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酯化淀粉实现氧化铝陶瓷的原位凝固成型 被引量:7
1
作者 陈玲 宋贤良 +1 位作者 叶建东 李晓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78,共5页
为获得以淀粉作凝固剂原位凝固成型氧化铝高性能陶瓷的方法,文中探讨了酯化淀粉添加量对陶瓷浆料流变特性以及成型出的素坯的线收缩、密度、干坯强度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淀粉添加量在0.5%~1.5%(质量分数)范围内时,淀粉-氧... 为获得以淀粉作凝固剂原位凝固成型氧化铝高性能陶瓷的方法,文中探讨了酯化淀粉添加量对陶瓷浆料流变特性以及成型出的素坯的线收缩、密度、干坯强度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淀粉添加量在0.5%~1.5%(质量分数)范围内时,淀粉-氧化铝陶瓷浆料的表观粘度随酯化淀粉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但均小于1Pa·s;素坯的密度和平均线收缩率随淀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干坯强度随淀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实验中获得了致密、均匀的坯体.利用淀粉受热吸水溶胀和糊化的性质以及糊化后淀粉糊的凝胶化特性可实现Al2O3陶瓷浆料的近净尺寸原位凝固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淀粉 氧化铝 陶瓷浆料 原位凝固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BSC材料的原位凝固成型制备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美娟 武七德 +1 位作者 郭兵健 鄢永高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6-29,37,共5页
依据淀粉颗粒的水中润胀吸水 ,在加热时产生糊化的特性 ,实现了一种新的陶瓷原位凝固成型方法。在固相含量接近 5 0 % (体积分数 )的SiC陶瓷料浆中引入约 3 % (质量分数 )的淀粉 ,用水溶加热的方法可以原位凝固成型各种形态的SiC陶瓷部... 依据淀粉颗粒的水中润胀吸水 ,在加热时产生糊化的特性 ,实现了一种新的陶瓷原位凝固成型方法。在固相含量接近 5 0 % (体积分数 )的SiC陶瓷料浆中引入约 3 % (质量分数 )的淀粉 ,用水溶加热的方法可以原位凝固成型各种形态的SiC陶瓷部件 ,获得致密、均匀的PCRBSC和RBSC坯体。经真空渗硅 ,制备出微观结构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BSC材料 原位凝固成型 制备 SIC 碳化硅陶瓷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含量对淀粉原位凝固成型氧化铝陶瓷工艺中浆料流变性能及坯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宋贤良 陈玲 叶建东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2,34,共4页
探讨了固相含量对淀粉-Al2O3悬浮浆料的流变特性、固化行为、成型坯体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酯化淀粉原位凝固成型工艺可成型出结构完好、致密度较高的陶瓷坯体。研究表明浆料表观黏度随固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即使是固相体积分数... 探讨了固相含量对淀粉-Al2O3悬浮浆料的流变特性、固化行为、成型坯体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酯化淀粉原位凝固成型工艺可成型出结构完好、致密度较高的陶瓷坯体。研究表明浆料表观黏度随固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即使是固相体积分数为58%的高浓悬浮浆料,表观黏度仍小于1mPa·s,易于注模;随固相含量的增加,坯体的线收缩率和干燥强度下降,而坯体的相对密度不断增加;固相含量对坯体的微观结构和气孔分布也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凝固成型 陶瓷坯体 流变性能 工艺 氧化铝陶瓷 型坯 注模 固相含量 影响 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单体对碳化硅胶态原位凝固成型浆料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仲军 彭宝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7-180,共4页
偶联剂及单体可以提高碳化硅浆料的流动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偶联剂包覆,并引入单体,可实现制备高固相含量碳化硅浆料。偶联剂选用KH550较为合适,且其合适的加入量为2.5%;单体丙烯酰胺加入也可使碳化硅浆料粘度降低,合适的加入量为2.5%... 偶联剂及单体可以提高碳化硅浆料的流动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偶联剂包覆,并引入单体,可实现制备高固相含量碳化硅浆料。偶联剂选用KH550较为合适,且其合适的加入量为2.5%;单体丙烯酰胺加入也可使碳化硅浆料粘度降低,合适的加入量为2.5%;引发剂过硫酸铵可很好地实现碳化硅浆料的原位凝固成型,合适的加入量为1.0%。制得的碳化硅浆料固含量的体积分数可达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原位凝固成型 偶联剂 单体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多糖凝胶在高性能陶瓷原位凝固成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宋贤良 陈玲 叶建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8-72,共5页
简要介绍了高性能陶瓷原位凝固成型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了琼脂糖、明胶、果胶和淀粉等高分子多糖的凝胶特性以及这些多糖凝胶应用于高性能陶瓷原位凝固成型时,对悬浮浆料的流变性能和成型坯体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高分子多糖凝胶 高性能陶瓷 原位凝固成型 应用 凝胶特性 流变性能 成型坯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陶瓷原位凝固成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学文 刘维良 陈建华 《陶瓷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综述了高性能陶瓷原位凝固成型工艺的特点;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的四种陶瓷原位凝固成型方法,即注凝成型,直接凝固成型,温度诱导絮凝成型和胶态振动注模成型,并简要介绍了国内陶瓷原位凝固成型技术研究取得的新成果。
关键词 高性能陶瓷 原位凝固成型 近净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化淀粉原位凝固成型Al_2O_3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贤良 陈玲 叶建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3,共4页
研究了以淀粉作凝胶剂原位凝固成型Al2O3陶瓷的新方法。当淀粉大分子在水溶液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淀粉颗粒吸水溶胀,陶瓷浆料脱水并固化成坚硬的坯体;而且溶胀后的淀粉可作为粘结剂,有助于坯体固化并增加其强度。详细探讨了酯化淀粉添... 研究了以淀粉作凝胶剂原位凝固成型Al2O3陶瓷的新方法。当淀粉大分子在水溶液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淀粉颗粒吸水溶胀,陶瓷浆料脱水并固化成坚硬的坯体;而且溶胀后的淀粉可作为粘结剂,有助于坯体固化并增加其强度。详细探讨了酯化淀粉添加量不同时,对陶瓷浆料流变特性的影响,以及对成型出素坯的线收缩、相对密度、干坯强度以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原位凝固成型 高性能陶瓷 陶瓷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在Al_2O_3陶瓷原位凝固成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彤 叶建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41,31,共6页
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是一种新颖的成型工艺,它将高分子化学单体聚合的思路引入到陶瓷的成型工艺中。通过加入分散剂制备了流动性较好的Al2O3浆料,用改性淀粉原位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了具有较高强度和均匀性良好的氧化铝陶瓷坯体。研... 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是一种新颖的成型工艺,它将高分子化学单体聚合的思路引入到陶瓷的成型工艺中。通过加入分散剂制备了流动性较好的Al2O3浆料,用改性淀粉原位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了具有较高强度和均匀性良好的氧化铝陶瓷坯体。研究了不同分散剂在制备低粘度高固相体积分数Al2O3浓悬浮体中的分散作用,并重点考察了添加不同分散剂的Al2O3浆料的粘度随pH值变化的趋势,对比了不同分散剂对Al2O3浆料的分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凝固成型 氧化铝 分散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性淀粉原位凝固成型制备Al_2O_3陶瓷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彤 叶建东 +1 位作者 琚晨辉 王萍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37,共4页
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是一种新颖的成型工艺,它将高分子化学单体聚合的思路引入到陶瓷的成型工艺中。本文用改性淀粉原位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了具有较高强度和均匀性良好的氧化铝陶瓷坯体。研究了氧化铝陶瓷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中低粘... 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是一种新颖的成型工艺,它将高分子化学单体聚合的思路引入到陶瓷的成型工艺中。本文用改性淀粉原位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了具有较高强度和均匀性良好的氧化铝陶瓷坯体。研究了氧化铝陶瓷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中低粘度高固相体积分数浓悬浮体的制备、浓悬浮体的固化、成型坯体的显微结构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凝固成型 氧化铝 改性淀粉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废瓷料原位凝固成型制备建筑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志成 顾幸勇 +2 位作者 罗婷 董伟霞 梁云姿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43,共5页
通过瓜尔豆胶原位凝固成型技术制备建筑陶瓷,分别以废瓷粉、瓜尔豆胶和聚羧酸为原料,经原位凝固成型工艺制得陶瓷坯体,通过高温烧结制备建筑陶瓷样品。研究了瓜尔豆胶添加量对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对瓜尔豆胶添加量对生坯和烧结性能影... 通过瓜尔豆胶原位凝固成型技术制备建筑陶瓷,分别以废瓷粉、瓜尔豆胶和聚羧酸为原料,经原位凝固成型工艺制得陶瓷坯体,通过高温烧结制备建筑陶瓷样品。研究了瓜尔豆胶添加量对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对瓜尔豆胶添加量对生坯和烧结性能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添加0.35-0.55 wt%瓜尔豆胶可实现全废瓷料原位凝固成型,并可以制备具有高强度、低收缩率的瓷质建筑陶瓷烧结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瓷粉 原位凝固成型 瓜尔豆胶 建筑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收尘粉和石油焦凝胶注模成型制备反应烧结SiC陶瓷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七德 杨朝臣 +2 位作者 张宏泉 范霞 尹长霞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7-271,共5页
采用SiC收尘粉和石油焦为原料,粉体经提纯和表面改性后,凝胶注模成型(Gelcasting,GC)制备坯体,在真空炉中1600℃液相渗硅2h制备反应烧结SiC(Reaction bonded silicon carbide,RBSC)陶瓷。Zeta电位值和流变曲线显示,酸洗和粉... 采用SiC收尘粉和石油焦为原料,粉体经提纯和表面改性后,凝胶注模成型(Gelcasting,GC)制备坯体,在真空炉中1600℃液相渗硅2h制备反应烧结SiC(Reaction bonded silicon carbide,RBSC)陶瓷。Zeta电位值和流变曲线显示,酸洗和粉体改性有效改善了SiC粉的分散性能。浆料粘度随石油焦添加量的增加上升。添加16-18wt%的石油焦,浆料的浓度为50v01%时,粘度介于600-900mPa·S,满足凝胶注模成型的要求。素坯碳密度(c)可控制在0.81-0.84g/cm^3之间,RBSC的密度和三点抗弯强度分别为3.07-3.10g/cm3和425-653MPa,而且材料的显微结构均匀。实现了以SiC收尘粉和石油焦为原料GC成型制备高性能RBSC材料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收尘粉 原位凝固成型 石油焦 反应烧结 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