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LA-MC-ICP-MS微区原位Pb同位素的分析精度研究:以两种类型检测器为例
1
作者
余红霞
张银慧
+2 位作者
刘希军
吴玲玲
洪路兵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根据样品的Pb含量,本研究建立了法拉第杯-离子计数器(FC-IC)和全法拉第杯(FC)两种杯结构模式微区原位分析Pb同位素比值的方法。因^(206)Pb、^(207)Pb和^(208)Pb在两种模式中均采用FC检测器分析,两种模式下^(20y)Pb/^(206)Pb(y=7、8)值...
根据样品的Pb含量,本研究建立了法拉第杯-离子计数器(FC-IC)和全法拉第杯(FC)两种杯结构模式微区原位分析Pb同位素比值的方法。因^(206)Pb、^(207)Pb和^(208)Pb在两种模式中均采用FC检测器分析,两种模式下^(20y)Pb/^(206)Pb(y=7、8)值的相对标准误差(2RSE)一致,仅与信号强度有关。同等信号强度下(IC线性范围内),^(20x)Pb/^(204)Pb(x=6、7、8)值的2RSE在FC-IC杯结构模式优于FC杯结构模式,且两种模式下^(20x)Pb/^(204)Pb值的2RSE差异随^(208)Pb信号强度的增加而减少,最终均趋于约0.06%。FC-IC杯结构模式分析在^(208)Pb信号强度为0.10~0.25 V时,或FC杯结构模式分析在^(208)Pb信号强度>0.50 V时,均可获得较好的Pb同位素比值的精度和准确度。对于Pb含量较高(>40μg/g)或者尺寸较大的样品,优先采用激光大束斑结合FC杯结构模式可获得高精度的Pb同位素比值;对于Pb含量较低(≈10μg/g)或者尺寸有限的样品,FC-IC杯结构模式获得的Pb同位素精度优于FC杯结构模式。利用建立的微区原位Pb同位素分析方法,本研究分析了不同Pb含量标样的Pb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均与参考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PB含量
原位
Pb
同位素
分析
地质标准样品
法拉第型检测器-离子计数型检测器(FC-IC)
法拉第型检测器(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在花岗岩成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14
2
作者
孙金凤
杨进辉
吴福元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花岗岩及其伴生的镁铁质岩石是构成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陆形成演化的标志物。花岗岩的成因研究,包括花岗岩的岩浆源区及成岩过程,蕴含着大陆地壳生长、岩石圈演化等重要信息。随着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和激光多接收电感耦合等...
花岗岩及其伴生的镁铁质岩石是构成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陆形成演化的标志物。花岗岩的成因研究,包括花岗岩的岩浆源区及成岩过程,蕴含着大陆地壳生长、岩石圈演化等重要信息。随着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和激光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MC-ICPMS)的问世,原位微区(in-situ)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方法开发以及应用使花岗岩成因研究,尤其是花岗岩的岩浆源区和成岩过程等方面得到长足的进展。在仔细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年来相关研究工作,综述花岗岩成因研究中原位微区同位素源区示踪和成岩过程的最新进展,以期推动我国花岗岩及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方法等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
微区
同位素
分析
花岗岩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铜山岭花岗闪长岩中榍石微区原位Nd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丹
付勇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2-297,共16页
与热液矿床形成有关的花岗质岩石普遍遭受热液蚀变,且全岩成分仅代表均一化某一时间点的信息,采用全岩成分分析难以有效地揭示花岗质岩石的形成与演化。花岗质岩石中副矿物稳定不容易蚀变,近年原位测试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可以准...
与热液矿床形成有关的花岗质岩石普遍遭受热液蚀变,且全岩成分仅代表均一化某一时间点的信息,采用全岩成分分析难以有效地揭示花岗质岩石的形成与演化。花岗质岩石中副矿物稳定不容易蚀变,近年原位测试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可以准确获取副矿物原位元素和同位素组成,通过副矿物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可以有效地揭示岩浆来源和演化信息,显著提高了岩浆作用过程的空间分辨率,成为探讨岩石成因的新手段。本文以湘南与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密切相关的铜山岭岩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EPMA)、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和激光剥蚀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等原位测试技术,对花岗闪长岩和暗色包体两类岩石样品中的副矿物榍石开展了原位元素和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榍石中Al+Fe与Ti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且稀土元素含量较高,稀土元素与Al和Fe一起主要通过(Al,Fe 3+)+REE=Ti 4++O 2-方式替换榍石的Ti位和Ca位而进入晶格。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上,大部分榍石显示Eu正异常。榍石中微量元素对Zr/Hf、Nb/Ta、Y/Ho比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1.0~31.5、10.4~13.9、27.4~35.0,未发生明显分异。暗色包体中榍石的ε_(Nd)(t)值为-3.5~-8.9,平均值为-7.2±2.4,花岗闪长岩中榍石的ε_(Nd)(t)值为-5.4~-9.9,平均值为-6.9±2.4,所有榍石中Nd同位素组成均一且具有一致的负的初始Nd同位素组成,与华南大陆中下地壳Nd同位素演化趋势一致。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榍石中微量元素只与其晶体结构有关,不受热液蚀变作用的影响,能有效地示踪岩浆起源和性质。通过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本文认为铜山岭花岗质岩浆具有高温、高氧逸度特征,很可能由镁铁质角闪岩相中下地壳脱水熔融产生的水不饱和岩浆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原位同位素分析
ND
同位素
微量元素
榍石
花岗闪长岩
湘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A-MC-ICP-MS微区原位Pb同位素的分析精度研究:以两种类型检测器为例
1
作者
余红霞
张银慧
刘希军
吴玲玲
洪路兵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055208)
广西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成矿与勘查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桂科ZY21195031)
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3KY0275)联合资助。
文摘
根据样品的Pb含量,本研究建立了法拉第杯-离子计数器(FC-IC)和全法拉第杯(FC)两种杯结构模式微区原位分析Pb同位素比值的方法。因^(206)Pb、^(207)Pb和^(208)Pb在两种模式中均采用FC检测器分析,两种模式下^(20y)Pb/^(206)Pb(y=7、8)值的相对标准误差(2RSE)一致,仅与信号强度有关。同等信号强度下(IC线性范围内),^(20x)Pb/^(204)Pb(x=6、7、8)值的2RSE在FC-IC杯结构模式优于FC杯结构模式,且两种模式下^(20x)Pb/^(204)Pb值的2RSE差异随^(208)Pb信号强度的增加而减少,最终均趋于约0.06%。FC-IC杯结构模式分析在^(208)Pb信号强度为0.10~0.25 V时,或FC杯结构模式分析在^(208)Pb信号强度>0.50 V时,均可获得较好的Pb同位素比值的精度和准确度。对于Pb含量较高(>40μg/g)或者尺寸较大的样品,优先采用激光大束斑结合FC杯结构模式可获得高精度的Pb同位素比值;对于Pb含量较低(≈10μg/g)或者尺寸有限的样品,FC-IC杯结构模式获得的Pb同位素精度优于FC杯结构模式。利用建立的微区原位Pb同位素分析方法,本研究分析了不同Pb含量标样的Pb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均与参考值一致。
关键词
LA-MC-ICP-MS
PB含量
原位
Pb
同位素
分析
地质标准样品
法拉第型检测器-离子计数型检测器(FC-IC)
法拉第型检测器(FC)
Keywords
LA-MC-ICP-MS
Pb content
in-situ Pb isotopic analysis
geological reference glasses
Faraday cup-ion counting(FC-IC)
Faraday cup(FC)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在花岗岩成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14
2
作者
孙金凤
杨进辉
吴福元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3010
40672055
40634019)
文摘
花岗岩及其伴生的镁铁质岩石是构成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陆形成演化的标志物。花岗岩的成因研究,包括花岗岩的岩浆源区及成岩过程,蕴含着大陆地壳生长、岩石圈演化等重要信息。随着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和激光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MC-ICPMS)的问世,原位微区(in-situ)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方法开发以及应用使花岗岩成因研究,尤其是花岗岩的岩浆源区和成岩过程等方面得到长足的进展。在仔细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年来相关研究工作,综述花岗岩成因研究中原位微区同位素源区示踪和成岩过程的最新进展,以期推动我国花岗岩及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方法等相关研究。
关键词
原位
微区
同位素
分析
花岗岩
岩石成因
Keywords
in-situ isotopic analysis
granitoid
petrogenesis
分类号
P588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铜山岭花岗闪长岩中榍石微区原位Nd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丹
付勇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2-297,共16页
基金
贵州省创新人才基地项目(RCJD-2018)。
文摘
与热液矿床形成有关的花岗质岩石普遍遭受热液蚀变,且全岩成分仅代表均一化某一时间点的信息,采用全岩成分分析难以有效地揭示花岗质岩石的形成与演化。花岗质岩石中副矿物稳定不容易蚀变,近年原位测试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可以准确获取副矿物原位元素和同位素组成,通过副矿物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可以有效地揭示岩浆来源和演化信息,显著提高了岩浆作用过程的空间分辨率,成为探讨岩石成因的新手段。本文以湘南与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密切相关的铜山岭岩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EPMA)、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和激光剥蚀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等原位测试技术,对花岗闪长岩和暗色包体两类岩石样品中的副矿物榍石开展了原位元素和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榍石中Al+Fe与Ti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且稀土元素含量较高,稀土元素与Al和Fe一起主要通过(Al,Fe 3+)+REE=Ti 4++O 2-方式替换榍石的Ti位和Ca位而进入晶格。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上,大部分榍石显示Eu正异常。榍石中微量元素对Zr/Hf、Nb/Ta、Y/Ho比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1.0~31.5、10.4~13.9、27.4~35.0,未发生明显分异。暗色包体中榍石的ε_(Nd)(t)值为-3.5~-8.9,平均值为-7.2±2.4,花岗闪长岩中榍石的ε_(Nd)(t)值为-5.4~-9.9,平均值为-6.9±2.4,所有榍石中Nd同位素组成均一且具有一致的负的初始Nd同位素组成,与华南大陆中下地壳Nd同位素演化趋势一致。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榍石中微量元素只与其晶体结构有关,不受热液蚀变作用的影响,能有效地示踪岩浆起源和性质。通过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本文认为铜山岭花岗质岩浆具有高温、高氧逸度特征,很可能由镁铁质角闪岩相中下地壳脱水熔融产生的水不饱和岩浆形成。
关键词
LA-MC-ICP-MS
原位同位素分析
ND
同位素
微量元素
榍石
花岗闪长岩
湘南地区
Keywords
LA-MC-ICP-MS
in-situ isotope analysis
Nd isotope
trace elements
titanite
granodiorite
southern Hunan Province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O562.6 [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LA-MC-ICP-MS微区原位Pb同位素的分析精度研究:以两种类型检测器为例
余红霞
张银慧
刘希军
吴玲玲
洪路兵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在花岗岩成因研究中的应用
孙金凤
杨进辉
吴福元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湖南铜山岭花岗闪长岩中榍石微区原位Nd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
王丹
付勇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