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LR/NF-κB信号通路在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原代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
1
作者 肖逸 王胜婵 +2 位作者 王易欣 臧松松 张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70-975,共6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信号通路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引起原代小胶质细胞激活及炎性因子释放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小胶质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原代小胶质细胞...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信号通路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引起原代小胶质细胞激活及炎性因子释放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小胶质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原代小胶质细胞纯度。细胞予METH(300μmol/L)染毒0 min、15 min、30 min、1 h、3 h、6 h、12 h和24 h,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原代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及其NF-κB通路激活情况,real-time PCR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TLR1~9、11 m RNA的表达。结果:分离出的原代小胶质细胞纯度达到95%以上。METH暴露后原代小胶质细胞激活,其激活标志物IBA-1水平增高,NF-κB通路被激活,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和TLR2、4~5、7~9、11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TLR1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ETH可通过调节TLR/NF-κB信号通路激活原代小胶质细胞并促进其释放炎性因子,因而TLR可作为METH神经炎性反应干预的潜在靶点,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原代小胶质细胞 TLR/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康对共培养体系中小胶质细胞吞噬及损伤神经元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潘娅岚 郭杨 +3 位作者 周龙云 苑文超 马勇 黄桂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52-1657,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脊髓康对共培养体系中小胶质细胞吞噬及损伤神经元修复再生的影响。方法:制备脊髓康含药血清,分离、鉴定原代海马神经元、原代小胶质细胞,谷氨酸诱导神经元损伤,含药血清预处理小胶质细胞,建立小胶质细胞/损伤神经元...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脊髓康对共培养体系中小胶质细胞吞噬及损伤神经元修复再生的影响。方法:制备脊髓康含药血清,分离、鉴定原代海马神经元、原代小胶质细胞,谷氨酸诱导神经元损伤,含药血清预处理小胶质细胞,建立小胶质细胞/损伤神经元共培养体系,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观察混培养24 h后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碎片的吞噬作用及96 h后损伤神经元突起生长情况。结果:混合培养24 h后,脊髓康含药血清中、高剂量组在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方面均高于空白组(P<0.05),中剂量组低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P<0.05),高剂量组与LPS组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培养96 h后,脊髓康含药血清中、高剂量组一级突起数量多于空白组(P<0.05),与L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康中、高剂量组平均突起较空白组长(P<0.05),与LPS对比,脊髓康中剂量组平均神经突起较短(P<0.05),而高剂量组则平均突起较长(P<0.05)。结论:中药复方脊髓康可能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吞噬神经元碎片,改善局部微环境,从而促进损伤神经元的修复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脊髓康 原代小胶质细胞 原代神经元 共培养 吞噬作用 神经元修复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