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刺激对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突触素、生长相关蛋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马隽 张展翅 +3 位作者 崔慧先 王铭维 王彦永 马芹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6-1102,共7页
目的观察磁刺激对原代海马神经元形态及突触素(SYN)、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磁刺激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假刺激组及40%(1Hz,0.76T)、60%(1Hz,1.... 目的观察磁刺激对原代海马神经元形态及突触素(SYN)、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磁刺激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假刺激组及40%(1Hz,0.76T)、60%(1Hz,1.14T)、80%(1Hz,1.52T)最大磁刺激输出强度组,各刺激组自细胞接种后第2~6天接受磁刺激,连续5d;假刺激组置于相同磁场装置环境,但不接受磁刺激。各组细胞于第7天相同时间取材。采用扫描电镜、细胞免疫荧光法、蛋白质印迹及RT-PCR等方法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及SYN、GAP43与BDNF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40%强度组神经元突起长度增长、胞间神经联系增多,SYN免疫反应性、BDNF免疫反应性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GAP43免疫反应性及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升高,SYN、GAP43与BDNF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60%强度组突起长度与数量增加(P<0.01)、交织成密集网络,SYN、GAP43与BDNF免疫反应性、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80%强度组突起数目、长度增加,同时有细胞损伤现象,GAP43免疫反应性、BDNF免疫反应性及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0.01),SYN免疫反应性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YN、GAP43及BDNF mRNA表达增加(P<0.05,P<0.01)。结论磁刺激通过促进原代海马神经元BDNF的合成或分泌,上调SYN、GAP43的表达,影响神经元形态,可能在调控突触可塑性、促进神经网络构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磁刺激参数刺激效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刺激 突触 神经 原代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PBA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原代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被引量:8
2
作者 柳秀平 吕凌云 李夏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15-2220,共6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后原代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及突触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通过内质网应激分子伴侣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抑制内质网应激对这种神经元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将表达增强型...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后原代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及突触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通过内质网应激分子伴侣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抑制内质网应激对这种神经元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转染到原代培养5~7 d(DIV 5~7)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持续培养,DIV 20时分为对照组、衣霉素(tunicamycin,Tm)处理组和Tm+4-PBA预处理组(Tm处理前1 h给予4-PB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Bi P和突触蛋白的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分析树突棘密度,采用MTT法分析细胞活力。结果:Tm处理后使Bi P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而4-PBA预处理使Bi P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 <0. 05)。Tm引起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下降及突触蛋白的表达下降能够被4-PBA抑制。Tm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可被4-PBA抑制。结论:Tm能够通过诱导内质网应激而引起原代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下降及突触蛋白表达下降,而提前给予4-PBA预处理可明显降低内质网应激反应,抑制树突棘密度下降及突触蛋白表达下降,从而减轻原代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阿尔茨海默病 4-苯基丁酸 树突棘 原代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视黄酸核受体α损伤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钙兴奋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江伟 喻琴 +8 位作者 龚敏 毕扬 张赟 陈立 瞿平 魏小平 刘友学 陈洁 李廷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6-980,964,共6页
目的:了解视黄酸核受体α(RARα)对大鼠神经元功能的必要性。方法:采用组织消化原代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利用腺病毒载体特异沉默RARα;利用Real-Time PCR分析沉默RARα对神经元视黄酸(RA)信号各受体以及神经细胞标志物的... 目的:了解视黄酸核受体α(RARα)对大鼠神经元功能的必要性。方法:采用组织消化原代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利用腺病毒载体特异沉默RARα;利用Real-Time PCR分析沉默RARα对神经元视黄酸(RA)信号各受体以及神经细胞标志物的影响;利用活细胞钙影像分析沉默RARα对神经元钙兴奋性的影响。结果:免疫荧光显示,分离培养的细胞90%表达神经元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腺病毒转染效率可达80%。PCR结果显示,RARα沉默后RARα表达降低75%(P<0.01),其他受体均显著降低(P<0.01),但RARβ显著上调(P<0.05)。活细胞钙影像显示,沉默组钙兴奋性显著降低(P<0.05),全反式视黄酸(ATRA)预处理24h能显著增强钙兴奋性(P<0.01)。结论:RARα的缺失能显著降低原代海马神经元的神经元标志物NSE的表达,并显著损伤神经元的钙兴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海马神经元 视黄酸 视黄酸核受体α 钙兴奋性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心开窍方对Aβ25-35诱导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IGF-1R、IRS-1及Aβ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燕 杨文育 +3 位作者 高诗雨 林坚炜 王天琪 胡海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10-1814,I0005,共6页
目的:研究清心开窍方对Aβ25-35诱导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及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目的:研究清心开窍方对Aβ25-35诱导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及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清心开窍方对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sD乳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107mol.L-1)、清心开窍方低、中、高剂量组(6.25、12.5、25mg/mL)。支持培养至第7天,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预处理24h后,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加入老化处理的Aβ25-35。(终浓度为10 μmol.L-1)共同作用24h,建立AD细胞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相等体积的培养液继续孵育24h。采用CCK一8法检测各组的细胞活力,RT—PCR法检测各组IGF-1R、IRS-1和Aβ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清心开窍方能有效改善细胞活性;RT—PCR法结果显示模型组IGF-1R mRNA明显降低(P〈0.01),IRS-1和Aβ 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而不同浓度的清心开窍方处理后均能提高IGF-1R mRNA的表达(P〈0.01或P〈0.05),减少IRS-1和Aβ mRNA表达(P〈0.01或P〈0.05)。结论:清心开窍方能减轻β一淀粉样蛋白对神经元细胞的毒性作用,提高细胞存活率,保护海马神经元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心开窍方 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1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酮减轻七氟醚诱导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3
5
作者 林晓婉 马丽 +6 位作者 刘贝贝 郭航 孙立 高明龙 刘永哲 马亚群 郭文治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探究孕酮是否能够减轻七氟醚诱导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内的SD乳鼠,提取海马神经元培养至第7天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孕酮+七氟醚组(P组)和醋酸乌利司他+孕酮+七氟醚组(U组)。C组神经... 目的探究孕酮是否能够减轻七氟醚诱导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内的SD乳鼠,提取海马神经元培养至第7天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孕酮+七氟醚组(P组)和醋酸乌利司他+孕酮+七氟醚组(U组)。C组神经元加入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后正常培养;S组加入DMSO后行七氟醚处理;P组加入孕酮1μmol/L预处理1h后行七氟醚处理;U组加入醋酸乌利司他1μmol/L预处理1 h后,余同P组。采用CCK-8法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含量,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改变。结果与C组比较,S组细胞活力明显减弱、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Akt蛋白含量和p-Akt/Akt比值明显下降(P<0.01);与S组比较,P组细胞活力明显增强、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Akt蛋白含量和p-Akt/Akt比值明显升高(P<0.01);与P组比较,U组细胞活力明显减弱、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Akt蛋白含量和p-Akt/Akt比值明显下降(P<0.01)。形态学上,C组细胞形态正常,S组和U组细胞表现出凋亡形态,而P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结论孕酮可通过孕酮受体上调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减轻七氟醚诱导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七氟醚 原代海马神经元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果内酯对糖氧剥夺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蕾 张雄 +1 位作者 陈赵乐 王玉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白果内酯对糖氧剥夺(OGD)后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机制探究。方法:分离和培养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糖氧剥夺组(OGD)和白果内酯组(OGD+bilobalide),对照组予以常规培养小鼠原代... 目的:观察白果内酯对糖氧剥夺(OGD)后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机制探究。方法:分离和培养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糖氧剥夺组(OGD)和白果内酯组(OGD+bilobalide),对照组予以常规培养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糖氧剥夺组利用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模型模拟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白果内酯组在氧葡萄糖剥夺后再恢复前应用20μmol/L的白果内酯。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内游离的钙离子浓度,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Cav1.2蛋白的表达,最后利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L型电压依赖型钙离子通道的功能。结果:与糖氧剥夺组相比,白果内酯组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游离钙离子浓度降低(P<0.05)、Cav1.2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L型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功能减弱(P<0.05),但仍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白果内酯可能通过减少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Cav1.2表达和L型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的功能降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从而发挥对糖氧剥夺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内酯 糖氧剥夺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L型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 Cav1.2 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淫羊藿次苷Ⅱ通过激活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抗原代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作用
7
作者 徐凡 吕纯 +4 位作者 邓艳 刘远贵 龚其海 石京山 高健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4-454,共1页
目的研究PDE5抑制剂淫羊藿次苷Ⅱ(ICSⅡ)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诱导的原代大鼠海马及皮质神经元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OGD/R诱导原代大鼠海马及皮质神经元损伤,在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西地那非(SIL)作为阳性药。将原代... 目的研究PDE5抑制剂淫羊藿次苷Ⅱ(ICSⅡ)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诱导的原代大鼠海马及皮质神经元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OGD/R诱导原代大鼠海马及皮质神经元损伤,在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西地那非(SIL)作为阳性药。将原代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空白+ICSⅡ高浓度组、OGD/R组、OGD/R+ICSⅡ低浓度组、OGD/R+ICSⅡ中浓度组、OGD/R+ICSⅡ高浓度组和OGD/R+SIL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损伤,TUNEL染色法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计算机分子虚拟对接检测ICSⅡ与磷酸二酯酶5(PDE5)蛋白催化区域结合能力。采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及认知通路相关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ICSⅡ能够显著提升OGD/R诱导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后的细胞存活率,并降低LDH的漏出率。同时,ICSⅡ不仅能够增加环磷酸鸟苷(c GMP)水平及蛋白激酶G(PKG)活性,还能够上调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 B)、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蛋白表达,降低Bax/Bcl-2比值和抑制胱天蛋白酶3的活化。此外,PKG抑制剂Rp-8-Br-c GMPS以及Trk B抑制剂ANA-12可几乎完全阻遏ICSⅡ的作用。ICSⅡ不仅可同时抑制PDE5的表达及活性,还可直接结合PDE5蛋白。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ICSⅡ作为PDE5抑制剂能够抗OGD/R诱导的原代海马神经元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DNF/Trk B/CRE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次苷Ⅱ 氧糖剥夺 复氧复糖 原代海马神经元 凋亡 磷酸二酯酶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耐热蛋白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NPY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封艳辉 彭岩 +3 位作者 于德钦 孙艺萍 张万琴 赵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7-322,共6页
探讨具有抗癫痫反复发作作用的蝎毒耐热蛋白(scorpion venom heat-resistant protein,SVHRP)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与HPIAS系列彩色病理图文定量分析系统相结合,检测NPY-免疫... 探讨具有抗癫痫反复发作作用的蝎毒耐热蛋白(scorpion venom heat-resistant protein,SVHRP)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与HPIAS系列彩色病理图文定量分析系统相结合,检测NPY-免疫阳性产物(NPY-IR)表达的变化,用RT-PCR技术观察NPY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终浓度范围为0.2、2、20和200μg/ml的SVHRP分别与培养10d的海马神经元共孵育24h后,NPY阳性神经元的反应强度明显增强,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终浓度为20μg/ml的SVHRP分别与培养10d的海马神经元共孵育3、6、9、12和24h,NPY阳性反应强度增强,并呈时间-反应关系。RT-PCR结果显示,20μg/ml的SVHRP与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共孵育24h后,NPY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以上结果提示SVHRP可诱导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NPY阳性反应和NPY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耐热蛋白 神经肽Y 免疫细胞化学 RT-PCR 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gp120 V3环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9
作者 董军 杨丽娟 +1 位作者 陆大祥 唐红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51-2052,共2页
关键词 大鼠海马 GP120 V3 元损伤 原代海马神经元 海马脑片 记忆障碍 空间学习 钙离子浓度 氧化应激 长时程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铅暴露对海马神经元中组蛋白H3K4甲基化转移酶的影响
10
作者 何慧明 邢栋 +2 位作者 谷小珍 徐毅 汪惠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8-1123,共6页
文章以原代海马神经元为模型,探讨慢性铅暴露对组蛋白H3K4甲基化转移酶Kmt2a(MLL1)的影响及潜在机制。将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慢性铅暴露实验组。实验组在第3天加入5μmol/L的醋酸铅暴露至第14天。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 文章以原代海马神经元为模型,探讨慢性铅暴露对组蛋白H3K4甲基化转移酶Kmt2a(MLL1)的影响及潜在机制。将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慢性铅暴露实验组。实验组在第3天加入5μmol/L的醋酸铅暴露至第14天。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LL1以及组蛋白H3K4的甲基化蛋白表达量,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iciton,Q-PCR)检测甲基化转移酶、去甲基化转移酶以及相关LncRNA的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铅暴露显著降低了MLL1蛋白的相对质量,且其mRNA的水平也显著降低,但是作为MLL1的下游H3K4me2和H3K4me3的蛋白相对质量并没有产生显著性变化。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另一种亚型组蛋白H3K4甲基化转移酶Kmt2b的mRNA水平不变,同时H3K4去甲基化酶Kdm1a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而Kdm5a不变。另外,H3K4me3的下游基因Nrg1和Meis2的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并且具有招募功能的4种LncRNA(Evx1as、Hoxb5/6as、Malat1、MIAT)的mRNA水平均显著上升。该研究结果表明,慢性铅暴露环境对于H3K4甲基化的蛋白总量并没有产生影响,但是影响了其在染色质中的分布,并且这一过程可能是受上游LncRNA的调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海马神经元 慢性铅暴露 H3K4 MLL1 Lnc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活血方对糖氧剥夺/再灌注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桐赫 伍大华 +5 位作者 赵梓婷 施佳仪 张博璟 马倩柔 张闰程 张秀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9-1194,共6页
目的探究滋肾活血方对糖氧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分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经免疫荧光鉴定后,OGD/R诱导神经元损伤,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测不同再灌注时... 目的探究滋肾活血方对糖氧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分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经免疫荧光鉴定后,OGD/R诱导神经元损伤,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测不同再灌注时间自噬流的变化。OGD/R诱导的原代海马神经元再经滋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干预后,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体,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0%的滋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可以明显提升细胞活力及降低细胞凋亡比例,增加神经元中自噬体的数量,并上调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p-ATG16L1的表达。结论滋肾活血方能有效抵抗OGD/R诱导的原代海马神经元凋亡,其作用可能与调控PINK1-Parkin通路促进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活血方 原代大鼠海马神经元 OGD/R 线粒体自噬 含药血清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1通过影响钾通道的开放进而影响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12
作者 唐红梅 董军 +1 位作者 陆大祥 戚仁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50-2050,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元兴奋性 钾通道 神经退行性疾病 脑片 原代海马神经元 延迟整流 复极 神经免疫 钾离子通道 释放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06a参与β-淀粉样蛋白致AD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从静 王超君 +3 位作者 浦丹华 张敏 谭容容 吴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93-1496,1507,共5页
目的:探讨miR-106a参与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及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 protein,Aβ)处理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及大鼠嗜铬细胞系(PC12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 目的:探讨miR-106a参与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及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 protein,Aβ)处理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及大鼠嗜铬细胞系(PC12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D细胞模型中miR-106a、STAT3、JAK2 mRNA及STAT3、p-STAT3、JAK2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miR-106a在2种AD细胞模型中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miR-106a的靶基因STAT3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JAK2 mRNA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iR-106a负性调节STAT3表达而参与A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06a B淀粉样蛋白 痴呆 原代海马神经元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下调参与人tau蛋白所致线粒体分裂融合和功能失衡
14
作者 柳秀平 郑铮 +2 位作者 喻丽玲 胡娟 李夏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7-306,共10页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PP2Ac)下调是否参与人tau蛋白积聚引起的线粒体分裂融合动态及功能失衡的机制。方法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转染mito-dsRed质粒和人tau40质粒48 h后,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线粒体分布,免疫印迹检测线粒体分裂融合...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PP2Ac)下调是否参与人tau蛋白积聚引起的线粒体分裂融合动态及功能失衡的机制。方法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转染mito-dsRed质粒和人tau40质粒48 h后,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线粒体分布,免疫印迹检测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PP2Ac及PP2A调节亚基b(PP2Ab)表达水平;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和野生型HEK293细胞(293wt)共转染siPP2Ac-EGFP质粒和mito-dsRed质粒48 h后,检测线粒体形态和分布;293wt细胞共转染siPP2Ac质粒和mito-Dendra2质粒40 h后,实时观测线粒体分裂融合动态;293wt细胞沉默PP2Ac表达后,检测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水平及细胞膜电位和细胞活力;稳定表达人tau的HEK293细胞(293htau)共转染PP2Ac-EGFP质粒和mito-dsRed质粒48 h后,分析线粒体分布和形态及功能。结果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表达人tau蛋白引起突起线粒体分布下降并伴有PP2Ac水平显著下降(t=4.814,P=0.0086)。下调PP2Ac表达引起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和HEK293细胞线粒体变长并异常分布于细胞核周围;引起293wt细胞线粒体融合明显加速(t=2.857,P=0.0074);使293wt细胞融合蛋白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t=6.768,P=0.0025)、MFN2(t=3.121,P=0.0035)和视神经萎缩蛋白1水平显著升高(t=3.775,P=0.0199),动力样蛋白1和Fis1水平不变;使HEK293细胞线粒体相对膜电位(t=2.300,P=0.0270)和细胞活力(t=6.249,P<0.0001)显著降低。上调PP2Ac表达可减轻293htau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分布及功能异常。结论PP2Ac表达下调参与了人tau蛋白引起的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和HEK293细胞线粒体形态分布异常及细胞活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脂酶2A 原代海马神经元 人胚肾母细胞瘤 线粒体分裂融合动态 线粒体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