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M-DAS的原位取样式烟气中CO在线监测 被引量:2
1
作者 周佩丽 谭文 +1 位作者 彭志敏 丁艳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29-634,共6页
针对燃煤机组烟气中CO体积分数波动剧烈的特点,采用WM-DAS方法结合原位取样方式对CO体积分数进行快速在线监测。首先,对WM-DAS方法进行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然后将该装置安装于某燃煤电厂省煤器出口水平烟道,测量腔体安装于烟道内部,在... 针对燃煤机组烟气中CO体积分数波动剧烈的特点,采用WM-DAS方法结合原位取样方式对CO体积分数进行快速在线监测。首先,对WM-DAS方法进行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然后将该装置安装于某燃煤电厂省煤器出口水平烟道,测量腔体安装于烟道内部,在拉法尔喷嘴抽气作用下,烟气经测量腔体前端的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测量腔体实现测量。结果表明:原位取样式CO在线监测装置能够实现CO体积分数高精度快速在线测量;CO体积分数与O2体积分数有极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M-DAS 波长标定 透射光强信号重构 同步拟合 原位取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沉积物取样器的楔形密封方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世海 刘童祺 +1 位作者 卞如冈 张震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2-658,共7页
楔形块密封属于接触式静密封范畴,其原理是在楔形块上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楔形块和取样筒接触面在深海取样过程中产生闭合的密封环带,阻止介质流出,从而达到密封和保压的要求。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的方法开展了楔形块结构优化和... 楔形块密封属于接触式静密封范畴,其原理是在楔形块上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楔形块和取样筒接触面在深海取样过程中产生闭合的密封环带,阻止介质流出,从而达到密封和保压的要求。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的方法开展了楔形块结构优化和密封环带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的密封结构密封效果较好,可以保持样品的原位压力并有效地阻止样品泄漏;该结构比传统的密封结构具有更好的保压能力,是一种能够适应全海深沉积物取样的新型密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样器 楔形块 原位取样 密封环带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基质钻探取样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苏兴涛 冉灵杰 +4 位作者 祝强 冯跃文 张永兴 张思源 孙小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39-2246,共8页
地表基质取样是开展地表基质层调查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笔者等在浅地表层钻探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浅覆盖区矿产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区域地质填图、环境调查、工程勘查、考古调查等领域钻探技术应用现状,根据不同地表景观及基质类型条件... 地表基质取样是开展地表基质层调查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笔者等在浅地表层钻探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浅覆盖区矿产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区域地质填图、环境调查、工程勘查、考古调查等领域钻探技术应用现状,根据不同地表景观及基质类型条件下的钻探取样需求,梳理了岩石、砾质、土质、泥质等地表基质钻探取样技术要点,研发了电动背包式钻机、Ф60/40mm单管冲击钻进、Ф50mm双管冲击钻进、Ф208mm中空螺旋钻进等取样器具及配套钻进工艺,在北京、内蒙古巴彦淖尔、浙江宁波、西藏那曲等地区开展了野外试验应用,通过获取满足要求的样品,很好的揭示了地层信息及物质组成,进一步在实践中提出了不同种类地表基质钻探取样技术方法,为建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及地表基质层调查工作提供钻探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基质 浅层钻探技术 原位取样 无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AS原理NO_(x)快速测量在脱硝优化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军峰 丁艳军 +5 位作者 王天堃 顾永正 魏书洲 王东旭 张金生 韩涛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749-753,共5页
被控NO_(x)参量在烟气SCR脱硝系统中普遍存在时变性、大滞后等特点,致使SCR脱硝系统出口NO_(x)波动大,氨逃逸增大,进而引起空预器效率降低、引风机电耗增加、以及空预器检修成本上升等问题。针对SCR脱硝系统过程参数NO_(x)在线快速监测... 被控NO_(x)参量在烟气SCR脱硝系统中普遍存在时变性、大滞后等特点,致使SCR脱硝系统出口NO_(x)波动大,氨逃逸增大,进而引起空预器效率降低、引风机电耗增加、以及空预器检修成本上升等问题。针对SCR脱硝系统过程参数NO_(x)在线快速监测的需求,研究采用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对烟气中NO_(x)浓度进行在线监测,采用一体式原位取样分析探头实现烟气的高保真快速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响应时间T90<10 s,超前原电厂应用的传统抽取式仪表115 s,测量精度能够满足现场需求。将该装置所测得的数据应用于喷氨自动控制,脱硝出口NO_(x)波动极差,由19.4 mg/m^(3)可降至5.9 mg/m^(3),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喷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差分吸收 原位取样 快速气体测量 脱硝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差分抽气分子束质谱装置的设计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丁洪斌 刘佳宏 +1 位作者 宋志民 杨学锋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研制了具有三级涡轮分子泵差分抽气系统的分子束质谱装置 ,该装置在 1330 0Pa典型气体采样压力下 ,三级差分抽气区的压力分别达到 5× 10 - 1,3× 10 - 3,1 2× 10 - 4Pa。利用该装置 ,已成功地实现了对活性离子物种N+ 和N... 研制了具有三级涡轮分子泵差分抽气系统的分子束质谱装置 ,该装置在 1330 0Pa典型气体采样压力下 ,三级差分抽气区的压力分别达到 5× 10 - 1,3× 10 - 3,1 2× 10 - 4Pa。利用该装置 ,已成功地实现了对活性离子物种N+ 和N+ 2 的“原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取样 离子检测 分子束质谱 三级差分抽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逃逸测量技术在脱硝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松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6-219,共4页
对比了几种氨逃逸监测技术测量方式与应用效果,提出了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谱(TDLAS)测量技术和原位测量取样方式在SCR系统中的优化设计,并结合工程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脱硝系统 氨逃逸 原位取样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