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黄绿素原位标记对四角蛤蜊生理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高进 谢玺 +5 位作者 白永安 庞金池 刘项峰 滕炜鸣 王庆志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4,共11页
为研究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增殖与资源管护中适宜的原位标记方法和标记条件,通过考察试验贝类四角蛤蜊的存活率、标记成功率、标记良好率及消化腺中抗氧化酶活性和软体部脂肪酸标志物等指标探究钙黄绿素(Calcein)最佳标记浓... 为研究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增殖与资源管护中适宜的原位标记方法和标记条件,通过考察试验贝类四角蛤蜊的存活率、标记成功率、标记良好率及消化腺中抗氧化酶活性和软体部脂肪酸标志物等指标探究钙黄绿素(Calcein)最佳标记浓度和浸染时间,并根据最适标记条件在辽东湾蛤蜊岗开展为期1个月的原位标记试验。结果表明:0、25、50、75 mg/L钙黄绿素浸染1.5 h与0、50 mg/L钙黄绿素浸染0.5、1.5 h两批次标记方案均未对四角蛤蜊造成明显负面影响,除25 mg/L钙黄绿素浸泡1.5 h标记良好率为54.90%±8.99%外,其余各组标记成功率和标记良好率均为100%,表明钙黄绿素具备大规模高效标记四角蛤蜊的能力,其中50~75 mg/L钙黄绿素浸染标记0.5~2 h的条件组合可作为四角蛤蜊滩涂原位标记的潜在应用方案;研究发现,75 mg/L钙黄绿素浸染2 h的效果最佳,1个月后平均回捕率为10.00%±3.33%,标记成功率为36.11%±12.73%,标记良好率为100%。本研究结果可为研发滩涂贝类原位标记技术和原生优质资源养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蛤蜊 钙黄绿素 脂肪酸 化学标记 原位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物介导原位标记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PV16和18型感染 被引量:4
2
作者 任占平 黄健辉 +4 位作者 石喆 杜娟 陈蔚麟 戴文斌 唐德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3-246,共4页
探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技术(Primedinsitulabeling,PRINS)在检测乳腺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16型和18型感染的应用和了解HPV16和18型感染与人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PRINS... 探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技术(Primedinsitulabeling,PRINS)在检测乳腺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16型和18型感染的应用和了解HPV16和18型感染与人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PRINS)技术和SP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0例乳腺癌,10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性增生,2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0例乳腺腺病,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HPV16DNA,HPV18DNA和HPV16、18E6蛋白。结果:乳腺癌组中HPV16DNA,HPV18DNAH和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导管上皮不典型性增生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组。中、重不典型性增生组中HPV18DNA和HPV16、18E6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轻度不典型性增生组(P<0.05)。癌组中HPV16,HPV18DNA双阳性为45.0%(36/80),导管上皮不典型性增生组中HPV16、18DNA双阳性为40.0%(4/10)。结论: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技术可用于乳腺癌组织中HPV16DNA和HPV18DNA的检测,HPV16和HPV18型的混合感染可能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头状瘤病毒 引物介导 原位标记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PV16DNA的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占平 黄健辉 +5 位作者 石喆 杜娟 陈蔚麟 阮伶 唐德艳 戴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57-358,共2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DNA引物 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16 原位标记技术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凋亡细胞DNA裂解的TUNEL原位标记 被引量:1
4
作者 傅爱芬 姜叙诚 +3 位作者 杜心垿 陆良勇 赵瑞波 马春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07-209,共3页
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荧光素 dUTP 缺口末端标记法(TUENL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实验性胸腺细胞凋亡的组织切片进行标记,选择性地显示了凋亡细胞,表明 TUNEL 可在细胞水平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进行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判定,需结... 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荧光素 dUTP 缺口末端标记法(TUENL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实验性胸腺细胞凋亡的组织切片进行标记,选择性地显示了凋亡细胞,表明 TUNEL 可在细胞水平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进行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判定,需结合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坏死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细胞 细胞凋亡 DNA裂解 TUNEL 原位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细胞凋亡的电镜观察和DNA裂解原位标记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叙诚 朱平 +3 位作者 马春树 赵瑞波 傅爱芬 杜心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70-372,I050,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腺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及其与DNA裂解的相互关系。方法:对大鼠进行腹腔内糖皮质激素注射,对胸腺进行光、电镜观察,并作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dT-mediated-dUTPnickendlabe... 目的:观察胸腺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及其与DNA裂解的相互关系。方法:对大鼠进行腹腔内糖皮质激素注射,对胸腺进行光、电镜观察,并作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dT-mediated-dUTPnickendlabeling,TUNEL)。结果:皮质胸腺细胞出现凋亡的超微结构改变,少数细胞出现管网状结构。TUNEL可标记不同阶段的凋亡细胞。结论: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胸腺皮质细胞凋亡,上皮性网状细胞对凋亡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和降解作用。TUNEL可选择性标记石蜡切片中的凋亡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细胞 超微结构 DNA裂解 细胞凋亡 原位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物原位标记法产前诊断18号染色体数目异常 被引量:1
6
作者 舒群 王德芬 +1 位作者 王怀军 庄依亮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9,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引物原位标记法 (PRINS)结合经腹脐血穿刺 ,应用于脐血中期细胞快速产前诊断 18号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可行性。方法 B超监护下经腹采集胎儿脐血共 16例 ,外周血 3 4例 ,应用 18号染色体特异性引物 ,标记分裂中期细胞 18号染色体... 目的 探讨引物原位标记法 (PRINS)结合经腹脐血穿刺 ,应用于脐血中期细胞快速产前诊断 18号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可行性。方法 B超监护下经腹采集胎儿脐血共 16例 ,外周血 3 4例 ,应用 18号染色体特异性引物 ,标记分裂中期细胞 18号染色体 ,PRINS结果与中期细胞染色体G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6例脐血中 ,PRINS检测 2例为 18三体 ,3 4例外周血中 ,1例为 18三体 ,与染色体核型分析一致。结论 PRINS是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产前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临床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物原位标记 产前诊断 18三体 染色体G带分析 新生儿遗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物介导原位标记技术在检测鼻咽癌石蜡切片HPV-DNA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田野 周本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13-214,共2页
关键词 原位标记 鼻咽癌 引物介导 HPV 石蜡切片 DNA 人乳头状瘤病毒 RNA 细胞 聚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物原位标记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3
8
作者 谢民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9-72,共4页
为了快速检测特异性染色体,采用引物原位标记和细胞化学技术,以7号,17号,X和Y染色体特异性寡核苷酸作引物,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和间期核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上述4种染色体均得到特异性标记,且信号强,清晰,无背景着色。... 为了快速检测特异性染色体,采用引物原位标记和细胞化学技术,以7号,17号,X和Y染色体特异性寡核苷酸作引物,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和间期核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上述4种染色体均得到特异性标记,且信号强,清晰,无背景着色。结论表明,在与染色体有关的许多研究中该法可替代原位杂交,结合其最近在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研究,提示该技术有可能成为分子病理学研究和细胞基因快速诊断的有价值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引物原位标记 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顾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引物原位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以检测猪染色体端位序列为例,介绍了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程序。现已表明,引物原位标记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检测染色体(包括多线染色体)特定的DNA序列,而且可以应用于在...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引物原位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以检测猪染色体端位序列为例,介绍了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程序。现已表明,引物原位标记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检测染色体(包括多线染色体)特定的DNA序列,而且可以应用于在细胞和组织切片上检测特定的RNA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物原位标记 端位着丝点 染色体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快速检测人类染色体非整倍性
10
作者 朱一剑 刘涤石 丁显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83-990,共8页
染色体数目异常是人类染色体疾病的重要类型,经常导致胚胎丢失、胎儿流产、婴儿死亡、先天畸形和神经发育异常等出生缺陷。文章应用引物原位标记(Primed in situ labeling,PRINS)技术快速检测人类染色体非整倍性,率先采用更新的非ddNTP... 染色体数目异常是人类染色体疾病的重要类型,经常导致胚胎丢失、胎儿流产、婴儿死亡、先天畸形和神经发育异常等出生缺陷。文章应用引物原位标记(Primed in situ labeling,PRINS)技术快速检测人类染色体非整倍性,率先采用更新的非ddNTP阻断的多色PRINS技术,对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精子等多种样本进行标记;然后对不同靶标序列的标记效率及不同荧光色素的发光特点通过实验进行评估,获得关于PRINS技术的多项反应原理参数,并筛选标记顺序以获得均一稳定的标记效果,最后进行临床FISH探针与PRINS的标记比较实验。通过实验比较PRINS技术与传统FISH技术之间的标记特点与差别,评估PRINS的实际应用效果。在2.5h内标记了同一精子核内的多条染色体,单色以上标记达到99%。同时在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也得到较好的标记效果。与FISH技术相比,PRINS的这些优点使得它成为诊断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的首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物原位标记 人类染色体 非整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二价染色体上双色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初探
11
作者 熊统安 李奎 +5 位作者 靳更林 赵书红 彭中镇 周诗其 余梅 刘榜 《湖北农业科学》 1999年第3期42-43,共2页
从性成熟的猪睾丸中获得比有丝分裂中期明显要长的二价体,采用红、绿两种颜色的报告分子(Dig11dUTP和Bio16dUTP)来标记不同染色体DNA的特异目的序列,得到了标记信号。由此探索了一种在猪二价染色体上... 从性成熟的猪睾丸中获得比有丝分裂中期明显要长的二价体,采用红、绿两种颜色的报告分子(Dig11dUTP和Bio16dUTP)来标记不同染色体DNA的特异目的序列,得到了标记信号。由此探索了一种在猪二价染色体上能同时检测两种不同目的序列的引物原位标记(PRINS)技术。讨论了影响双色PRINS技术的几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线期 二价染色体 引物原位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穗披碱草1H^(t)S染色体特异荧光原位杂交标记开发
12
作者 宫文萍 汪晓璐 +6 位作者 王开 韩冉 祁广 徐文竞 曾小雪 郭军 刘成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2,共7页
小麦-粗穗披碱草1H^(t)S.1BL罗伯逊易位系高抗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是小麦遗传改良的优异基因源。我们前期利用中国春ph1b基因突变体对该易位系进行诱导,获得了一批诱导后代材料,为了从中准确鉴定小麦-粗穗披碱草1H^(t)S小片段易位系,需... 小麦-粗穗披碱草1H^(t)S.1BL罗伯逊易位系高抗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是小麦遗传改良的优异基因源。我们前期利用中国春ph1b基因突变体对该易位系进行诱导,获得了一批诱导后代材料,为了从中准确鉴定小麦-粗穗披碱草1H^(t)S小片段易位系,需要建立能够覆盖粗穗披碱草1H^(t)S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标记。本研究利用21个小麦及其近缘种探针、61个基于中国春基因组序列新开发的小麦1BS染色体探针以及40个根据简单三碱基重复序列新开发的探针对小麦-粗穗披碱草1H^(t)S.1BL易位系进行非变性FISH分析。结果显示,B74、B76和B77等36个探针(33个为新开发的)在1H^(t)S染色体上具有杂交信号,并且杂交信号可分为仅在染色体末端、仅在着丝粒处、同时在着丝粒处和近着丝粒处、覆盖1H^(t)S约3/4染色体臂、覆盖绝大部分1H^(t)S共五种类型。因此,部分探针单独使用或多个探针联合使用,其信号能覆盖1H^(t)S染色体,能够满足小麦-粗穗披碱草1H^(t)S小片段易位系鉴定,这可为小麦背景中粗穗披碱草染色质追踪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穗披碱草 1H^(t)S染色体 探针 荧光原位杂交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物原位地高辛标记在绒毛细胞中快速检测Y染色体专性序列
13
作者 李立家 张锡元 周东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3-45,共3页
本文报道了以人绒毛细胞为材料,利用人类Y染色体特异片段的一对扩增引物Y_3和Y_4,以地高辛(Digoxigenin)为标记物,在玻片上进行细胞内引物原位延伸标记,进而快速检测Y染色体专性序列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引物原位标记 Y染色体 专性序列 细胞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人胚胎脊髓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学红 张泳 +1 位作者 张金萍 俞爱月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人胚胎发育早期脊髓内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和图像分析(NIS-DR)软件测量第2、3、4三个月龄段,人胚胎脊髓组织中凋亡细胞的积分光密度(IOD)值,数据的组间比较采... 目的探讨人胚胎发育早期脊髓内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和图像分析(NIS-DR)软件测量第2、3、4三个月龄段,人胚胎脊髓组织中凋亡细胞的积分光密度(IOD)值,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第2、3、4三个月胎龄段,人胚胎脊髓中央管、前角和后角处均有凋亡细胞存在。2个月胎龄组脊髓组织中,TUNEL阳性细胞的IOD值为134.9954±10.5326(n=4),3个月组IOD值为149.0331±5.6619(n=5),4个月组IOD值为140.7892±7.6532(n=5),可见IOD值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凋亡在人胚胎脊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细胞凋亡 胚胎 人类 原位缺口末端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凋亡病变的原位末端标记显示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朝夫 梁英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75-278,共4页
原位末端标记(ISEL)是显示凋亡的新技术。按Gavrieli法对46例未接受过化疗与放疗的人肝细胞癌(HCC)作回顾性(ISEL)研究,结果显示在对照系列中阴性与阳性均与理论相符,46例HCCISEL(+)可分为:... 原位末端标记(ISEL)是显示凋亡的新技术。按Gavrieli法对46例未接受过化疗与放疗的人肝细胞癌(HCC)作回顾性(ISEL)研究,结果显示在对照系列中阴性与阳性均与理论相符,46例HCCISEL(+)可分为:①单个细胞(+);②点状(+);③小片状(+);④大片(+).Ⅰ级HCC以单细胞(+)较多;Ⅱ、Ⅲ级以小片状(+)较多(P<0.05).单个细胞(+)为凋亡经典概念,而片状(+)报道还不多。本文小片状(+)很普遍,常位于癌巢中央,其HE形态以核浓缩为主,此结果表明,通常HCC所见小片状"变性坏死样改变"可能为凋亡而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原位末端标记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喹乙醇诱导的鲤鱼肝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开毓 黄小丽 耿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206-209,共4页
方法:采用200 mg/kg饲料的喹乙醇拌料连续饲喂实验鱼,分别于染毒后的第7、14、20、25和30 d剖杀4尾鱼取肝脏用TdT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其细胞凋亡。结果:在组织切片中观察到了含棕色或棕黑色颗粒的凋亡细胞。结论:喹乙醇可诱导鲤鱼... 方法:采用200 mg/kg饲料的喹乙醇拌料连续饲喂实验鱼,分别于染毒后的第7、14、20、25和30 d剖杀4尾鱼取肝脏用TdT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其细胞凋亡。结果:在组织切片中观察到了含棕色或棕黑色颗粒的凋亡细胞。结论:喹乙醇可诱导鲤鱼肝脏细胞凋亡。且检出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对照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一个相对恒定很低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原位末端标记 喹乙醇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钉螺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顾文彪 张仪 +5 位作者 刘和香 吴缨 朱丹 吕山 夏尚光 王龙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使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钉螺细胞凋亡,探讨其在钉螺研究上使用效果和前景。方法经苦楝叶浸提液处理的钉螺和对照钉螺去壳后连续冰冻切片,使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和苏木素-伊红... 目的使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钉螺细胞凋亡,探讨其在钉螺研究上使用效果和前景。方法经苦楝叶浸提液处理的钉螺和对照钉螺去壳后连续冰冻切片,使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观察其细胞凋亡。结果诱导组钉螺细胞凋亡发生在消化腺、足部表皮和足部肌肉纤维之间等部位,对照组凋亡则发生在消化腺和足部表皮部位,两组细胞凋亡值有显著差异(P<0.05);TUNEL法观察和HE染色观察钉螺细胞凋亡,两组凋亡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TUNEL法可以运用于钉螺细胞凋亡原位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细胞凋亡 原位末端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末端标记检测技术在石蜡切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爱芬 陆良勇 刘尚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80-281,共2页
目的介绍原位末端标记检测技术应用于石蜡切片中的原理、检出阳性信号的定位及实验步骤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对62例人乳腺癌石蜡切片作凋亡细胞检测。结果乳腺癌ISEL检测中凋亡细胞以弥散性散在分布为特征... 目的介绍原位末端标记检测技术应用于石蜡切片中的原理、检出阳性信号的定位及实验步骤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对62例人乳腺癌石蜡切片作凋亡细胞检测。结果乳腺癌ISEL检测中凋亡细胞以弥散性散在分布为特征,阳性信号位于核内;在同例组织切片上滴加dUTP而不加TDT,无阳性信号检出。结论作者认为良好的标记切片应具有:1.检出的阳性信号有良好的组织内定位和细胞内定位;2正常组织、非肿瘤性病变组织和肿瘤组织间,同一切片上的阳性信号率和阳性强度应有一定差异;3.标记切片背景清晰和适度的复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末端标记 石蜡切片 乳腺癌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电镜和原位末端标记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0-571,共2页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组织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组织发生,提高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对34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标本行HE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光镜观察,其中4例做电镜检查。结果显示多样的组织细胞主要为T淋巴细胞,以T淋巴细...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组织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组织发生,提高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对34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标本行HE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光镜观察,其中4例做电镜检查。结果显示多样的组织细胞主要为T淋巴细胞,以T淋巴细胞大量增生和凋亡为其特征。结论必须抓住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T细胞大量增生和凋亡的形态特征,才能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显微镜检查 电子 原位末端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挖空细胞的原位末端标记观察
20
作者 彭杰 彭杰青 +3 位作者 余俐 暴菊英 柳息洪 邬全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目的 进一步证实尖锐湿疣挖空细胞的凋亡实质。方法 选自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常规活检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组化确诊为尖锐湿疣 2 0例共 2 8个标本。每例分别重新切片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 )进行染色 ,光镜下观察 ... 目的 进一步证实尖锐湿疣挖空细胞的凋亡实质。方法 选自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常规活检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组化确诊为尖锐湿疣 2 0例共 2 8个标本。每例分别重新切片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 )进行染色 ,光镜下观察 ,结合上次报告中的电镜照片 ,进行仔细分析。结果 在电镜下呈核膜皱缩 ,染色质边集、胞质空泡化的挖空细胞均显示原位末端标记阳性信号。结论 尖锐湿疣挖空细胞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表皮细胞后所发生的一种特异的凋亡变化 ,可能与人体防御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挖空细胞 原位末端标记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