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注射成型树脂体系SK型静态混合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旺青 刘毅 付继先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4-220,共7页
针对原位注射成型树脂体系在熔融状态下的在线混合难题,依托自主搭建的原位注射成型系统平台,结合仿真和实验研究了一种新型低分子热塑性树脂体系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CBT500)/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的SK型静态混合过程,运用统计学... 针对原位注射成型树脂体系在熔融状态下的在线混合难题,依托自主搭建的原位注射成型系统平台,结合仿真和实验研究了一种新型低分子热塑性树脂体系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CBT500)/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的SK型静态混合过程,运用统计学理论中不均匀系数(COV)对混合质量进行定量表征,得到了SK型静态混合头的混料芯的单元个数、长径比、螺旋角对混合质量的影响机理和规律。结果表明,混合质量随着混料芯单元个数的增加而提高,并且随着单元数的增加,混合质量的提高的效果逐渐变小,当单元数从3提高到10时,不均匀系数由0.90降低至0.05;混料芯单元的长径比越小,达到同样混合质量所通过的混合头长度越短,当长径比由1.5减少为1.0时,不均匀系数达到0.05所需的混合头长度由116 mm减小至80 mm;混合物通过同样个数的混料芯时,混料芯单元的长径比增大,有助于提高混合质量;混料芯单元的螺旋角度越大,混合质量越好,通过10个混料芯之后,当螺旋角由120°增加至180°时,不均匀系数从0.05提高为0.08。研究结果为原位注射成型树脂体系的在线混合装置的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注射成型 混合头 低分子热塑性树脂 热塑性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催化剂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旺青 刘毅 +1 位作者 向阳辉 付继先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4-159,共6页
利用高温旋转黏度计,采用梯度降温的方法,研究CBT(环形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与CBT/催化剂混合体系在特定条件下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梯度降温方法可准确获得CBT纯树脂的真实表观黏度。CBT树脂的表观黏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随... 利用高温旋转黏度计,采用梯度降温的方法,研究CBT(环形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与CBT/催化剂混合体系在特定条件下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梯度降温方法可准确获得CBT纯树脂的真实表观黏度。CBT树脂的表观黏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随转速的加快而降低,在170~180℃下呈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现象。CBT/催化剂混合体系的反应速率随催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相同浓度下,锡含量较高的CBT/T9体系相对CBT/DBTL体系反应速率更快。较高的温度使催化剂的挥发程度加剧,结晶速率变慢,导致CBT/催化剂混合体系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变慢。最后研究了催化剂种类、浓度和成型温度对成型窗口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CBT树脂 原位注射成型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低分子热塑性树脂体系CBT500/DBTL的界面张力表征
3
作者 付继先 吴旺青 +1 位作者 刘毅 蒋炳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23-2429,共7页
为获得真实、可靠的新型低分子热塑性树脂体系CBT500(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DBT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界面张力,研究新型树脂体系的混合机理及指导混合设备研制,综合接触角法与调和平均法的各自优势,依据相似理论,提出引用调和平均法... 为获得真实、可靠的新型低分子热塑性树脂体系CBT500(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DBT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界面张力,研究新型树脂体系的混合机理及指导混合设备研制,综合接触角法与调和平均法的各自优势,依据相似理论,提出引用调和平均法修正接触角法,首先研究20~120℃范围内CBT500/DBTL树脂体系的界面张力。其次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段线性拟合界面张力修正值并推广。研究结果表明:在20~120℃范围内,CBT500/DBTL树脂体系的界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与接触角法获得的界面张力计算值相比,采用调和平均法获得的界面张力修正值整体减小44.7%,更加接近真实值。得到20~200℃范围内,CBT500/DBTL树脂体系界面张力与温度之间的分段函数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注射成型 界面张力 调和平均法 接触角法 相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