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宝顶白钨矿的谱学特征及主微量元素分析
1
作者 曹沁元 史淼 马世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89-1696,共8页
白钨矿是一种稀有宝石,具粒状、块状构造,颜色为白-浅黄色,油脂光泽,荧光性明显。四川平武雪宝顶白钨矿矿床为围岩蚀变较弱的脉状热液巨晶宝石级矿床,产出白钨矿颜色饱和度较高,具完美晶型且色泽纯正,与绿柱石、锡石和白云母共生。该研... 白钨矿是一种稀有宝石,具粒状、块状构造,颜色为白-浅黄色,油脂光泽,荧光性明显。四川平武雪宝顶白钨矿矿床为围岩蚀变较弱的脉状热液巨晶宝石级矿床,产出白钨矿颜色饱和度较高,具完美晶型且色泽纯正,与绿柱石、锡石和白云母共生。该研究选取雪宝顶近无色-橘黄色调白钨矿为研究对象,使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激光拉曼光谱仪、电子探针、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的综合分析,结合矿物学、谱学与主微量元素特征,确定近无色-橘黄色调白钨矿的矿物成分、晶体结构、特征鉴别谱带、致色离子以及主微量、稀土等化学组分含量,探讨白钨矿稀土元素含量与颜色成因关系,为雪宝顶近无色-橘黄色调白钨矿提供诊断性鉴别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白钨矿结晶程度较好,化学成分均匀,无明显间断,矿物成分含量相对集中,共生矿物多为白云母和伊利石。样品具典型的白钨矿红外特征峰440、809和870 cm^(-1)及与Ca_(2+)有关的448 cm^(-1)特征峰,谱峰显示色调越深者吸收度越高;拉曼特征峰909 cm^(-1)和Ca—O晶格振动峰207 cm^(-1),随色调加深强度加深;紫外吸收峰表现为橙黄区强吸收,尖峰在383、570、584和804 nm附近,近无色调者仅具383 nm尖峰,黄色调较浅者近紫外区Fe^(3+)吸收度较低,黄色调较深者蓝紫区Fe^(3+)强吸收且其橘黄色调由Nd^(3+)所致;白钨矿化学组分WO_(3)和CaO质量比接近甚至超过理想值,近无色者含量相对集中;微量元素中Fe元素与色调呈正相关,黄色调越深者,含量越高;稀土总量变化范围大,轻稀土更为富集,具明显的Eu负异常,Ce异常不明显。浅黄色调受微量元素Si、Fe元素及Fe^(3+)的d—d电子跃迁影响,黄色调受微量元素Mn、Fe元素及Fe^(3+)的电子跃迁所致,橘黄色调受稀土Nd和Sm元素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宝顶 白钨矿 近无色-橘黄色调 谱学特征 原位微区主微量元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锂、氧同位素原位微区分析标准物质及其微量元素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静 苏本勋 +3 位作者 唐国强 高炳宇 吴石头 李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74-1284,共11页
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锂、氧同位素原位微区分析已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可同时作为锂、氧同位素原位微区分析标准物质的橄榄石(Mg^#=89.6~94.2)、单斜辉石(Mg^#=90~91.9)和斜方辉石(Mg^#=90.1~92.1)的化学组成并... 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锂、氧同位素原位微区分析已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可同时作为锂、氧同位素原位微区分析标准物质的橄榄石(Mg^#=89.6~94.2)、单斜辉石(Mg^#=90~91.9)和斜方辉石(Mg^#=90.1~92.1)的化学组成并对其微量元素进行了报道。三种标准物质的主量成分均一,在其Mg^#值范围内,SIMS氧同位素分析基体效应均不显著,而橄榄石的Mg^#值对SIMS锂同位素分析基体效应为1‰。橄榄石标准物质Ni、Co和Zn含量较高,约为原始地幔值的1~1.5倍;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较低。单斜辉石微量元素中除个别元素外,SN-ICP-MS和LA-ICP-MS的分析结果误差范围内一致,具有成为原位微区分析标准物质的潜力;在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中,V、Sc、Cr和Ga相对其他过渡族元素显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Ba相对Th和U显著亏损,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元素略富集。斜方辉石过渡族元素Cr、V和Sc接近原始地幔值,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含量较低,在不同仪器分析中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物质 锂同位素 氧同位素 原位分析 基体效应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诺坝辉石岩包体中单斜辉石的微区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宗克清 刘勇胜 +3 位作者 高山 袁洪林 柳小明 王选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09-920,共12页
本文对来自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三类辉石岩包体的单斜辉石(Cpx)利用LA-ICP-MS进行了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分析研究。金云母单斜辉石岩中的单斜辉石具有低Cr、Co和Ni,高CaO、Zr、Hf、Ta和LREE特征,并且具有较低的Mg#,反映金云母单斜辉石岩可能... 本文对来自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三类辉石岩包体的单斜辉石(Cpx)利用LA-ICP-MS进行了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分析研究。金云母单斜辉石岩中的单斜辉石具有低Cr、Co和Ni,高CaO、Zr、Hf、Ta和LREE特征,并且具有较低的Mg#,反映金云母单斜辉石岩可能是经受了后期交代作用的地幔岩浆堆晶产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中的石榴辉石岩脉体中的Cpx具有高 Na,O低CaO特征,其Ti、Zr、Hf、Y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石榴辉石岩Cpx中的含量,反映了石榴辉石岩脉体可能是富Na硅酸盐熔体与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反应的成因。部分石榴辉石岩包体的Cpx具有特征的La富集或微量元素(如Zr、Hf、Ta、Li、P、 REE等)环状对称分布特征,暗示华北克拉通北缘可能存在多期次地幔交代富集作用。通过对同一Cpx颗粒中的流体包裹体密集区和干净区域的对比研究,发现Cpx中的流体包裹体不仅富集LILE和LREE,而且HFSE中的Nb、Ta、Zr和P也具有明显的富集特征,LREE和HFSE未发生明显分异,这可能暗示地幔交代流体中含有少量的络阴离子(如F-和Cl-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诺坝 辉石岩包体 单斜辉石 LA—ICP—MS 微量元素 原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鲕状矿石中鲕粒的微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亚男 张莹华 +6 位作者 吴慧 丁晓英 凌文黎 雷志远 翁申富 马倩 杜远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70,共9页
铝土矿矿床中普遍含有不同比例的鲕状矿石,但目前对这些鲕粒的成因及其与成矿作用相互关系的了解相对有限。对贵州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矿床中典型鲕状矿石中鲕粒进行了微区原位主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EPMA)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 铝土矿矿床中普遍含有不同比例的鲕状矿石,但目前对这些鲕粒的成因及其与成矿作用相互关系的了解相对有限。对贵州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矿床中典型鲕状矿石中鲕粒进行了微区原位主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EPMA)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并与共存基质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鲕粒的形成时间晚于基质,地表化学风化作用本身并不能导致铝土矿的形成;鲕粒的形成发生于强氧化和高酸度的环境,其成因被解释为在海进过程中在地层中一定的深度条件下形成了以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矿物,随后的海退作用过程导致硫化物蚀变并形成强酸环境,使得成矿元素Al相对于杂质元素(Si、Fe)发生相对富集,且该过程具有多期次振荡重复的特点。铝土矿形成是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周期性海进-海退循环与长期的大陆古隆起区平坦海岸地形相互耦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 铝土矿 鲕粒 原位分析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辐射μXRF的烧结烟尘微量元素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王翠 吕斐 +3 位作者 唐鸿鹄 曹学锋 韩海生 孙伟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41,共8页
本文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法(μXRF)对铁矿烧结烟尘进行多元素分析,得到16个元素(Fe、Mn、Cu、Pb、Zn、Ag、As、Hg、Na、K、Rb、Cs、Ca、F、S、Cl)的特征峰强度,分别构建出各元素相对强度的微区二维空间分布图;并采用主成... 本文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法(μXRF)对铁矿烧结烟尘进行多元素分析,得到16个元素(Fe、Mn、Cu、Pb、Zn、Ag、As、Hg、Na、K、Rb、Cs、Ca、F、S、Cl)的特征峰强度,分别构建出各元素相对强度的微区二维空间分布图;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所选元素进行降维分类,进而降低利用相关性分离原理进行各元素分布特征解析时的难度。研究发现,部分元素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第一主成分中Fe和Mn相关性系数达到0.807,第二主成分中Cu、Zn和As之间相关性系数在0.651~0.664之间。根据元素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可建立起宏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有望预测烧结烟尘中主要有价元素、毒害元素分布特点,为铁矿烧结烟尘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铁矿 烧结 烟尘 微量元素 成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金厂峪金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分析
6
作者 赵志强 宋扬 郑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03-104,共2页
金厂峪金矿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境内,是我国冀东金矿成矿带中规模最大的金矿床,也是全国知名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前人对本矿床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矿床成因仍存分歧。原位分析技术的不断提高,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成为近几年解决... 金厂峪金矿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境内,是我国冀东金矿成矿带中规模最大的金矿床,也是全国知名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前人对本矿床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矿床成因仍存分歧。原位分析技术的不断提高,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成为近几年解决矿床疑难问题最流行的手段之一。文本通过对金厂峪金矿床主成矿期黄铁矿微量元素开展微区原位实验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分析 大型金矿 矿床成因 金厂 河北金厂峪金矿 原位分析 地质工作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大湖塘钨矿田平苗矿区含矿花岗岩矿物学特征及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樊献科 张智宇 +5 位作者 侯增谦 潘小菲 张翔 盛俞策 戴佳良 吴显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757-3782,共26页
赣西北大湖塘钨矿田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是世界级超大型W-Cu-Mo多金属矿田,矿化类型以细脉浸染型矿化为主,成矿作用与燕山期高分异花岗岩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平苗矿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燕山期花岗岩中黑云母和斜长石等矿物进行系统的原... 赣西北大湖塘钨矿田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是世界级超大型W-Cu-Mo多金属矿田,矿化类型以细脉浸染型矿化为主,成矿作用与燕山期高分异花岗岩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平苗矿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燕山期花岗岩中黑云母和斜长石等矿物进行系统的原位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探究岩浆的氧逸度、岩浆系统的深部动力学特征和详细结晶过程,并对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似斑状二云母花岗岩从岩浆结晶早期到晚期,一直保持较低的氧逸度(NNO-QFM),可能与岩浆源区中更多的富泥质沉积岩有关,这种富钨的泥质岩源区和还原性岩浆环境更有利于钨矿的形成。燕山期花岗岩中斜长石的钙长石(An)和Ca O含量均远低于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很难为白钨矿化提供足够的钙,而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由于体积巨大、钙含量高,很可能为区内大规模的白钨矿化贡献了大量的钙元素。斜长石原位分析显示,An和Al2O3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Fe O含量之间无明显的正相关性,Fe O随着An含量的增加基本保持稳定,斜长石中Sr和Ba含量之间也无显著的负相关性,表明该区岩浆房为化学成分相对封闭的岩浆系统,岩浆演化过程中只有热量混合和/或减压作用,没有发生明显的镁铁质岩浆注入与混合。因此,钨、铜、硫等成矿元素应主要来自岩浆源区双桥山群的富泥质变质沉积岩和变质玄武岩的贡献,而非由外来基性岩浆的补给提供。该区岩浆岩形成于华南板块由挤压向伸展的转换期,挤压环境有利于在地壳浅部形成长期稳定的、规模较大的高分异岩浆房,促进成矿元素高度富集和大规模岩浆热液的形成,导致该区发生大规模的钨铜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斜长石 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氧逸度 岩浆动力学过程 平苗钨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区花岗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建朝 王得权 +5 位作者 张海东 门文辉 郑利宏 赵宗勤 李强 高海龙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3年第4期413-422,共10页
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为低品位超大型中低温热液型金矿,矿区内海西期花岗岩发育.在矿区内可见黑云花岗岩、花岗细晶岩、花岗伟晶岩和花岗斑岩.花岗岩中SiO2含量65.36% ~74.29%,Na2O/K2O比值0.43 ~1.01,平均值为0.75,花岗脉岩类属于... 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为低品位超大型中低温热液型金矿,矿区内海西期花岗岩发育.在矿区内可见黑云花岗岩、花岗细晶岩、花岗伟晶岩和花岗斑岩.花岗岩中SiO2含量65.36% ~74.29%,Na2O/K2O比值0.43 ~1.01,平均值为0.75,花岗脉岩类属于高钾钙碱性,黑云花岗岩属于钾玄岩系列.哈克图解上各元素含量随SiO2变化呈线性规律明显,具Ⅰ型花岗岩特征.∑REE值在64.86×10-6~164.80×10-6范围内变化,总体上稀土含量较低.(La/Yb)N值为6.59 ~ 16.98,显示轻重稀土有明显的分馏.稀土元素蛛网图表现为右倾.黑云母花岗岩δEu平均值0.30,具低Sr低Y的特点.花岗脉岩类δEu平均值为0.65,表现出高Sr低Y的特点.花岗岩类具有中等到强的铕亏损.根据其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岩体为同碰撞—后碰撞期形成的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钾钙碱性花岗岩 量及微量元素特征 浩尧尔忽洞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熔融研制岩石标准玻璃方法初步研究:以玄武岩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包志安 贺国芬 +3 位作者 陈开运 宋佳瑶 袁洪林 柳小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3-236,共14页
探索了利用高温炉合成玄武岩玻璃制作原位微区主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的标准物质的实验条件。选取玄武岩标准物质GBW07105(GSR-3)进行高温熔融、淬火实验研究,获得玄武岩玻璃,为合成其他地质样品微区分析标准参考物质的研制提供了参考方法... 探索了利用高温炉合成玄武岩玻璃制作原位微区主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的标准物质的实验条件。选取玄武岩标准物质GBW07105(GSR-3)进行高温熔融、淬火实验研究,获得玄武岩玻璃,为合成其他地质样品微区分析标准参考物质的研制提供了参考方法。用激光剥蚀-四极杆等离子体质谱(LA-Q-ICPMS)对样品微区46个主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成的玄武岩玻璃在微区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均一性好,精密度均优于10%,可作为微区分析的内部标准物质。在36个微量元素中,LA-Q-ICPMS分析测定值与本研究化学法得到的测定值之间的相对偏差均优于10%。研究建议对GSR-3部分元素的标准值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物质合成 原位分析 元素 微量元素 高温熔融 玄武岩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熔融研制安山岩玻璃标准物质初探 被引量:5
10
作者 包志安 袁洪林 +3 位作者 陈开运 宋佳瑶 戴梦宁 宗春蕾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1-527,共7页
地质标准玻璃物质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于地质标准玻璃物质合成方法研究还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高精度应用。本文对国家一级安山岩粉末标准物质(GSR-2)采用高温熔融法合成安山岩玻璃... 地质标准玻璃物质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于地质标准玻璃物质合成方法研究还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高精度应用。本文对国家一级安山岩粉末标准物质(GSR-2)采用高温熔融法合成安山岩玻璃标准物质(GSR-2G),探讨了熔融温度、时间、淬火方式对安山岩玻璃均一性的影响。实验确定了在熔融温度1300℃、熔融时间4 h的最佳条件下,采用液氮淬火合成的安山岩玻璃标准物质GSR-2G均一性较好,可作为微区分析的内部标准物质。利用193 nm ArF准分子激光剥蚀-四极杆等离子体质谱(LA-Q-ICPMS)分析合成的GSR-2G中35个微量元素和10个主量元素,精密度(RSD)均优于10%。GSR-2G的7Li~238U共35个微量元素,化学法分析测定值与LA-Q-ICPMS测定值的相对偏差优于10%;23Na~56Fe共10个主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测定值与LA-Q-ICPMS测定值一致。利用LA-Q-ICPMS法分析GSR-2G中40个元素,获得的平均测定值可作为初步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山岩玻璃标准物质 原位分析 微量元素 高温熔融 激光剥蚀-四极杆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阿斯哈金矿胶状黄铁矿成因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改忠 杨奎锋 +1 位作者 范宏瑞 李兴辉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1期19-33,共15页
东昆仑成矿带沟里金矿区阿斯哈金矿床中的黄铁矿主要分为两类:早期自形结晶黄铁矿和晚期胶状黄铁矿。为了厘清阿斯哈金矿胶状黄铁矿成因及其成矿意义,本文对具有特殊意义的胶状黄铁矿开展原位微量元素分析、面扫分析和原位硫同位素分析... 东昆仑成矿带沟里金矿区阿斯哈金矿床中的黄铁矿主要分为两类:早期自形结晶黄铁矿和晚期胶状黄铁矿。为了厘清阿斯哈金矿胶状黄铁矿成因及其成矿意义,本文对具有特殊意义的胶状黄铁矿开展原位微量元素分析、面扫分析和原位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胶状黄铁矿富As、Au、Pb和Cu,贫Co和Ni,Co/Ni比值大于10,δ^(34)S值范围变化较窄(+6.1‰~+6.8‰)。结合显微结构,认为胶状黄铁矿为岩浆热液成因,与阿斯哈金矿区内隐伏花岗闪长斑岩体可能存在密切成因联系。迅速沉淀于温度骤降条件下的胶状黄铁矿中的As和Au发生了解耦,微米级粒径黄铁矿为控制固溶体金富集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状黄铁矿 原位分析 微量元素 硫同位素 阿斯哈金矿 东昆仑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家式蚀变岩型金矿床热液蚀变成因:磷灰石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约束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琪彬 丁正江 +2 位作者 邱昆峰 屈潘 赵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1-431,共21页
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中区,累计探明金资源量5000余吨,焦家式蚀变岩型金矿床提供了80%以上的金资源量,钾长石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是该类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但对其成因与形成时限缺乏有效约束。为探究两类蚀变的成因并限定其形成年龄... 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中区,累计探明金资源量5000余吨,焦家式蚀变岩型金矿床提供了80%以上的金资源量,钾长石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是该类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但对其成因与形成时限缺乏有效约束。为探究两类蚀变的成因并限定其形成年龄,本文对典型蚀变岩型金矿床中钾长石化花岗岩与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进行锆石和磷灰石LA-ICP-MS U-Pb地质年代学、磷灰石微区原位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钾长石化玲珑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55.0±1.1Ma~155.8±1.3Ma,代表了其岩浆侵位年龄;钾长石化玲珑花岗岩蚀变弱的A1型磷灰石没能得到有效年龄,而蚀变较强的A2型磷灰石U-Pb年龄为146±7Ma~147±6Ma,代表了钾长石化蚀变作用发生的时间;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蚀变较弱的B1型磷灰石数量较少未形成协和年龄,强蚀变B2型磷灰石U-Pb年龄为125±6Ma,代表了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作用发生的时间。A1型磷灰石的稀土配分曲线与未蚀变玲珑花岗岩较为一致,A2型磷灰石显示更高的轻稀土含量和更明显的Eu负异常,随着钾长石化蚀变程度增强,La/Yb比值逐渐增大,Sr含量和Sr/Y比值同步降低,暗示蚀变流体相对富轻稀土,蚀变过程磷灰石的Sr被活化迁移;B1型磷灰石的稀土配分曲线与未蚀变玲珑花岗岩相似,B2型磷灰石和未蚀变郭家岭花岗岩较为一致,轻重稀土分异明显,且Eu异常不明显,在黄铁绢英岩化蚀变过程中Sr含量、Sr/Y比值和La/Yb比值显著增高。本文认为与焦家式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相关的蚀变作用与区域岩浆作用有关,晚侏罗世玲珑花岗岩的自交代作用形成了钾长石化蚀变,早白垩世郭家岭花岗岩分异的热液沿区域性断裂迁移,导致断裂带内发生黄铁绢英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 焦家式金矿 钾长石化 黄铁绢英岩化 磷灰石U-Pb 原位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