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原位铁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宜泓 王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8-207,共10页
铁是海洋中重要的微量金属元素之一,直接关系到海洋初级生产力和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于分光光度法、催化光度法、化学发光法或电化学法,联合流动分析技术、渗透泵技术或芯片实验室技术,研发了多种类型的原位铁分... 铁是海洋中重要的微量金属元素之一,直接关系到海洋初级生产力和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于分光光度法、催化光度法、化学发光法或电化学法,联合流动分析技术、渗透泵技术或芯片实验室技术,研发了多种类型的原位铁分析方法和系统,并应用于海水或热液区铁浓度的分析。随着观测网技术的发展,对水下原位铁分析仪/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长期、连续观测。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水下原位铁分析系统的主要原理、性能及其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今后可与海底观测网连接的原位铁分析系统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未来原位铁分析系统的研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分析技术 海水 海洋观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花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的IF钢夹杂物表征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冬玲 赵雷 +1 位作者 沈学静 王海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10-1715,共6页
IF钢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家电面板领域,对表面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夹杂物的存在对IF钢冷轧板的表面质量和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必须对铸坯表面进行清理。由于生产工艺的差别,开浇过程钢水夹杂物未充分上浮,以及连铸机升速过程中液面波动... IF钢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家电面板领域,对表面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夹杂物的存在对IF钢冷轧板的表面质量和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必须对铸坯表面进行清理。由于生产工艺的差别,开浇过程钢水夹杂物未充分上浮,以及连铸机升速过程中液面波动引起的保护渣被卷入等诸多原因导致了IF钢表层夹杂物数量、种类和尺寸分布的不确定性,因此系统研究IF钢铸坯中夹杂物分布的定量表征方法,对于探寻IF钢表层夹杂物分布规律,确定合适的铸坯表层清理深度,实现对结晶器内夹杂物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金属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通过对经无预燃、连续扫描激发的火花放电所产生的元素光谱信号进行高速数据采集和解析,可实现大尺寸金属样品中夹杂物含量和尺寸的快速定量分布分析,将火花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与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相结合,研究了IF钢中夹杂物的异常放电行为,制备了与待测试样匹配的IF钢粒度分布参考物质,探讨了IF钢中Al的异常光谱信号与氧化物夹杂粒度分布的相关性,发现夹杂物组成元素异常信号净强度与夹杂物粒径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并由此建立了基于火花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的IF钢夹杂物组成、含量和粒度分布表征方法。研究了IF钢外弧处皮下0~3 mm处的夹杂物含量、组成和粒度分布的变化规律,发现IF钢中的氧化物夹杂主要由两类组成:一种是脱氧产物,主要为单一的氧化铝,另一种是卷渣夹杂物,主要为Al,Ca和Si的复合夹杂物,靠近表层的0.5和1.0 mm处的夹杂物含量较低,皮下1.5~2.5 mm处夹杂物含量相对较高,而且存在较多的Al和Ca的复合夹杂物,平均粒径也较大,但至皮下3.0mm处夹杂物含量和粒径都有所下降。该表征方法的建立对于改进IF钢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杂物 火花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IF钢 粒度分布 铸坯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花源原位统计分析技术对涡轮盘的成分分布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冬玲 卢毓华 +3 位作者 金呈 冯光 李福林 沈学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9,共6页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OPA)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尺度金属截面的高通量成分分布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多元素信号同时定位采集、统计解析信息量大等独特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中低合金钢铸坯中的成分分布分...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OPA)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尺度金属截面的高通量成分分布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多元素信号同时定位采集、统计解析信息量大等独特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中低合金钢铸坯中的成分分布分析。采用火花源OPA技术对铸&锻变形FGH96高温合金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纵剖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Al,Cr,Co,Ti,W,Mo和Nb进行了成分分布分析,并通过适宜的校准曲线的拟合实现了七种合金元素的定量统计解析。采用直读光谱仪对纵剖面轮毂至轮缘的不同部位进行了定点分析,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经过新的铸&锻工艺生产的变形FGH96涡轮盘中除了含量较低的Nb元素外,大部分元素的统计偏析度都小于5%。由于涡轮盘不同部位冷却方式的差异,导致轮毂和轮缘上某些元素分布的差异,其中Ti,Nb等碳化物形成元素在轮缘处存在一定的偏析,含量有所升高,而W,Mo和Co则在轮中部分布较不均匀,采用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的方法也观察到了轮缘处了大颗粒的Ti和Nb的碳化物的存在,进一步证实了涡轮盘边缘Ti和Nb偏析的存在。大尺度涡轮盘的元素成分分布分析结果对于FGH96合金涡轮盘新型铸&锻变形工艺的改进和性能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涡轮盘 FGH96高温合金 成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合金压气机盘锻件纵断面中铌分布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海舟 李美玲 庄景云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第10期19-27,共9页
采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技术系统研究了GH169高温合金压气机盘纵断面不同部位铌分布的规律。以所得到的与样品原位置相对应的数以万计原始信号系统解析为基础,进而获得压气机盘锻件的纵断面不同部位铌的定量统计分布信息以及加工工艺... 采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技术系统研究了GH169高温合金压气机盘纵断面不同部位铌分布的规律。以所得到的与样品原位置相对应的数以万计原始信号系统解析为基础,进而获得压气机盘锻件的纵断面不同部位铌的定量统计分布信息以及加工工艺过程中铌的迁移规律。准确计算判定了盘纵断面不同部位铌的最大偏析度,提出了95%置信度时中位值置信扩展率,即统计偏析度(S)新参数,用以表征铌在压气机盘中分布的均匀度;提出了所有数据在特定含量区间(C0±R)的频度(权重)比率,即统计符合度(F)新参数,用以表征预设质量控制区间铌含量的一致性的概率。采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的表征方法,准确定量地评定了高温合金压气机盘件纵断面不同部位铌的分布均匀度和符合度,为加工后盘件的质量控制评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技术 高温合金压气机盘 统计偏析度 统计符合度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分析方法研究B炸药的热分解 被引量:9
5
作者 梁彦会 张建国 +4 位作者 冯晓军 张同来 王世英 汤崭 刘芮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4,共6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微熵热重分析仪(TG-DTG)、动态真空安定性技术(DVST)和温度跃升傅里叶变换红外(T-Jump/FTIR)光谱测定法对B炸药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0~400℃有一个吸热峰和放热峰,吸热...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微熵热重分析仪(TG-DTG)、动态真空安定性技术(DVST)和温度跃升傅里叶变换红外(T-Jump/FTIR)光谱测定法对B炸药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0~400℃有一个吸热峰和放热峰,吸热峰与主体炸药TNT的熔化峰相一致,放热峰与主体炸药RDX的分解峰一致。在50~400℃有两个失重阶段,第一个失重阶段的失重量与主体炸药TNT的失重量一致,第二个失重阶段的失重量与主体炸药RDX一致,与DSC分析结果相符。B炸药在100℃/48h下的产气量为0.43mL/g,表明B炸药有好的热安定性。B炸药快速热裂解过程的含氮气相产物主要有NO、NH3、HCN和HONO。含碳气体产物主要有CO、CO2、HOCO和HCN。得到了这些产物相对摩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B炸药 热分解 差示扫描量热法 热重-微熵热重法 动态真空安定性技术 温度跃升傅里叶变换红外原位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来中国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进展简述 被引量:10
6
作者 钟宏 宋谢炎 +7 位作者 黄智龙 蓝廷广 柏中杰 陈伟 朱经经 阳杰华 谢卓君 王新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9-844,I0003,共27页
我国的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在近十年取得了众多重要进展。本文对中国岩浆型Cu-Ni-(PGE)硫化物和Fe-Ti-V矿床、斑岩型铜矿床、花岗岩型钨锡矿床、碳酸岩型稀土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和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等的一些相关研究进展,以及原... 我国的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在近十年取得了众多重要进展。本文对中国岩浆型Cu-Ni-(PGE)硫化物和Fe-Ti-V矿床、斑岩型铜矿床、花岗岩型钨锡矿床、碳酸岩型稀土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和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等的一些相关研究进展,以及原位分析技术和实验地球化学在矿床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扼要论述。近十年来,造山带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寻找取得突破进展,岩浆通道系统被证实对巨量钒钛磁铁矿的堆积起关键作用;碰撞型斑岩铜矿的成矿模型更趋完善,花岗岩相关钨锡矿床的成矿过程与机制获得更精细刻画,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的形成时限被精确限定;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的时限和动力学背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成矿物质来源和流体演化的认识更为深入;原位微区元素-同位素组成对精细刻画成矿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实验地球化学的应用初现端倪。此外,本文还对未来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矿床 岩浆热液矿床 低温热液矿床 原位分析技术 矿床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矿产资源铟:主要成矿类型及关键科学问题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晓峰 徐净 +1 位作者 朱艺婷 吕友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92-3302,共11页
关键矿产资源(Critical Minerals)是国家经济繁荣、国防安全和技术飞跃的重要保障,是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洁净能源产业、光伏太阳能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等)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金属原材料。世界主要经济发达... 关键矿产资源(Critical Minerals)是国家经济繁荣、国防安全和技术飞跃的重要保障,是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洁净能源产业、光伏太阳能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等)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金属原材料。世界主要经济发达体(如:美国、日本、欧盟、澳大利亚等)均开展了关键矿产资源的评价,制定了相应的关键矿产资源发展战略,其评价方式也由一维向多维发展,并且把环境因素和资源的循环回收利用列入关键的评价指标。铟作为关键矿产资源之一,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和ITO靶材主要的金属材料。它一般易于在岩浆结晶的晚期富集,但近年来发现它在一些镁铁质岩石中也有高度富集的现象,显示出铟地球化学性质的两面性,因此,全面评价不同地质体中铟的富集规律是解决未来铟资源安全稳定供给的主要途径。预料未来若干年SEDEX和VMS矿床有可能成为铟资源的主要来源,火山岩中的铟异常富集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铟的主要载体矿物是硫化物。在不同类型的矿床中,铟的富集对矿物有选择性。铟的选择性超常富集(如铟窗、铟爆)机制将是未来一段时间铟成矿作用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而铟的原位定量分析技术的突破是解决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矿产资源 超常富集机制 原位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增材制造成分梯度不锈钢样品的成分分布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宗鑫 沈学静 +1 位作者 李冬玲 赵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89-2295,共7页
增材制造由于加工速度快,精度高,无需模具成形常用于制备复杂的金属部件,成分梯度样品的制备更是金属增材制造中的热门,由于该技术目前尚未成熟,工件中往往存在较多缺陷,匹配的成分分布分析方法的研究对成品质量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宏观... 增材制造由于加工速度快,精度高,无需模具成形常用于制备复杂的金属部件,成分梯度样品的制备更是金属增材制造中的热门,由于该技术目前尚未成熟,工件中往往存在较多缺陷,匹配的成分分布分析方法的研究对成品质量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宏观的成分分布表征手段主要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位统计分析技术(LIBS-OPA)和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Spark-OPA)两种, Spark-OPA由于激发斑点较大不适用于增材制造样品的逐层分析, LIBS-OPA具有多元素同步定位分析、空间分辨率高、分析尺度较大、样品损伤量小等诸多优势,可以实现金属块体材料的高精度成分分布表征。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对增材制造成分梯度不锈钢样品的成分分布表征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仪器参数和分析条件进行优化,保证了分析的灵敏度以及信号的稳定性,确定最佳的测试条件为:激光灯电压1.32 kV,调Q延时280μs,样品室氩气气压6 300 Pa,光斑直径200μm, 0次预剥蚀,积分15次剥蚀,并在该条件下绘制Cr 298.9 nm, Ni 218.5 nm, Mn 293.3 nm, Mo 203.8 nm, Si 212.4 nm, P 178.3 nm, C 193.1 nm, Co 384.5 nm等元素的工作曲线,大部分元素判定系数超过0.99。使用LIBS-OPA对不同的多路送粉增材制造工艺制备出的两块成分梯度不锈钢样品进行了面扫描,得到样品沉积面上8种元素的成分分布信息,分析结果同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Spark-OPA)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定量准确性也通过火花直读光谱仪进行了验证。该研究实现了增材制造样品的逐层分析,并通过成分分布结果对样品的制备工艺提供了指导,同时也对两种工艺制造出的样品中重复出现沿打印方向的裂纹带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对于增材制造工艺的改进和完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 成分分布 增材制造 成分梯度不锈钢 原位统分布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