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无皂阴离子聚氨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及对纸纤维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海花 兰静 +2 位作者 费贵强 邹婧 卫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419-2424,共6页
采用原位无皂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羟乙酯(HEA)对聚氨酯预聚体(PU)进行功能化,获得乙烯基PU大分子,继而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微乳液(APUA);并将其应用于纸张表面改性。FT-IR证实了乙烯基PU与聚丙烯酸酯(PA)间的共聚反应;TG... 采用原位无皂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羟乙酯(HEA)对聚氨酯预聚体(PU)进行功能化,获得乙烯基PU大分子,继而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微乳液(APUA);并将其应用于纸张表面改性。FT-IR证实了乙烯基PU与聚丙烯酸酯(PA)间的共聚反应;TGA亦说明PA的引入延缓了聚合物的分解。随着HEA用量的增加,APUA粒径由63.33nm下降至22.54nm;透射电镜图亦表明,未经HEA改性的APUA乳胶粒大小不均;经4%(质量分数)的HEA改性后,APUA呈现核壳结构,粒径分布相对均一。但随着PA含量的增加,乳液粒径增加,壳层PU胶粒中同时包裹多个PA胶粒。纸张性能测试表明,当体系m(2,2-二羟甲基丁酸)=10%,m(HEA)=4%,n(NCO)/n(OH)=1.6,m(PA)=35%时,以7%(质量分数)的APUA对纸张进行表面改性,纸张耐折度增加。扫描电镜亦表明改性后的纸纤维表面裂纹和缺陷明显减少,可有效改善其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无皂乳液聚合 阴离子聚氨酯 表面改性 增强 纸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无皂阴离子聚氨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及对纸张疏水性处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邹婧 沈一丁 +1 位作者 王海花 费贵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8-431,共4页
以原位无皂乳液聚合法,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内酯多元醇(PCL)、二羟甲基丁酸(DMBA)、丙烯酸羟乙酯(HE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等为主要原料,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微乳液(PUA),并研究微乳液对纸张疏水性影响。研究表明当... 以原位无皂乳液聚合法,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内酯多元醇(PCL)、二羟甲基丁酸(DMBA)、丙烯酸羟乙酯(HE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等为主要原料,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微乳液(PUA),并研究微乳液对纸张疏水性影响。研究表明当m(DMBA)=8%,m(HEA)=4%,n(NCO)/n(OH)=1.6,m(PU)/m(PA)=1∶1时,经PUA微乳液表面处理后,纸张于水的渗透时间较空白纸样提高了73%,明显改善纸张的疏水性。采用FT-IR、TGA、SEM及动态接触角对PUA结构以及表面处理前后纸张性能变化进行了表征。FT-IR和TGA均证实丙烯酸酯组分的引入获得了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复合结构,且聚合物热稳定性较PU明显提高;SEM观察证实,经PUA微乳液处理后纸纤维表面变得光滑,裂纹明显减少;动态接触角分析表明,水在纸表面所成的初始接触角达118°,且在300s内,其随时间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无皂乳液聚合 聚氨酯 丙烯酸酯 疏水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德强 陈涛 +1 位作者 罗石 林嘉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9-563,共5页
用原位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钠基蒙脱石(PMMA/MM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硅溶胶(PMMA/SiS)二元纳米复合材料,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钠基蒙脱石/硅溶胶(PMMA/MMT/SiS)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用凝胶液相色谱、小角X射线衍射、... 用原位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钠基蒙脱石(PMMA/MM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硅溶胶(PMMA/SiS)二元纳米复合材料,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钠基蒙脱石/硅溶胶(PMMA/MMT/SiS)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用凝胶液相色谱、小角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热重分析以及拉伸测试探讨了纳米粒子种类、用量对聚合物组成、热稳定性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纳米粒子的加入使PMMA的分子量分布变宽。当纳米组分含量适当时,PMMA的热稳定性和拉伸强度得到增强,且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比二元纳米复合材料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更大的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无皂乳液聚合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蒙脱石 硅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俊莉 马建中 +1 位作者 鲍艳 朱振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9-212,共4页
通过无皂-原位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为原料,采用反应性乳化剂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DNS-86)制备聚丙烯酸酯/纳米TiO2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动态激光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 通过无皂-原位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为原料,采用反应性乳化剂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DNS-86)制备聚丙烯酸酯/纳米TiO2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动态激光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等检测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力学性能、耐水性测试研究了纳米TiO2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FT-IR测试结果表明纳米TiO2与聚合物发生了相互作用,有少量的TiO2被接枝到聚合物分子中。DLS测试结果表明与纯聚丙烯酸酯相比,聚丙烯酸酯/纳米TiO2复合乳液乳胶粒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都有所降低。TEM测试结果表明纳米TiO2分布在聚合物基体中。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纳米TiO2的加入量为0.5%时,聚丙烯酸酯/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纳米TiO2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耐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原位乳液聚合 反应性乳化剂 聚丙烯酸酯 纳米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