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在矿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海 葛良全 +2 位作者 谷懿 张庆贤 熊盛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37-3141,共5页
从新疆采集了13件岩矿石样品,用于研究蚀变过程中矿物的元素含量变化特征。成都理工大学研制的IED-6000型原位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仪被应用于获得蚀变过程中矿物的化学和物理数据。这种无损的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仪主要是以低功耗X光管和电... 从新疆采集了13件岩矿石样品,用于研究蚀变过程中矿物的元素含量变化特征。成都理工大学研制的IED-6000型原位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仪被应用于获得蚀变过程中矿物的化学和物理数据。这种无损的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仪主要是以低功耗X光管和电致冷Si-PIN半导体探测器为基础,采用毛细管X射线透镜实现微区测量的功能,并且能够集成到任何显微镜上进行测量,焦斑长轴直径约110μm。通过微区X射线荧光测量,将黝铜矿更正为黄铁矿,提高了矿物鉴定的效率及准确性;在蚀变剖面研究中,矿化岩石样品的长石颗粒都富含Cu和Zn元素,可以作为找矿直接指示元素。Cr,Mn和Co等元素含量与矿化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x射线荧光 多毛细管x射线透镜 原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液中Na_(2)SiO_(3)浓度对铌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烧蚀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宁炳坤 谢天祥 +4 位作者 钱伟峰 陈永楠 王楠 李延超 张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02-3114,共13页
本文通过改变电解液中Na_(2)SiO_(3)浓度研究不同孔隙率的微弧氧化膜层增强铌合金耐烧蚀性能,借助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还原膜层的内部孔隙结构,并结合有限元模拟建立模型还原膜层热烧蚀过程。结果表明:随着Na_(2)SiO_(3)浓度的增加... 本文通过改变电解液中Na_(2)SiO_(3)浓度研究不同孔隙率的微弧氧化膜层增强铌合金耐烧蚀性能,借助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还原膜层的内部孔隙结构,并结合有限元模拟建立模型还原膜层热烧蚀过程。结果表明:随着Na_(2)SiO_(3)浓度的增加,膜层的孔隙率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Na_(2)SiO_(3)为10 g/L时,膜层孔隙率最小为15.08%,其中40.2%孔隙的孔径比为0.6~0.7,呈现出连通孔向孤立孔转变的状态。此时,膜层抗烧蚀性能最好,经1000℃烧蚀15 min后,膜层质量损失仅为0.017 mg/dm^(2)。孤立孔虽然可以降低膜层密度,但由于其在空间上的分离性,有助于分散热应力,减小局部应力集中,从而提高膜层的抗烧蚀性能。相比之下,连通孔的大规模出现增加了膜层的热导率,导致膜层更容易发生热应力集中,从而出现裂纹造成膜层脱落,形成更大规模的烧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2)SiO_(3)浓度 弧氧化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孔结构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实验室型X射线荧光元素分布成像和形态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沈亚婷 罗立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6-695,共10页
近年来,随着X射线光源、单色、聚焦及探测系统的发展,在实验室可借助低功率X射线光源开展X射线荧光(XRF)和X射线吸收谱(XAS)分析。液体金属射流源等新型X射线光源系统、闭合反馈系统、电荷耦合元件和方孔微通道板等技术和计算方法的进... 近年来,随着X射线光源、单色、聚焦及探测系统的发展,在实验室可借助低功率X射线光源开展X射线荧光(XRF)和X射线吸收谱(XAS)分析。液体金属射流源等新型X射线光源系统、闭合反馈系统、电荷耦合元件和方孔微通道板等技术和计算方法的进步促进了聚焦扫描型、全场型和XRF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实验室型XRF元素空间成像技术的发展。超环面、球面和柱状弯晶等单色聚焦系统的发展推动了实验室型XAS技术的发展。探索新型的实验室X射线光源系统,开发更高效的单色聚焦系统,推动X射线动态电影拍摄技术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x射线吸收谱技术 全场型 x射线成像系统 原位微区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x射线单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材料稀土元素的X射线荧光分析文献评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祎亚 高新华 +2 位作者 王毅民 邓赛文 李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41-3352,共12页
稀土元素分析一直是无机分析化学的热门课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是一大难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白云鄂博多金属稀土矿物质组成的研究热潮和七、八十年代痕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热潮有力推动了我国地质材料稀土元素分析技术的... 稀土元素分析一直是无机分析化学的热门课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是一大难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白云鄂博多金属稀土矿物质组成的研究热潮和七、八十年代痕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热潮有力推动了我国地质材料稀土元素分析技术的发展。文章先从我国稀土元素分析专著、稀土矿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和稀土元素分析评述论文等方面评介了我国稀土元素文献及稀土元素分析的基础条件概况。文章收集了国内1964年至2018年以来X射线荧光分析地质材料中稀土元素的部分文献,从矿石矿物中稀土元素和各类地质材料中的痕量稀土分析和矿石矿物中稀土元素的微区原位分析三方面对文献作了重点评介。简介了X射线荧光分析在早期稀土矿石矿物中稀土分量测定的历史贡献,最后讨论了X射线荧光在当今地质材料稀土元素分析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材料 稀土矿石 稀土精矿 稀土元素 x射线荧光 原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多元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被引量:97
5
作者 李冰 周剑雄 詹秀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78-1916,共39页
本文重点介绍地质领域目前广泛应用的无机多元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荧光光谱(AFS)、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和共享平... 本文重点介绍地质领域目前广泛应用的无机多元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荧光光谱(AFS)、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和共享平台的建立、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区原位分析技术以及元素形态分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x射线荧光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荧光光谱 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和共享平台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原位分析 元素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