用。本文为研究航空结构材料的损伤演变和变形行为提供新的思路,并进一步推动原位分析测试技术在航空结构材料研发和产业化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组织 航空航天材料 裂纹扩展 断裂失效 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向钻孔的深埋隧洞外水压力原位测试技术及应用
3
作者 范时杰 王子忠 +5 位作者 李珑 陈英 余磊 麦高飞 王博 王军朝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7-222,共6页
隧洞外水压力是深埋隧洞施工设计的重要参数,在深埋隧洞的前期勘察阶段,难以通过传统的垂直钻孔勘探来获取此参数,工程上一般采用折减系数法对隧洞外水压力进行估算。为更精确地评价隧洞外水压力,提出了基于定向钻孔的深埋隧洞外水压力... 隧洞外水压力是深埋隧洞施工设计的重要参数,在深埋隧洞的前期勘察阶段,难以通过传统的垂直钻孔勘探来获取此参数,工程上一般采用折减系数法对隧洞外水压力进行估算。为更精确地评价隧洞外水压力,提出了基于定向钻孔的深埋隧洞外水压力测试技术,研发了一套以存储式压力传感器为核心的外水压力原位测试系统,并应用于引大济岷工程二郎山隧洞花岗岩体洞段。利用定向钻孔对隧洞外水压力进行了全孔段测试,揭示沿深埋隧洞轴线方向外水压力分布情况,并与折减系数法的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测试得到的外水压力与裂隙密集带宽度总和呈极强相关,相关性强度r=0.85;与岩体透水率呈强相关,相关性强度r=0.64;与试段埋深呈弱相关,相关性强度r=0.16。②实测外水压力比折减系数法计算结果高20.47%~42.17%。本研究通过实测手段获取隧洞在天然地下渗流场中的外水压力值比折减系数法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为隧洞前期勘察阶段外水压力测试提供了一种实测量化方法,为深埋隧洞的设计施工及运行安全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洞 外水压力 原位测试 复杂地质条件 存储式水压力传感器 折减系数法 引大济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注气压降法煤层渗透率模型与原位测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伟 杨世龙 +1 位作者 周红星 刘金兆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02,共10页
煤层渗透率作为衡量瓦斯渗流与抽采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方法计算渗透率测试周期长、结果不稳定、模型不完善等问题,研究煤层渗透率的快速准确测定方法及相应的计算模型。基于煤层中气体径向不稳... 煤层渗透率作为衡量瓦斯渗流与抽采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方法计算渗透率测试周期长、结果不稳定、模型不完善等问题,研究煤层渗透率的快速准确测定方法及相应的计算模型。基于煤层中气体径向不稳定流控制方程,结合不同压差下气体在煤层中的体积流量方程,建立可利用全区间压降数据测定煤层渗透率的注气压降计算模型。应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的达西渗流模块对模型进行求解,针对现场工程设计中可对压降曲线产生影响的测压气室长度进行单变量处理,根据模拟结果分析钻孔的测压气室长度可设计为2.0 m。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现场布置,搭建井下重复注气压降试验系统,结合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和巷道条件施工两组穿层钻孔,对2个测点分别注入两次高于煤层瓦斯压力的补偿气体进行渗透率原位测试,测试周期分别约为6 d和17 d,第2轮测试的注气压力高于第1轮。结合理论推导验证了注气压降过程中煤层瓦斯的雷诺数均处于线性达西渗流段,瓦斯在煤层中的渗流符合达西定律,满足计算模型的假设。与传统煤层渗透率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和径向流量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可以满足实际工程需要。重复注气压降法的测试结果稳定可靠,具备快速测定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注气压降法 煤层渗透率 注气参数优化 原位测试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位测试试验确定黄河口潮滩粉质土固结状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建民 单红仙 +2 位作者 王振强 王志才 王津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94-2001,共8页
黄河口泥沙快速堆积在河口一带,在波浪和潮波作用下,表层沉积物处于超固结状态,但试验中发现采用Casagrande作图法求取的黄河口粉质土先期固结压力往往偏大。为了了解黄河口粉质土固结状态、合理估算先期固结压力,在黄河口刁口流路三角... 黄河口泥沙快速堆积在河口一带,在波浪和潮波作用下,表层沉积物处于超固结状态,但试验中发现采用Casagrande作图法求取的黄河口粉质土先期固结压力往往偏大。为了了解黄河口粉质土固结状态、合理估算先期固结压力,在黄河口刁口流路三角洲叶瓣潮坪上,现场取土在试坑内配置了模拟黄河口快速沉积形成的流体状堆积物,利用原位测试手段(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孔隙水压力测试),并在长期观测基础上,对比研究了1.0 m深度范围内试坑和潮滩原状土体固结过程及固结状态。研究发现:黄河口快速沉积粉质土在自重作用下固结很快,固结完成后,土体强度随时间发展呈现不均匀增长,沿深度方向从上到下出现高-低-次高不均匀固结特征;历经16个月后,试坑和潮滩原状土体先期固结压力进一步提高,固结不均匀性和结构性不断增强。从试坑土体自重固结完成后的实际固结状态及原状土体物理性质指标来看,Casagrande作图法结果偏大,采用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法、十字板剪切试验不排水抗剪强度经验公式法估算的试坑和潮滩原状土体先期固结压力数值更为可靠;同时该方法为土体固结状态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粉质土 固结状态 原位测试 先期固结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集成电路电离总剂量辐射效应原位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6
作者 张兴尧 孙静 +3 位作者 郭旗 李豫东 荀明珠 文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5-823,共9页
电离总剂量效应将会导致数字集成电路电参数超差,甚至功能失效。目前数字集成电路的电离总剂量效应试验主要采用移位测试,移位测试需要一定时间将器件移动到测试机上进行测试,移动耗费的时间将导致器件有不同程度的退火,同时只有在移位... 电离总剂量效应将会导致数字集成电路电参数超差,甚至功能失效。目前数字集成电路的电离总剂量效应试验主要采用移位测试,移位测试需要一定时间将器件移动到测试机上进行测试,移动耗费的时间将导致器件有不同程度的退火,同时只有在移位测试过程中才能获得辐射效应数据,相较于在线原位测试数据量较少。数字集成电路测试系统采用PXI系统,系统内装配数字向量测试模块和电源量测模块,同时编写了测试软件和制作了测试板。通过对一款NAND Flash存储器进行在线原位辐照测试,测试结果满足对数字集成电路在X射线辐照过程中的DC、AC及功能测试要求。系统的装备应用为未来应用到各种加速器或其他辐射源的数字集成电路的在线测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辐射效应 原位测试 NAND Flash存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加筋黄土边坡防护原位测试及改进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志平 贾卓龙 +1 位作者 晏长根 王逸凡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为了给加筋黄土边坡防护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对聚丙烯纤维加筋黄土防护边坡的土壤含水率及边坡形态进行了持续6个月的原位测试,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加筋黄土具有良好的边坡防护效果,加筋黄土防护边坡土壤含水率总体趋... 为了给加筋黄土边坡防护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对聚丙烯纤维加筋黄土防护边坡的土壤含水率及边坡形态进行了持续6个月的原位测试,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加筋黄土具有良好的边坡防护效果,加筋黄土防护边坡土壤含水率总体趋于稳定,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平均变异系数比原状边坡降低10.89%,这得益于加筋黄土防护层形态总体维持完整,能够长期抵抗降雨、干湿循环、冻融循环等不利外部环境的持续影响;然而,聚丙烯纤维加筋黄土防护边坡上植被生长缓慢,且防护层与原状土体易分异脱离。提出了对加筋黄土进行保水改良、采用快速植生的多功能层设计和可操作性强的材料物理防脱技术等加筋黄土防护边坡的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边坡防护 聚丙烯纤维 加筋黄土 原位测试 土壤含水率 改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米级深层软土原位测试方法技术创新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皓 何志攀 +2 位作者 倪明孚 任佳丽 江洎洧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91-194,207,共5页
随着地下结构的埋置深度和规模不断增大,获取可靠的百米级深层软土物理力学特性参数十分必要,但目前针对深层软土的原位测试方法较为缺乏。从现有通用性土体测试技术适用性及测试原理分析入手,充分考虑百米级深层软土工程特性、工程应... 随着地下结构的埋置深度和规模不断增大,获取可靠的百米级深层软土物理力学特性参数十分必要,但目前针对深层软土的原位测试方法较为缺乏。从现有通用性土体测试技术适用性及测试原理分析入手,充分考虑百米级深层软土工程特性、工程应用场景、测试技术瓶颈等因素,提出对贯入式触探技术方法及预钻式旁压技术方法进行测试技术创新和仪器设备研制的新思路和突破口,分别可用于获取百米级深层软土竖向和横向物理力学特性。研究成果可为深层地下空间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米级深层软土 原位测试 深层静力触探试验 深层标准贯入试验 深层旁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空化诱导煤微观孔隙损伤的原位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傲 王玉娟 +3 位作者 郭晓阳 邓存宝 李岩峰 徐家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5,共6页
为促进超声波激励煤层瓦斯促抽技术的实际应用,深入探索超声空化损伤煤孔隙的科学内涵,该实验借助自主研发的煤孔隙超声空化损伤致裂实验系统和原位X射线纳米CT扫描技术,测试不同超声空化条件下煤孔隙结构变化,研究煤微观孔隙系统损伤... 为促进超声波激励煤层瓦斯促抽技术的实际应用,深入探索超声空化损伤煤孔隙的科学内涵,该实验借助自主研发的煤孔隙超声空化损伤致裂实验系统和原位X射线纳米CT扫描技术,测试不同超声空化条件下煤孔隙结构变化,研究煤微观孔隙系统损伤的超声空化诱导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超声空化效应能够使狭缝孔隙形态向球型转变(转变率超20%),有效改善煤微观孔隙空间结构,连通孔隙团体积能得到提升。此外,超声空化效应能增加直径小于6 nm的喉道尺寸,主要诱导原始小尺寸孤立孔隙与连通孔隙团沟通,还可诱导非连通微观孔隙相互连接,以增强煤微观孔隙拓扑结构。超声空化对于提升煤体渗透性和促进瓦斯抽采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空化 煤微观孔隙 无损检测 原位测试 孔隙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温度表原位测试仪的研制
10
作者 陈学江 孙秀霞 +1 位作者 黄其民 刘静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8-30,共3页
对飞机温度表原位性能测试、故障诊断的要求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并充分利用 89C5 2单片机的软、硬件资源 ,实现了高精度原位测试仪的设计。
关键词 飞机 温度表 原位测试 单片机 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海底声学原位测试系统研制和试用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陶春辉 金肖兵 +6 位作者 金翔龙 周建平 张金辉 顾春华 何拥华 WIL KENS R H FU Shung-sheng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50,共5页
海底沉积物的声学特性(最重要的是声速和声衰减)以及它们与物理(包括土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是沉积物声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项目.介绍了新研制的实时监控多频海底声学原位测试系统.该系统可测量浅表层沉积物的声速.探测频率为8,10... 海底沉积物的声学特性(最重要的是声速和声衰减)以及它们与物理(包括土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是沉积物声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项目.介绍了新研制的实时监控多频海底声学原位测试系统.该系统可测量浅表层沉积物的声速.探测频率为8,10,12,15kHz,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发射波形、接收增益和采样长度,采样率为0.5~2.0MHz,工作水深为300m.系统具有倾斜传感器、8通道扩充等功能.用该系统在杭州湾测得了四种频率的沉积物原位声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积物 声学原位测试 声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矿区深海稀软底质剪切强度和贯入阻力原位测试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吴鸿云 陈新明 +2 位作者 高宇清 何将三 刘少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01-1806,共6页
为获得深海稀软底质的力学参数及其相关经验公式,采用原位测试的方法,基于十字板剪切和浅层静力触探试验,在东太平洋中国开辟区西矿区的深海稀软底质进行剪切强度和贯入阻力测试,获得41个测点的测量数据。测量结果表明:剪切强度和贯入... 为获得深海稀软底质的力学参数及其相关经验公式,采用原位测试的方法,基于十字板剪切和浅层静力触探试验,在东太平洋中国开辟区西矿区的深海稀软底质进行剪切强度和贯入阻力测试,获得41个测点的测量数据。测量结果表明:剪切强度和贯入阻力在峰值强度前随试验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峰值强度后小幅度降低,其峰值强度均出现在40~45 cm层,分别为11.8 kPa和100 kPa;0~8 cm层底质的抗剪性能和承压性能极差,无工程意义;14~20 cm层底质的抗剪性能和承压性能均匀,剪切强度从6 kPa缓慢降低至5.8 kPa,贯入阻力从46 kPa缓慢增加至50 kPa,可作为行走履带的剪切牵引层和持力层,履齿应全部或部分落在14~20 cm层,齿高至少应为6 cm,作用于履齿的剪切强度设计值为3~4 kPa,履带板下陷后的位置应在14 cm以下。建立的回归经验公式能客观反映底质的抗剪特性和承压特性,可为集矿机的设计尤其对行走履带和接地比压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矿机 深海稀软底质 剪切强度 贯入阻力 承载力 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压仪在地基工程原位测试中的应用及其成果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胡建华 汪稔 +3 位作者 周平 张家铭 和礼红 孟庆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418-422,共5页
介绍了法国梅纳(Menard)旁压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应用于地基勘察工程的原位测试,对旁压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确定高层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明其结果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工程设计。在旁压试验结果中,提供了... 介绍了法国梅纳(Menard)旁压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应用于地基勘察工程的原位测试,对旁压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确定高层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明其结果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工程设计。在旁压试验结果中,提供了测试地层的其他变形参数,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纳旁压仪 原位测试 地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深井巷道掘进全过程围岩变形破坏原位测试 被引量:16
14
作者 周辉 胡善超 +4 位作者 卢景景 王竹春 张传庆 渠成堃 李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23-3530,共8页
传统研究对于煤系地层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监测均在掘进面后方进行,无法获得巷道掘进全过程的围岩变形,更缺乏对煤矿深井巷道掘进全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规律的认识。为此,针对济宁三号煤矿深井巷道,通过超前布置监测断面,首次获得了煤矿... 传统研究对于煤系地层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监测均在掘进面后方进行,无法获得巷道掘进全过程的围岩变形,更缺乏对煤矿深井巷道掘进全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规律的认识。为此,针对济宁三号煤矿深井巷道,通过超前布置监测断面,首次获得了煤矿深井巷道掘进全过程的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利用考虑体积应力的改进横观各向同性应变软化模型对巷道开挖全过程的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济宁三号煤矿七采区巷道地质条件下,浅部围岩的累计变形量和变形速率均大于深部围岩;巷道掘进全过程中,围岩变形随掘进面的推进经历了缓慢增长、迅速增长和变形稳定3个阶段;变形稳定后围岩松动圈深度约为1.0 m;巷道两帮围岩位移与破坏深度均在控制范围内,顶底板围岩破坏相对严重,并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可为揭示煤矿深井巷道掘进围岩的变形破坏规律以及合理确定支护方案和参数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地层 深井巷道 掘进全过程 原位测试 围岩变形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平衡试桩法桩土荷载传递机理原位测试 被引量:60
15
作者 戴国亮 龚维明 刘欣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65-1069,共5页
采用自平衡试桩法进行了3根试桩静载荷试验,同时采用振弦式钢筋应力计测得3根试桩轴向应力,分析了自平衡试桩时桩土的荷载传递性状。最后采用精确转换法和简化转换法对自平衡测试结果进行了转换,并比较了转换结果。
关键词 自平衡试桩法 荷载传递 摩阻力 原位测试 静载荷试验 自平衡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砂矿金刚石包裹体原位测试:对金刚石成因来源的启示 被引量:13
16
作者 丘志力 王琦 +5 位作者 秦社彩 袁姝 孙媛 陆太进 李榴芬 张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0-597,共8页
包裹体是探究矿物结晶生长过程及其地球化学环境的重要探针,是反演寄主矿物形成机制及形成环境的有效工具。本文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和LA-ICP-MS技术对来自湖南沅水流域的24颗宝石级金刚石的包裹体进行了原位分析。结果显示... 包裹体是探究矿物结晶生长过程及其地球化学环境的重要探针,是反演寄主矿物形成机制及形成环境的有效工具。本文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和LA-ICP-MS技术对来自湖南沅水流域的24颗宝石级金刚石的包裹体进行了原位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砂矿金刚石中橄榄岩型和榴辉岩型包裹体比例接近,橄榄岩型和榴辉岩型包裹体可在同一颗金刚石中"共存";湖南金刚石形成时地幔的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109-1237℃和4.05-5.83 GPa,相应的形成深度大致为133-192 km;包裹体成分及组合特征显示,扬子克拉通金刚石的形成环境与华北克拉通金刚石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形成与榴辉岩的关系更为密切,暗示有古老的地壳物质参与了金刚石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砂矿金刚石 包裹体 原位测试 来源 扬子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状非饱和Q_3黄土的土压力原位测试和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加贵 陈正汉 +1 位作者 黄雪峰 李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3-440,共8页
为了揭示原状黄土的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在开挖过程和浸水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对兰州市一个高18m的Q3黄土边坡进行了现场试验,量测了边坡的位移、土压力、基质吸力和含水率,观测了该边坡的破坏过程,同时进行了一组控制吸力的原状黄土的... 为了揭示原状黄土的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在开挖过程和浸水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对兰州市一个高18m的Q3黄土边坡进行了现场试验,量测了边坡的位移、土压力、基质吸力和含水率,观测了该边坡的破坏过程,同时进行了一组控制吸力的原状黄土的非饱和三轴剪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原状Q3黄土的表观黏聚力和有效摩擦角与吸力之间均为非线性关系。②原状黄土边坡的土压力随着土坡开挖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边坡开挖结束后的土压力分布大致呈中间大,两端小的三角形,最大土压力位置在大约坡高的1/3位置处。与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结果相比,实测黄土边坡的土压力远小于计算值。在浸水条件下,非饱和黄土的边坡土压力增速较大,浸水是边坡产生破坏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黄土 土压力 吸力 强度特性 浸水试验 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测试技术与工程勘察应用 被引量:63
18
作者 沈小克 蔡正银 蔡国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20,共23页
对近年来以孔压静力触探为代表的原位测试技术和部分工程物探方法的应用实践及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从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确保工程勘察可靠性,满足岩土工程分析和环境岩土工程评价新需求的角度,阐述如何大力推进原位测试技术的研究及其在... 对近年来以孔压静力触探为代表的原位测试技术和部分工程物探方法的应用实践及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从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确保工程勘察可靠性,满足岩土工程分析和环境岩土工程评价新需求的角度,阐述如何大力推进原位测试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更广泛和更深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测试技术 工程物探方法 场地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侧注浆抗拔桩离心模型试验与原位测试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钱建固 马霄 +2 位作者 李伟伟 黄茂松 王卫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41-1246,1254,共7页
通过离心机模型试验研究了注浆对接触面特性、抗拔桩荷载-位移曲线及桩侧摩阻力的影响,揭示了注浆提高桩身侧摩阻力发展规律和抗拔承载机制,并进一步将离心机模型试验的结果与原位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注浆桩侧摩阻力的发... 通过离心机模型试验研究了注浆对接触面特性、抗拔桩荷载-位移曲线及桩侧摩阻力的影响,揭示了注浆提高桩身侧摩阻力发展规律和抗拔承载机制,并进一步将离心机模型试验的结果与原位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注浆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呈现一个渐进过程,桩身上部极限摩阻力率先发挥,并逐渐向中下部发展;注浆后桩侧极限桩侧摩阻力得到提高,而发挥极限状态所需的桩-土相对位移减小,上拔加载过程中,桩侧上部和下部极限摩阻力增幅较大,中部增幅较小。离心与现场试验一致表明,桩侧注浆显著提高了桩的抗拔刚度及极限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侧注浆抗拔桩 桩侧摩阻力 大型直剪试验 离心模型试验 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地表土壤风蚀原位测试技术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悦超 麻硕士 +2 位作者 陈智 赵永来 冬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52,60,共5页
为定量评价风洞中心风速、植被盖度及交互作用对草原地表风蚀的作用情况,按正交试验设计方案,采用野外风洞原位测试方法,进行了草地土壤风蚀试验。分别用灰色关联度、极差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理论,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 为定量评价风洞中心风速、植被盖度及交互作用对草原地表风蚀的作用情况,按正交试验设计方案,采用野外风洞原位测试方法,进行了草地土壤风蚀试验。分别用灰色关联度、极差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理论,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输沙率影响主次顺序为:中心风速、植被盖度、二者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土壤 风蚀风洞 原位测试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