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缩尺下悬索桥隧道锚原位模型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茆大炜 杜少华 +1 位作者 左成荣 梅松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84-2395,共12页
为探究隧道锚模型“缩尺效应”引起的试验结果差异性,以丽江金沙江大桥悬索桥实桥隧道锚为研究对象,按照相似理论开展不同缩尺原位模型试验,以期获得不同几何相似比对模型受载后变形变位特性、流变特性、潜在破坏模式及超载性能等方面... 为探究隧道锚模型“缩尺效应”引起的试验结果差异性,以丽江金沙江大桥悬索桥实桥隧道锚为研究对象,按照相似理论开展不同缩尺原位模型试验,以期获得不同几何相似比对模型受载后变形变位特性、流变特性、潜在破坏模式及超载性能等方面的响应规律。针对变形和应变等效应量,采用多点式位移计、应变计及压力盒综合测试了锚塞体及周围岩体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变形规律与破坏特征;针对长期变形、承载特性,借助气液式加载系统加载到0.824 MPa和2.472 MPa,获得2种荷载下锚塞体及周围岩体的蠕变全过程。结果表明:在各级荷载加载下,模型锚塞体流变阶段变形较大,周边围岩节理裂隙在不同荷载水平作用下被逐渐压密,其中1∶12缩尺条件下的围岩裂隙压密主要发生在第1级荷载过程,1∶20缩尺条件下主要发生在第3级荷载作用下。相比于1∶12缩尺模型,1∶20锚塞体模型变形量较为明显,但两者整体变形特征基本一致,反映围岩破碎程度不利于隧道锚变形稳定。1∶12缩尺模型的后锚面及围岩表面变形分布呈马鞍形,而1∶20缩尺下模型对应的变形分布则呈现双峰形,且2种缩尺下锚塞体板上和围岩的变形残余率均较高。研究结果为分析悬索桥隧道锚因缩尺效应造成的承载特性差异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隧道锚 原位模型试验 缩尺效应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软岩隧道式锚碇稳定性原位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栋梁 刘新荣 +3 位作者 李俊江 吴相超 李维树 杜明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78-2087,共10页
为了研究高拉拔荷载作用下浅埋软岩(泥岩)隧道式锚碇的稳定性(强度特性、变形规律及长期稳定性),以某在建的长江大桥隧道式锚碇工程为依托,开展了缩尺比例为1∶10的浅埋软岩(泥岩)隧道式锚碇原位模型试验(蠕变试验、极限破坏试验)。研... 为了研究高拉拔荷载作用下浅埋软岩(泥岩)隧道式锚碇的稳定性(强度特性、变形规律及长期稳定性),以某在建的长江大桥隧道式锚碇工程为依托,开展了缩尺比例为1∶10的浅埋软岩(泥岩)隧道式锚碇原位模型试验(蠕变试验、极限破坏试验)。研究发现:浅埋软岩(泥岩)隧道式锚碇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在设计荷载甚至在高于设计荷载几倍的荷载作用的情况下,其蠕变变形呈现出基本上趋于稳定的趋势,具有一定的长期稳定性。其破坏模式为锚塞体上方的岩体破裂成块体状,锚塞体下方沿与岩体接触面产生整体错动,破坏的下边界为锚塞体与岩体的接触带,锚塞体混凝土未发生破坏。此外,还探讨了在高拉拔荷载作用下,锚塞体地表围岩蠕变变形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锚塞体地表围岩、深部围岩各部位的变形规律。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隧道锚 泥岩 原位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ID小鼠宣威肺癌原位模型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永春 陈艳 +6 位作者 王熙才 刘馨 施湖涛 姚乾 金从国 伍治平 黄云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49-455,共7页
背景与目的宣威女性肺癌发病率居全国首位,亟待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本研究拟建立SCID小鼠原位宣威肺癌模型,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平台。方法将宣威肺癌细胞XWLC-05分别以高低剂量接种于SCID小鼠肺原位,并与皮下移植瘤比较,观察成... 背景与目的宣威女性肺癌发病率居全国首位,亟待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本研究拟建立SCID小鼠原位宣威肺癌模型,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平台。方法将宣威肺癌细胞XWLC-05分别以高低剂量接种于SCID小鼠肺原位,并与皮下移植瘤比较,观察成瘤率、成瘤特性、自发性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原位移植高低剂量组的成瘤率分别为81%和83%,其中高剂量组接种后13天小鼠出现恶液质、对侧肺及胸腔的广泛粘连,无远处转移;低剂量组接种后25天小鼠出现恶液质及远处转移。皮下移植高低剂量组成瘤率分别为100%及94.5%,无远处转移。原位移植组组内及皮下与原位移植组组间的转移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内和组间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成功建立了宣威肺癌的SCID小鼠原位动物模型,为该病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威 肺肿瘤 原位模型 SCID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瘤裸鼠膀胱癌原位模型的建立及VEGFsiRNA转染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德淳 梁新 +5 位作者 刘禄成 李然伟 任明 郭航 李志 王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60-862,共3页
目的:建立模拟人的荷瘤裸鼠膀胱癌原位模型,评价经VEGFsiRNA转染的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和未经转染的T24细胞在裸鼠膀胱内的成瘤状况。方法:采用细胞移植法分别将转染和未转染的T24细胞移植到裸鼠膀胱内后用核磁共振成像(MRI)定期检... 目的:建立模拟人的荷瘤裸鼠膀胱癌原位模型,评价经VEGFsiRNA转染的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和未经转染的T24细胞在裸鼠膀胱内的成瘤状况。方法:采用细胞移植法分别将转染和未转染的T24细胞移植到裸鼠膀胱内后用核磁共振成像(MRI)定期检测,并在28d时处死动物称瘤重量,测定瘤体积,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结果:两组裸鼠膀胱内的总成瘤率为90%(36/40),转染组瘤细胞生长速度明显缓于未转染组。转染组和未转染组的重量和体积分别为:(1.1±0.3)g,(1.6±0.5)g;(805±172)mm3和(1389±294)mm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结果表明,转染组T24细胞恶性程度降低,浸润转移能力减弱,未转染组T24细胞恶性程度未发生改变,表现出极强的浸润转移倾向。结论:模拟人的荷瘤裸鼠膀胱癌原位模型更接近人体膀胱肿瘤的向膀胱腔内生长过程,荷瘤裸鼠膀胱癌原位模型可用于研究开发新型膀胱内抗肿瘤生物免疫制剂和抗癌化疗药物临床前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裸鼠 原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小鼠膀胱肿瘤原位模型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涛 杨立 +2 位作者 王志平 史庭凯 付生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0-34,I0005,I0006,共7页
目的探讨硝酸银、盐酸、胰酶和乙醇预处理构建鼠膀胱肿瘤的成瘤机制。方法 24G静脉留置针插入膀胱,PBS冲洗后,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1)乙醇作用组:22%乙醇0.1 mL保留20 min;(2)胰酶作用组:0.2%胰酶保留30 min;(3)酸碱作用组:0.1 m... 目的探讨硝酸银、盐酸、胰酶和乙醇预处理构建鼠膀胱肿瘤的成瘤机制。方法 24G静脉留置针插入膀胱,PBS冲洗后,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1)乙醇作用组:22%乙醇0.1 mL保留20 min;(2)胰酶作用组:0.2%胰酶保留30 min;(3)酸碱作用组:0.1 mmol/L HCl 0.1 mL作用15 s后,PBS冲洗,0.1 mmol/L NaOH0.1 mL作用5 s,排空膀胱;(4)硝酸银作用组:0.15 mol/L硝酸银保留10 s;(5)对照组:0.1 mL生理盐水。术后1和24h随机处死每组3只小鼠,摘取膀胱,HE染色观察膀胱黏膜病理变化;戊二醛固定,电镜下观察膀胱黏膜细胞微结构变化;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膀胱黏膜固有层肥大细胞数目变化;过碘酸-希夫(PAS)染色,观察膀胱黏膜GAG层变化。40只小鼠应用上述前四组预处理因素处理膀胱后,建立膀胱癌原位模型,计算各组成瘤率。结果胰酶和乙醇处理1h后,局部上皮伞状细胞脱落,黏膜下层暴露;酸碱和硝酸银处理组大部黏膜完整性破坏,黏膜下层暴露较多,连续性中断;对照组和实验组间炎症细胞浸润均不表现出统计学差异。24 h后,胰酶和乙醇组可见局部轻度水肿并充血,黏膜完整性恢复较好,细胞间见紧密连接;而酸碱和硝酸银组上皮黏膜薄厚不均一,仍可见部分脱落黏膜。结论利用硝酸银和酸碱预处理膀胱可作为鼠膀胱肿瘤原位模型构建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原位模型 MB49细胞株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溪长江大桥隧道锚原位模型试验及参数反演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于新华 王丽新 +1 位作者 付环宇 梅松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0-165,共6页
针对南溪长江大桥南岸隧道锚围岩类别为Ⅳ类和Ⅴ类,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相对较低的特点,为了解锚塞体与不同地质条件的围岩相互作用的变形情况,开展了缩尺比例为1/30和1/20的锚塞体原位模型试验。试验成果表明,1/30锚塞体模型试验最高应力... 针对南溪长江大桥南岸隧道锚围岩类别为Ⅳ类和Ⅴ类,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相对较低的特点,为了解锚塞体与不同地质条件的围岩相互作用的变形情况,开展了缩尺比例为1/30和1/20的锚塞体原位模型试验。试验成果表明,1/30锚塞体模型试验最高应力达到14.24 MPa,为设计应力的28倍,1/20锚塞体模型试验最高应力达到8.68 MPa,为设计应力的17倍。加载过程中两个模型的位移应力曲线基本保持线性,但卸载后残余变形较大。通过有限元方法对试验过程进行了反演,得到的岩体力学参数与试验结果接近,变形规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隧道锚 锚塞体 原位模型试验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龙胶囊及其多糖、蛋白组分对人类脑胶质瘤小鼠原位模型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解一舟 李玉珍 +3 位作者 朱慧 史英翔 金剑 李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5-60,共6页
目的复方中药金龙胶囊(JLC)提取物及其制备的粗多糖、粗蛋白的抗脑肿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运用外科原位接种(surgical orthotopic implantation)技术,将肿瘤块种植到裸小鼠颅内,建立小鼠原位模型。用FluorVivo Model 100荧光成像仪... 目的复方中药金龙胶囊(JLC)提取物及其制备的粗多糖、粗蛋白的抗脑肿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运用外科原位接种(surgical orthotopic implantation)技术,将肿瘤块种植到裸小鼠颅内,建立小鼠原位模型。用FluorVivo Model 100荧光成像仪对所有小鼠的脑肿瘤进行非侵袭性的实时成像观察。通过对空白对照组(无肿瘤且溶剂为溶媒)、阴性对照组(溶媒)、阳性对照组(替莫唑胺32 mg/kg)、JLC提取物低(750 mg/kg)、中(1200 mg/kg)、高剂量组(1500 mg/kg)及粗多糖(100 mg/kg)、粗蛋白组(100 mg/kg)的肿瘤抑制率进行比较,评价经灌胃给予金龙胶囊提取物对小鼠原位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给药25 d后,JLC低、中剂量组肿瘤抑制率均为34.6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粗多糖组和粗蛋白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22.26%、29.01%,肿瘤重量分别为(0.178±0.048)g、(0.144±0.047)g,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组,抑制率分别为99.57%、61.90%,肿瘤重量分别为(0.001±0.001)g、(0.088±0.045)g,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JLC粗多糖及粗蛋白有一定的脑胶质瘤抑制作用。肿瘤负荷和药物治疗可能为影响小鼠体重正常增长的因素;在现有剂量下,未发现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龙胶囊 脑胶质瘤 活体成像 原位接种模型 多糖 蛋白 裸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方法简便高效建立小鼠原位膀胱癌模型 被引量:9
8
作者 梁中锟 张琳 +5 位作者 胡志明 陈忠 黄鑫 石向华 谭万龙 高基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7-630,634,共5页
目的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建立小鼠原位表浅膀胱癌模型,并对影响成瘤率的因素进行探讨,筛选出高效简便建立小鼠原位表浅膀胱癌模型的方法。方法用改造过的静脉留置针经小鼠尿道插入膀胱腔内,实验组用酸碱腐蚀的方法对小鼠膀胱粘膜进行预处理... 目的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建立小鼠原位表浅膀胱癌模型,并对影响成瘤率的因素进行探讨,筛选出高效简便建立小鼠原位表浅膀胱癌模型的方法。方法用改造过的静脉留置针经小鼠尿道插入膀胱腔内,实验组用酸碱腐蚀的方法对小鼠膀胱粘膜进行预处理,按观察目的的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不作预处理。PBS冲洗后将MB49灌注入膀胱,构建小鼠原位表浅膀胱癌模型。所有小鼠观察一般情况和肿瘤生长情况。按计划处死小鼠并解剖观察膀胱肿瘤生长情况及有无转移,取标本做病理切片。结果病理显示膀胱粘膜已预处理的小鼠接种肿瘤细胞后可在膀胱部位成瘤(成瘤率100%);丝裂霉素能显著减缓膀胱肿瘤的生长(P=0.000,P<0.05);对照组接种肿瘤细胞后未见成瘤。结论膀胱粘膜处理的时间以酸20s,碱5s较合适;简便的物理化学方法成功建立了可靠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均好的小鼠原位表浅膀胱癌模型,为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防治研究尤其是抗癌药物的筛选和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原位模型 C57BL/6小鼠 MB49 丝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发现并建立近交系TAII鼠乳腺癌肺转移原位移植模型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慧 韩宝国 +1 位作者 战忠利 高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99-799,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 肺转移 原位移植模型 近交系TAll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脱朝伟 吴泽全 +2 位作者 刘秋珍 张宁 王明耀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5-517,T003,共4页
为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将 11例胃恶性淋巴瘤新鲜组织移植裸鼠胃粘膜下层 ,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 ,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 ,及其形态学特征 (光镜 ,电镜 ,免疫组化)。从 11例胃恶性淋巴瘤标本中筛选出 ... 为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将 11例胃恶性淋巴瘤新鲜组织移植裸鼠胃粘膜下层 ,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 ,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 ,及其形态学特征 (光镜 ,电镜 ,免疫组化)。从 11例胃恶性淋巴瘤标本中筛选出 1株人胃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和 1株人胃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 ,分别传至 36代和 2 7代 ,共移植裸鼠 32 9只。自第 3代起移植成瘤率及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 10 0 %。出现淋巴道、血道及种植转移。原位移植瘤的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均与来源人胃恶性淋巴瘤相似。人胃恶性淋巴瘤在裸鼠胃内自主生长 ,浸润破坏胃壁各层组织结构。表明此模型可用于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胃恶性淋巴瘤 裸小鼠 原位移植模型 生物学特性 研究 肿瘤转移 动物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癌细胞悬液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建立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平 赵志泉 +3 位作者 张小勇 潘世扬 杨国平 丁小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15-416,共2页
目的 建立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 ,观察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 (SGC- 790 1)悬液种植于裸小鼠胃壁 ,观察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原位移植成功率 (成瘤率 )为 6 7%。移... 目的 建立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 ,观察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 (SGC- 790 1)悬液种植于裸小鼠胃壁 ,观察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原位移植成功率 (成瘤率 )为 6 7%。移植瘤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 85 % ,远处淋巴结转移率 5 0 % ,肝转移发生率为 30 %。荷瘤鼠的中位生存期为 16周 ,晚期出现消瘦和全身衰竭。结论 该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具有人胃癌自然生长过程的特点 ,但还不能达到理想的肿瘤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细胞 原位移植模型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JH-OS人骨肉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师长宏 施新猷 朱德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用人成骨肉瘤细胞系LJH- OS的传代移植瘤组织作为移植材料,进行胫骨原位移植及皮下移植。结果发现胫骨原位移植的潜伏期较短,生长快。皮下移植瘤呈局限性膨胀性生长,有不完整的纤维包膜,未见肺转移,观察7 周无明显消瘦;而胫骨原位移植... 用人成骨肉瘤细胞系LJH- OS的传代移植瘤组织作为移植材料,进行胫骨原位移植及皮下移植。结果发现胫骨原位移植的潜伏期较短,生长快。皮下移植瘤呈局限性膨胀性生长,有不完整的纤维包膜,未见肺转移,观察7 周无明显消瘦;而胫骨原位移植瘤浸润基层,无纤维包膜,且发生肺转移,7 周时有明显消瘦。原位移植的裸鼠血清ALP水平高于皮下移植者。说明裸鼠胫骨微环境较皮下组织更适于人骨肉瘤的浸润及转移表达,裸鼠胫骨原位移植模型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更接近临床骨肉瘤患者的实际情况,该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为骨肉瘤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原位移植模型 裸鼠 人骨肉瘤 肺转移 皮下移植 纤维包膜 生长 生物学特性 传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甲川菁近红外荧光染料对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靶向识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勇 张彩勤 +4 位作者 赵宁宁 谭邓旭 赵亚 张海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7-571,578,共6页
目的研究七甲川菁近红外荧光(NIRF)染料在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活体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标记荧光酶素的人胃癌细胞系Hep G2原位移植裸鼠建立肿瘤模型,同时诱发制备胃溃疡模型;对上述模型分别采用生物发光成像和NIRF成像,观察胃癌组织... 目的研究七甲川菁近红外荧光(NIRF)染料在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活体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标记荧光酶素的人胃癌细胞系Hep G2原位移植裸鼠建立肿瘤模型,同时诱发制备胃溃疡模型;对上述模型分别采用生物发光成像和NIRF成像,观察胃癌组织对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吸收;探索缺氧和阴离子转运肽(OATP)对胃癌组织吸收NIRF染料的影响,明确NIRF染料靶向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结果 NIRF信号与生物发光信号在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活体成像中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胃癌组织部位可获得较强的NIRF荧光信号,而胃溃疡部位未检测到荧光信号。缺氧能够增强胃癌细胞对NIRF染料的吸收,而阴离子转运肽特异性抑制剂磺溴酞钠(BSP)能够显著降低肿瘤细胞对NIRF染料的吸收。结论七甲川菁近红外荧光染料能够靶向识别胃癌原位移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染料 胃癌 肿瘤原位移植模型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发光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癌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源 张超超 +4 位作者 路璐 吴文斌 朱贤丹 樊海艇 丁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8-74,共7页
目的选用稳定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CCLM3-Luc),构建人肝癌细胞株原位癌荷瘤裸鼠动物模型。方法活体成像仪定量分析不同细胞数量HCCLM3-Luc的荧光强度表达情况,并检测各细胞数量的荧光素酶活性,探索HCCLM3-Luc荧光... 目的选用稳定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CCLM3-Luc),构建人肝癌细胞株原位癌荷瘤裸鼠动物模型。方法活体成像仪定量分析不同细胞数量HCCLM3-Luc的荧光强度表达情况,并检测各细胞数量的荧光素酶活性,探索HCCLM3-Luc荧光素酶产生的光子量与肿瘤细胞数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采用肝叶原位接种HCCLM3-Luc瘤块组织和尾静脉注射HCCLM3-Luc细胞悬液,分别构建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癌模型;比较两种方法构建人肝癌细胞株原位癌裸鼠模型的可行性,并优化模型构建中的关键因素。结果HCCLM3-Luc细胞数量的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2=0.9989,直线方程式:Y=1155.8X+1×10^6),平均ROI值约为每个细胞140光子/s。采用肝叶原位接种组的原位瘤成瘤率[(82.5±7.2)%]明显高于尾静脉注射[(34.1±13.2)%]。结论本课题构建了生物发光人肝癌细胞株原位癌裸鼠模型,该模型可采用小动物成像仪实时监测肿瘤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光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HCCLM3-Luc 人肝癌原位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HG-5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承平 卞修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 建立人脑胶质瘤裸鼠脑内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瘤细胞悬液接种法 ,将人脑CHG 5胶质瘤细胞接种于裸鼠大脑实质内。分别于接种后 8、14、19、2 4和 3 0d处死动物并行病理检查、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 目的 建立人脑胶质瘤裸鼠脑内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瘤细胞悬液接种法 ,将人脑CHG 5胶质瘤细胞接种于裸鼠大脑实质内。分别于接种后 8、14、19、2 4和 3 0d处死动物并行病理检查、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肿瘤移植成瘤率为 10 0 % ,肿瘤生长稳定 ,肿瘤病理学检查符合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结论 本移植瘤模型能作为研究胶质瘤发生、生物学特性以及治疗研究的可靠动物模型。接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G-5 胶质瘤细胞 原位移植模型 生物学特性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紫杉醇肺原位小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和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晓华 郭莉莉 路丽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5-283,共9页
目的建立肺原位移植耐紫杉醇肿瘤动物模型以及耐药机制的研究。方法利用本实验室已经获得的耐紫杉醇肺癌细胞株(A549-Taxol),测定其耐药指数和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后,采用穿刺法将约为每毫升5×10^(6)细胞注入小鼠肺部,3周后统... 目的建立肺原位移植耐紫杉醇肿瘤动物模型以及耐药机制的研究。方法利用本实验室已经获得的耐紫杉醇肺癌细胞株(A549-Taxol),测定其耐药指数和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后,采用穿刺法将约为每毫升5×10^(6)细胞注入小鼠肺部,3周后统计存活率以及成瘤率并且观察小鼠状态。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肿瘤中耐药基因GST-π、P-gp170和MMP-7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A549-Taxol肺癌细胞的耐药指数为508倍;GST-π、P-gp170和MMP-7耐药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1),且A549-Taxol组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高于A549组。用5×10^(6)细胞量进针5 mm的注射入肺部的存活率与成瘤率分别为100%和85%,成瘤后免疫组化显示耐药蛋白在A549-Taxol组裸鼠中明显表达,且耐药蛋白高于A549裸鼠组。结论GST-π、P-gp170和MMP-7的表达与肺癌紫杉醇耐药相关,初步建立了耐紫杉醇的肺癌原位动物模型,耐药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保持稳定并可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裸鼠 原位移植瘤模型 紫杉醇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评价绿原酸的代谢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素军 张志伟 +3 位作者 赵艳红 张振清 谢海棠 阮金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运用该模型研究绿原酸在大鼠肠、肝中的代谢转化。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测定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灌流液中绿原酸及其代谢产物咖啡酸、阿魏酸和马尿酸。结果:绿原酸十二指肠给药后,灌... 目的:建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运用该模型研究绿原酸在大鼠肠、肝中的代谢转化。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测定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灌流液中绿原酸及其代谢产物咖啡酸、阿魏酸和马尿酸。结果:绿原酸十二指肠给药后,灌流液中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阿魏酸,同时在灌流液中也检测到少量活性代谢产物咖啡酸和大量代谢终产物马尿酸。结论: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适用于绿原酸生物转化和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绿原酸在肠中存在广泛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 绿原酸 咖啡酸 阿魏酸 马尿酸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研究小补心汤总黄酮体内效应物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素军 阮金秀 +4 位作者 张振清 张有志 于能江 王桂香 莫李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5-886,共2页
抗抑郁作用经典古方小补心汤由代赭石、旋复花、竹叶和淡豆豉4味中药组成,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张有志等研究结果表明,小补心汤乙醇提取物总黄酮(BX-2)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且BX-2抗抑郁作用的效价强度比小补心汤明显提高,由于B... 抗抑郁作用经典古方小补心汤由代赭石、旋复花、竹叶和淡豆豉4味中药组成,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张有志等研究结果表明,小补心汤乙醇提取物总黄酮(BX-2)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且BX-2抗抑郁作用的效价强度比小补心汤明显提高,由于BX-2所含成分多,含量低,目前动物体内物质基础研究无法开展,为了研究其体内效应物质基础,本实验尝试用大鼠原位肠肝循环灌流模型对BX-2的体内效应物质基础进行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 小补心汤总黄酮 吸收 代谢 中药复方 效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19
作者 汪芳裕 朱人敏 +3 位作者 王琳 孙敬芳 田小芸 潘震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40-42,共3页
作者以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的瘤组织块为材料,将其移植到裸鼠胃壁,成功地建立了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该模型原位瘤沿胃壁呈浸润性生长,潜伏期为3~4周,以后迅速增长并与网膜粘连,约12周以后部分动物... 作者以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的瘤组织块为材料,将其移植到裸鼠胃壁,成功地建立了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该模型原位瘤沿胃壁呈浸润性生长,潜伏期为3~4周,以后迅速增长并与网膜粘连,约12周以后部分动物(2/6)出现肝转移,生存期为16~24周。本方法原位成瘤率及局部浸润率均为100%,且可出现肝脏转移,肿瘤生长过程与临床胃癌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裸鼠 原位移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的优化及完善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素军 莫李立 +5 位作者 杨本坤 臧林泉 潘雪刁 王桂香 谭毓治 谢海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对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的灌流液组成成分进行优化,以获取最佳灌流液配方。方法:对灌流条件进行优化,分别对Krebs-Rin-ger(K-R)液加牛血清白蛋白和甘露醇、K-R液加牛血清白蛋白和右旋糖酐T-40二者进行对比,找出最佳的灌流介质... 目的:对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的灌流液组成成分进行优化,以获取最佳灌流液配方。方法:对灌流条件进行优化,分别对Krebs-Rin-ger(K-R)液加牛血清白蛋白和甘露醇、K-R液加牛血清白蛋白和右旋糖酐T-40二者进行对比,找出最佳的灌流介质。然后对最佳的灌流介质中牛血清白蛋白的含量进行了优化。结果:K-R液加牛血清白蛋白和右旋糖酐T-40组优于K-R液加牛血清白蛋白和甘露醇组;5%牛血清白蛋白的灌流液是一个较为经济理想的灌流液。结论:在灌流介质中5%牛血清白蛋白是一个较为理想和经济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 右旋糖酐T-40 甘露醇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