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26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彤 蔡振杰 +8 位作者 刘维永 张卫达 王晓武 周更须 孙国成 俞世强 陈敏薛 卫斌 杨秀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393-1394,共2页
目的 :总结 2 6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的经验。方法 :2 0 0 1年 1月 2 6日至 2 0 0 3年 9月 2 6日 ,先后对 2 6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供者均为脑死亡者 ,供心保护采用灌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 ,术式为标... 目的 :总结 2 6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的经验。方法 :2 0 0 1年 1月 2 6日至 2 0 0 3年 9月 2 6日 ,先后对 2 6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供者均为脑死亡者 ,供心保护采用灌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 ,术式为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采用新三联他克莫司 (FK5 0 6)骁悉和泼尼松免疫抑制治疗。结果 :6例死亡 ,2 0例患者存活至今 ,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选择合适供、受体 ,加强围术期处理及合理免疫抑制治疗是提高心脏移植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免疫抑制治疗 终末期心脏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 原位心脏移植 术后 心脏停搏液 施行 重要因素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原位心脏移植术1例的手术配合
2
作者 张军花 罗文君 +2 位作者 邱金玉 聂智荣 周光会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手术配合 原位心脏移植 小儿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 终末期心脏疾病 治疗方法 迅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成功3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鑫 陈振强 +6 位作者 蒋英硕 徐明 缪劲 刘军 郭子黄 鲍红光 穆心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2-464,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3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Shumway&Stanford方法对3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病人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1例伴有严重糖尿病和中度肺动脉高压,术前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1例极度肥胖,体重10... 目的:总结分析3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Shumway&Stanford方法对3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病人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1例伴有严重糖尿病和中度肺动脉高压,术前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1例极度肥胖,体重108kg(身高172cm);1例62岁高龄伴肾功能不全和中度肺动脉高压。供体均为脑死亡者,供心保护采用4℃改良StThomas液;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采用环孢素A、骁悉、强的松三联治疗,根据血环孢素浓度及心内膜活检调整环孢素A用量。结果:3例均康复,未发生术后超急性或急性排斥反应。例2术后出现一过性右心功能不全,经大量利尿和无创通气治疗,48h后完全恢复;例3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肺部感染,经连续肾脏替代(CRRT)和调整抗生素治疗痊愈。病人心功能均恢复正常。例1需长期胰岛素治疗糖尿病。3例均完全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2例已恢复手术前工作。结论: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 原位心脏移植 免疫抑制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心脏移植4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士志 陈建明 +3 位作者 李志平 何勇 郭伟 马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39-1240,共2页
目的 总结我院 1997年 9月至 2 0 0 1年 9月 4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经验和教训。方法  4例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病人接受了标准式心脏移植 ,其中 1例术中采用了右心转流技术。儿童心脏移植克服了术后高心排带来的不良影响。免疫抑制剂... 目的 总结我院 1997年 9月至 2 0 0 1年 9月 4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经验和教训。方法  4例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病人接受了标准式心脏移植 ,其中 1例术中采用了右心转流技术。儿童心脏移植克服了术后高心排带来的不良影响。免疫抑制剂应用三联方案加减。结果  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早中期死亡 2例。 2例长期存活 ,供心功能良好。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合理的选择供体 ,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术后应加强对霉菌感染的预防、监测和治疗 ,可进一步提高心脏移植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 右心转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成功4例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5
作者 史宏伟 鲍红光 +6 位作者 杨海基 葛亚力 斯妍娜 徐晨婕 朱健明 穆心苇 陈鑫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53-554,共2页
关键词 同种异体 原位心脏移植 麻醉 终末期心脏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初步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邹良建 陈和忠 +4 位作者 陈龙 徐激斌 张宝仁 王连才 王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90-1391,共2页
我科于2001年1月与2002年7月分别完成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2例,现将我们的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 心脏手术 免疫抑制剂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心脏移植3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锁成 刘建 +5 位作者 孙斌 王康荣 丁国文 任正兵 戎国祥 仲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7-348,共2页
关键词 原位心脏移植 治疗 心脏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早期超声心动图改变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少中 刘晓真 叶木奇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在原位心脏移植术后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29例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早期监测,于术后1、7、14、30 d 记录左心室舒张末径(LVDd)、右心室舒张末径(R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在原位心脏移植术后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29例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早期监测,于术后1、7、14、30 d 记录左心室舒张末径(LVDd)、右心室舒张末径(R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和三尖瓣反流面积,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Tei指数(LV-Tei)。同时记录患者血压、中心静脉压(CVP)。结果与术后1 d比较,术后7、14、30 d的LVDd均较大,RVDd均较小(均为P<0.05)。与术后7 d比较,术后1、14、30 d的IVST、LVPWT数值均较低(均为P<0.05)。与术后7 d比较,术后1、14、30 d的血压、CVP、LV-Tei数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时间点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于术后3~4 d发现三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面积于术后5~8 d达最大面积(9.2&#177;2.5)cm2,此后反流面积逐渐减少,术后1个月时减少至(4.7&#177;2.4) cm2。结论在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应用超声心动图可有效监测移植心脏的结构及功能情况,及时为临床医师提供多种参数作为诊疗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原位心脏移植 左心室Tei指数 三尖瓣反流 心包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原位心脏移植术后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鸿 陈龙 +2 位作者 李慧忠 耿丹明 洪俊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102-1103,共2页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原位心脏移植 术后 终末期心脏 急性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肺高压在行原位心脏移植术中的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伟 姜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5-638,共4页
目的对心脏原位移植术进行术前评估和危险性因素分析。方法对2000年5月-2005年4月间本院106例预行原位心脏移植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资料分为术前一般状态及肺血管反应性评估、术前实验室检查与用药、麻醉情况、外科情况、术后随访5部... 目的对心脏原位移植术进行术前评估和危险性因素分析。方法对2000年5月-2005年4月间本院106例预行原位心脏移植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资料分为术前一般状态及肺血管反应性评估、术前实验室检查与用药、麻醉情况、外科情况、术后随访5部分。将气管导管拔除延迟作为应变量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分析。结果除10例经术前评估进入心肺联合移植等待名单外,在其余96例实施原位心脏移植术的病例中,肺高压组经静脉输注前列腺素E1(PGE1)后,肺血管阻力(PVR)和跨肺压(TPG)有下降(P<0.05),继而吸入NO,PVR下降(26.3±5.6)%(P<0.05),TPG下降(20.5±3.8)%(P<0.05);将气管导管拔除延迟(术后超过24h)作为应变量的单因素分析中发现,肺高压、心肺转流后低血压、肾功能损害、供心缺血时间>4 h和术前EF<30%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后有意义的因素一起放入多元Logistic模型进行逐步回归,肺高压与术前射血分数(EF)<30%进入模型(OR值12.96和3.57)。结论经术前评估和处理,让肺血管达到最大扩张状态,使原本认为不可逆的固定的肺高压显现出可逆的有反应的一面,将给此类患者实施心脏移植带来可能;肺高压、心肺转流后低血压、肾功能损害、供心缺血时间>4 h和术前EF<30%是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高压 原位心脏移植 肺血管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建中 刁莲英 +6 位作者 张连荣 池金凤 殷秋阳 郝莉 刘桂芬 林艳荣 刘海芝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2期72-73,共2页
对1例原位心脏移植病人实施围术期护理,认为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加强无菌隔离技术及对病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排异反应的监测等是心脏移植护理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原位心脏移植 心肌病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正艳 严中亚 +8 位作者 吴一军 雷虹 卢中 孙云 郑理 程光存 王晖 李建安 宋晓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总结8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处理经验,探讨心脏移植的围术期处理及预防感染等问题。方法:2004年5月至2006年2月,先后进行了8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全部采用双腔静脉法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骁悉+强的松口服... 目的:总结8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处理经验,探讨心脏移植的围术期处理及预防感染等问题。方法:2004年5月至2006年2月,先后进行了8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全部采用双腔静脉法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骁悉+强的松口服联合抗免疫治疗。结果:8例患者均于术后6周左右康复出院。1例患者术后8个月因严重感染死亡,余7例患者心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良好,未出现明显免疫排异反应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重视心脏移植的围术期处理及感染的预防,可使患者顺利康复,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围术期处理 免疫排异反应 生活质量 双腔静脉法 抗免疫治疗 心功能状况 严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心脏移植围术期监护 被引量:1
13
作者 仲继红 张素平 +5 位作者 朱志英 杜益平 曹涌 张爱琴 檀莉菁 王晓峰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5年第1期10-11,共2页
近20年来,心脏外科迅速发展,长期内科治疗无效的终末期心脏病人已属心脏移植的适应者。1994年7月15日,我科为1例肥厚性心肌病病人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至今已存活五个多月,生活完全自理。现将该例手术前后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1 术前... 近20年来,心脏外科迅速发展,长期内科治疗无效的终末期心脏病人已属心脏移植的适应者。1994年7月15日,我科为1例肥厚性心肌病病人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至今已存活五个多月,生活完全自理。现将该例手术前后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1 术前监护 1.1 控制心律失常,持续心电监护 患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厚伴流出道梗阻手术矫治后二个月出现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反复昏倒,生活不能自理收治入院,术前主要靠大剂量利多卡因持续静脉滴入以控制室性心动过速,持续维持静脉通路。用西门子心电监护仪持续心电监护,并每隔半小时自动测血压,有异常情况自动报警、自动记录以便及时处理。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心脏移植 围手术期护理 心电监护 术前准备 消毒隔离 感染 免疫抑制 排斥反应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
14
作者 徐志飞 赵学维 +5 位作者 乌立晖 潘铁文 钟镭 吴彬 费月华 尤秀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S004-S005,共2页
选用供心 ,在全麻体外循环下 ,切除病心 ,进行原位心脏植入。围术期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免疫抑制治疗 ,观察排斥反应。供心冷缺血时间 180 min,受体主动脉阻断 72 min,移植后心脏自动复跳 ,辅助循环 30 min后 ,顺利脱离体外循环 ,血流... 选用供心 ,在全麻体外循环下 ,切除病心 ,进行原位心脏植入。围术期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免疫抑制治疗 ,观察排斥反应。供心冷缺血时间 180 min,受体主动脉阻断 72 min,移植后心脏自动复跳 ,辅助循环 30 min后 ,顺利脱离体外循环 ,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脏移植的成功取决于正确选择患者、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良好的供心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心脏移植 围手术期 处理 血流动力学 监测 体外循环 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体会
15
作者 姜海明 王得坤 +5 位作者 周再生 郑俊猛 梁毅 凌飞海 吴颖猛 叶红雨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86-187,共2页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经验。[方法]观察自2004年4月至2006年10月14例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1例为心肾联合移植),其中有2例分别在术后第2、3天出现ARF,并行床旁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3 d和6 d。...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经验。[方法]观察自2004年4月至2006年10月14例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1例为心肾联合移植),其中有2例分别在术后第2、3天出现ARF,并行床旁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3 d和6 d。[结果]2例病人均于术后28 d,32 d出院,随访13-20个月,肾功能良好,恢复正常工作。[结论]心脏移植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ART)与术前心功能状态、手术操作以及使用肾毒性药物等有关,及时有效处理,能提高心脏移植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心脏移植 急性肾功能衰竭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原位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
16
作者 连丽红 唐令凤 +3 位作者 杨康 杨军民 王明荣 曾会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44-844,846,共2页
关键词 静脉复合麻醉 原位心脏移植 体外循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流式细胞术监测原位心脏移植病人术后的T细胞及亚群的变化
17
作者 汪志文 马铮 +1 位作者 李磊 周元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7-277,286,共2页
关键词 原位心脏移植 流式细胞术 T细胞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静脉法同种原位心脏移植一例报道
18
作者 陈长志 周嘉 +8 位作者 叶青 成少飞 池浩 陈彤宇 王维俊 王彬尧 刘建平 杜勇平 王祥瑞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双腔静脉法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 首例 瑞金医院 供心保存 随访结果 植入 中国 展开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心脏移植心内膜活检组织的电镜观察及排异监测
19
作者 吴振铎 张守臣 +1 位作者 朱平 夏求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心脏移植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年只有少数几家医院实施了这种手术,但术后长期存活病人不多,其中多死于排异反应。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早期,急性排异较为多见,是移植器官不能长期存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用多种方法检测供体功能,监... 心脏移植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年只有少数几家医院实施了这种手术,但术后长期存活病人不多,其中多死于排异反应。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早期,急性排异较为多见,是移植器官不能长期存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用多种方法检测供体功能,监测排异反应发生极为重要,其中以心内膜心肌组织活检(EndomyocardialBiopsy,EMB)光镜观察较为简便、直观,已成为心脏移植免疫监测的常规方法。本文对1例原位心脏移植病人供心内膜活检组织连续6次进行电镜观察,在细胞超微结构水平,根据免疫细胞类型,心肌细胞及血管病变,对急性排异反应发生强度、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心脏移植 心内膜活检组织 排异反应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法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心脏功能和形态学观察
20
作者 臧旺福 夏求明 +3 位作者 姚志发 陈子道 祁家驹 蒋树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双腔原位心脏移植术对移植后远期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1997年8月10日为一例终末期慢性克山病患者实施了双腔原位心脏移植。供心的上、下腔静脉分别与受体的上、下腔静脉吻合,左房的吻合同标准术式。手术吻合时间为61分... 目的:探讨双腔原位心脏移植术对移植后远期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1997年8月10日为一例终末期慢性克山病患者实施了双腔原位心脏移植。供心的上、下腔静脉分别与受体的上、下腔静脉吻合,左房的吻合同标准术式。手术吻合时间为61分钟,体外循环时间为182分钟。结果: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生命体征平稳,心电图示单一房性P波。至今已存活1年余,生活质量良好,心功能Ⅰ级。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示心房和心室大小正常,无房室瓣返流。结论:此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能够保留供心右心房解剖和功能的完整性,特别是能保持传导系统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原位心脏移植 外科技术 右心房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