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和放射复合伤口血管再生中VEGF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彭瑞云 高亚兵 +2 位作者 熊呈琦 秦全红 王德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0-412,共3页
目的研究VEGF 基因在正常和放射复合伤口愈合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在血管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将4 8 只Wista r 二级大鼠背部皮肤造成圆形伤口后,以25Gy 60 Co γ射线局部照射,于伤后2 、5 、10 、15 、2 ... 目的研究VEGF 基因在正常和放射复合伤口愈合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在血管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将4 8 只Wista r 二级大鼠背部皮肤造成圆形伤口后,以25Gy 60 Co γ射线局部照射,于伤后2 、5 、10 、15 、2 1 和28d 活杀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原位PC R 等方法,研究VEGF 基因的表达及意义。结果单纯创伤组于伤后2d,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浆内VEGF 的表达呈强阳性;5 d 时毛细血管数明显增多,其内皮细胞胞浆内VEGF 表达呈阳性;而于10d后,VEGF 的表达逐渐减少。创伤+照射组则于伤后5d,VEGF 的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呈弱阳性,10 d 时阳性,15 d 后则呈弱阳性。原位杂交显示,VEGFmRNA 于单纯创伤组伤后2 ~5 d 及创伤+照射组伤后5 ~10d,血管内皮细胞浆内阳性。原位反转录PC R 则显示,VEGFmRN A 于单纯创伤组伤后2 ~15d 及创伤+照射组伤后5 ~28d,呈阳性反应。结论内源性VEGF 基因的表达参与创伤愈合中血管再生过程。辐射使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 的表达减少。原位反转录PC R 方法较原位杂交能客观地反映内源性VEGF 基因的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血管再生 VEGF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反转录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