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复合法制备层状结构的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保强 胡巧玲 +1 位作者 汪茫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49-1952,共4页
用原位复合法制备了高性能的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 ( CS/HA)纳米复合材料 .用预先沉积的壳聚糖膜将含有羟基磷灰石前驱体的壳聚糖溶液与凝固液隔离 ,同时控制壳聚糖沉积与羟基磷灰石前驱体转化为羟基磷灰石的过程 ,使其缓慢且有序地进行 .... 用原位复合法制备了高性能的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 ( CS/HA)纳米复合材料 .用预先沉积的壳聚糖膜将含有羟基磷灰石前驱体的壳聚糖溶液与凝固液隔离 ,同时控制壳聚糖沉积与羟基磷灰石前驱体转化为羟基磷灰石的过程 ,使其缓慢且有序地进行 .当 p H值改变时 ,质子化的壳聚糖分子链在负电层诱导下有序沉积并形成层状结构与羟基磷灰石原位生成 CS/HA,并实现二者分子级复合 .XRD和 TEM测试证实原位生成的磷酸盐是羟基磷灰石 ,且其颗粒长约为 1 0 0 nm ,宽 3 0~ 5 0 nm. SEM结果表明 ,用原位复合法制备的材料具有层状结构 ,CS/HA(质量比 1 0 0 /5 )纳米复合材料弯曲强度高达 86MPa,比松质骨的高 3~ 4倍 ,相当于密质骨的 1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复合法 层状结构 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复合法制备含铽(Ⅲ)配合物光学树脂及其荧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冬梅 林权 杨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40-942,共3页
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而具有光、电、磁、激光等特性[1,2], 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 尤其是稀土配合物具有的Antenna效应, 使发光强度明显增强[3]. 含稀土的高分子材料既具有稀土离子的发光性能, 又具有高分子材料质量轻、抗冲击力... 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而具有光、电、磁、激光等特性[1,2], 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 尤其是稀土配合物具有的Antenna效应, 使发光强度明显增强[3]. 含稀土的高分子材料既具有稀土离子的发光性能, 又具有高分子材料质量轻、抗冲击力强和易加工成型等优点, 从而引起广泛的关注[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铽(Ⅲ)配合物 原位复合法 制备 光学树脂 荧光性质 稀土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法原位复合聚乙烯醇/羟基磷灰石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青 郑裕东 王迎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6-59,共4页
研究了制备聚乙烯醇(PVA)/羟基磷灰石(HA)复合水凝胶的溶胶法原位复合技术,将无机纳米粉体的溶胶-凝胶合成反应引入高分子基体。对该法制备的复合水凝胶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和拉伸强度进行了分析,并与物理共混法复合水凝胶加以比较。结... 研究了制备聚乙烯醇(PVA)/羟基磷灰石(HA)复合水凝胶的溶胶法原位复合技术,将无机纳米粉体的溶胶-凝胶合成反应引入高分子基体。对该法制备的复合水凝胶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和拉伸强度进行了分析,并与物理共混法复合水凝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溶胶法原位复合可以在富水基体中制备晶相的HA粉体,且粉体粒径小于200nm,分散良好,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有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羟基磷灰石 复合水凝胶 溶胶原位复合技术 纳米粉体 相结构 微观形貌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PVDF/SiO_2原位复合隔膜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蒋淑冬 廖师琴 +3 位作者 魏取福 黄锋林 马震 黄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8-50,137,共4页
采用原位复合溶胶-凝胶法配制复合纺丝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制备出PVDF/SiO2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SEM表征了PVDF/SiO2复合纳米纤维的纺丝效果,同时对比了使用两种方法添加6%SiO2制得的PVDF静电纺复合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及力学性能。研究... 采用原位复合溶胶-凝胶法配制复合纺丝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制备出PVDF/SiO2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SEM表征了PVDF/SiO2复合纳米纤维的纺丝效果,同时对比了使用两种方法添加6%SiO2制得的PVDF静电纺复合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及力学性能。研究了原位纳米SiO2的加入对膜的孔径变化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硅的加入,增加了纤维的表面粗糙度;降低了复合膜内的微孔直径,并使得微孔直径分布更加集中;改善了膜的力学性能,添加6%原位硅时效果最佳。在SiO2含量为6%时,与直接添加相比,原位复合法制得的复合膜力学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复合溶胶-凝胶 聚偏氟乙烯 纳米二氧化硅 静电纺丝 微孔膜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方法研讨
5
作者 董秀芳 《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在当前纳米材料科学研究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新的制备技术研究与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本文介绍了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几种主要方法、原理及其特点,包括溶胶-凝胶(SOL-GEL)法,插层复合(int...  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在当前纳米材料科学研究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新的制备技术研究与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本文介绍了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几种主要方法、原理及其特点,包括溶胶-凝胶(SOL-GEL)法,插层复合(intercalation)法和原位复合(in-situ)法等,并对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聚合物 纳米材料 溶胶-凝胶 插层复合 原位复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Cu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郭明星 汪明朴 +1 位作者 李周 程建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8期39-42,共4页
重点介绍了非原位复合法与原位复合法制备TiB_2/Cu复合材料的过程及材料性能,归纳总结了纳米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结构特点。
关键词 TiB2/Cu 金属基复合材料 原位复合法 原位复合法 制备 铜合金 弥散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Ⅱ) 被引量:2
7
作者 焦宁宁 王建明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1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复合法 共混 分子复合材料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改性高岭土/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6
8
作者 孙家干 杨建军 +2 位作者 张建安 吴庆云 吴明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8-131,136,共5页
用原位插层复合法制备了有机改性纳米高岭土/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纳米填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形态。结果表明,当改性纳米高岭土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9.3 MPa、弹性模量达6.23 MPa、... 用原位插层复合法制备了有机改性纳米高岭土/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纳米填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形态。结果表明,当改性纳米高岭土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9.3 MPa、弹性模量达6.23 MPa、断裂伸长率达492%,均比纯聚氨酯弹性体增加10%以上,同时其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改性纳米高岭土加入量低于3%时,以剥离形态存在于聚氨酯基体中,而高于3%时,则开始出现片层形态且有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高岭土 聚氨酯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插层复合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纳米粒子在高分子纳米纤维中有序排列的电纺丝法
9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78-78,共1页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用电纺丝法将金属纳米粒子有序的排列到高分子纳米纤维中的方法。它是以可溶性金属盐、高分子材料、还原剂、表面活性剂、溶剂为原料,采用原位复合法,在高分子溶液中用还原剂还原金属盐使之成为金属纳米粒子,然...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用电纺丝法将金属纳米粒子有序的排列到高分子纳米纤维中的方法。它是以可溶性金属盐、高分子材料、还原剂、表面活性剂、溶剂为原料,采用原位复合法,在高分子溶液中用还原剂还原金属盐使之成为金属纳米粒子,然后调节溶液的浓度,进行电纺丝。在喷射的过程中,由于电场诱导作用使金属纳米粒子有序的排列在高分子纳米纤维中,同时高分子在金属纳米粒子外层形成保护层可防止金属纳米粒子被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粒子 纳米纤维 纺丝 有序排列 可溶性金属盐 高分子材料 表面活性剂 原位复合法 高分子溶液 诱导作用 还原剂 电纺丝 保护层 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图片说明
10
作者 张家瑞(图/文) 田晓霞(图/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0,共1页
采用原位复合法将石墨烯与纳米金属微胶囊相复合,制备了一种强控温能力、大潜热值的相变胶囊,解决了常见红外隐身材料只注重低发射率而无控温能力且易被腐蚀的瓶颈问题。该技术不仅可应用于红外隐身、防护服装与伪装涂层等军事领域,还... 采用原位复合法将石墨烯与纳米金属微胶囊相复合,制备了一种强控温能力、大潜热值的相变胶囊,解决了常见红外隐身材料只注重低发射率而无控温能力且易被腐蚀的瓶颈问题。该技术不仅可应用于红外隐身、防护服装与伪装涂层等军事领域,还可应用于建筑节能、相变储能、蓄热调温、热能传递、自修复涂料、消防、防伪、装饰、测温等许多传热与净化环境领域,辐射行业广泛,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传递 伪装涂层 净化环境 防护服装 纳米金属 原位复合法 红外隐身 相变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