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硝酸肼镍原位制造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阳 李燕 朱顺官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采用液-固水热反应,研究了半封闭的恒温条件下,利用多孔镍与硝酸铵、水合肼反应,在多孔镍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多孔硝酸肼镍。用光纤测时法测量了不同增重率的多孔硝酸肼镍的爆速,结果表明,最佳的增重率为35%-40%,此时爆速最大约为2300 m&... 采用液-固水热反应,研究了半封闭的恒温条件下,利用多孔镍与硝酸铵、水合肼反应,在多孔镍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多孔硝酸肼镍。用光纤测时法测量了不同增重率的多孔硝酸肼镍的爆速,结果表明,最佳的增重率为35%-40%,此时爆速最大约为2300 m·s^-1。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多孔硝酸肼镍最佳生产条件:水合肼浓度0.256 mol·L^-1,硝酸铵浓度0.192 mol·L^-1,反应温度65℃,pH值9,并实验验证了该条件下生产的多孔硝酸肼镍爆速范围为2357-2499 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镍 硝酸肼镍 液-固反应 原位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空原位制造和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祁俊峰 曾如川 +2 位作者 王震 姜坤 刘战捷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6期580-585,共6页
概述了太空原位制造和修复技术(In-situ Fabrication and Repair,ISFR)的概念和特点,并结合该技术的发展背景,介绍了国内外以选择性激光烧结和电子束熔融技术为代表的太空原位制造、空间钎焊修复、太空基地建筑构建等方向发展现状及趋... 概述了太空原位制造和修复技术(In-situ Fabrication and Repair,ISFR)的概念和特点,并结合该技术的发展背景,介绍了国内外以选择性激光烧结和电子束熔融技术为代表的太空原位制造、空间钎焊修复、太空基地建筑构建等方向发展现状及趋势。结合我国空间技术事业发展,提出充分借鉴国外相关技术成果,围绕主要应用材料,重点开展空间环境适应性和应用验证研究,并探索利用模拟月壤开展太空原位制造技术研究的设想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原位制造和修复技术(ISFR) 电子束熔融(EBM) 选择激光烧结(S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