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简便实用的原位杂交变性方法
1
作者 林秋雄 曾仁海 钱德英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159-159,共1页
关键词 原位杂交方法 尖锐湿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受体mRNA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何金 陆祖谦 +1 位作者 刘会敏 刘志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00-1100,共1页
关键词 褪黑素受体 MRNA检测 原位杂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选虾苗的一些方法
3
作者 冯依才 《当代水产》 2017年第5期76-78,共3页
1健康证明由虾苗场提供的健康证明,该证明由国家指定的检测机构开具,或委托相关有资质的部门对其检测。2外表检查虾苗选择主要从感官上来把握,可以取虾苗带水装在小容器中,健康的虾苗应该具有特征如表1所示。
关键词 检测机构 带水 南美白对虾 肝胰腺 胃饱满度 多次抽检 离水 原位杂交方法 盲囊 最适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食欲生殖的信号肽在雄激素致不孕大鼠中的表达及滋肾阴药的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斐 俞瑾 +2 位作者 武淑芳 张利能 查锡良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 探讨雄激素不孕大鼠 (ASR)肥胖及无排卵的中枢机制及滋肾阴药的作用。方法 给出生 9日龄SD雌性大鼠一次性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 ,建立ASR模型。用原位杂交、双标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与肥胖发生有关的几种信号肽 /激素如神经肽Y(NPY... 目的 探讨雄激素不孕大鼠 (ASR)肥胖及无排卵的中枢机制及滋肾阴药的作用。方法 给出生 9日龄SD雌性大鼠一次性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 ,建立ASR模型。用原位杂交、双标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与肥胖发生有关的几种信号肽 /激素如神经肽Y(NPY)、瘦素 (leptin)受体长体 (OB Rb)、前阿黑皮素原 (POMC)mRNA在ASR下丘脑弓状核 (ARC)的表达含量和其关系 ,以及灌服滋肾阴药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ASR呈肥胖、无排卵状态。ASR的ARC中NPYmRNA神经元上有OB RbmRNA表达 ,NPYmRNA神经元与POMCmRNA神经元有突触联系。NPY和POMC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加 (P <0 .0 1) ,OB Rb 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中药治疗ASR后 ,大鼠出现减肥和排卵现象 ,ARC中NPY、POMC基因表达下降 ,OB Rb 基因表达上升至正常大鼠水平 (P >0 .0 5 )。结论 ASR肥胖及无排卵可能与NPY、POMC基因过表达、OB Rb mRNA数目减少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方法 不育症 ASR 中医药治疗 信号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及其受体Roundabout在人胚胎脊髓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新生 闵敏 +5 位作者 李文磊 朱敏生 王枫 田向阳 邓晓萱 姚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0-520,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生长导向因子 胚胎脊髓 受体 Slit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 原位杂交方法 CRNA探针 导向作用 轴突生长 mRNA 神经元胞体 感觉神经元 神经元轴突 表达的研究 地高辛标记 再生修复 生长发育 调节作用 跨膜蛋白 研究发现 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MV感染动物胃肠组织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孟红 李焱 +3 位作者 刘菊华 孙广莲 王玉梅 岳盈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HCMV感染是否引起大鼠和家兔胃肠组织损伤。方法 将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 megalovirus,HCMV)AD1 6 9毒株静脉接种大鼠和新西兰兔 ,大鼠 90d、兔 30d后 ,检查动物胃、肠组织的病理变化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查... 目的 探讨HCMV感染是否引起大鼠和家兔胃肠组织损伤。方法 将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 megalovirus,HCMV)AD1 6 9毒株静脉接种大鼠和新西兰兔 ,大鼠 90d、兔 30d后 ,检查动物胃、肠组织的病理变化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查组织中的病毒抗原和DNA片段。结果 接种病毒之部分动物出现食量减少、粘液性大便 ,胃粘膜组织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肠粘膜变性坏死 ,甚至有穿孔灶 ;在粘膜细胞中查到病毒抗原或DNA片段。结论 HCMV感染可以侵犯动物胃肠组织并引起该组织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MV感染 动物 胃肠组织损伤 免疫组化方法 原位杂交方法 病毒抗原 DNA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伴淋巴样间质:组织病理学及其分子特征评价
7
作者 Hissone E Ramrattan G +2 位作者 Zhang P 李仔峰(摘译) 余英豪(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4-124,共1页
伴淋巴样间质的胃癌是一种少见的变异亚型,多表现为EBV阳性和错配修复(MMR)缺陷。作者选择31例伴淋巴样间质的胃癌与295例普通型胃癌进行对比分析,着重评估其分子遗传学改变。31例确诊的伴有淋巴样间质的胃癌,通过原位杂交方法行EBER并... 伴淋巴样间质的胃癌是一种少见的变异亚型,多表现为EBV阳性和错配修复(MMR)缺陷。作者选择31例伴淋巴样间质的胃癌与295例普通型胃癌进行对比分析,着重评估其分子遗传学改变。31例确诊的伴有淋巴样间质的胃癌,通过原位杂交方法行EBER并通过免疫组化进行MMR状态评估及PD-1、β-catenin和HER-2染色,同时提取DNA行二代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特征 组织病理学 胃癌 间质 淋巴 Β-CATENIN 原位杂交方法 EBV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